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鲁迅记录片有感范文

2022-12-14 来源:观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观《鲁迅》有感

观《鲁迅》有感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篇小说、散文,例如:《朝花夕拾》、《野草》、《呐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看了《鲁迅》这部电影。电影一开始,是鲁迅在向同学们演讲。那慷慨激昂,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懂得:学生是知识阶级的预备军,并终将成为它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知识阶级永远是精神界的战士,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顾利害,因而永远都处于痛苦,并随时预备作出牺牲,社会的不断的进步,正是需要这样的,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合时宜的的真正的知识阶级!演讲结束后,有同学问鲁迅:“先生,你还是夜晚写作么?”“是的。”“为什么?”“因为白天比夜里更黑暗!”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一句话啊!在同学们琅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先生缓缓里去了。

杨杏佛先生带他的儿子外出游玩时,遭到暗杀,杏佛先生用生命保护了儿子。在它的葬礼上,记者问鲁迅:“听说你也会面临和杏佛先生一样的危险?”鲁迅先生颇有感触:“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见过太多人的死,甚至都不会流眼泪和悲哀了,而且死者都比我年轻,我算是长寿了!”听到这句话,我的鼻子酸了。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死亡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毕竟都是一条条生命啊,就这样死去,不是太可惜了么,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残忍。

先生是一位伟人,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反倒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天,或开玩笑或讨论心得,这一点是我非常敬佩的。

鲁迅先生的一生忙碌而充实:为革命而奋斗。他把自己称为“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的利益胜于一切,当然,这个“一切”包括生命,他认为,预期多活几年而不工作倒不如多做工作少活几年。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私精神吗?

在电影的结尾,鲁迅先生终于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为什么还要等待呢?难道只有等到生命尽头才能懂得时间、生命的重要性么?

确实,时间和生命都是十分珍贵的,因为他们都不能重来。鲁迅的生命不只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中国革命。那么,你的呢?

推荐第2篇:观教育记录片《力量》有感

《力量》观后感 《力量》这部讲述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血肉情的教育片,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真实的展示了军民的鱼水情。当事人饱含泪水的述说,感动的我热泪盈眶。我们的党和人民有如此深的血肉亲,何愁可那不见胜利的曙光。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山体现的尽善尽美,是沂蒙山历史革命的一道风景线。沂蒙山的人民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子弟兵在这片热土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战歌,给我党群众路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的战争中我国在小米加步枪这种落后的军事环境下却战胜了拥有飞机大炮加牛肉罐头的美国大兵以及号称军事强大的日本。靠的是啥?靠的不是过硬的军事技术,不是先进的军事设备,靠的是军民之间打不断的血肉情。《力量》中罗东进同志说的好,我党不是用60万军队打败了国名党80万军队,而是我党还有60万的人民在支援着我们。可见群众的力量在革命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推荐第3篇:观鲁迅故里有感

鲁迅先生的故居,静静的坐落在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内。

鲁迅故居,是一个宁静的四合院,虽是冬天,但是阳光射到这里,并不显清冷。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院子空间不大,但很精致,东、南、西、北四面的屋子紧凑的立在那儿。院子的中间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丁香树,历经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已人去楼空,它们依然还在吐芳争艳。每间房子的门都锁着,因此我没有机会进入房间细细观赏。只是通过玻璃向里面瞧了几眼,北屋是正房,两边是鲁母和鲁妻的住所,中间就是鲁迅先生的书房,也称“老虎尾巴”,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非常古朴典雅,摆设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后院,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现在的这个四合院,完好的保留了其原貌,也是对鲁迅先生最为崇敬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故居的东边,后来又开辟了一大片地方,作为鲁迅博物馆的陈列厅。那天去的时机不错,刚好是新的陈列厅落成不久的时候,全部的建筑、展览和装修都是新近完成的。

一进大厅,我就被这种集合古典与现代之美的室内装修给吸引住了。大厅四周的墙壁,用白色大理石和木头相间覆盖而成。仔细看来,上面还有一些字,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不同的文集之间以不同颜色纵向隔开,大字是文集的名字,有《朝花夕拾》、《且介亭选集》等,小字是每篇文章的名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等。每种颜色的材料都像是一本直立的书,这也符合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进入鲁迅博物馆的展厅,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首先是“在绍兴”部分的展览,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有些是儿童的浪漫和幻想,也有些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因此,经历家族由盛及衰的曹雪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而那时的周树人,也注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同凡响。

“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这段时光中,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忠实伴侣许广平。可以说,正是有了许广平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先生在“在上海”,也是生命的最后9年时间内,留下了浩卷繁帙的文学作品。

除了写作之外,鲁迅先生对美术和文物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独特的鉴赏力,他喜欢木刻画,也收集了许多木刻,在展厅的中央,开辟了两道高达的展板,用木刻画堆积而成。

在展出的展品中,还有先生收藏的魏晋时代的陶俑、明代的青花瓷碗和铜镜,后来他还将明代的两件古物毫无保留的捐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先生曾经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他放弃了。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

展厅中不时摆放着先生的名言,虽然有些都曾经读过,但是,当我今天完完全全的走进他的世界时,这些震撼人心的词句,依然还在深刻的激励着我,因为我——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先生那颗炽热的心灵和那恒久不熄的热情。先生生于19世纪八十年代,而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恰好比先生晚出生一百年,今天的我,感觉自己是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努力感受他的感受,努力走入他那高远的精神境界。

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生是圣人,他堪称“民族魂”。因此,鲁迅是属于整个民族的。鲁迅先生在遗书中写道,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在2010年冬季的某一天,我终于做了“糊涂虫”,我来到了先生的故居——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宫口二条19号的一座四合院。

这是一个精巧、别致、传统的四合院,黑的屋顶、红的门窗、灰的砖墙,据说这是先生当年亲自设计的。室内有先生早年用过的高座煤油灯,就是在这盏灯下,先生写出了《热风》、《坟》、《彷徨》、《朝花夕拾》等二百余篇作品。桌子上有先生用过的笔和旧物,还有那幅“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的《离

骚》集句。墙上挂着先生的大幅照片,倔强的短发,浓重的胡须,深邃的眼神,冷峻、清瘦、苍弱、病态,这一切似乎叫人直想痛苦。

物是人非,四合院里的摆设一切如旧,只是先生已经远行,只留下沉寂的空居。 先生的许多作品我是熟悉的,上小学、中学时还背过一些篇段,但再翻看先生的作品,却有另一番的感悟。先生的作品虽不如林语堂的灵性、周作人的悠闲、徐志摩的诗情、胡适的世故,然而先生的作品能让人警醒,那些冰与火交淬的文字让世人不得不直面这灰色的现实世界,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推荐第4篇: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六(2)班 王昊廷 26号 今年暑假,我们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去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了。 鲁迅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鲁迅的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我也读过他的散文,但许多太深奥,看不懂。但我爸爸就十分的喜欢他的文章了。

那天早晨,我们一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鲁迅的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就连空气中都有文学的味道。在二楼的东面,全是名言,其中,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有的人的确是活着的,但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没什么意思,思想已经死了。但死去的人呢,他在生前做过很大的贡献,人们还记得他,所以他还活着!

进入主展厅进口,里面全都是关于他的名言、作品、照片……

突然眼里看到了鲁迅!原来是彩色塑像! 他在干嘛?原来是和几个青年在交流!我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栩栩如生的彩色蜡像感叹道:“啊!怎么会做的这么像呢!”

很快,我又被其他东西吸引了,那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鲁迅的作战武器!————钢笔!那个可是著名诗人冯雪峰在鲁迅53岁时送给他的金笔,还是原物哦!还有好多都是原物! 比如背心、杯具、冬天用来取暖的怀炉等等。看到鲁迅亲手用过、穿过的东西,能不令人激动吗?

转了好久才到出口,只见旁边都是鲁迅的书刊,再加上墙顶的镜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在鲁迅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

推荐第5篇:观鲁迅故居有感

观鲁迅故居

本周末,我们参观了鲁迅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故居是一个宁静的、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院子空间不大,但很精致,东、南、西、北四面的屋子紧凑的立在那儿。院子的中间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丁香树,虽然已过多年,但依然挺拔、茂盛。四周的房屋是锁着的,只能通过窗户远远观赏。屋内的家具非常古朴典雅,摆设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后院,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院外的墙上还刻着三句话: 鲁迅精神依然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鲁迅思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鲁迅性格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榜样。可见鲁迅先生对我们的影响是何其的大。

参观完鲁迅先生的故居后,我感受颇深。首先,从鲁迅先生栽种的丁香树看出鲁迅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对每一棵树都是那么认真栽培,可见鲁迅先生对大自然的深切的爱并且渴望接近大自然。鲁迅先生屋内的家具摆放整齐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每个生活小节都很细致。鲁迅先生的书房也让我感觉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对书籍的热爱及对社会的、国家的关心、关注,也让我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佩。

我还得知鲁迅先生因弟弟娶日本人为妻而与其失和,才搬到此处居住。鲁迅先生这种爱国情怀是我对他更加敬佩、钦佩他。

这次到鲁迅故居的游览使我对鲁迅先生更加了解,也使我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佩,也深深地记住了他。

C100502 陈寂晗

推荐第6篇:观习仲勋记录片《主政南粤》有感

观习仲勋《主政南粤》有感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的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习仲勋记录片《主政南粤》,让我们对习仲勋有了一定的了解。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县城西南10余公里外习家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春,习仲勋进入渭北地区最有名的立诚公学高小部。这是一所具有浓厚民主进步色彩的学校,也是渭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地点之一。在这里,习仲勋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不到13岁,习仲勋就加入了共青团。1927年底,习仲勋与数名进步学生被抓,入狱4个月。在狱中,习仲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2月,习仲勋挥泪辞家,走上了追寻革命的道路。1932年3月,习仲勋组织发动“两当兵变”,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建立的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也成了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

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年仅21岁的习仲勋当选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毛泽东带领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第一次见到习仲勋就十分惊讶:“你这个主席原来这么年轻。”

1936年8月,习仲勋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长达6年时间。1943年1月,毛泽东亲笔为他书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题词,予以表彰。

抗战胜利后,习仲勋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长期主持西北局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

1952年9月,习仲勋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

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他主持制定“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1953年9月后,历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他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称赞,被誉为国务院的“大总管”。

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被停职审查。1965年,他被下放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当副厂长。“*”爆发后,他又被揪到西安,此后身陷囹圄。直到“*”结束后,习仲勋才彻底平反。

蒙冤时期的习仲勋,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其子***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7年后再见面)父亲与我幼小心灵中的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他凝视着我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谁都没想到,父亲与全家人相互打量着,见到我时,他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我,大家都哭了,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习仲勋担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主持广东省的日常工作。到广东不久,习仲勋就遇到“偷渡外逃”这个老大难问题。他实地来到收容站,问外逃人员:“你们为什么要跑到香港那边给人当奴仆,受人剥削?”有人回答说:“到香港容易找工作。”

看到这些偷渡不成反被关押的农民,习仲勋哭了。他说:“这个不怪你们,是我们没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习仲勋意识到,制止偷渡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经过深入思考,他认为,如果中央给广东一些特殊政策,广东完全有能力把经济搞上去。

1979年4月,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在向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时,习仲勋郑重提出,广东邻

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和“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对改革开放,尤其是对试办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疑虑很多,阻力很大。社会主义国家兴办主要是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经济特区,马列主义老祖宗的经典著作中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此先例。那些脑袋僵化、死抱教条的人,对这一创举和试验,心存疑虑,多有非议之词。那时反对办特区和反对邓小平的人不少,广东地委书记中,就有两三个是反对邓小平的,北京也有人说,邓小平不懂经济,陕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对于办蛇口工业区,有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少了一‘块罗!”也有人说,“特区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飞地”’,“香港市场上‘水货’之源”,“走私的主要通道”,甚至比拟为“旧中国上海的‘租界”’。即便在中央高层当中,也有不同意见。虽然有反对意见,但这个构想得到许多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支持。邓小平对此非常赞同,并追溯陕甘宁的传统,提出“特区”的概念。谈到配套资金,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和福建两个省委的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习仲勋主张发展广东省的经济,走对外开放的经济道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首先发展农业,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种植荔枝,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为农民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的道路。

在广东,习仲勋还做了另外一件大事:在习仲勋的努力下,不到3年的时间,“*”中被立案审查的11.2万名干部被平反。

习仲勋到广东上任之后,即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叶剑英元帅的嘱咐,着手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广大蒙冤受屈者对习仲勋寄予无限的希望。因为习仲勋本身就是左倾错误的受害者,能够理解受害者的心情。一封封要求平反的信件,一宗宗骇人听闻的案卷,如雪片似的飞进了他的办公室,堆满了他的

案头。

经过听取汇报,审阅大量的案卷,并经过深入到各地调查研究,习仲勋基本弄清了广东各种冤假错案的情况。经过他的努力,很多宗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此外,习仲勋还领导全省各级党委为原划右派分子做好摘帽、改正工作,并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统战政策、侨务政策、宗教政策等等。

可以说,习仲勋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国的一代伟人。

推荐第7篇:鲁迅儿童观

感受鲁迅儿童观

作者:陈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4

更新时间:2009-11-30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梭《爱弥儿》的译介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树立的新的儿童观的冲击下,对儿童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当时“人的解放”相呼应,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征求关于“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同年9月,鲁迅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推动下,儿童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1917至1921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我国讲学,他提出了以“儿童本位论”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儿童观,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五四”时期的先觉者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鲁迅。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鲁迅用他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

一、救救孩子

鲁迅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孩子的危险与错误是谁造成的?如果从这些问题出发,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描写: “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街上竞看见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杀!”咸亨酒店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教他写字,小伙计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小伙计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不谙世事的小伙计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周围的庸众视角,代表着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孔乙己被封建制度吃掉了,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人同样被吃而不自知,却讪笑着观看孔乙己的被吃,这就更具悲剧色彩。小伙计是鲁迅笔下 “麻木”的小“看客”。

孩子如果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当然要“吃人”或“被人吃”。所以,要救救孩子。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

二、快乐的孩子、有趣的童年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

《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在这明丽的图景中,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以传奇的手法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充满了热爱。他还能装弶捉小鸟雀,“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子。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去观赏社戏。孩子们看社戏。归航肚饿摆不动船,便打主意偷一点河旁田里的罗汉豆来煮着吃。鲁迅在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里,力透纸背地凸现了小伙伴的纯厚、诚挚、善良、机敏能干,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儿童对大自然有着成年人所不及的特殊敏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在草木虫鸟中玩得乐此不疲。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聆听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大自然是如此吸引儿童,在三味书屋读书却向往那杂草丛生的百草园。封建教育关住了孩子们的躯体,却关不住他们天真活泼的心灵。

三、鲁迅的儿童观

鲁迅不仅在作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理性高度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启蒙主义的深切呐喊,而且从思想的高度提出了理论主张。

(一)以注重未来为核心的儿童观

鲁迅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了: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1](P295)一言以蔽之,国运兴衰,系于儿童。鲁迅痛恨过去的儿童教育,寄希望于未来:只有全新的儿童才能造就出全新的未来中国。“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2](P566)为未来的新中国,鲁迅呼吁: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3](P135—136)

(二)“幼者本位”的儿童观

鲁迅痛心地看到:“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4](P135)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5](P80)。“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6](P35)由于鲁迅真切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中国教育史上,鲁迅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幼者本位”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幼者本位”的主张,是当时先进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它彻底否定了封建“杀子”文化,首次发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在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百年来,中国的父子关系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鲁迅从整个人类生命延续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生命延续的“中间物”而已,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鲁迅号召人们,“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要做“人”之父,就要求“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7](P135)。

四、对今天儿童教育的启示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鲁迅的教育主张尊重了儿童的天性,也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下我国儿童教育功利性太强,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长教育,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特长班,互相攀比,甚至不少学校还大搞提前教育,学前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中学的内容,选用高一级教材,几乎占用了儿童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培养所谓的“超常儿童”,还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超跑线上”。看着幼儿园的孩子那稚嫩的小手用力握着笔,写所谓的家庭作业,真为我们的幼教感到痛心,幼儿的胳膊没有足够力量,写字的姿势大都不正确,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养成。兴趣班上多了,不少孩子反而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时代变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今天的孩子却不快乐了,没有了玩伴、没有了和自然的亲密接触、没有了美好自由的童年。各种教育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成人本位”的思想替代了“儿童本位”的思想,今天的儿童的父母不应该忏悔吗?

八十年前,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经仟悔他年轻时拆毁弟弟制作的风筝,摧残了儿童的天性。他写道:“偶尔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的儿童观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儿童才能做好明天的主人。

审视一番今天的儿童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上世纪初的批评于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感。

推荐第8篇: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

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

5月25日中午,我们党课小组的同学有幸参观了我们二工大的校史陈列室。我们两两排队,整齐地走进陈列室,一进去就看到了墙上好多好多的题词、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东西。展厅的设计淡雅大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那久远而珍贵史料图片,见证了我们二工大历史的悠久;江泽民担任上海市市长时为我校题的词成了展厅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也曾为我校提过词,此时我身为该学校的一员,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现在我更想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对学校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再走过去的墙上很清楚可以看到我校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照,黑白的照片更给人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还有看到刚建立的校舍很破旧,更让我觉得我们如今校舍的来之不易以及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们的伟大。

我们学校以工科出名,因此在校史陈列室里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学校的学生做的设备。它们被保护得很好,根本就看不出是多年之前的作品,我想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做出来的,还有就算他们画的图纸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的精致,就像是电脑绘图一样。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校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技师,年轻又漂亮。不知不觉,已经参观到陈列室的出口了,展厅虽然不大,但是是承载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让我对学校有了好多的了解,亦让我印象深刻。

第二日,也就是5月26日,我们外国语学院党课第二组参观了位于虹口区的鲁迅故居。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平迁居淮海中路淮海坊时曾带走。1950年恢复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 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鲁迅故居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侨占住。抗战胜利后,一度为茶叶专家吴觉农寓所的一部分。 1949年让与民生实业公司,作为该公司投资的太平洋轮船公司的职工宿舍。 1950年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文化部筹建上海鲁迅纪念馆时,决定恢复鲁迅故居。同年9月征用了大陆新村9号,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鲁迅夫人许广平(时为政务院副秘书长)来沪指导筹建。经多方调查核实,在许广平指导下恢复。 1951年1月7日作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1952年5月改为内部开放,1989年3月起对外开放。 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想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鲁迅故居的参观,我受益匪浅。

史嘉仪 09英语A2

推荐第9篇:观看记录片《张丽莉》有感

观看记录片《张丽莉》有感

长水河学校小学部

赵忠权

十一月六日,我怀着无比激动与万分崇敬的心情,观看了果实网播出的记录片《张丽莉》,我是一口气看完了全部,几乎是含着感动的泪水度过了近120分钟。

这部记录片共分四集。第一集《壮举》、第二集《生命》、第三集《成长》、第四集《师魂》。分别讲述了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救学生的壮举;张丽莉重伤后的抢救过程及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和社会影响;张丽莉的成长历程;张丽莉崇高师德、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真善美的人生品格,反映了英雄成长的沃土和时代对于一种崇高精神的呼唤与共鸣。

该片通过一个个平凡而生动的故事讲述,使张丽莉的精神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近些年来,社会上对我们教育界的评价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来自于行业内部出现的少数不良风气,给整个教师队伍造成很坏的影响。自从今年五月八日以来,我们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出现了一位英雄张丽莉,她闻名全国,感动华夏,几天之内,似乎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体内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顿时活力倍增。

有人说,现如今再也找不到雷锋式的人物了,难道张丽莉不是一个活生生的雷锋吗?有人说教育行风不正,难道张丽莉壮举只是一个偶然吗?不!张丽莉的壮举,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短短的缩影。这位八零后年轻女教师用她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教师至高无上的师魂,让我们广大教师重新领悟了“为人师表”的新内涵,这位最美女教师用自己的双腿营造了被救下的孩子生命的春天,而自己失去了自由飞翔的翅膀,为教育插上了流光溢彩的崭新旗帜,成为我们每个教师心中学习的楷模和行动的高标。

在张丽莉身受重伤尚有意识之时,她首先问到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们受伤没有?”,当她得知自己失去双腿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还能站在讲台上吗?”,当她被推上为她举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场时,说了这样一段开场白:

“因为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伸出援手,我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我醒来后,我也曾经痛哭流涕过,但最终我还是选择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因为我还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这一切对我来说便足够了!……”

这是一位多么坚强多么无私的教师啊!

张丽莉的事迹,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师德内涵,她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属于将师爱放飞的中国教师群体,她充满魅力的人性之美,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沃土!我为她而自豪!也为我是教育行业的一员而自豪!张丽莉的英雄壮举将永远激励我,在有生之年为我所爱的教育事业、为我所爱的孩子们奉献我的一切!

推荐第10篇: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本学期,我的限选课选的是现当代文学,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各大作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的文学社,同时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老师的讲解,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随着老师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课堂中,我开始渐渐了解这个伟大人,有人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很难懂得,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老师的讲解下去品味、体会,仍然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当年的状况。

毛泽东评价说,他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他于1924年在北京同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冯文炳、俞平伯等人成立了文学社团---语丝(散文随笔);起社团的文学主张为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们的主要刊物为《语丝》周刊。

鲁迅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三)《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四)《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五)《狂人日记》:横截面 第一人称主观抒情(日记体),象征手法,反讽结构。

(六)《孔乙己》:三个层面看与被看的结构。

(七)《阿Q正传》:对全知视点的嘲弄与视点的转移——视点由远及近,由全知到限制,体现主观抒情的特征。

(八)《伤逝》:第一人称独白——选择的两难,生存的困境。《在酒楼上》、《孤独者》:叙述者与人物成为“自我”内心矛盾的外化。

(九)《故事新编》

1、把古代英雄圣贤拉回到日常生活情景中,抹去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神光,还原于常人、凡人的本相。

2、表现“古”与“今”之间深刻的联系。

3、“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

(十) 《野草》

1、“独语体”:自言自语的灵魂独白。

2、象征主义手法:独特的意象

3、思想内容: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4、语言:奇峻的变异。陌生化。

而对于鲁迅的杂文特点总结有如下几点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特色。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通过谈论个别的人、事,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类型。

4、强烈的主观性。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在我浅薄的学识中,从我读到的文章中,他应该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树着,浓密的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要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的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屠格涅夫那清新优美诗一般的笔调,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

总的来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先生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卑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报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反动御用的文人们捉襟见肘,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总是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带来丝丝曙光!

鲁迅在“进洋学堂”,认识到了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直到现在,我想鲁迅先生那深沉的目光依然会在你迷茫时使你幡然醒悟。当你醉心享乐,虚度光阴时,“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的警告,会使你猛然从梦中惊醒。当你钻入虚无主义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产生怀疑甚至自卑时,那一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诘问,又使你重新挺起胸膛„„。总之,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

这学期的公选课就这样结束了,感觉过的好快,又有一丝不舍,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育人们成长,而鲁迅先生正式把这做到了极致。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虽然课已结束,但是我对文学的喜爱追求不会停止,相信它也会陪伴我的一生。

第11篇: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胡安静12122767)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小杂感》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孤独的鲁迅。

初中时候,课本里出现第一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概的有关内容的记忆已经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消失,只是隐约记得他似是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当时班上有同学笑道:“呀,这鲁迅刻的‘早’字就是鞭策自己。若是我们来刻,那班主任定是要来骂的了。”后来似是还上过《少年闰土》和《社戏》的课。

不喜欢在中学时候读鲁迅,这时候的鲁迅是被神化的鲁迅。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寓意,像是“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类的句子,也可以作为语文阅读题的“语句品味”题。非逼着人从最普通的一句话里“品味”出什么巧妙地手法、深刻的思想,要人使出浑身解数来扯到鲁迅的批判精神。

那时候的鲁迅被挖掘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不只是不喜欢、是讨厌、是惧怕这种形式。

正因为鲁迅的形象在我当时的心目中依然是神化了的,所以当看到鲁迅与自己的妻子以及许广平之间的事时,我鄙弃他。是的,鄙弃。那时只是年少,心中的感情纯粹,亦是极端的人。自以为已经了解世上的百般辛苦,认定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就不应该结婚,更不该误了别人的一辈子,之后还可以心安理得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心安理得的写着些什么长篇大论来讽刺别人、批判社会。只觉得这样的人应该隐姓埋名的销声匿迹,以被别人发现而羞愧,怎么还会被那么多的青年崇拜。

因为年少,所以情感浓烈而极端。从此若非不得已鲁迅的文字是决绝不会再去碰触的,总觉得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高中的老师也认为若是在考试时遇到鲁迅的文章会很麻烦,因为他的文章隐喻太多。一是怕没有想到这样东西之后所指代的是什么,二是怕想得太多把一些

无关紧要的话也扯了上去。但他还说高考时候遇到鲁迅的概率不大,因为他已经快要被人读“烂”了。

现在想来当时老师说的“读烂了”是个什么意思,是被人反复挖掘文章深意而要烂熟于众人心中,还是因为被不同的人反复品读研究太多遍所以鲁迅的本意已经枯栏不见?

许是因为之后经历过的事,心态变得不再太过锐利、极端,也真的开始了解这世上的各种不易,所以理解,理解每个人都可能身处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况之下。而这世上存在的可以让人为之奋不顾身喜爱的事太少,能遇上已是人之幸事,要珍惜、努力追求才是。

正是理解到了这一点,才明白他的苦楚,如他这般骄傲的人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会遵从母亲的意愿成就这样他所鄙弃的包办婚姻形式,“躬行先前所憎恶的一切”。

他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怎么能真的强求他像神一样完美无瑕。

他会彷徨、会孤单、会绝望。

曾经的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人一代,《故乡》中“水生”和“宏儿”之间像是曾经的我和少年闰土这一比喻就是想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鲁迅也用明亮的月亮来代表希望,这是的鲁迅至少是怀揣着希望的。他认为只要我们教好了下一代,中国就还有救。但在五四的大浪潮过会,当人们开始又对革命丧失兴趣和热情的时候,鲁迅看到这些心中又覆盖着的失望甚至绝望在《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中显示出来。

《在酒楼上》鲁迅通过刻画吕纬甫这一形象所表现的失望,对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失望和对于自己曾经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的“无所谓”,散发着绝望的黑烟,慢慢的覆盖,吞噬人的心灵。“‘无聊的事’——但我们还是谈谈罢。”这样缺少生气、灵气的语气昭示着曾经热心于改革中国青年死去,被残酷的生活打磨成如今这般的沧桑面目。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像是另一个鲁迅,一样的傲然孤独,一样的屈服于封建的部分礼制,一样的曾对孩子抱有极殷切的希望又一样的失望着放弃了这一念头。之前固执的认为孩子全是天真的,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是没有的。后来的

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之后自己竟也被“天真”的孩子所仇视。又被环境所攻击,只得卖书为生。变得对人绝望,对自己的命运绝望,对自己的理想绝望。最终放弃自己的本心,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样的结局让人沉默。

鲁迅的作品多是会让人沉默的,他的笔太冷,总是容易把人心凉的太透彻。 他的《孔乙己》、《祝福》、《药》曾给我多么大的震撼:这社会是怎么了,怎么变成这样吃人的社会,无处不是凶手,这些冷漠直接间接的杀死了多少人,还要用这把尖锐的冷剑杀死多少人?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冷漠,而是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整个人类都会有的冷漠。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人不可能感受另一个人的痛苦,所以有人可以忽视别人的痛苦,这远远比感受到一个人的痛苦更为简单。所以无视给人带来便利,并且没有负罪感,可以自我安慰到:我只是没有注意到,假如我有注意,我一定会做到怎样怎样。而真相只有他自己知道。

鲁迅用最冷的笔描绘最热的心。

他受到尼采的影响很大,所以成为一个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在最开始写白话文小说之前,他与朋友钱玄同在S会馆的谈话就可以证明:“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而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痛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但他说到希望,确实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又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不是在遥远的地方,而是从悲观中开辟出来的。绝望是希望的,所以有了希望。他在自己的绝望中用双手挖掘着希望,又用血淋淋的双手把希望给我们看。

鲁迅喜欢魏晋。相似的环境让他对那时的文人产生种惺惺相惜的情感。社会都是空前的黑暗,动荡、黑暗、恐怖、变世。旧有的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社会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都被破坏、摧毁。每个人都感到了迷茫空虚,对未卜的前路充满恐惧。同时他们都目睹着生命的逝去,且对生命保持敬意敬畏而非麻木,这是在看多了生命凋亡后很难以做到的。他还说了:“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般清醒的话。

鲁迅还清楚地找出了那时的隔膜矛盾,也是至今都存在的隔膜矛盾:等级之间的隔膜,先驱者与群众间的隔膜,同阶级间的隔膜。这是人类的天性(nature)。人性本凉,难以从中获取什么温暖。越来越冷漠的社会,验证着鲁迅的预言。

同时他会不断地反省自己,敢于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人看。《一件小事》中就有他对有自己的反省,“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他有熬得苦痛,教他惭愧,催他自新,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让他在自己的路上艰难却不停歇的前行着。

现在我心中的鲁迅早已不是当初的严肃、呆板的他。变得鲜活起来,我可以看见他的皱眉、咬着烟发呆、凝望着远方一言不发的思考。他起身,慢步走向亮着灯书桌,手夹着烟开始写字。因为可以触及,所以不再觉得遥不可及。开始思考些当时他在思考的问题,或许他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自己试试,自己来得到一个自己的答案。也许我的答案没有先生的有深度,可自己得来的更有意义。这与我来说就是进步。

在这门课结束之后,我想我会继续读下去。鲁迅先生是影响中国几代人的人,只有自己真真正正读过他,才能了解到他的深刻之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鲁迅。我想要找到自己眼中的鲁迅。

鲁迅是黑暗,是光明,或是黑暗中的一缕光。他想要剖看自己给人们看些什么。他又说,我的本心太黑暗,只是展露了一隅,那些热爱温暖的人就觉得冷。希望青年人看,与不想他们看到而失去了希望。

又说:“我的写作是为了忘却的记忆。”

鲁迅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了吧。

第12篇: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一、鲁迅之初认识

对于鲁迅,我作为一个绍兴人,该是对他有着一份更亲切的情愫吧!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鲁迅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时听老师说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绍兴人。顿时,年幼的我,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伟大的绍兴人!我,是与他同乡的!也因了年幼,当时并不了解鲁迅,只知道他是个大作家,他是个绍兴人,他和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竟有这样的关系!也是在当时,一下就喜欢上了鲁迅先生与他的作品。

二、鲁迅之再认识

渐渐长大了,受当时的语文老师影响,更多地开始接触鲁迅,然而喜欢归喜欢,他的作品是真的很难懂。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似乎更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场景——热闹的社戏,戏台下孩童的玩闹的乐趣(《社戏》),在下雪天用畚箕捉麻雀,在菜园子里抓小虫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神圣的祝福(《祝福》),就算是《少年闰土》中提到的沙地、西瓜地的场景也是有机会去稍远一些的海涂见到的。只是那些本在我眼中平凡的小事,一些儿童简单的乐趣与平常的小游戏,在他的眼中就是能看出异于常人的东西来,在他的笔下愣是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让人读来或怀念,或向往,或叹息,或惆怅,或迷惘——这便是他这样的大文豪与我这样的小虾米(或许小虾米都算不上)区别吧。

爱他的小说,爱他的散文,爱他短小的诗,爱他尖锐的语言,但每每需要挖掘作品的思想时,我总是沉默了——他的作品,有太多的内涵,有太多的批判,那些简单的文字或许很多时候是晦涩的语言包含了太多民族的、历史的东西,我浅薄的历史知识和单纯的思想模式,品不出那深刻的内涵,每次都只能是无奈地想到其中的一点两点,至于还有三点四点,我是望尘莫及的。所以我偏爱他的小说与散文,诸如《呐喊》与《朝花夕拾》,至于他的杂文之类,如《野草》我是不敢轻易拜读的——因为读不懂。

套用陈树鸣先生的一段话:“如果说,《野草》的境界有如崇山峻岭,深径幽谷,这里有峥嵘突崎的峰峦,万丈陡峭的绝壁:这里的流水是山上的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激起万丈的汹涌的波涛,发出声闻百里的轰鸣;而《朝花夕拾》所展示的境界,只是我们常见的村落和田畴,这里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是她赋予了葱苍的生命,这里的阳光是这样明洁,植物是这样茂盛,一切并不瑰奇,无须震骇或惊叹,但她是那样的亲切和淳朴。这里的流水只是一湾清澈见底的小溪,她用缓慢而匀称的节拍奏鸣着永恒的乐章,在那里淙淙有声,汩汩地流动着。在这里我们正如同一眼就能辩识清澈见底的小溪里的卵石的颜色和水草的针杉

那样接触到诗人的明洁的淳朴的崇高的心灵。„„”①

我一直深谙自己是个小女人,做不到大气,所以在如崇山峻岭、万丈峭壁的《野草》与如淳朴、平静的村落和田畴的《朝花夕拾》之间,毫无疑问的,我选择后者。《朝花夕拾》就如绍兴这座古城,温婉、柔和,适合你平静的过活,却不善于容纳你想要闯荡的心。我偏爱它的宁静与祥和,童趣与率真,温馨与亲切——当然,暂时抛开作品中实际包含的悲欢爱憎、批判与讽刺,暂时把鲁迅想成是一个年幼的绍兴小少爷,一个单纯的孩童,而不是作为一个极具战斗性与批判性的文豪斗士,或许这是一种误读,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姑且让我这么认为吧。

三、鲁迅之我见

对于鲁迅,文坛上似乎从来都是褒贬不一。有极力反对的,也有无上推崇的。曾经在“风则江大讲堂”听过一个关于鲁迅与胡适之争的讲座,那时才知道有人曾是那么的反对他,虽然听到别人对鲁迅的批判,但是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乡土荣誉感明显的占了上风,没有丝毫的犹豫,我还是站在鲁迅这一边的,就如当初来到绍兴文理学院时,本是满怀不甘的,但是当我进了东大门,看到鲁迅先生的塑像时,心在那一刻平静——他曾是这儿的校长,曾为这所学校努力付出过——这或许就是一种崇拜吧!

既是崇拜,那么便是不能允许别人来亵渎的。曾在课堂上听某老师慷慨激昂、喋喋不休地批判鲁迅,在那老师看来,鲁迅的文章除了《药》便没有好文章了——即便是《药》,也只一个情节是好的,就是结尾处那个烈士的坟上出现了一圈小黄花——仅这一个情节是好的。当时听了很是震惊——只有这一处好?那为什么每年还会有数不尽的国内外的旅客与文人骚客来绍兴游玩,且来绍兴必看的是鲁迅故居?为什么还会召开国际性的鲁迅研讨会?为什么绍兴打着鲁迅的名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向往?为什么他的作品在那么多年之后还是被那么多人分析研读?

一直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不同,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也不能否定人家。每个人有自己独到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事物,那么其结果很有可能就不一样了。众所周知,胡适与鲁迅两人,争议不断,但就算是这样两个矛盾人物,邵建先生在《胡适与鲁迅》一书中如是说:“胡鲁之间,胡之长则鲁之短,胡之短则鲁之长。胡适和鲁迅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两位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各自的人格、思想和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但也是不同的价值遗产,面对这些遗产,作为后学,我们自当① 陈树鸣 《鲁迅小说论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有所择而承继之。”②这话在我看来是很公正、很客观的,因为你和别人所处的位置、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思想知识、人生的阅历不同,那么对同一人或事的看法就有可能不同,你不一定要接受别人的看法,但是义正言辞地否定别人恐怕也不妥吧!

最近的一次家教中,在学生的阅读题中看到鲁迅先生写的《风筝》,看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对于他弟弟周作人的惊呼于远处的风筝突然落下来了,或为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而高兴跳跃,“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当他发现弟弟在偷着做风筝时,“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当时的鲁迅占了年龄、力气的优势,“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鲁迅《风筝》)。这便是他的独特之处,他与周作人不同,身处特殊的年代,鲁迅的身上肩负着别样的使命,他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抛头献血的冲锋陷阵者,而他的笔就是他强大的武器!所以,他的性格是刚毅的,一如他的塑像,哪一个不是棱角分明,线条冷峻的!

“我之鲁迅观”,一开始觉得这个题目有些大了,怕自己驾驭不了,可又想不出什么别的题目来,最后还是用了这个。其实我也知道,文中有许多需要更加理性对待的地方,或许只有真正遭遇生命困境和社会黑暗的人才能更深切地走进鲁迅、理解鲁迅吧。也因了老师的一句“说真话,要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我才敢在这里写下这一些幼稚的文字,没有过多的参考别的一些关于鲁迅的论文——纯粹地,只是写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为别的,只为我想在这里谈谈我对鲁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成熟,也谈不上什么价值,但它是属于我的真实的想法。 ② 邵建 《鲁迅与胡适》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1月p26~27

第13篇:纪念鲁迅有感

纪念鲁迅有感

阅读是午夜的御风飞行,我一直这么认为。曾经对朋友说过,如果给我一杯香茗和一堆书,我就可以在书桌前维持一个姿势,地老天荒。然而她们总是笑而不语。可事实就是如此,只要有一本好书,我就可以马上安静下来。

这几天,我阅读了一些鲁迅的文章、参观了鲁迅纪念馆,让我深有体会。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富人家。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 。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 ,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 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但鲁迅义无顾返地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由于鲁迅先生在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选择学医。鲁迅想通过医学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

鲁迅的作品,有的如平静的港湾,有的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的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的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殒落的噩耗传来,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进步人民和文化界十分痛惜,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第14篇:《鲁迅全集》有感

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借给学生一本《鲁迅全集》,数天之后,学生还我,我随口问了一句:“看得怎么样?”学生说:“看不懂。”好一句看不懂,我相信这是所有看过《鲁迅全集》的中学生的共鸣,鲁迅的文章,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诗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麽的晦涩难懂,其实,这不是鲁迅先生的个病,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所表达的、所抒发的,都是那么的让人费疑猜,不信,你可以去读一读《诗经》。

为什么从《诗经》开始,一直到鲁迅先生,文章的本意和精神思想都要遮遮掩掩,似乎蒙上了一层轻纱?文人为什么想表达而又不敢表达,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又害怕别人知道?

文人,中国文人,说到底和政治家、流氓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看透了不说,有的人看透了却难以压抑。文人,说到底缺乏勇气。也许怕秦始皇的火,雍正的狱,*的帽。

有的地上长松柏,青葱苍劲,有的地上长茅蒿,随风摇摆。中国的土地上长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第15篇:读《鲁迅》有感

读《鲁迅》有感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经历坎坷,思考深度之大,我这类人大概不能通晓。自阅读《鲁迅》后稍有些许想法,便就其中部分内容抒发一二。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先生的装束很简单,但决不是没有特点。他相貌普通,但是浓眉大眼,眼神透有几分深邃。平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颇为沧桑,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的“一”字,脸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鲁迅多很严肃,但实际上他很爱笑,有时笑起来连烟斗都拿不住。 童年时期的迅哥遭遇了家庭变故并深受影响,渐渐的,家境败落,城里人不再用羡慕的眼光,取而代之的是鄙夷的神情,用势利眼看人物,而农村等下层人民充满温存与亲切,大家相互关爱,没有歧视,这都使迅哥13岁幼小心灵受到打击,过早的体验到人世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终而产生“爱农村 厌城市”的情绪。用现代名词“早熟‘来形容说不上贴切但也不过分。由此可知,城市的冷眼和农村的朴素真诚。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精神状态,一生都把农村朋友的真挚情感当做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鲁迅爱他们但是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理、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在日本求学的11年间(1898——1909)种种经历使鲁迅初步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所以,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当然迅哥从小爱读书的习惯为他的从文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鲁迅是在日本求学而非在国内学习时才觉醒到中国精神麻木这一致命缺点,有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正解释了这个现象吗?,让你只有从一个圈子中走出来才能全面的观察与思考;凡事有所比较思想才有所深化与发展。这也是我以后可以或者说应该学习和效仿的。 再看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么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一位修女说过: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就是一种意义,一种伟大。所以鲁迅先生受到万人敬仰。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人物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里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纯的特征。从中我知道,“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鲁迅言论),做人做事要仔细思考,认真研究,方才能够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如果说《呐喊》、《彷徨》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那么,《朝花夕拾》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幼时的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下给予他真诚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这其中有日本人——一位温暖的朋友,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民族骨气很硬,但是他并未让民族仇恨蒙蔽了眼睛。这启示我们要全面的看待日本人,一个人要理性的待人接物,做一个严谨的人。

五四运动时,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作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面对这种嘲笑,先生不是反驳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反省自己,明确的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写作。我想先生应该是很感激这些嘲笑者吧。

鲁迅先生在生前立下遗言,其中一条是:“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我是这样理解的:要忘记先生的身体,相貌,声音等一切物质的东西,去铭记先生的民族精神,堂堂正正的好好生活,当然,践行更重要。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我看到了静水流远的力量。鲁迅也曾说过:“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也许人生就是一种积淀。生命静静的流着,但是平凡不意味着平庸。链接到当下告诫我们要低调做人,有些事,不是不做,有些话,不是不说,而是我们在等待,等待

一个时机,一个最好的时机,一个足以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的机会,以避免重蹈覆辙。

1949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臧克家于11月1日写了短诗《有的人》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从中我知道了鲁迅的伟大和作为一位革命者的勇敢。

这就是我读《鲁迅》后的几点想法以及对我人生的启示。

第16篇:鲁迅读书有感

鲁迅文章读后感

记得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选的特别多,基本上每一篇文章中的字词句感觉看起来不太好懂,当时心里就犯滴沽,这么不好懂的语言,选用做教材干嘛,模仿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又很难很难。现在看来,我以前那幼稚的理解真的是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虽说有老师的讲解,可终归是上课不认真听,也得不到点什么东西。

这段时间翻阅鲁迅小说时,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令我比以前更加了解鲁迅。文学是作者通过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写成的作品。鲁迅写的东西,他的观察力很是细微和深刻。基本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反映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民众愚昧无知。

因为在阅读这本书前我看的一本书《蒋介石传》的缘故,在俩者的对比下让我明显感到了鲁迅作品的一个优点——简洁精干。而之前的那本《蒋介石传》因为作者的太多,让我讨厌的读了100多页后果断舍弃。鲁迅语言的简洁精干之感在我此刻阅读之时因有了前者的对比犹为突出。瞬间,我也理解了水平上次元的差距到底是多大。虽说鲁迅的作品比较短,但因为他简洁精干的文风,使得他的文章相比于其他作者同样字数的文章蕴藏着更多的内容,需要读者去挖掘。有人认为艺术需要加工和修饰,可我个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与现实的不同就是在角色的名字上。像角色的性格

和行为都极其符合事实。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基本上是摒弃个人情感,用凝练的字句斌,极其客观的心态去描写着一个个冷冰冰的世界。正因为鲁迅的客观,他很少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评述,而由于没有鲁迅的评述,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的思维不受作者思维的约束可进行着广阔的思考。对于鲁迅这样子的写作特点,官方给出的描述是现实主义作家。可我个人更喜欢用来描述这一特点,因为用现实,很容易让人想歪,怕对不起先生。

鲁迅的文章结合上述的特点:简洁精干+简短+务实让他开创了白话文的先河,文章的灵魂和肉在时光的远隔下向当今的世人讲述着和教科书所不曾描述过的辛亥革命。(教科书只是对辛亥革命的经过、意义、领导人有所描述,唯独没有辛亥革命下的群众,而鲁迅用他自己的方式补起来这一空缺)。

在文中的开头,我说了我小时候读鲁迅作品的一些感受,我想,目前全国有很多的中小学生仍然有我此文开头的感觉。我想,因为鲁迅先生作品的难懂,把他的文章放在小学教材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小学生不会明白的,还不如好好学习其他简单点的作品,待初高中再用心去学,去体会鲁迅的精髓。

第17篇:重读鲁迅有感

重读鲁迅有感

永娟闲话

所谓经典常读常新,假期重读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对此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的都是鲁迅作品的思想:他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啦,他对国民性的揭示啦等等,也就是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而似乎没有特别关注他\"文学家\"的一面。即使有对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但最终还是要上升到\"主题思想\".又或者当年老师是讲过的,我没甚留意?等我做了老师,主要讲的是鲁迅的几篇杂文,对于他的小说、散文这些纯文学的作品就没有接触过了,遑论分析。

可能因为近来喜欢摆弄一些文字,又常常感到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文字的堆积,虽多少有一些情感的浸润,却始终轻飘飘的,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于是我想到了以思想深刻著称的鲁迅,决心重读鲁迅的作品,从中汲取思想的甘霖,希望对肤浅、幼稚、感性的我有所裨益。

放假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三卷本的《鲁迅全集》,假期在吃喝玩乐之外也惦记着翻一翻、读一读。

出乎意料的,当我重读《呐喊》、《彷徨》中的一些作品的时候,我被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深深地吸引住了。读到精彩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一面不住地感叹鲁迅真是写小说的圣手,一面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明天》写寡居又丧子的单四嫂子的不幸和遭受的欺辱。单四嫂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去看病,蓝皮阿五主动提出帮她抱孩子,\"单四嫂子在这时候,虽然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但推让不过,终于许可了。

\"他便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简单的一句描写,写出了蓝皮阿五的无耻:表面上是要帮助单四嫂子,实际上却是乘人之危,占她便宜。占了便宜,\"走了不多时候,阿五又将孩子还给他,说是昨天与朋友约定的吃饭时候到了\",就扭屁股走人了。真是可恨、可恶!也写出了一个守寡的女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小说中对于周围人对单四嫂子的冷漠、无情的描写,也是这样淡淡的笔墨,却让人觉得冷入骨髓。单子嫂子绝对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的典型。

《药》中给华老栓提供了\"人血馒头\"的康大叔来他的店里,边喝茶边夸耀自己的能耐:\"……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这里有一个细节: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动,我想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都会对华大妈的表现了然于心。别说是\"痨病\",就是别人说自己孩子一点点的不好,作为母亲,心里总会多多少少不舒服一下吧。\"痨病\"这两个字戳中了华大妈的痛处,但她是不会接受儿子得了痨病这个事实的,更不能接受别人说她儿子得的是痨病。所以会变了脸色,会不高兴。但是,说这话的又是她儿子的\"救命恩人\",她得罪不起,所以又\"堆上笑\",但又不愿再听,就\"搭讪着走开了\".小说最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给儿子上坟时看到夏瑜的坟顶有一个花圈,

\"华大妈忙去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清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后来夏四奶奶想让乌鸦飞上她儿子得坟顶,以此表明这是她儿子在显灵。等了许多的功夫,那乌鸦也没有动。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这两处细节描写写出了华大妈对另一个同样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有同情(小说前面写到怕夏四奶奶伤心得发狂,就劝她回去),又有对\"她儿子坟上有花,我儿子没有\"的嫉妒,又有发现\"她儿子不会显灵\"后的轻松的复杂心理,真是惟妙惟肖。

如果不是做了母亲,我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由此我深感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反过来讲,鲁迅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却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女性、母亲的心理,真是了不得!

如果说这两部作品让我佩服鲁迅对女性心理的刻画,那么《狂人日记》完全从一个\"精神病\"的视角去写,就更让我惊叹了。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写出精神病的感受呢?且看鲁迅的妙笔: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就这一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一个\"妄想症\"、\"迫害狂\"的心理就被活脱脱的揭示出来了。

以前读《狂人日记》只记住了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记住了\"救救孩子\",现在从\"叙事角度\"的角度去看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

还有《故乡》。再读《故乡》,引起我更强的共鸣,这是初读时绝对没有的体验:\"我\"的故乡和我的故乡慢慢地叠加起来,\"我\"对故乡的感受也和我不久前回老家的感受重叠起来。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读着这些文字,心里真是无尽的伤感啊!我回老家没有见到儿时的伙伴,怕是见了,也如\"我\"和闰土那般物是人非,相见两无言吧!

还有《社戏》里弥散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晚,也是那么动人!谁说鲁迅只看到丑,只看到恶?在他的心里也藏着这样纯净的美好啊!

……

哎呀,读着读着,突然意识到读了一通鲁迅,注意的还是这些\"细枝末节\",忘了希望通过阅读,能让自己的思想变深刻一点的\"初心\".但是我又想,鲁迅的作品之所以有那样深刻的思想性、批判性,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些最富表现力的细节,并用最精妙的艺术形式将它们组织起来。如果把鲁迅的小说比作精致的艺术殿堂,那么它的思想性就是从这些细致处闪现出来的,而不是用一块块名叫思想的砖头胡乱的堆砌起来的。惟其如此,他的小说才更撼动人心,不是吗?

拓展阅读:重读鲁迅读些什么?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以往思考这个问题,往往罗列鲁迅的一系列观点,不妨换一个角度,鲁迅在精神特质和思想方法上留给我们什么启示。观点是具体的,容易随着历史的行进而增光或褪色;精神特质或思想方法,则具有潜在的普适性,运用之妙,可以进入新的精神过程。

严峻深邃的眼光

鲁迅有33篇小说,有16篇写到\"眼光\".《奔月》写羿\"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绛洞花主·小引》谓对于《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眼光是认知世界关键。如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六说:\"读书须眼光透过纸背,勿在纸面浮去。\"

香港版《鲁迅作品精华》作《弁言》也说过:\"‘鲁迅眼光’,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智慧和精神的一大收获,一种超越了封闭的儒家精神体系,从而对建构现代中国文化体系具有实质意义的收获。在鲁迅同代人中,比他激进者有之,如陈独秀;比他机智者有之,如胡适;比他儒雅者有之,如周作人;唯独无人如他那样透视了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人生模型的深层本质,这就使得他的著作更加耐人重读,愈咀嚼愈有滋味。\"

比如解剖国民性的命题,《阿Q正传》写阿Q式的革命:()阿Q所梦想的革命武器,不是民主共和,他连自由党都讹成\"柿油党\",反而《三国》《水浒》《封神》等小说及地方戏剧《龙虎斗》中的各种兵器,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成了他想象中合群打劫的家伙,带有民俗狂欢的讽喻性。鲁迅眼光看透了群体潜意识。鲁迅有一个透入人们灵魂的发现:\"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南腔北调集·谚语》)这是鲁迅的眼光,那种认为鲁迅解剖国民性是受西方传教士影响的\"殖民思想\",是离开事物的本质,或把事物本质虚无化的不实之论。

痛快淋漓的智慧

香港版《弁言》还说:\"谁能设想鲁迅仅凭一枝形小价廉的‘金不换’毛笔,却能疾风迅雷般揭开古老中国的沉重帷幕,赋予痛苦的灵魂以神圣,放入一线晨曦于风云如磐?他对黑暗的分量有足够的估计,而且一进入文学旷野便以身期许:‘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靑年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便赋予新文化运动以勇者人格、智者风姿。

很难再找到另一个文学家像他那样深知中国之为中国了。那把启蒙主义的解剖刀,简直是刀刀见血,哪怕是辫子、面子一类意象,国粹、野史一类话题,无不顺手拈来,不留情面地针砭着奴性和专制互补的社会心理结构,把一个国民性解剖得物无遁形,淋漓尽致了。读鲁迅,可以领略到一种苦涩的愉悦,即在一种不痛不快、奇痛奇快的大智慧境界中,体验着他直视现实的‘睁了眼看’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遥祭‘汉唐魄力’,推崇‘拿来主义’的开放胸襟。他后期运用的唯物辩证法也是活生生的,毫无‘近视眼论匾’(参看他的杂文《扁》)的隔膜。我们依然可以在他关于家族、社会、时代、父子、妇女,以及文艺与革命,知识者与民众,圣人、名人与真理一类问题的深度思考中,感受到唯物辩证法与历史通识的融合,感受到一种痛快淋漓的智慧禅悦。

他长于讽刺,但讽刺秉承公心,冷峭包裹热情,在一种‘冰与火’共存的特殊风格中,逼退复古退化的荒谬,逼出‘中国的脊梁’和‘中国人的自信力’。鲁迅使中国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深度,正是这种充满奇痛奇快的历史深度,给一个世纪的改革事业注入了前行不息的、类乎‘过客’的精神驱动力。\"

鲁迅杂文,得力于他那种随手拈来的杂学。民初鲁迅,是一个独特的精神存在。他以沉默排遣痛苦,也以沉默磨练内功。思想痛苦的医治,使思想者真正深刻地咀嚼出文化的滋味。如果没有民国初年的校古碑,抄佛经,搜集汉画像和金石文物,就没有这位具有如此深邃的精神深度,深知中西文化之精髓之鲁迅。鲁迅的人文兴趣广泛,少好绣像、俗剧,长嗜古碑、汉砖和木刻,借以体验文化趣味和古人心灵。文学家的鲁迅,是以博识者作为其文化修养背景的,1925年作《看镜有感》一文,写得如此驱遣自如,诚然显示了博识者风采。杂文,乃是鲁迅创造的与民族国家共患难的文化方式。

强悍的骨头

鲁迅是大智大勇的启蒙斗士,《自嘲》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骨头之硬,来自鲜明而热烈爱与憎的锤炼和淬火。\"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女吊》写一种\"民俗活化石\",甚至是\"女鬼活化石\".\"鬼\"也有化石吗?鬼本该连着\"黑暗\"和\"死\",鲁迅却从中激活强悍的生命,由此建构了现代中国文学上无可重复的意义方式和意义深度。

悲悯求索的情怀

由1918年写《狂人日记》的惊世骇俗,到1919年写《孔乙己》的委婉精妙,在不到一年间,鲁迅小说形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显示了鲁迅文学世界的出手不凡和渊深莫测。在《孔乙己》中,鲁迅捡起故乡街市有如随风飘落的一叶陈旧人生的碎片,夹在狂飙突起的《新青年》卷页之间,由此审视着父辈做不成士大夫的卑微命运,行文运笔充满着悲悯之情。这就是他们的\"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吗?其地名、其人名,充满反讽的张力。

不仅文章与文章之间追求思想形式的原创,而且书与书之间呈现了精神求索的独特的深度。《呐喊》冲击力强,《彷徨》反思性深。《祝福》反思五四的启蒙。辛亥过去近十年,五四大潮正在奔涌,然而讲理学的本家叔辈老监生鲁四老爷大骂的\"新党\"还是康有为,似乎历史并没有由于思潮推涌而迈步前进。《孤独者》反思\"孤独\".胡适1918年发表《易卜生主义》,里面引用易卜生《国民公敌》的话:\"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对此深度反思的结果,孤独的魏连殳,怎么能说是\"世界上最强的人\"呢?他只有一句\"我还得活几天\",这是魏连殳求生意志的宣言,在行文中反复鸣响。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当了军阀杜师长的顾问,出卖人生价值为代价的,胜利意味着失败:\"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伤逝》沉浸于对更年轻一代知识者的思想文化的反思,反思了易卜生《傀儡家庭》的浪漫性。本篇1开头就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为全篇定下了哀婉的忏悔格调。哀婉源自对青年知识者的青春礼赞,以及对青春失落的哀伤。其中剔出了一种\"被系住的蜻蜓的哲学\":\"就如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这条摆脱不掉的细线,就是社会习俗、宗法势力、经济体制,左右着青年知识者的命运。《离婚》反思启蒙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潮翻滚后,乡村依然是士绅的厅堂原则压倒和制约着乡野原则。七大人故弄玄虚的\"屁塞\",轻而易举地打翻了爱姑的\"钩刀脚\",这就是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无物之阵\".深且广的文化血脉

以往的鲁迅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侧重于思潮,尤其是外来思潮对鲁迅的影响。这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自不待言,然而以往即便谈论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侧重于思潮对这种关系的冲击而产生的变异,就脱离了文化血脉的根本性了。鲁迅说过:\"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坟·文化偏至论》)他是把思潮和血脉并举,而使之相互对质,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才能拍出文化新宗、人生意义和国人之自觉。

鲁迅的文化血脉既深且广,深入历史,广涉民间。鲁迅的文化血脉,论其大宗,相当突出的是要从庄子、屈原、嵇康、吴敬梓,从魏晋文章、宋明野史、唐传奇到明清小说,甚至要从绍兴目连戏、《山海经》、金石学和汉代石画像中去寻找,去把握。鲁迅一生,主要是1915年至1936年这个二十年的两端,购得碑刻及石刻、木刻画像拓片近六千种。这成为鲁迅文化血脉里拥有的一笔重要的思想资源。

没有如此精深的传统学术修养,鲁迅是不可能写成《看镜有感》这类杂文的,也不可能以山东嘉祥和河南南阳的汉代石画像考见汉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从中发现\"东方美的力量\",借以遥祭\"汉唐魄力\".既关注鲁迅借鉴外来思潮,又顾及鲁迅植根于本国文化血脉,才能超越研究\"半鲁迅\"的局面,还原一个\"全鲁迅\".

来源:光明日报

第18篇:读《鲁迅》有感

读《鲁迅》有感

在我国,文学可以说是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的诗歌、散文,到至今为止的戏剧、话剧,发展的绚烂多彩。尤其是现代的文学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以及深化当代的主题,它的构思可以说是一副具有诸多环节的有机的链条。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深化主题,设计环境、人物、情节,安排作品的结构,思索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技巧。而题材主题的构思,则是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关系到小说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而且决定了小说的艺术形式和方法的运用,它是小说艺术生命力之所系。尤其是以鲁迅为代表,他的小说总是从生活中发现主题,又通过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形象的艺术反光镜而把它提到历史哲学的高度,从而使其小说的主题具有极大的鲜明性与深刻性。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是被誉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近代文学巨匠。因为令人发指的作品,鲁迅被称为“文学家”。因为小说深邃的思想、想法,指出了民族的劣根性,鲁迅被称为“思想家”。因为不少杂文直指社会黑暗,批判社会腐败,对社会现实的揭发使他成为一名战士,笔就是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灵魂。

鲁迅的作品反映的是一个腐朽、黑暗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国民的“愚弱”思想,唤醒国民那“麻木”的神经系统。现如今的社会,太多的人变得麻木,变得安于现状,觉得生活条件好了,却因压力却大了,于是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前进的方向,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所以,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摆脱愚昧思想,让神经不再麻木;加强个人理想的培育,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其次,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学过政治,都知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牢固纽带,更是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在鲁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以及在他身上体现的强烈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更是对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鲁迅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模范,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典范。所以,新时期的我们,依旧需要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验鲁迅的自强不息精神,加强个人的文化素养,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鲁迅先生具有“韧”的战斗精神。鲁迅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是锲而不舍,是水滴石穿,是坚定勇敢,是义无反顾。如今这个社会,充满了对权利的向往、对金钱的渴望,腐败横行,道德操守江河日下。我们就更需要发扬鲁迅这种“韧”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不仅仅要自觉地远离这些不良风范,还需要与社会上的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和鲁迅一样,我们可能并不能看到改变,但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是一盏灯,亮的多了,就算再黑的夜晚也可以亮如白昼。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我们现实的残酷,他用自己豪放的文笔来唤醒麻木的国民,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去抨击社会的黑暗,他用“韧“的战斗与社会上一切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然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韧”的战斗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历史的限制,正处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精神的觉醒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且他的作品宣扬了大量的新思想,由此被中国人民誉为“民族魂”。

鲁迅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深刻”,一针见血。小说《狂人日记》,控诉封建礼教吃人,申诉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启迪人们去寻找新的出路。鲁迅的很多杂文,像一把把匕首,直戳反动统治者的心窝,他本人也因此身陷被暗算的险境。看客心理、阿Q心态,鲁迅作品中折射出的劣根性,直到今天仍能让读者感觉到针芒在背。

鲁迅是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列强的强大的状态,更在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奴性。这种奴性,是臣子,民众对皇帝的奴性,长此以往形成了懦弱可欺的劣根性。近代史上多次的割地赔款,懦弱可欺,正是这个沉睡民族软弱性的麻木体现。然而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选择了与黑暗的社会现实较劲,除了叫板满清政府,还唤醒了愚昧的数万万人民。

第19篇:观 有感

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话剧有感

在一次留学生中,主人公遇到了教授的刁难。他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多么尴尬,在思维敏捷的情况下,他凭着他那爱国情怀使教授向他脱帽致敬,自己依靠自己聪明才智及爱国情怀感动教授。

观完《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话剧有感,使我心潮澎湃情思横溢,热爱祖国情怀油然而发、观看后受到感染、熏陶爱国,爱我祖国的种子播入我心田。

其中一位教授的话使我震撼: “你是来自台湾中国的,还是来自北京中国的?”

而学生愤怒却不失冷静的说道: “教授先生,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可见这位教授是多么的刁钻、古怪啊!学生回答的明显有些偏激!及时这些个问题已经被解决,可是未必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从此可见,以前中国被欺凌的历史存在西方国家深深的脑海里!为什么詹天佑在国外功臣名就之际,却选择在国内艰难局面回归祖国?为什么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之物,却奔向祖国?为什么钱学森夫妇在经过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回归祖国怀抱的坚强意志?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

举一个例子说吧!一个中国人去印度旅游,印度人看见中国人第一反应认为他是日本人,第二反应是韩国人,第三反应才是中国人。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在当时一个中国刚一解放,无地位,要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来保护我们的国家。也许你会说我们还小没有能力去保护中国,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好好学习为国家争光。

看完话剧后我总结出了一句话: “因为‐‐祖国在我心中!”

第20篇:观有感

科技之光——观 科技之光——观《2012》有感 之光—— 》最近有关世界末日的言论甚嚣尘上,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开开玩笑而已。 虽然科学早已 揭示地球会在很久的以后的未来毁灭, 而且已经有地球人已经开始为为广大的人类寻找新的 家园了,但是毁灭毕竟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情。但是自从《2012》这部电影上映以后,世界 末日似乎被提上了日程,人们每当听说哪个地方发生地震,就自然而然的想起《2012》 ,好 像也是为了顺应这个潮流,有关地震的报道也是出奇地多,而且几乎每次都被置顶。 但是,对我而言,世界末日还是很遥远的,虽然最近在一些门户网站上有笑言温家宝出 售诺亚方舟船票的事, 但是我还没有为遥远的将来沟渠船票的打算。 《2012》 在 这部电影中, 我更关注的是电影中那个最终逃过劫难杰克·杰克逊一家。他们命运的发展起落才是我心中 的真正所向。 在影片的开头, 艾俊咸斯利发现太阳活动导致地球的内部发生了变化, 既而可能威胁到 地壳的安全, 给我们展现出地下炎热的世界, 也为后来的滔天巨变埋下伏笔。 后来, 杰克·杰 克逊带着两个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了,而这个 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在黄石公园度假期间,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 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 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 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最终 却知道了查理的预言所言不虚。故事继续发展,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了地缝开裂的诡异 事件,甚至有一次女主角,也就是杰克逊的前妻竟然在超市亲历地裂的景象。这么多 的事件都只是在为铺天盖地的特效场面做铺垫,同时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灾难的步步逼近。 心情也越来越紧张起来。 这是一部灾难片,也是一部科幻片,它所展现的灾难毁灭场景,遍寻影史也罕有匹敌。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 我们有幸借助高超无比的计算机技术, 看到了世界末日发生之时的 震撼之景, 崩裂的大地,深陷的地面, 滔天的巨浪,火热的熔岩,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过之后心情也是随着电影情节的起伏而跌宕着, 每每看到主人公死里逃生, 顿时松了一口 气。虽然知道,这部电影绝对不会脱了好莱坞的俗套,男主角定然会活到最后,可是还是很 揪心。正所谓,看三国掉眼泪——瞎操心了。不过,这也正是科幻电影魅力独特之处。人们 的非凡想象力,从一开始就赋予

了科幻电影以绵延不断的长久生命力,一路走来经过了 100 多年。这一百多年里,许多科幻精品横空出世重写电影历史,推动着这个独特的片种不断的 创新发展,并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电影是梦的话,科幻电影可以说是最瑰丽 的一个。而 2012 又是科幻电影中的奇葩。 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所以绝佳的创意必须有足够强硬的技术支持才能展现给观众。这也 是绝大多数经典的科幻电影作品出自好莱坞的原因。 由于技术所限, 早期的科幻电影多显得 粗糙,特技效果让人不敢恭维,没有多少留给人们铭记的经典。但是正是这些早期电影人的 不断探索,让今日之科幻电影有了如此迷人的风采。 科幻电影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最喜欢的电影类型, 出名的不出名的都在我的前后搜刮下 看得差不多了,可观看《2012》时无比兴奋的心情却是从来没有的。电影导演罗兰 .埃默 里赫深谙如何控制影片的节奏, 使得故事的发展一直张驰有度。 有受雇于政府的内敛深沉的 科学家; 有权力欲膨胀、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白宫官员; 有自私自利、令人厌恶的俄国富翁, 还有他的两个混蛋儿子;还有查理,他是一个行为怪异的电台播音员,对玛雅人的“2012” 预言非常痴迷。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给电影平添生气。 既然是灾难片, 最激动人心的自然是灾难发生时的场景。 当崩倒的大楼将要撞上杰克逊他们的飞机时,我的心真是紧的要缩成一个团了。而火山爆发之时,绚丽的光环,飞起的沙 石又带着一个诡异而令人恐惧的美感。在这样紧急的时刻,我却在欣赏风景,不知这是不是 影片导演想要看见的事呢? 但是, 是不是只要有强大的电脑技术就能拍出好电影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随着电脑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好像已经没有无法展现在荧幕上的光影了, 科技带给了人们无穷的希 望,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在另一个方面,科幻电影最核心的部分――创意,越来越显出颓势 了。放眼望去,现在在荧幕上大行其道全是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等漫画英雄,任何一部科 幻影片只要花大价钱好像都可以用特效堆砌的光怪陆离。 而像以前的科幻带给我们痴迷般的 心醉,却越来越少不知去何处追寻了。 所幸的是, 《2012》无论在画面上还是剧本创意下,都算是当今科幻电影中的翘楚,年 初看了这一部电影,也算是得了今年科幻之旅的好彩头。不知当地球最终毁灭的时候,所展 示出的景象是不是会像电影里那样呢?不过, 希望这部电影不要一语成谶。 地球上的人们是 该早点准备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我希望它不是慌乱的逃命, 而是有条不紊的

《观鲁迅记录片有感范文.doc》
观鲁迅记录片有感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