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教后反思

2020-03-02 02:47: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

——《麋鹿》教后反思

张应芳

《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这一教学主题,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复习导入,设疑自探

在复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麋鹿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从而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

二、精读品味,解疑合探

(一)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这一环节学生围绕“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这个问题自学探究,圈点批注,然后小组合作,教师点拨。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

性,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保证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教师的适时点拨,为学生的阅读、批注给予必要的指导。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二)班级汇报,细读品味。

此环节是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围绕“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这一问题进行汇报交流,细读品味。

1、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梳理出麋鹿传奇经历的示意图,然后对照示意图来讲述麋鹿的传奇经历。

2、明白了麋鹿的传奇经历后,引导学生再用心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3、出示驯鹿图,辨别它是否是麋鹿,并说出理由。这实际上是巧妙地给学生一个“诱饵”,“诱”他们去观察,“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从文中找出答案。

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如果说给学生一个“诱饵”,“诱”学生读书,让语文味、儿童味渐渐弥漫开来,那么让学生充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的角色则会让语文味、儿童味更浓。这样的安排是有梯度的:让学生当讲解员,解说麋鹿的主要特点;当高级讲解员,从容应对参观者提出的有关麋鹿的问题。难度一步步加大,但始终咬定“语言”没放松。教师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多个情境,其“醉翁”之意不在“角色”,而在乎“语言”,在乎“思维”。这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积累语言、活化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胆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浓浓的语文味、儿童

味在这“解说”中尽显,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去描述”这一描述方法的渗透如“春雨润物”般无痕。正如我在课堂上所言:“是啊,读书不能死读,要活学活用。同学们,记住,描写一样事物,要抓住它的特点。”

三、深入研读,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质疑再探: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自然引领学生探究“麋鹿会不会再次面临灭绝的危险境地”这一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这个环节中,学生提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一堂课接近尾声,整体回顾,启发学生思考: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小结,从而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心灵。就这样,《麋鹿》一课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五、布置作业,运用拓展

作业超市这一环节的设计,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读写结合,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现阅读教学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的完美结合。

教后反思:

一、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设计理念新颖而紧扣文本,凸显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这一教学主题,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够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在阅读中感悟,在表达中创造,释放情感,放飞心灵,实现情感、智慧与品德的升华。

2、教学环节设计精彩,充满童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精彩设计弥补了说明文语言平时枯燥的不足。其中让学生充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的角色充满了童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多个情境,“醉翁”之意不在“角色”,而在乎“语言”,在乎“思维”。这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积累语言、活化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胆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而浓浓的语文味、儿童味在这有趣的“解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自主和谐的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本节课,我始终以自己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为身份,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探究,一起体会文本,一起感受人物,一起咀嚼思想。课堂就是学生文本感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个性展示的平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只做好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究学习中,一步步深入文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气氛活跃、和谐,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心智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情感得到了熏陶,能力得到了培养。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探究,乐于思考与发现,畅所欲言,个性张扬,获益匪浅。

4、精心设计,突显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说到参与就要考虑到主动参与、被动参与以及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问题的开放性,师生交流体现民主和平等,体现课堂生活的真实、自然。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使认识更深入,学习更有效。主题教育理论的滋养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如何在课堂生活中定好位,能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在学生需要时能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有效的,高效的,也能体会到课堂上弥漫着创新的气息,如本节课中设计的让学生谈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使学生在主动、积极

的探究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引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时,恰到好处地将语言训练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抒写心声的契机,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心灵。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这精彩来自于充分的预设,来自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可,来自于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来自于教师对课堂生活的理解。

5、教学手段灵活,多媒体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易疲劳。为了避免这类现象,多媒体起到了明显的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课文插图、重点语言训练都借助多媒体展示。由于课件制作精美,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尽管教学中能够紧扣主题施教,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对学生关注不够。

可能是一门心思放在了教学环节上,所以对学生关注不够。对有些学生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没有注意到,没有予以纠正;忽略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对学生的回答听得不够仔细,有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我却没有注意到,没有予以纠正。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没有落到实处。

这可以说是本节课最大的缺憾。由于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语言比

较平实,不容易读出感情来,因此课堂上过分重视了学生探究解疑的学习活动,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使有感情的朗读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落实。

3、本节课还有一个失误,就是课前没检查课件播放情况,结果上课时一段配乐打不开。本来设计好在出示麋鹿图片时插入一段优美的钢琴曲,以渲染氛围,便于学生入情入境,更好地认识麋鹿,可由于自己的疏忽,配乐没能播放,教学效果自然没有预期的好。

三、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有几点深刻的感受:

1、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自己刻苦钻研、深思熟虑、力行实践过的东西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厚重积淀、广博的知识、充分的预设、先进的教学理念才是衍生精彩的基础。

2、我深深感受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我们应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了这样的探索精神,才有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

3、我越来越感觉到,深入地反思一节课,能强化心智,带给我们新的发现和感悟。我们应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同行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每个人的课堂教学都精彩纷呈,让我们都来享受充满活力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幸福吧!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麋鹿教后反思.doc》
麋鹿教后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