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经典课件

2020-03-02 06:10: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宝宝不怕冷

活动目标

1、不畏严寒,喜欢参与户外运动。

2、知道在寒冷天气里如何保护自己不生病。

3、提高幼儿健康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冬季御寒衣物、跳绳、皮球等运动器械。 活动过程

1、老实说儿歌,幼儿猜一猜儿歌表现的季节。

北风呼呼吹,雪花飘啊飘,宝宝不怕冷,外面跑一跑,锻炼身体好。 (1) 你是怎么猜出来这是形容冬季呢? (2) 你知道的冬天时什么样子?

2、幼儿相互观察着装情况。

(1) 小朋友都穿了什么样的衣物?为什么这样穿呢?

(2) 外边的温度和室内的温度有区别吗?我们外出的时候需要添加哪些衣物。

3、观察幼儿操作材料,理解画面内容。

(1) 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这样玩吗?说一说‚堆雪人‛的事情。 (2) 看看小朋友是怎样健康过冬的?(分析每一幅画小图,和幼儿一起讨论。) (3) 冬天那么冷,钻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多好啊,为什么要按时起床,坚持锻炼。

(4) 注意保暖需要怎样做?

(5) 寒冷的冬天,怎样保护我们的皮肤呢?

(6) 冬天究竟是开着窗户好还是关着窗户好呢?究竟是经常外出活动好,还是待在家里不出门好呢?

4、说说你和家人是怎样过冬的?

5、一起说儿歌《宝宝不怕冷》。 活动延伸

坚持户外锻炼,利用各种运动器械玩游戏。

穿鞋子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情节的趣味性,说说关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确的穿脱鞋子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乐于帮助同伴。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现的角色手偶。

3、一双鞋子、一双袜子。 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出主题。

(1) 你收到过新年礼物吗?是什么样的礼物呢?说出来听一听。

(2) 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礼物,可这份礼物却给他带来了一些小的烦恼?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2、引导幼儿看故事,猜一猜情节。

(1) 请幼儿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故事画面。 (2) 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为什么来到他身边?小羊帮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狮子为什么也出现了?

(3) 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 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儿欣赏故事。

(1) 幼儿分段欣赏故事,老师一边讲一边帮助幼儿解答刚才遇到的问题。 (2) 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识记并理解故事情节。

4、老师请幼儿配合,利用手偶和实物表演情景剧《穿鞋子》。

5、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正确穿脱鞋子的方法,并进行演示说明。 活动延伸

组织‚穿脱鞋子比赛‛。

逛商店,我不闹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购物活动,感受其中的愉快。

2、懂得购物的秩序,不在商场里随意拿取翻动货架上的商品。

3、不提出无理要求,会用商店的口吻与成人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在活动室的购物区布置商店的场景。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讨论购物的话题。

(1) 小朋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哪里呀?(可以用玩具、漂亮衣服和小饰品举例。)

(2) 商店(超市)里面什么样子?都有什么商品?那里人多吗?

(3) 你和家人一起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你 最喜欢去哪个商店(超市)? (4) 商店里有你喜欢的物品吗?是什么?看到它你有没有想要买的想法?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2.翻看幼儿操作材料,理解画面内容。

(1) 图画中的场景是哪里啊?画面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 小朋友为什么抱着一个布娃娃呢?你猜猜她想做什么?

(3) 小朋友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样回答她的提问呢? 3.老师揭晓谜底,告诉小朋友对妈妈说的话。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想法。

(1)

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会怎么做? (2)

你觉得妈妈会满足她的要求吗?为什么? (3)

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妈妈对你说了‚不行‛,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懂得和家人进行商量,经过允许才可以购买,如果被拒绝也不能哭闹发脾气。)

4.帮助幼儿了解商店(超市)的环境,请幼儿自己提出购物时需注意的事项。

(1) 在商店(超市)里面能否离开成人的视线,独自闲逛?

(2) 在得知家人的购物计划后不配合妈妈购物,只是看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对吗?

(3) 在商店(超市)内随意摆弄商品,甚至破坏商品的包装。这样可以吗? (4) 没有付钱的商品能不能拆开包装或直接享用呢? 5.情景游戏《购物》。(老师装扮营业员,幼儿扮演顾客分组进入购物区自选商品并和营业员进行交流。) 活动延伸:

学会制定简单的购物计划。

新年送祝福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新年里快乐的气氛。

2、了解新年习俗,参与新年活动。

3、会向他人送上礼貌的问候语祝福。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新年贺卡、新年图片、春联、压岁包。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新年送祝福》理解故事情节。

(1) 故事里都有谁呢?

(2) 过新年了,小狗和小猫准备去找谁呢? (3) 他们找到小兔了吗?大家在一起做了什么?

(4) 小猫、小狗和小兔之间是怎样送祝福的?他们说了些什么?

2、师生一起欣赏新年图片,围绕新年语题展开讨论。

(1) 过新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 新年的时候可以玩什么游戏?吃什么好吃的食品?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3) 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参观新年贺卡、春联和压岁包,幼儿说说它们的用途。

(1) 展示漂亮的新年贺卡,欣赏上面的图画,老师朗诵里面的祝福话语。 (2) 和幼儿一起给班级门口贴春联,将上面祝福的话语解释给幼儿听。 (3) 出示压岁包,请幼儿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小红包是装什么的?为什么过年的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包?小朋友收到压岁包应该怎么说怎样的话呢?

4、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送上新年祝福?

(1)

小朋友可以怎样给家人送上祝福?

(2)

在小朋友接受别人祝福的时候应该如何表示感谢呢?

5、大家同唱一首歌《新年快乐》。 活动延伸

为家人制作新年贺卡。

小朋友想一想 歌曲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根据已有经验中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来替换歌词。

3、学习歌曲,尝试用问答的形式进行歌唱。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2、图片:大象、白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都见过什么小动物?‛

2、老师以问答的形式范唱歌曲(清唱)。

老师:‚大家都认识这么多小动物啊,那我要出一个关于小动物的问题,看谁能答上来。‛

(第一段:老师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幼儿答后,老师再唱:‚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第二段:老师在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幼儿答后,老师再唱:‚耳朵长,是白兔,白兔耳朵最长。‛)

3、提问歌曲中都问了什么?是怎样回答 的;老师引导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诵歌词。

4、老师幼儿以问答的形式尝试唱歌曲。

老师问,幼儿答,也可互换角色反复进行歌唱,增强幼儿对歌词的掌握和熟悉旋律。

5、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来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爬呀爬 手指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

2、当一个乐句结束时能停留在指定的身体部位。

3、在歌唱的过程中,结合歌词内容有节奏地和身体进行互动。 活动准备

1、歌曲《爬呀爬》。

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能说出其名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老师用手指随乐曲在身体各部位上‚爬‛的过程(一拍一拍地做动作,第二乐句结束处停在头顶上,最后一个乐句结束处停在脚背上)。

2、请幼儿猜测老师刚在干什么,然后再次观看老师随乐曲用手指在身体上‚爬‛的动作。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手在身上爬爬,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4、请幼儿学习歌曲,并像老师一样一拍一拍地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5、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轮流用手指在同伴身上爬一爬。注意-拍一拍轻做动作,以同伴感觉舒服为宜。

6、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其他的上行和下行的动作方式,并带领幼儿采纳不同的提议方式,按照乐曲的节拍,边唱边一拍一拍地做新想出来的动作。

7、启发幼儿学习创编其他的动作起点和终点,并把它们编成歌词边唱边表演。如:向上到耳朵上;向下到膝盖上等,体验变换身体各部位给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全体幼儿合作手印画‚朋友树‛,或手指印画‚一串葡萄‛。

环境创设:可将幼儿的手印画作品布置在班级某一区域,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结伴游戏,边唱歌曲边轮流用手指在对方身上爬一爬,体会亲子互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

附l:游戏玩法:①左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自己的脚面上,随着歌词内容,两个手指交替从脚爬到头顶上,再从头顶上爬到小脚上。②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比喻成‚乌龟、刺猬、小蛇‛等动物,为游戏增加趣味性。(爹在玩法熟练的基础上可以改变爬行停止的部位,如‚肩膀上、肚子上、脖子上、笑脸上、屁股上‛等等,用这些部位名称替换歌词,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出来玩 歇表演

活动目标

1.喜欢唱两段式的歌曲。

2.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匹配的动作。 3.随乐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l.歌曲《出来玩》。

2.图片:小兔、小熊,小鸡、小狗等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小兔子和小黑熊它们走路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范唱。(清唱)。

边唱边做出与歌曲匹配的动作:

第一段:第1-2小节:双手伸出食指和中 指,放于头顶两侧当小兔子,头左右各摆动一次。第3 -4小节:双手五指捏在一起,同时放在腿上跳4下。第5-6小节:同第1-2小节。第7-8小节:同第3-4小节。

第二段:第1-2小节:双手四指弯曲,放于头顶两侧当小熊,头左右各摆动一次。第3-4小节:双手五指捏在一起,放在腿上一拍一下向前走。第5-6小节:同第1-2小节。第7-8小节:同第3 -4小节。

3、提炼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1) 刚才我都唱了什么?还做了哪些动作?我是怎么做的? (2) 逐句提醒幼儿回忆歌词和动作。

4、再次感受歌曲,老师带伴奏歌唱。

(1) 老师:‚刚才做小兔跳的动作时,小兔跳了几下?‛幼儿自由回答。

‚那我再来唱一遍,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哦!数一数小兔到地跳了几下?‛

老师边唱边做动作,提醒幼儿数小兔跳了几下。

(2) 老师:‚刚才做小熊走的动作时,小熊走了几下?‛幼儿自由回答。 ‚那我再来唱一遍,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峨!数一数小熊到底走了几下?‛ 老师边唱边做动作,请愿意唱的小朋友跟我一起来试试吧!同时,提醒幼儿数小熊走了几下。

5、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表演。(请1-2名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幼儿。)

6、集体演唱:你们想和我一起来唱吗?好,我们一起来! (1)第一遍集体演唱时,坐在椅子上做上肢动作。

(2)第二遍集体演唱时,全体起立加上下肢动作。如:小兔跳和小熊走就可以双脚原地跳或走。

(3)两位幼儿结伴,面对面站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7、集体进行歌唱游戏。

(1)游戏规则:全体幼儿围成圆圈站好,圆中间放置若干椅子(数量比幼儿人数少)。音乐响起时,幼儿在圆上逆时针边唱歌曲边做动

作,当歌曲唱完时,幼儿去抢椅子坐下来,抢到的幼儿获胜。(也可以连续多唱几遍再停止。)

(2)师生一起进行歌唱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8、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开展分组活动,给小兔和小熊涂色。

区角活动:提供小动物的头饰,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领域渗透:结合社会活动,引导幼儿知道一起玩耍时,应该怎样和好朋友友好相处。

谁是小熊 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小跑步运动。

2、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他动作的快慢、轻重。

3、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座位就近坐下。 活动准备

1、教会幼儿唱《谁是小熊》的歌曲。

2、游戏玩法:附1。

3、幼儿会玩抢椅子游戏。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复习歌曲:《谁是小熊》。

3、故事导入: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熊迷路了,他东走走西看看,怎么都找不到家,他到底会是谁呢,我们来找找他吧!

4、介绍游戏玩法并示范。

老师边介绍游戏玩法,边请6位幼儿搬5把椅子到前面来围成一个小圆圈,老师带领6位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或小跑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就近坐下,没有找到座位的幼儿便是小熊。

5、再次示范,加深规则意识。

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的结尾处,音乐停止时,老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目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在座位上的幼儿说:‚小熊就是她(他)!‛

6、再请6名较腼腆的幼儿上来示范,感知游戏玩法。大家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游戏规则,检验幼儿掌握情况。

7、带领全班幼儿集体进行游戏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圆形(椅背朝里),椅子的数量比幼儿人数少1个;体会按照规则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大家可以在表演区带上小熊面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可爱的小熊。 家园共育: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游戏,也可以上网搜集一些关于小熊生活习性的资料,丰富相关知识。

领域渗透:结合社会活动,使小朋友如道不l能随便和大人分开,并掌握一些和家人走失后的解决办法,学会自救,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活动材料

附1:游戏玩法:音乐

(一):幼儿面对圆心边唱边表演,动作随音乐高低、快慢二变换。

音乐

(二):幼儿听音乐绕着椅子跑,音乐停止,立即找一把椅子坐下。

音乐

(三):老师问:‚小熊是谁呀?‛坐下的幼儿用手指着没有椅子的幼儿回是他!建议家长们和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体验一起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小铃铛 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2、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肌肉一拍一拍按要求做动作。

3、随乐模仿小铃铛叮当响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歌曲《小铃铛》。

2、动作建议:附1。

3、小铃铛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小铃铛,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把小铃铛藏在身后,摇动小铃铛,使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边敲小铃边用节奏语言介绍歌曲。

2、老师边摇动小铃铛边慢速清唱歌曲。

提问:‚小铃铛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叮当叮当。) 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坐位,只做上肢动作。)

(1)‚小铃铛不光会唱歌,它还会跳舞呢,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一会儿告诉老师它都做了哪些动作?‛

(2)‚现在我变成了一只小钤铛,看看老师是怎么跳舞的。‛老师边唱歌曲边示范动作。

3、引导幼儿提炼动作,巩固学习。(逐句梳理动作,并集体模仿。)

(1)‚唱‘一只小铃铛’时,我做了什么动作?‛ (2)‚第二句‘叮当叮当响’我做了什么动作?‛

(3)‚第三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我又是怎么做的?‛ 如果幼儿记不清楚动作了,老师可以再示范一次。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小铃(请1-2名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幼儿。

5、集体表演:你们想和我一起当小铃铛呢?好,我们一起来!

(1) 第一遍集体表演时,坐在椅子上做上肢动作。

(2) 老师示范站位加上下肢后的动作。如:第5-8小节中,上肢动作同上,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摇晃,像不倒翁一样。) (3) 第二遍集体表演时,全体起立加上下肢动作。(可多做几遍。) (4)两位幼儿结伴,面对面站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可多做几遍。)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分组表演,一组幼儿拿一个小铃铛和串铃,边唱歌曲边随节拍伴奏;一组幼儿在中间跳舞。

区角活动:可组织涂色活动——‚小铃铛‛。

环境创设:可在班级的窗台上悬挂一些小铃铛,倾听风吹过小铃铛发出的叮当声。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边唱歌边跳舞,感受亲子舞蹈的快乐。 活动材料

附1:动作建议:第1小节:左手斜上举。第2小节:右手斜上举。第3-4小节:双手在头顶合拢。第5-8小节:上肢动作同

3、4小节,同时左右摆头,一小节一次,共四次;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播晃,像不倒翁一样。

梦 歌曲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情感交流。

2、尝试创编声势动作,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美好宁静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歌曲《梦》。

2、帮助幼儿了解有关‚梦‛的一些知识。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自己所做的梦,激发幼儿说出自己梦中的事情。

老师:小朋友们做过梦吗?梦见到过什么?

2、老师范唱。(清唱)。

(1)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过各种各样的梦。小草、天空、星星也会做梦,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梦是怎样的,好吗?‛

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2) ‚老师还会唱一首好听和梦有关的歌曲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谁做梦了?‛

3、引导幼儿逐句梳理歌词,巩固学习。

(1)‚歌曲里边谁做梦了?它们的梦是怎么样的?‛(逐句提问,集体模仿唱) (2)老师用轻柔的声音问答式的歌唱。

老师唱:小草的梦,幼儿唱:绿绿的;

老师唱:天空的梦,幼儿唱:蓝蓝的;

老师唱:星星的梦,幼儿唱:亮亮的;

老师唱:宝宝的梦,幼儿唱:甜甜的。

(3)为幼儿唱的应答部分加入声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将创编的声贽动作加入歌唱中,每创编一个声势动作,唱一遍歌曲。 如:绿 一绿 |的 - - | 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腿拍腿| 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肩拍肩|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唱问的部分?小草的梦……天空的梦……宝宝的梦……

(1) 请愿意的幼儿一起来唱间的部分,其他幼儿继续唱答的部分,并做声势动作。 (2) 逐步鼓励更多的幼儿尝试去唱问的部分,老师逐渐退出来唱答的部分。

5、集体演唱。

6、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吗?请大家猜一猜。对了,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梦》,它还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呢!下次老师把诗歌带给大家听。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尝试用拼贴画的形式表现小草、天空、星星、宝宝的梦。

区角活动:可在音乐区提供音乐歌曲《梦》,请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也可帮助幼儿把他们唱的歌曲录下来,一起欣赏。

环境创设: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纸雕小草,蓝天、白云、星星等,填充在班级主题墙上,使幼儿感受这种自然美。

领域渗透:结合语言活动,欣赏诗歌《梦》,并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幸福拍手歌 音乐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并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3、喜欢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歌曲《幸福拍手歌》。

2、乐器:沙锤、圆舞板若干。

3、手偶:小熊、小马、小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让我们听听歌曲中是怎么做的。‛ 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谙幼儿欣赏。

2、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练习应答部分的声势节奏|××|。

(1)‚今天我给大家还请来了三个好朋友.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老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老师以动物的口吻用歌唱的方法回答。

小熊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 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手。‛

小马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 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跺跺脚。‛

小兔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

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肩。

(2) 引导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拍手、跺脚、拍肩‛,并把这些声势动作加入到歌曲中。

老师:小朋友刚才小熊、小马、小兔幸福的时候它做了什么动作?(拍手、跺脚、拍肩。) 播放歌曲和幼儿一起做声势动作|××|,并自愿跟唱歌曲。

3、根据已有经验创编歌词。

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如:哈哈笑、耸耸肩、拍拍退、点点头……

把幼儿创遍的歌词加入歌曲当中,进行表演。

4、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1)每位幼儿自己选择一种乐器,并接乐器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沙锤:按照节拍为唱歌词的部分伴奏;一组圆舞板:按照节奏|××|为应答部分伴奏;进行合作表演。

(2)两组幼儿交换乐器,进行合作表演。 老师提醒幼儿看指挥。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快乐的笑脸。

区角活动:可在音乐角投放多种乐器,供幼儿自由选择为歌曲伴奏。

领域渗透:结合语言活动,进行谈话——幸福的生活,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幸福。

碰一碰 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与朋友拍拍、碰碰的快乐。

2、学习跟着音乐节拍及速度做动作。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歌曲《碰一碰》。

2、鼓一面。 活动过程

1、学习按照鼓点节奏敲击身体各个部位。

(1) 种幼儿玩‚老师说‛的游戏:老师说‚摸头‛,大家就要双手摸头。可变换不同的身体部位,让幼儿熟悉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名称。

(2) 用鼓分别敲出××××1,和×××。×××I的节奏,并请幼儿随着鼓声的节奏拍手,再随着鼓声的节奏走和跑,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长。 (3) 用鼓敲出一下节奏型,并请幼儿随着鼓声节奏做走、跑、停的动作。可多重复几次,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速度。(走走走跑跑跑跑跑跑停。)

2、学习歌曲。

(1)与幼儿按照歌词内容进行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与旋律。 一 二 三 肩膀碰碰碰肩膀

(拍手拍手拍手 与好朋友的肩膀互相碰一下) 一 二 三 肩膀碰碰碰肩膀

(拍手拍手拍手 与好朋友的肩膀互相碰一下)

(2)当幼儿熟练后也可以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替换肩膀进行游戏。

(3)待幼儿熟悉节奏后,请幼儿找一位好朋友玩游戏,相碰后两人左右互换位置。 (4)请幼儿和好朋友面对面站立,老师唱歌曲,幼儿根据演唱的歌词做动作。 一二三肩膀碰碰碰肩膀

(互拍互拍互拍与好朋友的肩膀互相碰一下) 一二三肩膀碰碰碰肩膀

(互拍互拍互拍与另一个好朋友的肩膀互相碰一下) 依次类推,可以用其他身体部位替换肩膀进行游戏。 (5)鼓励幼儿一边歌唱一边游戏。

3、巩固游戏。 播放变速版的歌曲,带领幼儿随着歌曲不同的速度继续游戏,节奏快的时候动作就加快,慢的时候动作就边慢。可以让幼儿先随着歌曲的前奏节拍点头准备,熟悉每遍歌曲的速度后,幼儿就容易掌握动作速度的变换了。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为幼儿讲述故事《五官争功》,使幼儿了解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很重要。

区角活动:提供各种乐器,引导幼儿在区角游戏时按音乐的节奏进行打击乐器活动。

家园共育: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身体碰一碰‛的游戏,注意引导孩子按音乐节奏进行活动;同时帮助孩子拓展思维:领蜮渗透:结合健康活动,可以给幼儿介绍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还可以拍拍哪里,碰碰哪里?‛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件教学设计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 PPT课件

小班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

幼儿园小班上册的科学课件

幼儿园小班课件太阳和月亮

幼儿园小班课件太阳和月亮

幼儿园小班常规工作总结课件资料

九寨沟教学课件

《小班教学经典课件.doc》
小班教学经典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