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鲁迅观

2020-03-01 17:15: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之鲁迅观

(胡安静12122767)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小杂感》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孤独的鲁迅。

初中时候,课本里出现第一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概的有关内容的记忆已经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消失,只是隐约记得他似是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当时班上有同学笑道:“呀,这鲁迅刻的‘早’字就是鞭策自己。若是我们来刻,那班主任定是要来骂的了。”后来似是还上过《少年闰土》和《社戏》的课。

不喜欢在中学时候读鲁迅,这时候的鲁迅是被神化的鲁迅。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寓意,像是“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类的句子,也可以作为语文阅读题的“语句品味”题。非逼着人从最普通的一句话里“品味”出什么巧妙地手法、深刻的思想,要人使出浑身解数来扯到鲁迅的批判精神。

那时候的鲁迅被挖掘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不只是不喜欢、是讨厌、是惧怕这种形式。

正因为鲁迅的形象在我当时的心目中依然是神化了的,所以当看到鲁迅与自己的妻子以及许广平之间的事时,我鄙弃他。是的,鄙弃。那时只是年少,心中的感情纯粹,亦是极端的人。自以为已经了解世上的百般辛苦,认定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就不应该结婚,更不该误了别人的一辈子,之后还可以心安理得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心安理得的写着些什么长篇大论来讽刺别人、批判社会。只觉得这样的人应该隐姓埋名的销声匿迹,以被别人发现而羞愧,怎么还会被那么多的青年崇拜。

因为年少,所以情感浓烈而极端。从此若非不得已鲁迅的文字是决绝不会再去碰触的,总觉得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高中的老师也认为若是在考试时遇到鲁迅的文章会很麻烦,因为他的文章隐喻太多。一是怕没有想到这样东西之后所指代的是什么,二是怕想得太多把一些

无关紧要的话也扯了上去。但他还说高考时候遇到鲁迅的概率不大,因为他已经快要被人读“烂”了。

现在想来当时老师说的“读烂了”是个什么意思,是被人反复挖掘文章深意而要烂熟于众人心中,还是因为被不同的人反复品读研究太多遍所以鲁迅的本意已经枯栏不见?

许是因为之后经历过的事,心态变得不再太过锐利、极端,也真的开始了解这世上的各种不易,所以理解,理解每个人都可能身处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况之下。而这世上存在的可以让人为之奋不顾身喜爱的事太少,能遇上已是人之幸事,要珍惜、努力追求才是。

正是理解到了这一点,才明白他的苦楚,如他这般骄傲的人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会遵从母亲的意愿成就这样他所鄙弃的包办婚姻形式,“躬行先前所憎恶的一切”。

他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怎么能真的强求他像神一样完美无瑕。

他会彷徨、会孤单、会绝望。

曾经的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人一代,《故乡》中“水生”和“宏儿”之间像是曾经的我和少年闰土这一比喻就是想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鲁迅也用明亮的月亮来代表希望,这是的鲁迅至少是怀揣着希望的。他认为只要我们教好了下一代,中国就还有救。但在五四的大浪潮过会,当人们开始又对革命丧失兴趣和热情的时候,鲁迅看到这些心中又覆盖着的失望甚至绝望在《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中显示出来。

《在酒楼上》鲁迅通过刻画吕纬甫这一形象所表现的失望,对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失望和对于自己曾经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的“无所谓”,散发着绝望的黑烟,慢慢的覆盖,吞噬人的心灵。“‘无聊的事’——但我们还是谈谈罢。”这样缺少生气、灵气的语气昭示着曾经热心于改革中国青年死去,被残酷的生活打磨成如今这般的沧桑面目。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像是另一个鲁迅,一样的傲然孤独,一样的屈服于封建的部分礼制,一样的曾对孩子抱有极殷切的希望又一样的失望着放弃了这一念头。之前固执的认为孩子全是天真的,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是没有的。后来的

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之后自己竟也被“天真”的孩子所仇视。又被环境所攻击,只得卖书为生。变得对人绝望,对自己的命运绝望,对自己的理想绝望。最终放弃自己的本心,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样的结局让人沉默。

鲁迅的作品多是会让人沉默的,他的笔太冷,总是容易把人心凉的太透彻。 他的《孔乙己》、《祝福》、《药》曾给我多么大的震撼:这社会是怎么了,怎么变成这样吃人的社会,无处不是凶手,这些冷漠直接间接的杀死了多少人,还要用这把尖锐的冷剑杀死多少人?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冷漠,而是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整个人类都会有的冷漠。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人不可能感受另一个人的痛苦,所以有人可以忽视别人的痛苦,这远远比感受到一个人的痛苦更为简单。所以无视给人带来便利,并且没有负罪感,可以自我安慰到:我只是没有注意到,假如我有注意,我一定会做到怎样怎样。而真相只有他自己知道。

鲁迅用最冷的笔描绘最热的心。

他受到尼采的影响很大,所以成为一个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在最开始写白话文小说之前,他与朋友钱玄同在S会馆的谈话就可以证明:“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而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痛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但他说到希望,确实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又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不是在遥远的地方,而是从悲观中开辟出来的。绝望是希望的,所以有了希望。他在自己的绝望中用双手挖掘着希望,又用血淋淋的双手把希望给我们看。

鲁迅喜欢魏晋。相似的环境让他对那时的文人产生种惺惺相惜的情感。社会都是空前的黑暗,动荡、黑暗、恐怖、变世。旧有的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社会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都被破坏、摧毁。每个人都感到了迷茫空虚,对未卜的前路充满恐惧。同时他们都目睹着生命的逝去,且对生命保持敬意敬畏而非麻木,这是在看多了生命凋亡后很难以做到的。他还说了:“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般清醒的话。

鲁迅还清楚地找出了那时的隔膜矛盾,也是至今都存在的隔膜矛盾:等级之间的隔膜,先驱者与群众间的隔膜,同阶级间的隔膜。这是人类的天性(nature)。人性本凉,难以从中获取什么温暖。越来越冷漠的社会,验证着鲁迅的预言。

同时他会不断地反省自己,敢于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人看。《一件小事》中就有他对有自己的反省,“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他有熬得苦痛,教他惭愧,催他自新,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让他在自己的路上艰难却不停歇的前行着。

现在我心中的鲁迅早已不是当初的严肃、呆板的他。变得鲜活起来,我可以看见他的皱眉、咬着烟发呆、凝望着远方一言不发的思考。他起身,慢步走向亮着灯书桌,手夹着烟开始写字。因为可以触及,所以不再觉得遥不可及。开始思考些当时他在思考的问题,或许他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自己试试,自己来得到一个自己的答案。也许我的答案没有先生的有深度,可自己得来的更有意义。这与我来说就是进步。

在这门课结束之后,我想我会继续读下去。鲁迅先生是影响中国几代人的人,只有自己真真正正读过他,才能了解到他的深刻之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鲁迅。我想要找到自己眼中的鲁迅。

鲁迅是黑暗,是光明,或是黑暗中的一缕光。他想要剖看自己给人们看些什么。他又说,我的本心太黑暗,只是展露了一隅,那些热爱温暖的人就觉得冷。希望青年人看,与不想他们看到而失去了希望。

又说:“我的写作是为了忘却的记忆。”

鲁迅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了吧。

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观《鲁迅》有感

鲁迅儿童观

我之“同性恋”观

反腐倡廉之我观

我之责任观

我之翻译观

《辛亥革命》之我观

我之节育观

《我之鲁迅观.doc》
我之鲁迅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