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赏析(全文)

2020-03-02 07:09: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顽石中的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型:欣赏•评述 课

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能用口头或文字形式对不同的雕塑作品的形象进行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多角度的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雕塑作品。 感受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情感在雕塑作品中的不同表达形式。

二、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口头或文字表达雕塑作品的艺术形式。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从雕塑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学生分成8组,每组6~8人,每组选定一名组长,由他负责组内工作。 教师准备若干备用图片,并设计好小组讨论时的问题。 掌握雕塑作品的有关历史、背景及相关的文化专业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引子

问:想一想,知道哪些雕塑作品?(最好是和生活环境接近的,如校园里的雕塑)自由表述。 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导入是关键,一定要花时间花心思。

二、新课(板书课题)

问:两个维纳斯在外形上给你什么感受,并对外形进行分析、描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问:喜欢哪个?为什么不喜欢另一个?

有没有对这位同学有不同看法和疑问的,请举手。 小组讨论交流,(交流内容,略)粗糙,石灰石,厚实、粗犷。细腻、写实,大理石,光洁使人产生优雅、纯静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肌、形态、手法、气质等方面比较。

注意在学生的分析中渗透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

三、全班交流:下面我们来欣赏其他作品,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从材料、肌理、造型表现手法来说说作者的创作意图。

问:哪位同学知道摩西这个神话人物的? 问:赫拉克勒斯正在干什么?

问:为什么选择披着睡袍这一细节?创作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把手砍掉? 问:迈大步的人给你什么感觉?他在做什么?

问:河流这个雕塑在表现手法上和其它雕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每组针对一件美术作品,展开分析、讨论、评述。

十分钟后,每组一名同学代表本组,上讲台交流。(约10分钟) 同时,其他组的同学若有疑问和不同看法,可以举手进行交流。

每一组在自己交流结束后要向提出一个组内不能统一的问题。

1、每个组上台交流后,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补充。

2、便于知识共享,更多地学习知识。

3、每组上台交流要更换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发言的机会。

4、注意时间的运用,有些让学生知道一些就行了,引导学生顺着我的设计走。

三、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几件雕塑作品,了解到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不断追求,希望大家课后能收集有关雕塑作品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更多的了解雕塑艺术。 参考资料:

1、《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奥地利

石灰岩

旧石器时代 母系氏族社会中,是女性崇拜的象征。没脚,锥形的下肢,大概是为了在崇拜仪式中便于插入土中,仅高十一厘米。脸部作了特殊的处理,没有五官,发型是层层轮圈,呈波浪形,产生了优美的阴影。双臂不显眼,作者主要强调了女性的生理特征,整个雕塑象几个球体揉合在一起,具有一种和谐的整体美,很好的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从通常的审美习惯看,可能不美,因为没有表现出女性体态的优雅。然而,一定时代的艺术总是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带有一定的巫术活动行为,对女神的崇拜和祈求,经求自己的种族得到生存和发展。)

2、《摩西》

大理石

米开朗基罗

一个老人带领被埃及人奴役的以色列人逃出沙漠,渡过红河,摆脱法老的追兵,又战胜了饥渴、寒冷、酷暑,来到了上帝指给他们的流着牛奶和蜂蜜的故乡。这一天,上帝显灵,召唤这位老人去接受十条诫命,不许他们信仰别的神和膜拜任何偶像,当这位老人带着两块石版下山时,却看到人们正在围着一只新铸造的金牛犊狂歌醉舞。原来,人们不见了老人,恐慌起来,造了一个神像来充当领袖,忘掉了上帝,这下是上帝所严禁的。老人见状大怒,摔碎了石版。人们于是认识到错误,重新信仰上帝,老人才引导大家踏上征途。这个老人就是摩西。(宏伟,精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也寄托了对新时代英雄的期待。因为当时的祖国处于分裂状态,又有外敌入侵。)

3、《张弓的赫拉克勒斯》

青铜

布德尔

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是主神宙斯的儿子,他自幼神通无比。长大后,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十二桩英雄业绩。传说他的第六件壮举是这样的,一群怪鸟在当地湖区横行,伤害了无数的人畜,在雅典娜女神的帮助下,赫拉克勒斯将它们射杀和驱散了。这件作品就是他弯弓搭箭射杀怪鸟的一瞬。

4、《迈大步的人》

青铜

波丘尼

未来派艺术家,主张变形,主张表现运动中的物体,并且要在一件作品中表现同时发生的多视觉现象。 波丘尼运用了立体主义的分解形象重新组合的方法来塑造雕像,给人以用碎片拼凑的感觉,但是闪闪发光的金属表面和坚硬的质感却弥补了这一缺陷,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完整性,使之又抽象又保留了人物形象的大体轮廓和整体感。雕像没有手臂,没有容貌,但迈大步前进的动势却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强烈的动势中,这些凹凸不平的块面更像是被风吹拂起的衣服,使雕塑的运动感更强。由于动作过大,采用了两个基座。

5、《巴尔扎克》

十九世纪的法国大文豪,是《人间喜剧》的作者,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艺术家,常常在夜深人静之际,独自一人关在工作室中,借助大量的浓咖啡提神,呕心沥血地写作一部又一部的杰作,往往彻夜不眠。 巴尔扎克站在那里,犹如一块巨石,坚实、雄伟,身躯微微后倾,高昂着雄狮般的头颅,正在凝神思索。 睡袍这一细节,不单表现了巴尔扎克夜间工作的具体情况,亦有助于简化概括形体,突出雕塑的整体感。(不惜砍掉双手的故事,反映了罗丹的艺术追求,在他看来,整体感高于一切。任何细节都必须服从于作品总的意图。) 经过数年的探索与追求,《巴尔扎克》

纪念像终于展出了,可是却招来了反对者的谩骂,“一个丑八怪”、“装在口袋里的癞蛤蟆”。在这种情况下,罗丹表现出了一个大艺术家的良好风度。他把雕像收回,放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直到他逝世。罗丹始终坚信自己的艺术理想,他当时写给反对者的公开信中有这么一段话:“今天,我把这桩公案搁下,照常进行着,我还是做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就像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嘲笑别人岂不就是嘲笑自己。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粉碎;假如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

6、罗丹:流动的力

布德尔:爆发的力 马约尔:内聚的力

作业设计:通过看书看电视欣赏外国雕塑。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近现代雕塑》教案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教案

外国雕塑艺术教案

外国雕塑、绘画欣赏 教案

美术教案西方雕塑

6.外国雕塑撷英

美术教案古希腊雕塑教学教案

第一课 外国肖像画赏析教案

高中美术雕塑

03雕塑赏析——内容

《中学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赏析(全文).doc》
中学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赏析(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