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贤文教案

2020-03-02 09:37: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古今贤文》诵读教案

★ 教材说明

《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古今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

师:同学们,诗歌是人间最美的艺术花朵。我们会背很多的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个诵诗会,把这学期要求背诵的25首诗展示一下。同学们背过几首了? 我们从背诵的25首诗中找出5首,由一个同学领诵,其他同学打好节奏背诵,注意每首诗的最后三个字的节拍要慢。生齐背。

古代的诗歌写得太好了!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是读什么书入门的吗?

《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我们学习《千字文》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现在我们要学习《古今贤文》。

2、简介《古今贤文》:

《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

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周希陶引出周兴嗣(插入千字文故事和唱诵)

《古今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二、回顾前四部分。

同学们,对于古今贤文,我们在前面的语文课本的练习中已经学习了四部分,下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记起来!提示:劝学篇、读书篇、合作篇、环保篇。

我们先来看那一部分呢,同学们说我来点,我点到之后同学们就大声诵读一遍,好不好?看哪些同学读得有激情。

三、学习第四部分。

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学习古今贤文的真理篇这一部分。请同学们先打开课本

页默读一遍。好,学习这一部分,我们还是分三步来学习。

(课件展示)。

(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

(二)二读贤文 知其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表示要熟知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道的人请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听到别人说自己有错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毫不害怕。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对好的行为要随从,对不好的事情要坚决反对,善打抱不平。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三)三读成诵 明其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朝时,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个谦虚的人,孟子曾夸奖他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用这一典故,扩充了关于知过必改的含义,提出了三层意思。首先,不怕人指出错误;其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最后,坚决地改正。

出自陆九渊>

四、总体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熟读成诵。(播放音乐)背诵

五、课堂小结:

让音乐和着美文,流淌在我们的生命里,让美文伴着音乐,流淌在我们的岁月里。

同学们,学习到这里,想一想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大家赶快来交流一下吧! 作业:

1、把《古今贤文》中的一句话做成书签赠给你最知心的朋友!

2、把你的体会、感受和收获,记录在我们的接力日记里,让大家共同分享吧!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心中有无数美文的人是多么丰富而幸福的人啊,我希望今天的古今贤文,能在你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也希望你们能与经典结缘,以经典为伴,诵国学经典,伴一路书香!

古今贤文

24 古今贤文

小学阶段古今贤文

名言谚语古今贤文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推荐)

我喜欢读《古今贤文》

16《古今贤文(合作篇)》

古今贤文(读书篇) 解释

《24、古今贤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全文及解释专题

《古今贤文教案.doc》
古今贤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