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2020-03-01 22:52: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湖北省建设厅

2006年第9期 ——政策聚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尔后,省政府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省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具体的工作措施。目前,全省各地积极行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小城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建设厅主要负责人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省发改委等20个省直部门负责人任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确定了省直各部门支持“百镇千村”职责,整合各部门资金,捆绑支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了加强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力度,省建设厅成立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指导小组,负责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各市、州、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了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制定“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目标。完成了10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的省级备案核准工作,列入2006年先行整治的50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基本达到有关标准和要求:产业支撑较强、基础设施较为配套、特色较为明显。

——确定“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名单。在反复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已经确定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名单,即: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100个重点发展城镇,1000个示范村,2006年启动村庄整治的500个示范村和100个试点示范村。

——编制一个规划和两个导则。省里编制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十一五”期间村镇建设的重点、主要政策技术措施及支持项目,该规划与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了对接。

——举办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培训班。省里在谷城县举办了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培训班。各地也以动员会、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据统计,现已举办培训班138期,共培训骨干11640人。

——重点镇建设得到加强。今年以来,各地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把重点镇建设与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加投入,改善和配套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镇容镇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庄整治有序开展。各地对示范村的整治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强化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资金,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驻村驻点,陆续展开村庄整治工作。据统计,全省1000个示范村中省里计划启动整治500个,由于各地积极性高,实际计划今年启动整治的达到871个。

由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刚刚启动,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村镇规划编制进度较慢,实施监督力度较弱。二是村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施配套较差。三是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有待加强。

关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严格监督管理。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首先必须抓住规划这个龙头,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和严格监督执行规划,有序调控各项建设,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编制村镇规划,要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相衔接,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村镇的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建设与发展、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功能分区和设施配置,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编制村镇规划,必须把事关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强制性项目。村镇规划要充分体现和全面贯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按法定程序履行技术性评审、社会公示、依法审批及备案等环节,体现规划的法定性与强制性;在当前乡镇无专门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规划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和“一书一证”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广泛筹集资金,加快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100个重点镇,尤其是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八有”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镇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用创

新的精神、改革的办法解决重点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各地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适用、价廉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索总结简便、有效的城镇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重点镇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三)大力培育特色,提高建设水平。重点镇要在创特色、出精品上下功夫,从主导产业、自然风貌、街道建筑、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人文风情等方面,准确定位,加大创建特色镇的力度。要培育产业特色,壮大经济基础。依托自身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避免产业雷同和产品的低水平竞争,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重点镇还要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确定自己的街区布局、建筑风格、绿化树种等,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要培育人文特色,提高城镇品位。

(四)抓好村庄整治试点。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村庄为基础,通过整治村庄环境,改变村容村貌;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培育和谐文明的村风民俗。实施“一建三清四改”(建沼气池;清路障、清淤泥、清垃圾;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告别“脏乱差”,让农民群众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洗热水澡。当前要突出四个方面的整治:一是治乱。编制好村庄整治规划或行动计划,有效解决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问题。二是治脏。抓好环境卫生治理。实行人畜分离,柴垛归点堆放,生活垃圾定点收集,集中处理。三是治路。结合交通部门“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解决好村庄对外交通问题,解决村内道路硬化问题,改善路网布局,力争硬化路面能通到每个农户门前。四是治水。结合水利部门的“改水”工程,解决好饮用水的水量和水质问题。除饮用水之外,还要解决好洗澡、洗衣、冲厕用水等。完善村庄内排水沟渠和管网,解决好排水问题。全省抓好100个试点村的村庄整治,让每个县(市、区)都有典型可看,有经验可学。

(五)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镇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关于创建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百镇千村工作

关于 “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开展情况的报告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某市“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西湖镇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实建设新农村

全省“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实施范围(资料)

桂林街道“百镇千村”汇报材料

百乡千村工作总结

市建委关于申报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建设村名单的报告

《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doc》
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