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

2020-03-03 15:07: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程序实践教学

关于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调查报告

作者:丫丫

系别:建工系

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学号:080101002

3指导教师:俞辉

二零一零年六月

目录

一:内容摘要:农民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浅析

二:主体,农民经济收入现状

三:结论

.......6

四:存在问题

......7

五:建议

.......3页 页页页...........7页

.......4..关于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农村改革20多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采取了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民收入结构等办法来推动农民增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 397.60元增加到1990年的686.31元,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1577.74元,1996年又在国务院采取大幅度提高订购粮价格的情况下出现9%的增长,达到1926.07元。但是自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为4.6%、4.3%、3.8%、2.1%,分别比上年减少4.

4、0.3、0.

5、1.7个百分点。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纯收入达到10642元。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

导语:首先对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特征浅析: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近几年农民水平的明显提高,但部分地区仍无任何提高,部分地区生活水平与城镇相差很大(如内蒙古地区与天津地区)。 因此国家对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主体:

(一)农民经济收入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我过的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正所谓“农民富,天下富;农民稳,天下稳;”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农村改革二十多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采取了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了农产品加个,改善农民收入结构等办法来推动农民增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内蒙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粮价方面,在国务院采取大幅度提高订购粮价格的情况下出现9%的增长,但自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随着农民收入状况的不断变化,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变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商品供给和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从农村经济来源分析:农民收入分为工资性、家庭经营性、实产性、转移性等反面。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劳务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主要包农业生产,如粮食、饲养畜禽等。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对外投资和财产租赁等取得的收入。在各种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最大,增长势头也比较好。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措施和潜力是增加农民工资和家庭经营收入。

倘若说收入状况说明的是农民改善生活水平的基础的话,那么消费才是真正实现生活水平提高的途径。而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所以收入状况对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整体生活水平悠着直接的联系和重要的影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原因。内蒙古居民地区和天津地区相比,近年来天津等发达城市,在各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都遇到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帮助,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或支农政策的转移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还有大多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福利,如:公费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而农村居民并不享有此项福利.

(二)、改变农民年收入来源的一个明显方面分析: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及农民工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间流动,使得农收入来源结构摆脱单一的形式,出现了多元化结构格局,收入来源主要有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工业收入,商业等,以及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伴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工潮”的出现,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为了农民获得收入的心选择。这是一种工资性收入,其中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占14.2%,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而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成了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三)、收入构成特征: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方财政研究中心杨灿明,刘京焕主编:《中国地方财

政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引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九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状况实证分析》,载《中国农村研究》第四期。这些材料可见,虽然农业盈利水平降低,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出现负增长,但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而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来源,也在支撑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农民收入的增量来看,主要表现为

二、三产业经营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三产业及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特别是随着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增长乏力,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农民通过外出务工经商和在乡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得到的收入逐渐在农民增收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

(1)农业生产成本高,收益少。农产品市场的长期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跌。由于信息不畅通,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很难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理性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这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难以改变。而同时随着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更加剧了价格的下跌趋势。这是导致农业生产收益少的直接原因。虽然政府也曾为改变这种局面而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但是同时也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产生刺激,造成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结果依然是增收空间十分有限。另外,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也是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但农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使得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明显偏高。农产品价格下降,或者虽然农产品价格上升但是农资投入成本价格过高,这两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的困境。

(2)市场经济不发达,就业和收入门路有限。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民资金积累不多,影响了农村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市场不发达,小的集贸市场多、上规模的市场少,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全、流通不畅。由于农民积累的资金不多,没有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投资其他生产领域,这使农民通过市场增加收入的可能受到阻碍。(3)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观念因素的限制。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在观念上往往会有很多局限性,这些限制因素既影响了在农村科学种田,也难以找到其他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这是来自于农民自身的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

(4)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过重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政策性原因。要真正把增加农民收入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政府的很多改革措施让减轻农民负担开始见到实效。

(五)提高农民收入出路:①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门路。②减轻农民负担。③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证。

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科技兴农,知识富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六)、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分析:

(1):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后农民们的整体经济状况大大改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增收遇到各种困难,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综合质量的提高。

(3):农村社会保障较城市较低,尤其在社会救济援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方面。所以解决社会基本保障的根本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维护农村大局稳定。

结论:

搞好农村收入,建社会注意新农村的思考。

(1):解决“三农问题”,要着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①: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财政收入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③: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

(2):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作性。

(3):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经济发展雨环境保护协调;而在我的家乡内蒙古这一原则却被违背,导致乱砍乱伐,环境污染严重,大量水污染,土地退化,酸雨危害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把经济建设与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环境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事业,是吸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深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素质修养。

存在的问题:

有些国家不大到地方的政策事都能及时下达;对于各地方的交通能直接影响本地经济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改善一下各地方的交通问题?有着大量人口生存其中的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了,农业怎么办?农业如何具有竞争力?如何使农业和国际接轨?城镇化之后,农村怎么办?农村是否能够成为繁荣的、农民能够享受和城市一样公共产品的、安定繁荣的农村,而不是凋敝的农村?留在农村的农民能不能过上富余安定的生活?

建议:

所以我希望国家及地方政府能实事求是的落实各种政策,解决农民的切身问题,重视“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doc》
新农村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