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

2020-03-02 17:24: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

摘要: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 武器 未来 传输

一、认识信息化战争 增强国防意识

(一)定义与内涵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所接收和理解的内容。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信息化战争较量。

信息化战争作为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力量,以信息化作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其定义具有以下科学内涵:一是信息传递处理网络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火力打击精确化;二是对抗活动在多维战场主要是太空、电磁、网络空间和认识领域进行;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四是对抗形式表现为体系与体系间的整体对抗。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不同的战争形态,战争体系中的制胜要素的不同的。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化”是核心,是关键,是信息时代战争的根本标志和主要特征。首先,信息已成为武器系统可军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左右着武器装备战斗力的的释放效能。其次,信息优势成为信息化战争制胜的根本条件。信息优势对战争进程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全面准确实时的情报信息将成为战争制胜的核心和基础;二是获取和保持信息优势将成为制胜的关键行动;三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运用时制胜的根本保证。再次,军事信息系统成为战争指挥与控制活动的基础,

2、战争行动在多维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20世纪之前的战争基本是在陆地和海洋进行,战场是平面的、一维的,一次大战后期开辟了天空战场,后来电磁空间又成为独立的战争争夺空间。至今,六维战场空间形成了,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形态由以陆、海、空、天、电磁等为主体的实体空间,向以网络,人的认知领域等为主体的虚拟空间。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的安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有能力夺取“虚拟领土”,是否有能力管辖好属于自己的“虚拟领土”。

3、信息化战争的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总之,信息化战争中必须坚持一体化对抗的原则,搞好各个领域、各种作战力量、作战空间、作战行动和作战手段的协调配合,使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攻防手段、战场空间、信息情报都实现一体化,以整体力量制胜敌人。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崭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尚在发展之中,但传统的战争内涵被打破,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即信息化战争使传统的战争目的、战争行动、战争层次、战争主体都发生了变化。从战争形态自身发展的规律和信息化军事变革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战场空间透明化。

2、作战行动实时化

3、打击目标精准化

4、力量运用高效化

5、作战手段智能化

6、制胜机理发生变革

7、网络战将成为战略级战争样式

军队组织将高度小型化、一体化、智能化:小型化一是体现在全球武装力量的总体规模越来越精干化。二是体现在各国军队的指挥体制日益扁平化。三是军队的内部比例科学化。一体化主要是指信息化战争中作战部队编成将打破军兵种界限,遵循“系统集成,合成一体”的原则,按任务需求进行诸军兵种合成的一体化编组。高度智能化一是指未来军队的指挥控制手段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二是指大量的智能化武器系统和平台将装备军队并投入作战。

二、正确对待信息化战争 加强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登上人类战争的历史舞台,不但改变了人类进行战争的方式与理念,也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将自身的国防建设推向新发展。只有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使我们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一) 必须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概念。

1、要牢固树立信息化国防观念。信息化战争的胜利,仅有战争的正义性和民众及军队的抵抗精神是不够的,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作支撑,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2、要牢固树立信息化人民战争观念。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人民战争依然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人民战争观念,坚持以人民战争思想作指导,探索信息化战争的制胜之道,坚持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发展和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要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我们在加强国防建设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在加强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领导机构建设,建立和健全国家信息安全法规与制度,探索各种技术手段和行政措施,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二)必须将国防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之中

所谓信息安全,实质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内容。因此,公民应当自觉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法规和制度,为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三)必须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

国防动员具有增强和改变战争力量的特有功能,动员的成效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日益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常备军,但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只有实施广泛深入的国防动员,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把人民群众的伟力转化为战斗实力,夺取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四)必须加快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步伐

信息化本质上是国家战略能力的较量,而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我国当今的经济能力和信息能力还和世界强国存在巨大差距,为此,我国要加快国家战略能力建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信息能力,并把国家的战略能力和军事打击能力相结合,才能赢得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五)必须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不能沿用过去的东西,也不能照搬外军的理论,必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唯此,才能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纵观我国历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浮。我们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百年的沦落史,从1949年建国之后到2050年我们又将经历百年建设史。未来的五十年,我们要实现强国梦。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当前的世界眼光就是新军事变革,战略思维就是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运用。把信息化应用到国家的建设,进行电子政务,进行广播电视的网络化,通讯的网络化,对军队来讲就是打赢信息化战争,把信息用在战争准备上。

信息化军事变革中的国防信息化是依托国家信息产业的强大支撑作为其发展动力的,并植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基础之中。我国信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雄厚的自主创新和生产能力,这为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军民一体化的加速实施,中国的国防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以国家安全为己任,不要认为国防安全离自己很远,要时刻谨记身上的重担,自觉维护我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军事理论论文——信息化战争[1]

军事理论论文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优秀]

军事理论论文《对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准备与发展》

上海海事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信息化战争与我国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论文(推荐)

信息化战争课程论文

军事理论课程对战争的看法与感想

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 对战争的一些认识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军事理论论文)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doc》
(军事理论论文)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与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