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采访标准化规范

2020-03-03 09:12: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时政新闻采访标准化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为了推进《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新闻报道的方案》的实施,规范记者采访行为,树立记者良好形象,提高新闻报道水平,特制定《时政新闻采访标准化规范》,明确采制人员采访前期准备、采访中行为及后期编辑制作的具体要求。

一、记者行为规范

1、记者采访时应时刻牢记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媒体人,为此,应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要认真,作风要朴实,举止要得体,谈吐要大方,要时时处处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底蕴。

2、坚持“三贴近”原则,实行一线采访、实地采访,不得引用其他媒体未经证实真实性的信息。

3、记者采访时要注意着装。参加活动报道时,记者要着装大方得体。

二、采访准备规范

1、记者在采访前,要把该做的预备工作都做好:如检查摄像机、录像带是否正常,应携带的电池、灯光、三角架、采访本等采访工具是否齐全。

2、记者必须在采访活动开始前10分钟到达采访现场,确定拍摄机位,了解活动安排。同时,查看会场布置和光线环境,如果发现有灯光、窗帘的设置以及桌椅和桌面物品(水果、香烟、鲜花、纸巾等)的摆放不利于拍摄的情况,应自主或要求工作人员及时调整。

3、在会议开始前5分钟前,记者应将手机设定静音模式,到达指定采访区域或位置。

三、采访拍摄规范

1、会议拍摄。

领导画面:有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给主要领导特写镜头,其它副职两至三人套拍;以副职领导为主的会议,可给副职领导特写镜头;多名副职领导出席的会议,给讲话的副职领导特写镜头,其他副职领导套拍。领导人特写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脱稿讲话和不讲话时的近景。在拍摄主要领导人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人形象的角度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花束、茶杯,领导人面部缺憾、领导人或其后排人物的小动作等)。给两位以上领导套拍时,不要在领导正前方拍摄,要注意领导排名顺序,排名在前的领导在画面中靠前,占主要位置,摇镜头时一定要按照领导排序进行。

台下画面:带会议横幅的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以会场过道为中心拍左右两侧成组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的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适当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的镜头)。一般不拍特写镜头,要按照前后排顺序一排排拍摄,镜头里每排至少三人以上,用中景镜头;每条会议新闻的镜头都要成组,要有远、中、近、特镜头(包括固定镜头,推、拉、摇、移镜头),特别以固定镜头为主;拍摄速度要均匀、平稳,固定镜头长度至少要五秒钟以上,推、拉、摇、移镜头的起、落幅至少要三秒钟以上。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玩手机、打哈欠、睡觉、揉眼睛、看报纸等杂乱的动作。

2、拍摄领导到到基层调研或慰问的新闻。

画面中应突出主要领导,体现领导轻车简从的工作作风,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意抓住领导看图纸、看产品等精彩瞬间;必须拍摄到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沟通、做指示时生动的场面。同时,要尽可能的录制现场同期声。陪同调研检查工作的领导(除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外),画面不能过于突出,尽量不出现单独或特写的画面,一般是两个或三个人一起出现。

技巧一:善于使用空镜头,空镜头和领导镜头之比要达到3:1以上,空镜要成组拍摄(包括特写、近景、中景、全景)

技巧二:注意反打镜头的拍摄(包括观看事物的反打和交谈对象的反打) 技巧三:对已知领导调研的地点,时政记者应该提前到达拍摄空镜。

3、拍摄区领导会见来宾的新闻。

长方型会议桌:区主要领导参加给主要领导特写镜头正面、左右侧面讲话、不讲话镜头各1个,副职领导2-3人套拍,其他参加人员2-3人套拍,主要领导左右以2人套拍各摇1个画面;区副职领导参加(不超过3人)每人1个正面特写镜头,其他参加人员2-3人套拍;来宾方参照拍摄。会议桌两端分别左右各摇1个画面。拍摄画面时长我方与来宾之比为4:6。

U型会见室:正面、左右侧面全景镜头;领导的特写镜头(讲话时和听时);来宾的特写镜头(讲话时和听时);从区领导讲话摇到来宾并拉开到二人的中景镜头;从来宾讲话摇到区领导并拉开到二人的中景镜头。

4、其他注意事项。

A.会议开始后,记者要仔细听讲、认真记录。

B.会议开始后15分钟左右为最佳拍摄时间。摄像记者要按照计划拍摄,动作要迅速敏捷,过程要精干利索。要讲究拍摄效率,能一次拍完不要多次重复拍摄,原则上每个会议不同领导讲话时只允许上台拍摄一次,每次不能超过四分钟。

C.会场拍摄时应全部使用三角架拍摄。

D.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主席台、听众席若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会场亮度不够时必须用灯,不能一个会议时而用灯,时而不用灯,造成色调不一致。

E.对领导名字和排位记者必须慎之又慎,把握不准时,多向在场“两办”和组织部人员请示。

四、后期编辑制作规范

1、记者编片时要选用领导状态最好、构图饱满、颜色质量最佳的画面,尽量不要编辑重复画面。

2、后期编辑在合成片子时要注意声画同步,要监听配音质量,务必使声音和画面保持一致,达到最佳播出效果。

3、按照新闻规律,会议新闻画面首先是全景,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全景后接主要领导画面,其次是副职画面,然后是其它与会人员画面和中景画面,中间适当穿插侧全景、中景等过度画面,最后以全景结束。主要领导讲话、听讲的镜头给五秒画面,副职领导讲话、听讲的镜头给四秒画面;台下选取最好的画面每个镜头四秒。

4、区领导参加的会见新闻,首先是全景镜头,然后是区领导讲话的镜头,客人听的镜头,其次是我方参加会见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镜头;我方给完画面后,给客人讲话镜头,领导听的特写镜头,最后全景结束。

5、区领导调研时,以区领导调研题目为编辑画面的主线,全景开始后,根据稿件需要选用画面,主要以区领导在一线调研的画面为主,少用或不用在会场听汇报的画面。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采访标准化规范.doc》
时政新闻采访标准化规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