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答案之一

2020-03-02 16:03: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六中全会文件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1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2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 )为根本任务

改革创新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精神文明

3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 )为动力

专家学者

人民群众

改革创新

实践发展

4(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

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 )是关键。

制度

人才

组织

思想

6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思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下列对文化体改革的思路认识不正确的是( )

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国家更好的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能更好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削弱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势必导致文化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7( )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

改革创新

崇尚道德

8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 )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9我们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的

民主的

人本的

实践的

10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兴国”作为主要议题。 下列关于“文化兴国”的依据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就能挫败世界范围内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④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

①②③

③④

①②④

②③

11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有( )

谁代替出资人对国有文化进行管理

怎样加强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划分边界

文化资产怎么科学合理地评估

12作为一种态度的文化体现在三个层面,即( )

对自己能自尊、不苟且

对环境能爱护、不掠夺

对他人能尊重、不霸道

对国家能热爱、不破坏

13文化时代即将来临的两大特征是( )

人类的制度正变得更具有文化性

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的事业化

文化突破精英垄断性质、逐步普及化和大众化

14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 )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气象

中国风格

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

15六中全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是( )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人民的热切愿望 16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是 17文化经济化的第二个阶段是文化产业化( )

18当今时代人类开始由关注物到关注人,由追求量的扩张到追求质的提升,由征服世界到完善人格的转变。( )

1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地提出来,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党的十六大( )

20战略思维的背后或者是本质一定是一种文化思维(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十

七届六中全会主要精神

12011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安徽文化企业是( )

安徽演艺集团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安徽出版集团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亨廷顿认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 )

意思形态

经济

文化

军事

3安徽省第一次提出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是在安徽省( )

第八次党代会

第六次党代会

第七次党代会

第九次党代会

4美国“软实力”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亨廷顿

布朗

弗格森

约瑟夫·奈

5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国家是( )(分值:3/得分:0)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6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是在( )

2009年

2007年

2010年

2007年

7文化产业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是在党的( ))

十七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8中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是( )

2.75%

3.25%

3.0%

2.50% 92011年在合肥举办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为( )

第五届

第八届

第七届

第六届

10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 )

2003年

2005年

2006年

2004年

11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是哪次会议上( )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四中全会 1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几个部分( )

9 13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共领导人是( )

江泽民

胡锦涛

邓小平

毛泽东

14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在( )

2009年

2007年

2005年

2003年

15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是在什么时期( )

辛亥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16安徽拥有的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有( )

安庆

合肥

芜湖

马鞍山

17党的报告多次强调,文化工作者要( )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18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下列属于文化事业的有( )

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面向大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

20文化传播手段包括( )

图书报刊

新媒体

表演

广电

21下列名胜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

九华山

西递

宏村

黄山

22 安徽“黄山松精神”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念有( )

开放、奉献

团结、进取精神

科学、民主

自强、拼搏

23“软实力”包括( )

外交影响力

意识形态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

制度影响力 24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集团化和规模化。文化产业的规模对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

25中国文化产业占GDP超过5%的省市是北京、广东、云南、上海、湖南,但这些省份文化产业仍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26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其项目还整体输出到沙特、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

27中国全部出版企业的出口产值比不上一个德国贝塔斯曼集团。( )

28文化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文化品牌只包括文化产品品牌不包括文化活动品牌和。( ))

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基本经验

1马克思主义才具有所向披靡的威力和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曲折的历程中总能为自己开辟胜利之路,其生命力在于它同( )相结合

政治、经济、文化

马克思主义权威

实际

实践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 )、贴近( )、贴近( ),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际,生活,群众

群众,生活,实际

实际,群众,生活

生活,实际,群众

3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 )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精神

生态

和谐

环境

4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决抵制外国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是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6要不断深化对( )规律、( )规律、( )的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

共产党执政,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7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

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

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发展

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普遍保障

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

经营性文化事业大发展

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兴国之魂是( )

集体主义

四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人民服务

1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根本任务是( )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培育“四有”新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 ,深化,实现,坚持

坚持,深化,推动 ,实现

深化,推动 ,实现,坚持

实现,深化,推动 ,坚持

12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乡、区域文化发展( ) ;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 ),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 。

不健全,不合理,不平衡,尚未根本解决

不健全,不平衡,不合理,尚未根本解决

不平衡,不健全,不合理,尚未根本解决

不合理,不健全,不平衡,尚未根本解决

13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适应

还不完全适应

不适应

完全相适应

14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深入推进

继续推进

基本完成

已经完备

15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 )新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

国情、世情、党情

世情、国情、党情

党情、国情、世情

世情、党情、国情

1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 )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17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里几个“更加”是什么?( )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1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要 ( )

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 )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决定》深刻总结建党9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是( )。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1十七届六中全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重点研究和解决 “不适应”问题( ):

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

是文化发展和政治经济发展不适应

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

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

22《决定》指出,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2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新局面具体是指( )。

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24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25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第二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

是 否

26 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

27中共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是继198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

是 28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

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3( )决定了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位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4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转变依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建设民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建设财政

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

吃饭财政—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民生财政

5乡财县管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 )乡镇财政国库。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6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包括( )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

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7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并明确逐步向( )转变的目标要求。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 8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 )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9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 10关于建设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11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 )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13财政部明确要求,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 )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市级

县级

地方

省级

14以下关于民生说法中错误的选项( )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15下列哪项是为民生建设培育主体财源( )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16如何改善民生财政使其适应民生时代的新要求( )

加强财政资金支出

服务发展,开辟财源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7我国民生建设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

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

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推进平安建设

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编制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18在实行民生财政时期,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 )

2006年—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逐年递增

到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民生

十七大以后,把民生问题列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

提出“少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具体要求 19下列属于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的是( )

非盈利性

公共性

法治性

社会性

20民生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 )

分配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

就业再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教育公平问题有待解决

21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研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补偿机制

规范财政配套政策

重点加大对沿海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22房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 )

人口在增长,需求在增大

房子的成本高、价值大

房地产商捂盘惜售

地方政府要依赖土地财政

23人们对于改善民生有哪些诉求( )

规范分配秩序,对过上富足生活的新期待

破除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期待

促进劳动就业,对个人生存和尊严的新期待

共享公共服务,对实现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24从我省来看人均GDP最高的是马鞍山,最低的是淮北。( )

是 否

25现在我们农村社会的基层干部是典型的建设型财政,行政管理费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 )

26当前40%—50%城镇新增的就业率属于灵活就业率。( )

否 是

27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是 否

28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在安徽。( ))

是 否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小提示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保密法解读考试答案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答案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干部在线学习答案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安徽干部教育在线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专题心得

北京市干部在线学习答案

北京干部在线学习答案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宪法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党章知识测试答案要点(推荐)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答案之一.doc》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答案之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