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毕业论文

2020-03-02 13:53: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延安大学 影像诊断专业

2016 年08月 02日

关于普放诊断方面的心得体会

年 级:2014级

专业班级:医学影像诊断学

姓 名:穆 海 勃

学 号:14466052

完成日期:2016年 8月 6号

一、【关键词】…………………… …………4

二、【摘 要】…… …………………………4

三、【正

文】

…… … …… …… … ……5

四、【讨 论】………………………………8

五、【参考文献】………… …… ……………9

关于普放诊断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关键词

普通放射;诊断;X线;

二 摘要

放射诊断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他以快速准确的诊断,帮助医师探查人体内部病患之处。现代化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多,普放诊疗是其中最基础、最有用的诊疗手段。它能使人类医学的进展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方向

4

三、【正文】

从事普放诊断,首先要了解普放诊断史,掌握诊断的原理和方法技术。1895年伦琴发现的X射线在二十世纪被医学界广泛应用。通过多年在影像科的工作经历,在我看来普放诊断对于医院各科都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病症的确诊都需要普放诊断的支持,并且影像学也在进一步被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然而普放诊断并不是一项有利无害的事业,因此医务人员对普放诊断发展史的了解和对普放诊断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是尤为重要的。 1.X线的医学史

X线成为诊断和治疗方面最有效的手段。它以绝对的可靠性引导着医师的诊治。普通放射诊断是现代医疗机构确诊病人患病的重要手段。今天,每一个有声望的医院无论大小,都要有一个X线部门,并备有做疾病诊断和治疗所用的设备和装置。透视是使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优点是能够看到心肺、横膈及胃肠等活动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转动患者体位,做多方面观察,以显示病变及其特征,便于分析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胸部及胃肠检查。因此,在术前病人一般都需要进行透视检查,观察多系统的器官。检查人身体机能是否适合手术。对于某一特定部位的检查不仅可以观察病灶,同时也能够观察病变与周围的关系。

普放诊断原理主要依据X线成像原理。它与X线的性质、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有关,X线能穿透人体是由X线的性质所决定的。X线成像原理是:X线的基本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密度与厚度之差导致各个不同密度的组织相邻

5 排列,吸收及透过X线的量不同,产生透视或照片上的影像。凡是密度大的部分(例如骨骼)吸收X线最多,通过X线很少,故在照片上显出白色影像;反之,密度较小的部分(例如空气或是软组织)在照片上出现黑色影像。这使X射线技术立即为外科所采用,用于骨折、骨病的诊断及异物的识别。 医院配置X线装置后内部器官的检查也迅速采用了X线技术。由于X线可被不致密的器官或骨予以部分阻断,故在X线片上可将软部分识别。肺部检查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在支气管和肺中的异物,能借此找到其准确的所在部位。胸部X线检查成了临床检查的常规,并且在大多数的重复健康检查中成为必要的措施。骨和关节的放射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普放诊断还应用在脊髓体和椎间盘疾病病理分析,齿部的X线摄影,肾和其他结石以及病理性钙化的X线诊断等方面。 2.对于影像诊断的一点建议

每一位医生都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诊断方法,为病症的确诊提供有效的依据。

3.普通放射诊断的优势普放诊断的好处很多,以下是我这些年来个人的一些体会。

1)普放诊断的简便性

只需影像科人员通过病人的X线影像检查就能够看出其机体是否正常,随时检查给其主治医师一些建议。 2)普放诊断是快速的

影像检查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人体部位的X片,无需复杂的等待,主治医师通常让病人做的诊断检查是透视或照相。照相亦称为摄影或摄片,X线

6

通过人体后使受检部位在胶片上显影,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和对胶片的感光作用。这种影像诊断方法相对较贵,但可留作永

久记录,便于分析对比、集体讨论和复查比较。然而它的缺点是不能显示脏器活动状态。一张照片仅反映一个体位(体位即照相位置)。因此摄片可适应于各系统、器官疾病,如头颅、脊椎及腹部等部位的检查。

3) 普放诊断的准确性

不同于医生通过经验或常理主观判断病人病情,通过客观事实为医生的确诊提供帮助。

4) 普放诊断无痛苦

检查时病人只需站在规定的位置,检查者不会觉得身体有任何不适,使病人愿意选择此诊断方法。

普放诊断的优点还有很多,它是不可取代的,它使疾病的检查更加安全有效,然而x射线并不是没有危害的!

5) 放射诊断的危害

X线在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对人的身体组织也有很大危害,这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长期接触X线,使手及其它暴露部分出现有慢性和疼痛的皮肤溃疡,其中一些人用各种治疗均无效果,转变为不治的癌症。早年许多这样的工作者,在他们认识这个危害作用之前,均以因皮肤的复发癌症或是不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死亡。现在我们用铅屏以及含有铅的玻璃在病人检查室和影像观察室中间做隔膜板予以防护。

讨 论

科学不断进步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界也不会落后。普放诊断会更加完善,更多的病症将能通过普通放射影像诊断出来,并可让病人进行及时的治疗,也让诊断时无痛、简单、快速、准确的理念达到了极致。诊断仪器对人体的危害也将通过医院的防护措施和研究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改进慢慢消除。对于普通放射性诊断技术我们要取其精华避其糟粕。在世界所有大医院和外科门诊中,放射部门以及专院,都积极的致力于常规的诊断和治疗,并不断研究创新,在放射学的活动范围中开辟了一个新园地。

8

【参考文献】

[1] 罗立民、舒华忠等.仿真影像学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4.[2] 贺能树、吴恩慧等.中华影像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6.[3] [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3.[4] 邹雄、吕建新.基本检验技术及仪器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 王莲芸.现代医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3 .

9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设计)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题目(718个)

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数学论文

医学影像科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doc》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