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2020-03-02 10:46: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隆坊中心小学

刘晓妮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理解诗句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跟随作者走进大草原。继续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板题:

1、草原

二、自主读文,感受人美。

过渡:孩子们,如果说草原的景色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样呢?

1、品读:欢迎远客——体会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1)出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蒙古人是怎样欢迎远到而来的客人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交流读书体会。 (3)指导朗读。(出示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出示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品读:亲切相见——体会蒙汉团结互助。 (1)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读书体会。 (3)指导朗读。(出示: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过渡:师:蒙古人是那么热情好客,假如你家来了客人,你会怎样招待?

3、品读:热情款待,把酒话别——体会蒙汉情谊深。

(1)读课文,找出蒙古人热情款待客人的语句。 (2)欣赏图片:了解蒙古人的民族风情。 (3)理解诗句含义。(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在夕阳里,大家站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4)指导朗读。(出示: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三、拓展延伸。

1、说说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2、如果少数民族来你家做客,你会如何款待他们?

四、总结

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五、作业超市。

1、学唱草原歌曲。

2、背诵文中优美的语句。

附:板书

1、草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doc》
草原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