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革总结报告

2020-03-03 06:58: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习市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积极稳妥 务实求真

学习市教育局

课程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载体。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是逐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核心工程。2004年,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学习市全面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三年来,xx*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探索中积极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在课改实验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正确把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标和要求

本次高中新课程实验秉承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同时,对新课程下的普通高中培养目标也作了明确的阐述。

正确把握、深刻领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标和要求是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根据国家为这次高中课改设计的总体改革目标,结合xx市的实际,把三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期望目标确定为以下六个。 1.进一步更新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全市普通高中的校长和教师应在不同程度上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校长要努力扭转学校“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被动局面”,教师要努力“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全市大部分普通高中要建立起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以及课程要求的弹性。 3.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全市大部分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两个变化:一是在把握教学内容上,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恰当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体现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是在教学方式上,能够结合我市“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第二阶段(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善教学呈现方式,实现包括启发式、讨论式、接受式、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组合。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和方式

结合我市“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第三阶段(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促进尽可能多的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师、学生三个层面上,更为广泛地运用发展性评价的原理和技术,实现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5.改进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通过新课程实验,全市普通高中学生要在四个方面发生变化:即学习状态比课改前更为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比课改前有较明显的提高;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比课改前有所减缓;学业质量水平(包括全市高考质量指标)比课改前有所提升。

6.通过实践,检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可行性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检验:一是教育部所提出的普通高中课改五大突破是否能够实现,即:课程知识上是否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减少了难、繁、偏、旧的内容;课程结构上是否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上是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评价上是否建立了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课程管理上是否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二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是否在所有地区和全体学生中都具备可行性;三是总结反思新课程实验,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新课标新教材的修订和课改实验的深入推进提供依据。

二、科学确定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策略

xxxx市推进这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是:积极稳妥、务实求真。

我们认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有积极的态度。通过课程改革使教育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为了使教育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步发展,必须针对目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我们必须从增强国家的实力关键是提高教育的竞争力的认识高度,来把握本次由行政主导自上而下推行的普通高中课改的重要意义。

除了积极的态度,还要有积极的行为。积极不等于冒进,稳妥不等于保守。要在实验中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建设性的怀疑态度”,对课程改革中的各种理论、假设、方案、措施和方法,通过实践去检验,在实践中推行、取舍、修订和完善。课程是教育的“心脏”,直接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发展;教育实验具有变量因素多、因果关系复杂、周期长、成果不易解释等特征,更需要稳妥;普通高中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其复杂性和交叉性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我们所借以支撑的理论、模式是否符合国情,是否具有可行性,必须谨慎地反复论证和实验。种种原因,要求我们在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时候必须有稳妥的态度。

面对纷纭复杂的课改工作,还需要我们有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逐个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是课改实验,是对历史的犯罪。唯以务课改之“实”,方能求课改之“真”。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将直接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讲求实效,反对虚浮,力戒形式主义。在“积极稳妥、务实求真”的课改指导思想下,我市确定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三 个推进策略。

一是“逐步推进”的策略。

首先,这次普通高中课改实验不仅是一次教育内部改革实验,而且是一项牵涉面非常广的大型的社会改革实验,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教育和高考制度,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大意。其次,这一轮普通高中课改在启动之初表现出明显的准备不足,包括理论和计划准备不足,教材准备不足,教学设备和课程资源准备不足,教师专业培训不足,学生衔接不足,社会舆论营造的课改氛围不足等。我们在实验开始时,就认识到课改实验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课改实验必须积极推进,但又只能逐步推进,逐年深化。因此,我们从2004年秋季开始,新课程实验大致历经了启动、深入和总结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根据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和策略,逐步推进课改实验。

二是“缩小落差”的推进策略。

要把新课程从专家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再把课程标准转化为教材,然后从教材到学生真正内化了的学习内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落差、失真甚至异化。因此,我们在整个新课程实验中坚持把控制好三个“落差”作为工作的一个基本策略。

第一是要控制好从“理论课程”到“文本课程”的落差。控制这个落差除了课程改革的设计者、课标的编制者、教材的编审专家要担负主要责任外,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把控制这个落差的工作重点放在课标和教材的研究上。研究课标和研究教材是控制第一个“落差”的主要工作,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师培训和多元的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则是基本的工作方式。通过学习研究,教师开始摒弃“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即教教材”的旧观念,开始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第二,控制好“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的落差,这是课程实施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教师是从“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最主要的实施者,因此,组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成为控制这一级“落差”的中心工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整个课改的重点和核心来抓。在普通高中课改中,我们大力提倡继承前阶段开展的教学领域改革的成果,同时与时俱进,根据改革的发展增加新的要求。例如,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强调知识形成过程和思维发展过程的教学,更关注不同学生的特长、潜能及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善于统筹并运用不同的课程资源和手段,等等。

第三,控制好“实施课程”到“获得的课程”的落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多年来,我们积极推行的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分层管理、个别辅导的经验是有效的。在这次普通高中课改中,亟须改进和构建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深化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建立不同学科模块学习结束后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体系等,这些都是控制和减少学生学业成果差异的重要举措。

三是“条块结合、点面结合”的工作策略。

我们在普通高中课改实验中,通过教育行政和教学研究两股力量共同推进。市、区(县)教育局,学校是“块”;市、区(县)教研室各学科,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各学科教研会以及各学校学科组是“条”。全市的学校是“面”,16个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和15个学科试点学校是“点”。“块”主要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教学管理,“条”主要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课堂教学。对实验过程中“面”上带普遍性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点”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经验,提炼出政策或工作意见,在“面”上加以推广,指导“面”的实验。

根据“点面结合”的工作策略,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一个行政措施,我们建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发挥样本学校的采样辐射作用。2004年10月,我市召开了第一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工作会议,出台了工作文件。全市共建立起16所样本学校,样本学校成了我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联系点和实验基地,也是展现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窗口。样本学校围绕新课程实验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各种专题研究,例如课程开设的研究、选修课制度下的班级管理研究、选修课选课指导制度研究、学分认定研究、新课程资源配置研究、课程开发和合理利用研究、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研究性学习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技术类课程开设研究等,

取得了一些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鲜活经验。目前,各样本学校的经验材料已汇编成册,通过交流与分享,对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一)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统一管理,切实做好课程设置这一基础和关键工作。确保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承担的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为了保证课改实验的积极稳妥,逐步推进,作为市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必须加强对课程实验的引领。

我市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正式启动前一年的2003年9月,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市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各区(县)和学校也相继成立以区(县)教育局局长、校长为组长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工作。

在整个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市教育局行政部门每个学期都召集有关部门召开若干次普通高中课改工作的联席会议,共同协调和研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

实验启动初期,加强科学管理是关键。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的第一年,根据实验的进程,我们面对先后出现的十多个困难和问题,逐个调查,逐个研究,广泛征询意见,然后付诸实践,不断反思调整,做到“出现一个问题,召开一次会议,出台一个文件”。我们先后制定了《2004学年****市普通高中课程开设指导意见》《关于当前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工作意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方案》等十多个文件,对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行科学引领和规范管理。这些文件对指导学校和广大教师开展新课程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内容等要素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课程实验中如何设置课程,使课程设置既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又切合学校实际和教学规律,是实验初期教学管理上首先碰到的难点问题,也是新课程实验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着抓了课程方案建设这一基础和核心工作。 2004年6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体现普通高中新课标精神、结合我市实际、遵循教学规律三个原则,我们对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提出了开设的指导意见。为了防止学校盲目加快进度,提早结束课程,拉长高考复习时间,我们强调,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应该统筹安排,并为学校提供了两个可参考使用的课程指导方案。经过实践,绝大多数学校选用的方案,都能从实际出发,不同科目的模块是用不同的时间完成的,有1个学段完成1个模块的,有2个学段完成1个模块的,还有4个学段完成1个模块的,其中数学和英语,周课时数为“4+1”,同时开设必修和选修1,全年开设选修2,综合实践活动、美术、音乐和体育,学校只统一安排学习的时间,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种灵活的安排,保留了新课程“领域一科目一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又兼顾了目前的办学条件,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验的初期,这些课程设置方案,拓宽了校长们的思路,解决了学校在课改实验中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学校都根据实际作了合理的调整,在体现课标精神的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

2005年5月开始,我们着重研究了选修课的开设问题。一方面我们深刻领

会改变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意义,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和尽可能宽广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我们也看到,受目前办学条件和当时尚未公布的高考方案的制约,开设普通高中选修课存在不少客观困难。所以,对于选修课的开设,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积极而稳妥地逐年推进。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市2005学年高中二年级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优先保证必修,加强选修指导,即在高二上学期,应首先确保必修课顺利完成。选修课则分不同情况处理,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选修2以及选修1中的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等,继续采用任意性选修,“走班”上课;对于受各种因素制约的选修1,通过指导和推荐,形成选修“菜单”,有限制地稳妥地逐步开设。

选修2是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个亮点。我市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发并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了30多种普通高中选修和活动课教材,2000年又参与了“七市高中选修教材”实验,此后,我市又参与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选修2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这些都为我市普通高中开设校本选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新课程实验后,学校普遍比较重视开设校本选修。为了防止将选修2变为变相地增加课时或补课,我们在全市的课程设置指导方案中,规定选修2课程的周课时数为2节,由学生自由选读,任意选修,内容主要使用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困难的学校,暂时可以使用地方性选修的“七市高中选修教材”作为过渡。同时提出,选修2课程主要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其内容包括有:学科知识、方法的延拓和深化;跨学科的综合专题研究和应用;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介绍;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或社会、生产实践的知识应用;其他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方法、资源和例证分析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一批精品校本课程,例如番禺区依托岭南水乡文化为背景的区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等。

此外,我们还重点加强了对通用技术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和指导。通用技术课程是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个亮点。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困难一是缺乏专业师资,二是认识不足(不是高考科目),当然还有缺乏专业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等困难。在课程开设上,我市的推进策略是分步走:第一步,保证开设必修模块;第二步,保证必修块质量;第三步,选修模块的开设质量逐步提高。为了保证通用技术课程开齐开好,我们从几个方面作了努力,如组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大专项经费的投入;纳入课程督导评估;定期安排学生学业抽测等。抽样调查表明,经过三年的努力,94.4%的学校都克服了欠缺师资的困难,并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其中38.9%的学校已经有了通用技术实验室。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设始于2001学年,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验证明,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各校都努力克服在师资设置、课程资源、评价管理等方面的困难,把研究性学习的开设纳入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我市普通高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走出社会,跨学科开设;二是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科内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开设;三是使用各种资料包,用自学、查阅资料以及讨论等方式,结合选修课开设。进入新课程实验后,我们延续了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管理。但新课程实验带来了课时严重不足的新矛盾。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作出了一些调整,

把原来固定的每周3课时,调整为每周不固定安排课时,除开题和结题集中时间,研究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把原来的每学期至少完成1个课题,三年至少完成5个课题的规定调整为保证学生在一个学年内完成1~2个研究专题。从抽样调查情况看,我市研究性学习开设的基本情况是良好的。100%•的学校都保证了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这固然与全市加强了课程管理有关,但也确实反映了校长们经过实践,认识到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意义。 (二)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实施这一核心环节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难点在教学管理,重点在课堂教学。所以,我们自始至终都把“加强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来抓。

新课程刚开始实验,教学上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教师们普遍反映课时紧张。这一方面是由于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包括选取的知识内容改变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改变了,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改变了;重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运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普遍不适应。

面对困惑和困难,我们提出了缓解矛盾的三个指导性措施:第一,从把握教学内容人手,加强对必修教材的研究;第二,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充分利用****市“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所形成的成果,改进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从教学内部舒缓课时紧张矛盾;第三,依据新课标的弹性,坚持在教学上要分层要求和分步到位。

我市对新课程内容的研究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重点从目标把握、内容选取、知识间逻辑结构、教学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体系开展研究,主要研究解决每个模块分别选取了哪些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各模块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结构,每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分别应该把握到什么要求;新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哪些知识载体以什么方式呈现的。

与内容研究同步,还开展了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我们认识到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兼容性的“丰富”而不是替代性的“转变”,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有辩证的态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定要大力倡导,同时也一定要讲实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与我市最近十年来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学方式变革不能简单化地“先破后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不能强调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就把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启发式教学、独立思考视为“陈旧”而取消。

在实施策略上,我们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在一年半时间里,市、区(县)各学科组织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研讨课、观摩课,市、区(县)各级教研室、学科教研会、中心组组织了数百次深入学校课堂观课调研,运用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原理和评价技术,与几千位一线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探讨;在学校内部的校本教研,最常规、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制定了14个学科的《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形成了一大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案例,也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例如,我们重点研究了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活动,总结了三条经验。首先,探究要选择在教学重点内容上展开,对非主干非核心的内容采取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以有利于腾出更多课堂时间,在重点问题上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实验和探究;其次,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应当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活动不能成

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这一方面靠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手段设计出恰当的问题,组织起能引发共鸣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也要靠教师用各种课堂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再次,学生的探究学习应当有结果。探究、讨论最终都要在“双基”上得到体现和落实。若只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并没有掌握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课,不能成为好的课。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逐步深化,各种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尖锐的是教学时间紧张,部分学校很无奈地被迫选择了周末补课,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一个凸显的问题。此时适逢我市正在酝酿启动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新课程的“有效教学”作为课程实验进入攻坚阶段研究的主题,作为破解目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困局的利刃,作为普通高中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提出的新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两个含义。这个课题受到各学校和各学科积极的响应,围绕诸如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否都要在每堂课体现,新课程教材是否淡化学科知识结构,新教材能重新处理吗,新课程还需要接受式学习吗,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吗,自主学习=课堂自学吗,探究教学=师生讨论吗,气氛活跃=学生活动吗,有限的教学时间怎样组织探究式教学等实际问题开展各个层面的研讨。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走出了课程内容研究的第二步:在两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引领广大教师,在课标的框架下,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既忠实于课标又不迷信教材。根据“用教材教”的精神,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合、换、改、调,大胆删去非课标内容;增补、替换、更新有利学习的缺漏知识;改进知识呈现方式、调整呈现内容顺序。市教研室则侧重从知识结构体系、难度要求把握、呈现顺序方式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教材重组意见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指导意见,进行了课程标准的“解读”。 (三)改进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缩小新课程从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的落差,是我市推进新课程实验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加强教师培训、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的师资队伍是主要的措施。

我市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了新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1.以专家为主讲的集中式通识培训

从2003年底开始,我市派送各级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高中校长和学科教学骨干,分批在北京参加了国家一级的通识培训。2004学年新学年开始之前,利用暑期,全市高一教师分学科进行了5天的培训。培训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由学科专家和课标专家、教材主编、参加过国家培训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共同组成导师队伍,用报告、讲座、互动研讨、课例分析等形式进行。2005年暑假,分两次对新学年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全体任课教师分别进行了3天和2天的教师新课程培训。2006年暑假,再次对新学年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全体任课教师分别进行了2天的教师新课程培训。这种全员集中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研究了新教材,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2.以市为主的区域教研式培训

广卅l市有普通高中144所,普通高中教师一万多人,从城区到山区,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全体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所有的普通高中学校均能顺利地推进本次高中新课程实验,我们充分利用我

市普通高中全市性统一教研的传统,确定以全市性教研活动带动校本教研作为我市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策略之一。

为了更好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我们在二十多年的实践基础上,修订和重新颁布了《教研活动规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区(县)、校三级教研网络,从制度上、组织设置上规范和保障了具有****特色的全市普通高中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和市学科教研会负责组织全市教研活动,区(县)教研室围绕全市指导,组织小型活动深化细化,校内教研具体落实。

围绕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全市教研目前主要有三种活动形式:

(1)定期定时,每月一次,分高中三个年级、14个学科开展,全员参加(含所有下辖区和县级市的全体普通高中教师)的教研活动。 (2)由市、区(县)分别组织的不定期的新课程教学专题研讨(平均每学科每学年l~2次)。

(3)不定期的教材培训(与出版社合作)或专家讲座(与大学、课标组合作)。

在规范常规教研的同时,我们还提倡开展创新区域教研形式的研究,特别是充分发挥网络在教研中的作用。许多学科(例如地理、英语等)和区(例如番禺、天河等)都开展了网络教研的试验。其中由我市天河区教研室主办、市教育局提供技术及经费支持的“天河部落”,就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研形式,它基于BLOG技术,集培训、教研和交流于一体,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参与。到2007年上半年,“天河部落”已经有博客12700人,群组230个,文章117600篇,评论156700条,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网络教研系统之一。 3.校本教研

为了加强校本教研,我们制定了《****市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朗确提出学校是校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求学校要健全各种制度,重视构建校本教研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校本教研的四种具体形式,尤其强调了在当前,教师最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我们还通过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广了广东仲元中学以课例研究为中心的校本教研经验,提倡在新课程实验之初,校内教研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提倡课例研究要与新课标学习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提倡将具体的课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校内听课研讨,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对典型的课例进行“设计一实施一反思一再设计一再实施一再反思”的研究。

通过三个层面“三管齐下”,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保证了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展。根据2007年6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有36.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完全适应高中新课程教学”,有54.4%的教师认为“基本适应”,只有6%的教师认为“有一定差距”或“完全不能适应”。这种充满自信的回答,与三年前实验之初教师普遍缺乏信心的情况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显然,这是三年有效的新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所产生的效应。 (四)深化评价制度改革 1.建立模块学分认定制度

用学分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管理是新课程的一项重要改革。根据水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我市提出了学分认定的评价建议和评价参考量表,明确学分由学校认定,并制定本学校的学分认定方案。根据这个评价量表,认定学生的模块学业成绩,主要考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个项目,按比例合成为模块成绩总分。其中,在终结性的模块考核中,提倡纸笔测试和非纸笔测试,例如口试、实验、操作、作品、表演、体育项目测试,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开放性测试

等。在过程性评价的“作业或任务”中,除了考查书面作业,倡导在任务型的活动如课外阅读、研究课题、家庭实验、社会调查、作品制作等开展表现性评价。其成绩可以用本模块学习过程中所有任务型的活动中的最好成绩,也可采用平均成绩。“非纸笔测试”和“任务表现”,都是表现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学生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实验和操作的技能、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理解和应用水平等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的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目前,大部分学校在非纸笔测试中,以教师他评为主,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辅助;过程性的任务表现评价则更多采用自评与他评结合。

在实验第一个学期中段,针对部分学校在模块学分认定试验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偏差,我市及时召开了全市工作会议,印发了相关文件。首先,我们提倡运用发展性评价的原理、技术和方法,积极开展课程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其次,强调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学分认定,尤其要防止在非高考科目和活动类模块上弄虚作假。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选修更多的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第三,要防止繁琐的形式主义,及时对学校的学分认定进行监督和抽查,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准确性。 2.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估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依据,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道德修养、文化教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为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我们要求学校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成长档案袋、学分认定、《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等结合起来,在评价方法上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写实性为主,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为学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学生毕业提供依据,也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作参考。各学校按要求认真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建立与新课程学分认定制度兼容的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从2005学年开始,我市普通高中的全体学生,试行了与新课程实验配套的****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这是我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中学生学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在学校进行模块学分认定的基础上进行,是检测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的目标参照性考试。水平测试的成绩以等级表示,记录在学生学习档案中,它反映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文化课的学习水平,但不与学生的模块学分认定挂钩,也不影响学生的毕业资格。水平测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认定学分的某些不足,它和学生的修习模块学分记录一起,共同反映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该学科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除了教师队伍,新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的另一项极为重要的条件保障。

课程资源的配置和开发不足,是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师普遍反映的实际困难。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并鼓励、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利用好教学资源。

一是提倡用选定的教科书作为教学的蓝本,同时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合理重组

教材内容和配套训练,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是发挥学科教研会和中心组为核心的群体优势,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学急需资料(包括教师备课资料和学生训练资料),在全市教研活动上无偿提供给全体教师参考使用。近三年来,由14个学科教研活动提供给教师的新课程配套文本资源如《学科教学通讯》、课例交流、备课资源、分类的同步训练和单元测试等,每学年都在100万字以上。

三是建设好市教研室主办的“****教研网”的学科教研网页,向所有学校和教师免费开放大量电子文本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提供的与新课程配套使用的网上课程资源,内容丰富,资源广泛,能为一线教师排忧解难,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以2006年全年为例,14个学科(含艺术、体育和技术5个学科)的学科网页更新的信息量共16512篇(条),平均每个学科的月访问量为19783次(最高的学科18万次),网页的月平均点击量达.188780次,其中月点击量达10万次以上的有6个学科,最高的达70多万次。

四是开发同步教学资源包。这项浩大的工程集合了14个学科近千名优秀教师,从2005年开始,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与现有教材配套的资源,包括全部教材内容的分析,课时提供多个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设计、课堂录像以及学习评价等,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预计全部完成后,将极大缓解新课程教学资源欠缺的矛盾,有效促进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推进。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市新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根据2007年6月全市抽样调查,74%的校长和61.3%的教师认为目前拥有的教学资源能满足高中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有67.5%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和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四、改革中见变化,新课程实验推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校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课改前后,学校教育所关注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

根据课改前调查,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素质”与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在排序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课改前,校长和教师在观念上都认为“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感觉到的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却是“基础知识与技能”“自主获取知识”“实践能力”,其中,高达69.8%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与技能”。这种差异反映了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在考试压力下的无奈,实际上,这也正是课改势在必行的重要原因。

经过三年的课改,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与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素质,比较吻合了。课改后,59%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已经转变为“责任感和道德”。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根据三年普通高中生活的感受,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的目标”,排序前两位的依次是“责任感和道德” (59%)和“身心健康”(52%),而且学生认为学校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占49%,)高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4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也关注“创新精神”“自主获得知识”等新课程倡导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培养目标。从学生的这种感受可以看出,在我市,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能够比较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尽管我们的普通高中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升学压力,但学校并没有把智育作为学校首要的甚至唯一的培养目标。我市的普通高中教育,始终坚持把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放在首位,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全体学生的“德智体”

全面发展。

这显然是一个十分令人欣慰的信息!反映了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教育观念的变化,并且,观念的变化已逐步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可以说,在这r轮课程改革中,我市的普通高中学校在实践上“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被动局面”虽然还没有根本改变,但都普遍接受了课改的理念,并且尽力在培养目标上体现这些理念。

(二)初步建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模式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采用了“领域一模块”的课程结构,意图使普通高中课程增大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变化是这一轮课改的改革热点之一,也是在基层学校最具争议的话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把“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作为改革的目标,经过三年实验,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8%的校长乐观地认为“完全做到了”,有57.4%的校长则比较谨慎地认为“基本做到了”,而认为“基本没做到”和“完全没做到”的有38.9%的校长。考虑到课改才刚刚进入,市和区一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还要适当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和指导方面的因素,校长们的回答已经体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忍受了改革的阵痛,经过了三年艰难的磨合,我市普通高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

与课程安排直接相关的学生班级管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校基层的操作,既要适应新课程模块课程结构,又不得不受国情(例如春节不固定导致学期长短不

一、大班教学、统一高考等),以及办学条件(例如教学场室、教师编制等)的制约,所以,我市普通高中到目前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实现完全取消行政班、学生完全自主制定自己的个性课表,按模块“走班”上课。但大部分学校能在体育、美术、音乐以及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中,部分地实现学生不按行政班的“走班”自由选课。

另外,课改中的三个课程设置改革亮点:通用技术、选修2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在我市普通高中都基本得到了保证。对选修2课程(校本选修)开设情况抽样统计,三年来全市超过85%的普通高中都开设有校本课程,多的超过200门,少的也有2~3门在接受调查的82所普通高中,共开设了l793门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比较成熟,已经在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有238门,占13%。完全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全年级统一时间上课,学生选课“走班”开课有1038门,占580%。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大力倡导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组合,经过课改三年,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实现。

这种变化可以从对校长的调查得到证实:有85%的校长认为,“与课改前相比,学校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其中,有14%的校长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课改前更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71%的校长认为教师教学方式“有所改变,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在减少”,只有15%的校长认为“与课改前没有变化”。

这种变化还可以从对学生自身感受的调查得到印证。据调查,有500k,以上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最重要,只有25%的学

生认为“接受学习”最重 要。

从对“课外布置比较多的作业”的调查也可以对这一变化进行印证。经过课改,“练习记忆为主”作业的比例在下降,由课改前的84.3%下降为66%,而“读书思考„搜集整理信息”“实践性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的作业比例增加,比例分别从课改前的41 l%、17.9%、6.4%,上升为49%、3l%、26%,这一结果表明,以往以记忆为主的练习已经不是唯一形式,搜集整理信息等带有强烈新课程色彩的作业形式已经占了相当比例。这种变化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在回答“你最喜欢的作业形式”时,占最高比例的是“读书思考”和“实践性作业”(均为43%),然后依次为“小组讨论”(36%)、“搜集整理信息”(34%)、“练习记忆为主”(32%)、“撰写论文报告”(14%)。 (四)教学评价的目标更多元、方式更多样

新课程实验以学分认定、学生学习档案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项目,推动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课程评价改革。这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和教师都承认,在教学中“完全依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已经得到比较根本的改变。据调查,有55%的学生和71%的教师都认为“以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成了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还有26%的学生和21%的教师则认为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平时表现为主,参考考试成绩”。可见,新课程实验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纯看一次考试成绩的评价标准,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平时表现了。 (五)课程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更好地体现了时代性与生活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课改关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的目标,是实现得比较好的。

在“根据实验情况,你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得比较好的”调查中,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把“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更贴近”放在了第一位。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普通高中三年学习过程中转变最大的是“加强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在同学们列举的变化中名列第二(首位的变化是“提高了思维能力”,占56%)。课程内容的这种变化,无论是改革的初衷还是改革的效果,都是可以充分肯定的。

其次,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发生了变化。我们对普通高中三年学生学习过的14门课程(未含综合实践活动),按学生“最喜欢的”“最不喜欢的”“压力太大的„‘内容偏多的”“内容太难的„‘实用性差的”六个项目,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选择的排列次序来看,学生对学科兴趣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课程内容的变化。例如,政治科目在课改前位居“最不喜欢”的科目之首,现在已经退居“最不喜欢”科目的第5位了,显然,这与课改后的政治课程难度相对中等(“内容太难”序列仅排名第 8),而内容又相对于课改前更加贴近了学生生活有关。语文科目在课改后进入了“最喜欢”科目前三位,这固然与“3+x”高考有关,但确实也反映出其内容改革的方向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语文科目居然取代了化学科目成为“压力很大”课程,原因显然与语文被学生列为“内容偏多”课程有关。 (六)课程“三维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达成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方案中所规定

的课程目标。三年实验的努力,这个目标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达成了的。

经过抽样调查,我们发现,虽然课改前后,在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课程目标排序前3位的,依然是与知识学习有关的“智育”项目,但是其排序发生了变化。经过课改,学生认为体现较好的目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超越了“基础知识与技能”,从第3位跃为第1位,这当然是课改引发的变化和进步。其中,在14个课程目标选项中,学生认为“提高较大”的前5位是:①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3%);②基础知识与技能(52%);③交流与合作(43%);④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42%);⑤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35%)。教师们认为“体现较好”的前5位分别是: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17.5%);②基础知识与技能(17.20%);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4%);④交流与合作(13.8%);⑤搜集和利用信息(9.8%)。学生与教师的排序中,除了第5项有所不同,前4项虽然排序有别,项目却是一样的。显然,我市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中,除了认真落实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十分关注“过程与方法”,强化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七)高考成绩仍然保持高位稳定

2007年,我们在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科学备考观,坚持发挥我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群体优势的基础上,还特别加强了新课标的再次研究,增加了一些适应新高考的新措施,始终把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师的新课程教学水平作为提升备考效率和备考质量的关键。2007年我市新课程首次高考,与课改前的2006年高考相比,成绩仍然稳定在全省的较高水平。在普通高中继续扩招而高校招生计划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市本科上线率比2006年提高了1.6%。上线人数历史性地突破了两万大关,达到21579人;高分学生上线人数继续保持优势,约占全省学生的l/9,在省公布的三条标志性的高分线上,分别约占全省学生的1/

4、l/5和1/6,继续体现了我市在基础教育质量上的优势,也在某种程度展现了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成果。

五、探索中有反思,要逐步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和实践

三年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产生了一批成果,这是新一轮课改的宝贵财富。但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完善。

确保普通高中新课改目标的实现这次普通高中课改的目标指向十分明确,改革的矛头直指目前普通高中普遍存在的应试顽疾。三年前课改提出的“改变我国普通高中长期以来以高考为基本追求,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被动局面,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课改总目标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广大学生、家长欢欣鼓舞,但在实践中,我们却无奈地看到,普通高中学校在高考压力下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课改中的许多尴尬局面,原因多与目前社会对高考的认识有关。

从课改设想本身来看,改革政策是很理想的,比如,学生分学段学习,逐个模块拿学分,拿足学分就毕业,负担轻压力小,学生完全根据自己意愿选学模块,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但在目前高考仍是普通高中主要出口的现实下,学校、学生、家长如何面对高考?如果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与高考内容不一致怎么办?如果学校教的与高考考的不一致怎么办?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想转变教育观念和思想,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关注高考,因为教育虽然相对独立,但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

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应试”做法虽然体现在教育工作之中,但“应试”

观念不是教育部门和教师独有的、固有的观念,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分配制度、巨大的就业压力、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下存在于整个社会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承认我国还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在这个历史阶段,高考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取消的,高考客观上在制约着课改,是事实。要改变“应试”的观念,不仅仅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更新观念”的问题,因为单靠教育部门是远远做不到的,不可能就高考改革而改革,更要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的配套改革。所以,试图通过课程改革转变由残酷的考试现实衍生出来的应试观念,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改革应该坚持唯物主义,我们要客观地承认考试评价对实现课改目标的杠杆作用,系统地设计教育的整体改革,课改的目标才能有效地实现。

(二)全模块课程结构有待完善

“学习领域一学科—模块”的课程结构是本次普通高中课改最大的亮点之一,其中的核心是模块。经过三年的实验,课程结构的变化确实促使了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但大多数校长、教师对于新课程设计的课程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认同度并不高。据调查,约有一半的校长和教师对“新课程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的课程管理模式持否定态度。仅有5.6%的校长和18.3%的教师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对所有学科都适合。

模块结构最大的优势当然是它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为什么实行起来困难重重,不被认可呢?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民俗习惯决定了上下学期的划分受制于春节,无法保证每个学期恰好20周(两个学段),再加上“五一”“国庆”两个“黄金周”对课时的冲击,所以,每个模块36学时授课、4学时复习考试的设计,在客观上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更主要是由于目前普通高中的学生规模、教师编制、教室场所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加上必须三年毕业的学制设计和学生安全等因素,允许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个人课表、跨年级跨班级在三年内自己安排修习必修模块的可行性很低。同时,完全按40学时来划分模块,事实上造成人为地机械划分知识内容,导致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割裂,使不少学生产生了新的学习障碍。另外,一个模块一本教材,造成教材数量大幅增加。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据调查,有63%的校长认为“与课改前相比,家长支持孩子读书的经济负担比课改前更重”。

所以,通过实验的实践检验,在目前的情况下,把全部必修内容人为地硬性划分为40学时一个模块的这种改革,条件不够成熟,对增加选择性的目的意义不大,反而大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困难和学生学习的困难,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值得总结反思。

在选修课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发展需求,自由选择选修模块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有很大的价值。但从实践来看,只有选修2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而纳进高考内容的选修1课程,由于统一高考的考试制度的影响,使得学生真正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需求来选择模块的空间极为有限。尤其是目前的高考方案,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功利的博弈。 因此,根据实验,我们建议:把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由“全模块”结构调整为“半模块”结构,即必修内容不再采用模块结构,选修部分内容仍然保留模块,以利选择。从操作上,可以选定少数学校作为个案继续开展“全模块”的课程结构的实验研究,面上的学校,可以允许必修内容由学校

自主安排。

(三)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

新课程实验后,我市普通高中出现了一个预想不到的矛盾: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加重了。根据问卷调查,79.6%的校长和61.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课改前更重”,69%-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和“比较重”。据统计,学生中明确表示自己“高中三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有8小时”的居然只有6%,而“平均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却有29%!近十多二十年来,我市绝大多数的高中

一、二年级基本上是没有利用双休日进行学生补课的。但是从2005年开始,高二甚至高一利用周六补课的现象有所增加,据估计,新课程实验后,我市非毕业班中曾经利用双休日补课的学校约占了1/3。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当然比较复杂。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不够完善,新教材不够成熟。其中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模块数量过多、部分模块内容过多、部分知识的呈现不利于学生学习等因素。

模块数量过多,并行开设学科过多。课程方案的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没有处理好局部(各个领域、学科)与整体(课程方案、学习时间)的关系。以模块数量为例,按5天工作制,周学时数为35,除了必要的班会、自习、体锻,周课时充其量是30,每周也只能并行开设8个模块,高中三年中,除了高考复习时间外,用于新课程教学的时间最多是9个学段(即从高三上学期中才进入高考复习),共能学习72个模块,拿144个学分,刚好达到毕业水平,按照新课程方案,144学分的构成是116(必修)+22(选修1)+6(选修2),按这样计算,选修l课程最多只有时间修习11个模块,这连高考需要考查的选修模块数都应付不了。

课程内容偏多。这一轮高中课改要着力解决的一个课程偏向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然而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无论在课改前还是课改后,物理、数学、化学、外语等4个科目,都毫无变化地仍然是学生感到“内容太难”的科目,而数学和历史,依然被学生列为“内容偏多”的科目。认为新课程“容量偏多”的校长和教师都明显要比课改前增加,83.3%的校长和63.2%的教师都认为课程的容量偏多,而在课改前这样认为的

校长和教师分别只有78.2%和37.1%。课改的这一目标在这几个科目似乎并没有实现。

二是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滞后。新的高考方案、考试大纲和说明迟至实验第三年才陆续公布,仅凭弹性颇大的课程标准,教师难以把握教学要求,普遍加大了课程内容的“保险系数”,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是教研部门、学校领导,以及广大的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验起步阶段,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水平还很不适应,再加上对普通高中大规模扩招后学生基础起点变化的不适应,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负担过重。

当然,随着课程实验的进展,高考方案以及考试大纲等配套措施逐步公布,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能逐渐把握。通过全员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加大普通高中各学科教研,努力缩小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课程实施之间的差距,新课程实验带来的不适应已经逐渐缓解。但由学习内容过多所带来的结构性的学习负担,压力仍然相当大。

因此,建议根据四个实验省的实验情况,及时修订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适当减少模块数量,调整部分容量过大的模块的教学内容,以逐步实现新课程实验提出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的目

标。

(四)对新课程实验中倡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评价制度改革等要坚持辩证、渐进、实用的原则,确保改革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新课程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丰富而不是彻底的转变。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却并不是新课程全部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是否组织了探究,是否安排了四人小组讨论,并不能说明是否实施了新课程。事实上,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变革着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变革,不能把变革学习方式简单地理解为“新的”取代“旧的”,新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旧的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为补充、发展完善的关系。例如,我们既要看到探究学习是师生在课堂中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需要大力倡导,又要看到这是一种受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制约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不适用于任何内容的学习方式。所以,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彼此取长补短,不可偏废。

“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它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不断感受成功和进步,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存在流于形式或过于繁琐的现象。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还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一定要有科学可行的评价内容、标准和方式,要坚持发展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于“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以下两个操作方式是值得借鉴的。一是指导学生精心选择档案袋收集的内容。档案袋的材料要精,要对学生本人真的有用。内容可以相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记录自己成长足迹,回味成功喜悦的材料,例如每个模块的学分认定表、获奖的作品或证书、某些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成绩记录等;另一方面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对身心发展有促进的材料,例如一些自己感到确有心得的学习小结和体会、章节知识归纳、某些科目的错题记录等,这一类档案材料应该是动态保存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应该是十分讲求实效、十分个性化的,所以,指导学生选好放进“袋”里的材料,对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二是由学生自我保管“成长记录档案袋”。“成长记录档案袋”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元认知学习能力,学会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逐步实现学会学习。真正需要不时翻阅档案袋的人是学生本人而不是教师,它不需要保存在教师办公室或者学校教导处,成为点缀、形式,甚至“垃圾”。教师要做的事,是通过定时检查、表扬优秀等方式,指导和督促学生建好、用好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发挥档案袋的真正作用。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到,实施新课程的保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例如,学校场室、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教师数量偏紧、工作压力过大、待遇偏低等问题,这些都必须在下一阶段的实验中尽快完善。

三年来,我市各级教育部门、教研部门、普通高中的广大校长、教师,克服困难,认认真真地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成绩是显著的。全市普通高中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在不同程度得到转变,同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操作经验,也推动了普通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验,我

们也认识到,作为改革的实施者,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务实的改革精神和改革态度,在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关系时要坚持辩证法,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改革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关系。我们期待有关部门根据实验情况尽快修订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标,修订新教材,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实施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我们将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缩小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的差距,从操作的层面保证新课程在我市的顺利实施,为提高****市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为原版的改版,但是看到需要的人多,我就弄小一点。

高中新课改

新课改经验总结报告

甘肃高中新课改

新课改高中英语论文

高中新课改经验交流

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对新课改革论文

高中新课改培训心得

我与高中新课改

[高中一年级]新课改4

《高中新课改革总结报告.doc》
高中新课改革总结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