苏杭实习报告

2020-03-01 21:19: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苏杭实习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__________

带队老师:______

实习时间:_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杭州、苏州

三、实习目的

参观各个著名景点,开拓眼界,通过观察、听取讲解和绘图等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认知。加强对造景、规划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四、实习内容与体会

经历了漫长的暑假,我们终于迎来了苏杭实习,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杭州集合,开启了十天的苏杭实习之旅。

杭州的太子湾公园是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新辟为融田园风韵和山情野趣的大型公园。全园以园路、水道为间隔,约略划分为东、中、西三块景区。东部景区为望山坪、颐乐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宽广,视野开阔,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卧憩,或嬉戏。大草坪南瑞,有一处用浅红、灰黑二色磨面石块拼砌而成的太极圆形铺装,翡翠园参差毗接,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兰、含笑、樱花等观赏花木,下层衬以绣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

第二站是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以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一九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二十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杭州花圃是久负盛名的花卉盆景观赏胜地。它前临西湖,后倚西山,环境优美,布置精巧,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颗明珠”。新近落成的时花广场,是以“花”和“水”为主题,采用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全面体现花文化而营造的丰满灵动并具人文内涵的园林艺术空间。主要有花溪、锦鲤池、下沉广场、水花台、莲池、映花泉、散花台、静水池及涉水池等景区。广场上飞泉流水、乐曲悠扬,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栩栩如生的十二花神遥相呼应,使您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中。

白堤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又称十锦塘。堤上内层是垂柳,外层是碧桃。白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宽阔而敞亮,靠湖边密植垂柳,外层是各色的桃花。垂柳与湖水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那天衣无缝的和谐与浓情。

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佳处”之誉。

我们还冒着酷暑参观了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新中心区的空间规划布局上,将从大范围、大尺度、高视点的角度,体现现代城市以高层建筑群为核心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将以香港中环和纽约曼哈顿为标榜,在建筑的“高度”、“亮度”和“密度”三方面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仅完美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也尊重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历史格局。

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为北宋文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堤上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无限柔情。。曲院风荷。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曲院风荷位于金沙涧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曲院风荷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有曲院、风荷、滨湖密林等景区,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既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也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是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

结束了杭州的五天行程,我们来到了苏州,继续剩下的五天的实习活动。在苏州,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拙政园的建园艺术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

一、楼

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离开了拙政园,我们来到了附近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 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晚清著名学者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圆融时代广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文化、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及一站式消费的复合性商业地产项目。圆融时代广场分为五大功能区,包括高档办公商务区、城市购物时尚街区、生活休闲区、河滨步道—水滨餐饮娱乐区以及苏州首座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500米巨型神奇天幕、4000多个地下车位、6个地铁出口、水上巴士、空中连廊、超大广场、泊车系统、主题景观、时尚夜景。圆融时代广场将引领苏州CBD时尚生活方式。

结束了五天的苏州实习,我们的苏杭实习也圆满地落下了帷幕,这次实习让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通过参观各个景点建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内容,受益匪浅。

五、实习总结

经过本次为期十天的苏杭之旅,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加深并掌

握了造园的理论和技法,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构图以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我们对书本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了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实习成绩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写生实习报告

园林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副本

苏杭园林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doc》
苏杭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