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案

2020-03-02 05:30: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白杨》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2、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领悟课文采用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

3、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一些生字的读音问题。2.浏览全课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诵边思考问题。 3.在学生熟悉课文之后,给出父亲的神态变化,让学生细细品味父亲神态变化的含义

4、重点品读,体会情感

1、师:孩子们小小的争论引起了爸爸沉思,“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那么,爸爸是怎样评价白杨树的呢?

2、重点朗读第12节爸爸对白杨的评价。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也不动摇。” ①指名朗读;②教师范读;③全班齐读。

3、师:从爸爸的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4、师:同学说的都不错,特别是刚才的这位同学体会真是太深刻了。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节: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①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设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那段话。

5、课后总结:

总结本课主旨,让学生了解本课主要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借白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的博大胸怀

6、课后作业:

推荐几篇有关白杨的优秀文章给学生学习欣赏,督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与同学交流。

白杨教案

白杨 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 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 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doc》
白杨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