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2020-03-02 15:45: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编号:0631221050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2周

学分:2 面向专业:艺术设计

教研室名称:视觉传达教研室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设计概论》是设计院校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设计基础知识,提高设计理论水平,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设计的历史、发生、发展,掌握有关设计的理论基础,理解设计的任务、目的以及设计与批评、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联系。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本质,设计的目的与特征,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设计的手段、组织与管理,设计的历史与设计教育等。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艺术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为: 第一章 设计的发展

1.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 2.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3.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 第二章 设计的类型 1.视觉传达设计 2.产品设计 3.环境设计 第三章 设计的特征 1.设计的科技性特征 2.设计的经济性特征 3.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 设计的创作 1.设计师的职责

1 2.设计师的素养 3.设计基础理论 第五章 设计的批评 1.设计的批评标准 2.设计的批评理论 3.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第六章 设计的教育 1.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2.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3.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为:

1.讲授演示。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解释概念、原理和阐明规律。 2.小组讨论。围绕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3.课外阅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设计的发展(4课时) 1.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 2.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3.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 第二章 设计的类型(6课时) 1.视觉传达设计 2.产品设计 3.环境设计

第三章 设计的特征(6课时) 1.设计的科技性特征 2.设计的经济性特征 3.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 设计的创作(6课时) 1.设计师的职责 2.设计师的素养 3.设计基础理论

第五章 设计的批评(6课时) 1.设计的批评标准 2.设计的批评理论

2 3.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第六章 设计的教育(6课时) 1.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2.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3.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阶段作业、理论考试方式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60%

五、教材与参考书 推荐教材:

《设计概论》丁朝虹、宋眉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参考书目:

1.《设计概论》荆蕾 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1月版 3.《设计概论》李立新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

《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

《广告学概论》教学大纲#

桥梁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汽车概论》教学大纲

《机器人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doc》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