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2020-03-04 02:06: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北漂的感悟

【摘要】我大学生涯中的第一个暑假已经结束,在新一学期到来之际,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是该对自己这两个月来的所作所为进行一次好好反思了。人人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我却不敢苟同,我相信“检讨才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过去,吸取有用的经验教训,用批判的精神来审视自己,不断的在检讨中改进才能不断进步。所以我这次论文围绕自己暑假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当中的见闻来分享自己获得的一些感悟,和对自己的反思,我将这段宝贵的北漂经历以论文的形式来剖析社会,了解自我。

【关键字】北京的贫富分化外来务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竞争

前言

做为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今年仍然以平稳上升的经济态势傲立群国,改革开放至今,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甚至赶得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城镇化水平也逐年快速上升,中国的GDP也挤进世界前三,等等一切明显的经济大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宏观角度中国看似一切发展得很好,然而要客观了解真正的中国现状还得从大众平民的角度出发,在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来剖析社会,才能最大限度的反应中国真真切切影响着百姓的困难与社会问题。国人的幸福不见得来源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不是领导说已经为国人的幸福竭尽全力说的算,而是国人得到切身利益的满足,幸不幸福是大多人说的算。所以我有幸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北上来到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城市——首都北京。用自己在北京的亲身经历,透过现在看本质,客观地反应目前社会当中的贫富分化,外来务工的权益,大学生就业与价值观的问题,用理性客观的唯物辩证方法来解释现状,并给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外来务工在大城市的压力

很多怀揣着理想的人千里迢迢的来到北京,其中包括其他地区的贫困山区的青年和本科毕业生等。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北京各方面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住房、医疗等条件也难以保证。企业为了招揽工人,给出了较高的工资,但是,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在福利待遇方面根本就无法保证,并且,工人始终都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对于新一代的打工者来说,好的发展前途更重要一些,待遇和编制内的职工差距太大,很多单位也是没办法,就像兰州市就业局有关人士提到:“只有让外地民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中,才能真正留住这些年轻的务工者。你需要外来务工者干活,但是不可能让他干得长久,政策有限制,只能是打短工,又怎么可能指望他好好干?其中,企业的劳务派遣制度,是个很恶劣的制度,直接导致了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酬,一个企业进行体制划分太恶劣,同一个岗位,有编制的6000元一个月,劳务派遣只有1000多元。”而这些是现在根本就是无法改变的事情,并且,也干不了一辈子,等将来老了,干不动了的时候,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生活。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回家乡发展。像我在顺义铁匠营找到的一份快餐店

的杂工,工资很低,工作时间又长,要不是出于路费贵的因素,我很可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来。

近日,北京东三环附近“80平方米两居室住25人”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鸽子笼”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记者调查了解到,尽管经过了整治,但“鸽子笼”、“房中房”仍然普遍存在。一户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可以住下近30人。曾经排查小区房屋的街道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见过一户居然住了50人左右,“看起来像火车的卧铺。”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鸽子笼”的出现,是北京高房价、高房租与中低收入人群的矛盾,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而整治“鸽子笼”也是为了保障租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初虽然在北京六环,但房租对我这种普通打公仔来说仍是不小的经济压力,更别说靠近市中心的地段房租费了,所以合租房对普通外来打工的追梦是很好的一个栖息地的保障,即使住宿条件再恶劣,他们也愿意像小强一样坚强的活着。然而北京近日发布新政: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单个房间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北京的群租现象或将淡出人们的视野。我在想,这是剥夺生活在底层的人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可能让大部分有才能的却因交不起房租而黯然离去,他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许许多多人的向上层奋进的路。一句话,要是你是穷屌丝就滚回你来的地方去。

北京的贫富分化

我国的经济总量比10多年前增长了数倍,但在整个收入分配体制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基尼系数是0.474,事实上也承认了贫富差距不小。所以,无论用何种方法计算中国的贫富差距,都不能掩盖中国事实上的贫富分化现象。对此,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注这一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近日,北京的资深风险投资人查立称,中国首都至少有6000名每人手握300套房的“超级房主”。这一披露引发了中国房地产专业人士和业主们的激烈辩论。这些富豪绝大多数从事制造业和房地产,其具体身份不得而知。牢骚满腹的中国网民称,他们相信其中不少是“腐败官员和国企老总”。有人评论道:“少数人采用不当手段获得财富。房地产泡沫加剧了贫富差距。”。

在北漂中,一次和朋友去三里屯的商城走走看看,都是世界名牌的门店,停车场停的不是奔驰奥迪就是保时捷法拉利,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是苹果手机,和奢侈的首饰。还有食娱等方面都呈现出贫富分化现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我认为,如果只是围绕一些概念简单讨论,如“贪污腐败”、“权贵资本”、“特权阶层”、“转轨转制转型中缺乏三公”、“官商勾结”、“垄断利益”、“二元结构”、“全民资产未被全民分享”、“资本剥削”、“苛捐杂税”、“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等,我们只能陷入来回打转、遍寻无解、越来越烦恼的境地。

因为越来越烦恼,而且相互传递烦恼,我们可能会忘却两个基本事实——

其一,虽然现实中存在不少贫富分化,但即使今天的贫困阶层,从实际享有的生活水平看,总体上也已得到相当改善。今天谈“贫富分化”,不能忽视改革开放

30年中国国民福祉极大增益的大前提。要论证这一点,甚至不需要借用中国每年减少了多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汽车拥有量增加了多少等数字,仅从一个经验事实就可证明,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已不再把西方生活当成天堂梦想,相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一部分已选择在这里生活。其二,必须要看到,大部分中国人的财富积累都是通过阳光下的奋斗获得的。如果把贫富分化现象,过度地和“灰黑”联系、联想到一起,其实是在否定大部分中国人的奋斗史,是在否定我们自己。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而且处在不断金融化的市场经济之中。我们再也回不到普遍贫穷的计划经济年代。那时的福利相当均等,但是非常低廉和匮乏。贫富分化的现实,尤其是在资产价值意义上的贫富分化,会长久地伴随我们。我们能做的,是以一种理性、客观、全面的态度,仔仔细细地研究,金融化对于经济、社会的短、中、长期的效应和利弊。然后,结合中国的特点,最大可能地趋利避害。

压力下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在北京工作当中,我曾想放弃过,但理想和积极进取,在实践中创造价值的人生观让我坚持了下来。刚到北京,先来到的是事先联系好的大鸭梨餐饮公司在花梨坎的一家分店当服务员,第一次见到店里的经理,他很热情友好,但当他直截了当的问我和同来北京的同学是否是暑假工,我们两很是尴尬,没有正面回答。经理其实看出我们是临时工没有为难我们还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并为我们两安排了住宿。在不到一百平米的简陋公寓内挤住着14个人,共两层,就有将近30个人,然而就是这30个人却合用一个卫生间,虽然我很失望,但谁叫我是北漂一族呢。第二天去上班,真正掌握大权的店长来了,一问知道我们是暑假临时工就当场把我们解雇了。这意味着,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我们,无亲无故,手里揣着一点生活费在这么高房租,高物价,高压力的工作竞争的北京要临时找到一份工作和栖息地有多么困难,我和他两人经历了一波三折终于找到了包吃住的餐饮工作。在找工作中,我明白了,要么你能力过强,要么你有人脉与财力,否则你只能在底层卖苦力,收着微薄的工资,付着高昂的生活开支,更谈不上买房,成家。我有自知之明,目前自己只是普普通通的大一本科生,专业知识还是半桶水,工作经验更是少得可怜,要工作要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

基于自己的情况,我没有好高骛远,而是正确认识当前北京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的寻求就业机会,我经历了中介的忽悠和找工作之路的艰辛,好容易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找到。为了先稳住脚跟,我决定先就业在择业,像思政课金莉老师所讲的那样,大学生择业要服从社会需要,要结合自身优势。最终我在一家快餐店打杂,要洗菜,切菜切肉,卖菜,打扫卫生,乘饭等等除了炒菜其他一切流程我都得要学要做,对于在校大学生,平时很懒,少做家务的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天12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也没有礼拜天,工资也不高,还累得半死,我知道自己在老板剥削着,虽说想过回到自己安逸的家乡,当我没有。一股不服输,要强,肯吃苦的心态让我坚持了下来。在繁琐低级的工作中,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在校时是多么不求上进,多么安逸,而现在!我得有竞争力,我得有真正的实力,要不然等浑浑噩噩三年过后,自己还只能停留在找工作和干着底层的苦力活儿。想想,有一股后怕让我暗地里下决心,一定要在今后不管在学校还是生活中不断努力,在反思中进步。

我得重新找到自己的理想信念,让它指引我朝着人生目标奋斗,提高我的人生精神境界,并提供我前进的动力源泉。大学生要有历史使命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确立积极人生态度,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结论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要想在当今中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不是看你得到多少,而是你能为这社会创造出多少你的价值。我侧重写北京,是因为他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大城市的缩影,透过生活在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客观看出中国城市个方面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上面我针对写了住房和找工作和贫富差距,个人人生态度等话题展开,让自己在了解社会现实中调整好自己,学会自我定位和管理,使自己不至于在这鱼龙混杂的社会中迷失自己。

参考文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浪财经环球时报》,百度百科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社会实践课》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

思政课社会实践

思政课论文

思政课论文

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论文评选

思政课社会实践方案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doc》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