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示范镇建设专题发言

2020-05-11 来源:专题发言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示范镇

求真务实抓创建

全力以赴保平安

----访谈专题材料

张寨镇享有阜南县的 “东大门”之称,东部与颍上县南照、红星镇犬齿交错,南部紧靠淮河蒙洼行蓄洪区,西部与黄岗、焦陂镇接壤,北部与朱寨镇隔河相望。全镇辖12个村、177个自然庄,人口590

39、耕地51523亩,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

近年来,张寨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以建设“平安张寨”为载体,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紧扣全镇经济发展大局,立足高起点,瞄准高标准,求真务实抓创建,全力以赴保平安。坚持将平安建设创建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大力营造宣传氛围;针对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突出的实际,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强化措施落实,形成了以开门受访、流动巡访、专题接访、预约走访、超前面访和跟踪回访的“六访”为内容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打防控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建设,着力构筑“卡口控点、民警专职巡逻控线、群防群治力量控面的防范体系。切实强化镇、村综治办(工作站)、公安派出所、综治指导员和治保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有效形成了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机制,有力推动了全镇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近年来,张寨镇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涌现出“张中华义救翻车汉”、“杨中伟、王学会舍身追窃贼”、“韩勇等群力擒窃贼”的见义勇为英雄壮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顺利通过市、县“无邪”创建、“平安乡镇”创建、“五五普法”验收,“严打”、“防邪”、综合治理等工作受到了县委、县政府表彰。

我们平安建设工作的切入点是:

一、抓重点,夯实平安建设创建基础。

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升技防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化防控网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技防升级扩面。在全镇重要部位、重点单位及交通要道口投入10多万元增设治安卡点,安装了施转监控装置,做到了全镇无缝隙覆盖,对外成功为颍上交警破获交通肇事逃跑车辆提供了视频监控录像、对内为亿丰粮油公司电缆线被盗、外地药狗贼夜间开车到贾楼村药狗、阜阳人乘车到张寨镇对尹维明伤害案、刑警大队破获朱寨盗窃案窃贼逃跑时途径张寨境内等提供了铁的视频录像线索。二是构建镇级技防网。强化督促,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镇区域视频监控中心建设进度,确保技防升级扩面目标按期保质实现。三是构建单位技防网。大力开展技防企业、技防单位、技防学校、和社会治安先进村等创建活动,着力推进村民住宅防范,以贾楼新村为试点安装“十户联防”电子警报器30组300户,推动了全镇村民住宅技防工作开展。四是将所有主次干道和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全部纳入巡控范围,真正形成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集打击、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现代化治安防范新局面。

二、攻难点,彰显平安建设创建力度。

强化专职联防队伍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力量。我们从建立“五制”入手,加强专职保安联防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促进专职联防队伍建设的规范运行。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专职队伍的装备投入,力争达到“准警察化”水平。三是建立巡防运行机制。配备专用巡逻车,灌制循环播放录音逐庄巡防、播放,合理布建巡防力量,重点开展夜间巡防控制,加强巡防,努力压降可防性案件的多发势头。四是健全基层组织网络建设。筑牢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

(一)统一标准。明确每个村、单位综治工作站、警务室全部达到有房子、牌子、电话、制度、台帐、宣传栏“六个一”的标准。

(二)工作规范。各村、单位综治工作站、警务室以民事调解、治安防范、法制宣传、人口管理等为主要职责任务,建立例会、学习、情况报告等工作制度,保证规范运转。五是整合力量。实行“一体化”工作模式,集中开展民间纠纷钝化、治安巡逻防范、法制宣传教育等基础工作,增强工作整体效能。

三、推亮点,突出平安建设示范镇创建特色。强化平安建设创建宣传,营造平安建设氛围。精心策划方案。围绕平安建设创建目标,始终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抓好平安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前提,做到既进行思想发动,又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及时制定平安建设宣传计划,力求创建工作达到全时空、全方位、全覆盖。精心组织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创建活动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全力提升平安建设整体水平。强化调处,立足预防,立足基层,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社会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以“依法、规范、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镇调处中心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战斗实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建立滚动排查、定期排查、重点排查相结合制度,增强预警性,努力压降群体性事件。

今后我们将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决定”和“两会”精神及“六五普法”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创建活动,为建设“平安张寨”“和谐张寨”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2篇: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湖北省建设厅

2006年第9期 ——政策聚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尔后,省政府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省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具体的工作措施。目前,全省各地积极行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小城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建设厅主要负责人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省发改委等20个省直部门负责人任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确定了省直各部门支持“百镇千村”职责,整合各部门资金,捆绑支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了加强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力度,省建设厅成立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指导小组,负责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各市、州、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了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制定“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目标。完成了10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的省级备案核准工作,列入2006年先行整治的50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基本达到有关标准和要求:产业支撑较强、基础设施较为配套、特色较为明显。

——确定“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名单。在反复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已经确定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名单,即: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100个重点发展城镇,1000个示范村,2006年启动村庄整治的500个示范村和100个试点示范村。

——编制一个规划和两个导则。省里编制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十一五”期间村镇建设的重点、主要政策技术措施及支持项目,该规划与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了对接。

——举办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培训班。省里在谷城县举办了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培训班。各地也以动员会、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据统计,现已举办培训班138期,共培训骨干11640人。

——重点镇建设得到加强。今年以来,各地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把重点镇建设与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加投入,改善和配套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镇容镇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庄整治有序开展。各地对示范村的整治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强化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资金,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驻村驻点,陆续展开村庄整治工作。据统计,全省1000个示范村中省里计划启动整治500个,由于各地积极性高,实际计划今年启动整治的达到871个。

由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刚刚启动,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村镇规划编制进度较慢,实施监督力度较弱。二是村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施配套较差。三是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有待加强。

关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严格监督管理。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首先必须抓住规划这个龙头,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和严格监督执行规划,有序调控各项建设,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编制村镇规划,要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相衔接,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村镇的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建设与发展、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功能分区和设施配置,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编制村镇规划,必须把事关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强制性项目。村镇规划要充分体现和全面贯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按法定程序履行技术性评审、社会公示、依法审批及备案等环节,体现规划的法定性与强制性;在当前乡镇无专门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规划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和“一书一证”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广泛筹集资金,加快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100个重点镇,尤其是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八有”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镇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用创

新的精神、改革的办法解决重点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各地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适用、价廉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索总结简便、有效的城镇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重点镇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三)大力培育特色,提高建设水平。重点镇要在创特色、出精品上下功夫,从主导产业、自然风貌、街道建筑、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人文风情等方面,准确定位,加大创建特色镇的力度。要培育产业特色,壮大经济基础。依托自身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避免产业雷同和产品的低水平竞争,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重点镇还要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确定自己的街区布局、建筑风格、绿化树种等,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要培育人文特色,提高城镇品位。

(四)抓好村庄整治试点。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村庄为基础,通过整治村庄环境,改变村容村貌;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培育和谐文明的村风民俗。实施“一建三清四改”(建沼气池;清路障、清淤泥、清垃圾;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告别“脏乱差”,让农民群众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洗热水澡。当前要突出四个方面的整治:一是治乱。编制好村庄整治规划或行动计划,有效解决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问题。二是治脏。抓好环境卫生治理。实行人畜分离,柴垛归点堆放,生活垃圾定点收集,集中处理。三是治路。结合交通部门“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解决好村庄对外交通问题,解决村内道路硬化问题,改善路网布局,力争硬化路面能通到每个农户门前。四是治水。结合水利部门的“改水”工程,解决好饮用水的水量和水质问题。除饮用水之外,还要解决好洗澡、洗衣、冲厕用水等。完善村庄内排水沟渠和管网,解决好排水问题。全省抓好100个试点村的村庄整治,让每个县(市、区)都有典型可看,有经验可学。

(五)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镇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推荐第3篇:省级示范镇建设情况汇报

省级示范镇建设情况汇报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生态环保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工业支撑,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

一是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实力***。以53项投资过500万元的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发展汽车部件、新材料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推进总投资19亿元的海洲粉末冶金制品扩产项目、晶鑫蓝宝石晶体材料深加工项目、瑞斯福高铁配件项目、万国潜水电泵扩产项目、海华变截面板簧扩产项目、宏泰高铁零部件项目、安博断开式平衡轴项目、康强训练器材项目、华锐矿山、耐火机械项目、锦岳大型机械、石化设备配套装备部件项目,同时抓好资豪、华翔、鲁博、荣强、雷恩、鲁桥、银晟等项目的建设、投产。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名商标,鼓励扶持企业搞好资本运作,积极推动海华、宏泰、资豪、颜塔等企业启动上市、上柜程序,形成多层次融资平台。同时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抓好装饰料城、汽车销售、泵都、钢材、旧机动车等市场的运营,做好***社区、小海眼社区沿张博路两侧旧村拆迁,建设大型商住区,集中发展汽车综合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太阳山圣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逐步建立起支柱产业支撑有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相匹配的新型城镇产业体系。

二是提升城镇吸纳功能,建设魅力***。突出规划引领,加快编制专项规划、各建设点详细规划,到2013年底实现规划建成区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博矾路拓宽、海洲路、白石路建设,推进东山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土路基,进一步构建城镇发展框架。投资300万元实施北峪村、小店村、东万山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排污管道7.94公里,解决部分路段雨污混流的现状,改进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机制,全力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有效运转。建设海眼110千伏变电站,有力保障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需求。推进天然气置换工程,完成4个村民用户天然气入户改造工作。建设大环卫体系,抓好镇垃圾压缩站的运转,完善环卫工人聘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村级环境卫生的整治督查力度。扎实推进生态绿化,做好镇域主干道沿线重要节点的景观建设。对主干道连接线进行综合整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工作,扮靓城市形象。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建设活力***。充分注重民生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镇敬老院运行制度,提高入住率。建成容纳420人的镇中心幼儿园,做好***中心学校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各项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城乡养老、优扶对象医疗、城乡低保、劳动就业等各类政策的落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理”、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建设全面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实现镇域和谐稳定。

推荐第4篇:我市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示范镇(村)和重点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进程,现将我市小城镇示范村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社会经济情况

二、城镇规划情况

2004年我镇邀请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对双塘镇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到目前为止,该镇第二轮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并对重点地段规划进行细致调整,超前建设,以带动周边发展。在规划执行方面,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能够按照职责搞好建设规划并严格审批,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首先到双塘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双塘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现场勘察后,拿出具体意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验收。镇区建设工程发证率达到100%。对不按规划设计施工的,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整改,对违章建筑坚决依法拆除。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四、城镇管理情况

镇党委、政府把示范镇建设作为统揽工作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陈生伸为组长,主管副职和城建、国土、工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镇建设领导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抓落实、督查检查,主管领导具体抓、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完善了项目资料库,项目合格率达到100%,无乱搭乱建情况。为了提高认识,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负责人到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实地观摩。通过考察学习,真正使镇村干部提高了对示范镇建设的认识,并根据全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列出了各自的工作规划和发展方向,使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五、产业调整情况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基础。几年来,双塘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贸市场优势、经营人才群体优势,坚持以小起步,以多取胜,突出主导,形成集群。确立了把双塘镇建设成为“**市南工业小集群区”。目前,区内企业近4家,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100家,全镇各村的椪柑畅销北方各大城市,西,香瓜占据**大市场,双塘镇成为**市发展环境优、产品结构最好的乡镇,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镇容镇貌良好,累计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资金1093万元,按照重点镇建设的有关要求,各项政策和配套资金得到落实,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镇建设步伐。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推荐第5篇:我市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示范镇(村)和重点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进程,现将我市小城镇示范村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我市小城镇示范镇定点在双塘镇,该镇位于**市南部,距市区9公里,西与凤凰县交界,南与泸溪县解放岩乡接壤,辖区面积74.2平方公里,辖13个村、1个社区、91个村民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daodoc.com小组,52个自然寨,2986户,13386人,系土家、苗、汉族杂居地。境内有枝柳铁路和吉麻公路平行贯穿,**到怀化高速公路经过双塘镇北端。辖区有**市第一水泥厂、双塘镇信用社、双塘镇卫生院等七个镇直单位。镇区面积7平方公里。村村通公路,公路总里程45公里,其中镇区内公路6公里。移动电话机站覆盖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镇区有水厂两座,自来水普及率达100%。镇区有中心幼儿园1所,小学1所,初中1所,形成较完备的文化教育体系。电视转播节目已达到45套,覆盖镇区并迅速向农村延伸。全镇现有卫生医院1所,卫生所20(镇区6所)。敬老院两所,占地5亩,可容纳50多名院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生姜、西香瓜、椪柑、苎麻为主。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水泥灰岩和含钾页岩如周家寨的水泥灰岩储量为3281万吨;含钾页岩储量达1亿吨。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建成双塘和坨亭丰休闲亭3座,垃圾场1个。自2000年开始,双塘镇被**人民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并获得“湘西十佳乡镇”荣誉称号。

一、社会经济情况

近年来,在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上级政府关心和支持下。镇区面积由原来的的1平方公里增长到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3647 人。全镇生产总值达到 9234万元,财政收入248万元。镇区居民可支配收入6450 元,人均居住面积60平方米。

二、城镇规划情况

2004年我镇邀请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对双塘镇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到目前为止,该镇第二轮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并对重点地段规划进行细致调整,超前建设,以带动周边发展。在规划执行方面,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能够按照职责搞好建设规划并严格审批,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首先到双塘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 双塘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现场勘察后,拿出具体意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验收。镇区建设工程发证率达到100%。对不按规划设计施工的,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整改,对违章建筑坚决依法拆除。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年来,该镇充分认识示范镇建设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示范镇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建设“**市双塘水泥厂”的战略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支撑),实现建设基础设施与培育产业优势并举,积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使小城镇建设步入了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几年以来,我镇按照示范镇建设有关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的原则,多方凑资,先后投入资金近1093万元,高标准建设示范镇。投入200万元建成两个水厂;投入20万元完成了镇区路灯亮化建设;投入70万元完成了集贸市场前期建设;投入50万元完成了客运站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了镇区文化活动中心戏台和篮球场建设;投资150万元,完成镇区公路硬化;投资300万的道口建设现在已开工;投入274万元完成五个村的公路硬化工程;投入15万元完成了3000米的村间道路硬化和3000米渠道改造。通过这几年的建设,该镇电话入户达到率60%,手机普及率达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液化气和燃气普及率达到95%。

四、城镇管理情况

镇党委、政府把示范镇建设作为统揽工作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陈生伸为组长,主管副职和城建、国土、工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镇建设领导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抓落实、督查检查,主管领导具体抓、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完善了项目资料库,项目合格率达到100%,无乱搭乱建情况。为了提高认识,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负责人到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实地观摩。通过考察学习,真正使镇村干部提高了对示范镇建设的认识,并根据全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列出了各自的工作规划和发展方向,使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五、产业调整情况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基础。几年来,双塘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贸市场优势、经营人才群体优势,坚持以小起步,以多取胜,突出主导,形成集群。确立了把双塘镇建设成为“**市南工业小集群区”。目前,区内企业近4家,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100家,全镇各村的椪柑畅销北方各大城市,西,香瓜占据**大市场,双塘镇成为**市发展环境优、产品结构最好的乡镇,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镇容镇貌良好,累计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资金1093万元,按照重点镇建设的有关要求,各项政策和配套资金得到落实,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镇建设步伐。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daodoc.com

推荐第6篇:示范镇建设汇报材料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生态环保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工业支撑,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建设活力***。充分注重民生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镇敬老院运行制度,提高入住率。建成容纳420人的镇中心幼儿园,做好***中心学校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各项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城乡养老、优扶对象医疗、城乡低保、劳动就业等各类政策的落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理”、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建设全面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信访

稳定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实现镇域和谐稳定。篇2: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报

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零溪镇被确定为省级第三轮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为抢抓这一良好机遇,顺势而为,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进示范镇建设摆在工作重中之重,围绕示范镇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零溪镇基本情况

零溪镇地处慈利县东南部,省道s306线,常张高速公路和县道零甘公路穿镜而过,距县城13公里。是张家界的东大门。镇域总面积15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300亩,林地面积85000亩,森林覆盖率60.8%。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27860人。11个村属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其中8个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零溪镇是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2010年又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的评审验收。零溪镇基础设施条件相较其他乡镇要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象鼻嘴和河塌两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其他各村已有70%的通组道路实现硬化。全镇有工业企业53家,其中投资上百万的企业22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6家;农业产业以柑桔、水稻、蔬菜为主,另有西瓜等水果基地,蜈蚣、蛇等特种养殖基地及多处垂钓休闲娱乐基地等等。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4600元,年均增长15%。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谋划,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俗话说:城镇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我镇从“打基础“的角度出发,在原有的建设发展规划基础上,启动了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实地测绘工作,预计规划编制工作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在规划的编制上,我们结合实际,明确功能区域划分,注重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规划具有前瞻性、务实性和科学性,为城镇建设和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工农并重,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围绕“支柱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建立高效持久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原有“四个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规划部署“两片四区”发展,即:优质果蔬示范片、花卉苗木示范片,旅游垂钓休闲产业区、油茶油桐产业区、特种养殖产业区、柑橘产业区。现已发展城郊蔬菜基地4000亩,其中绿色蔬菜大棚100亩;培育优质麒麟西瓜340亩;发展花卉苗木300亩;发展休闲垂钓农家乐4家;发展油茶1500亩;发展种养殖大户17户;发展柑橘面积近20000亩,柑橘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为农民创收4000万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现有企业资源,加大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力度,引导企业扩产扩能,发展扶持建设 新型材料砖厂等绿色环保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金冠果业建设高优柑桔示范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精深加工。近两年,全镇共新建、扩建项目17个,完成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目前,我镇工业初步形成了能源、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

(三)筑土培基,致力基础条件改善

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两年,我镇共硬化道路58.6公里,整修道路8.2公里,完善了通村到组入户公路的大畅通格局。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资30万元改造了政府办公楼;实施集镇街道美化、亮化工程,整修了集镇长约500米的下水道管网,安装了40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集镇供水处理厂,今年又申报了集镇供水改扩建工程,计划项目投资1000万元。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投资近4000万元,完成了象鼻嘴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新修了排灌渠68条,机耕道46条,水渠、档坝整修14处、山塘整修3个、河堤护砌1200米,修建零溪河流域护河大堤6公里,新建水轮泵站、电排站各1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实现了灌溉有渠、排水有沟、进田有路。

(四)注重环保,推进生态建设进程

一是开展垃圾治理行动。以主要道路和溪沟沿线为重点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在全镇已形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大

力整治集镇街道的脏、乱、差现象,先后投入资金近6万余元,修建了40个垃圾池,购臵了一台盘式拖拉机,聘请了2名专职清扫人员,保证日常的街道卫生。另外投入近2万元在熊家垭租地4.5亩,新建了一个可处理垃圾能力达30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易扫难处理的问题。二是在象鼻嘴村实施省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获得了较好社会反响,辐射带动作用较大。三是继续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我镇在近几年狠抓生态村创建,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村,7个市级生态村。四是下大气力集中整治马路市场,规范街道两旁的摆摊设点行为。目前,马路市场这一特殊经营现象,在我镇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五是推进以“三清六改五普及” 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项目进程。近几年来,全镇已经新建沼气池3000多口,添臵液化气灶2050台,太阳能用户已达450户,实施改宅、改厨、改厕、改栏圈的农户有6821户,改厨、改厕率分别达到了86.10%,全镇新型能源使用户数达农户总数的70%以上。

(五)关注民生,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开展民生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政策,积极做好了移民工作,严格管理移民扶持资金。积极做好居民就业工作,“零就业家庭”消除率为100%。积极推广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基金征缴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技能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示范镇建设是零溪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具体主抓这项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全民动员。示范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宣讲示范镇建设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自上至下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出全民参与的良好建设氛围。

(二)制定了工作方案。年初,我们按照示范镇建设内容,制定了小城镇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并要求各村相应制定了村庄建设工作方案。在工作进程中,我们还根据工作实际,结合示范镇创建目标不断对工作方案进行修订。

(三)加强了部门配合。一是实行小分工、大合作,平时在工作中各部门各负其责,积极主动,指导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在遇到难关或重点工程项目时各部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攻关。三是在项目申报上通力配合,同县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提高建设项目入库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各级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程度不一,重视程度不够,实实在在地投入和行动举措较少,在土地使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很多方面,缺乏具体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二)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由篇3: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值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示范镇建设,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厅领导对我镇示范镇建设进行检查指导,这必将对我镇示范镇建设乃至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帮助油墩街镇建设发展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我镇2012年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城、争先进位,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口强县快速跨越”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推动项目建设为纲领、以完善规划设计为前提,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点,脚踏实地、精心谋划、合理布局,将示范镇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规划为前提,全面完成各类规划修编工作

我镇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油墩街镇2010—2030总体规划》、《油墩街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修编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获得评审通过。

通过对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镇区用地布局与交通道路状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按照“立足实际、亮点突出、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的规划理念,以“有序完善老城区、快速推进示范区、稳步发展工业区、积极开发旅游区”为发展思路,未来规划形成“一核一轴半环、三片三心”格局。“一核”即油墩街镇区;“一轴”即沿景湖公路形成的镇域经济发展轴;“半环”即县乡公

路经由两中心村和彭丰村等形成的镇域北部经济发展环;“三片三心”即以镇区为中心的油墩片和潼莲片及以桥头为中心的桥头片。按照规划将集中精力发展三个经济区即:镇区经济区、桥头经济区、潼莲经济区;着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果业种植基地、泡桐种植基地、商品粮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基地、药材种植基地。

二、以项目为核心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一)新建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今年以来我镇陆续进行了灾区集中建房安臵点、庙前路开发、油墩大道(北段)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建设,其中墩大道(北段)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我镇集镇中心地带,为我镇向北扩展的黄金地段,项目占地面积约81.3亩,建设内容包括房产、地产、城镇主干道及市政基础设施等。该项目对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盘活城镇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开发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申报了一批城镇建设项目

在充分加强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申报了一批确有必要实行,又困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启动的项目,包括:

(三)完善了一批原有建设项目 上一届党委、政府匆忙上马了一批城建项目,致使一些项目建设手续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影响了一些项目的有序开展。今年二月,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油墩街镇当前所处的困境,抽调组织部、国税、地税、审计、公安局等十几个县直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入驻我

镇,从十四个方面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全方位集中清理,为今后我镇项目建设的全面有序开展作好了铺垫。

(四)落实了一套有效工作机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首先必须坚持规范操作、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项目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成立了城镇建设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纠纷调处、审批规划、资金结算和工程推进等五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作为该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要求做到:

一是坚持日常值班管理制度。指挥部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二是坚持请销假制度。指挥部人员请假,一日内由副指挥长批准,一日以上由指挥长批准;三是坚持例会制度。指挥部每星期不少于一次集中办公例会,用于通报情况、梳理问题、统一思想、布臵工作,每次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指挥部下设各组,每周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四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民主集中制、听证制、备案制及结果公开制。利于完善决策机制,最大限度防止决策失误。

建成,另一栋厂房和综合楼即将动工建设,六月份将批量试产;桐源林业科技公司两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已基本建成,设备即将安装到位,有不少订单正在等待生产;绍强鞋业厂房和员工宿舍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积极准备投产。

四、以管理为抓手 构建城镇管理新格局

今年在原有城管中队的基础上增设环卫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组织力量。同时将修建垃圾池,购臵垃圾箱等环卫设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良好风尚,对镇区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将开展一次综合大整治,大力扭转城镇“脏、乱、差”的形象,逐步美化镇区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基础设施方面实行扶持

在进行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往往占地面积较大,而每年的用地指标相当有限,导致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从而无法有效的完善镇区的功能结构。希望能够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城镇建设和返乡创业项目立项审批予以优先批复,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予以优先安排,每年不少于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帮助油墩街镇拉大城镇框架,做大城镇商贸。

(二)税收分成方面实行让利

在油墩街镇辖区内项目建设、条管企业等产生的税收收入全额下划油墩街镇;由油墩街镇引进落户所有工业园区的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全额下划油墩街镇。

(三)部门职能方面实行延伸

县各有关单位在油墩街镇调整完善或合理设臵派出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尽快恢复国税、地税在油墩街镇分设机构。凡在油墩街镇设臵的派出机构,对其领导班子调整时,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征求油墩街镇党委、政府意见。

(四)信贷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个瓶颈,在乡镇缺乏良好的融资平台,融资手段比较单一。建议金融机构在油墩街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建立政银企协作机制,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户大额信贷试点业务。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篇4: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是安源区的中心城镇,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有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团支部、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产党支部等“十八个第一”,在安源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景点20多处,全镇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6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万。

近年来,我镇和全省各地一样,获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这得益于我们始终按照省、市、区的安排和部署,立足安源镇情实际,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理念,把推进新型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走“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工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荣获了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试点镇、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园林镇、全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乡镇和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短短几年,我镇的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从2001年的不足1000万元,到2009年完成1.4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45%。现将我镇开展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财税保持高位增长。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过培育税源、优化服务、强化征管,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9年共实现财政收入14136.4万元,同比增长41.74%,完成工商税收11937.4万元,同比增长47.31%,其中,国税完成6136.3万元,同比增长56.28%,地税完成5801.1万元,同比增长38.89%。

(二)、工业经济强势提升。2009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势力进一步增强,新增规模企业4个,使我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了21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工业利税总额 2.4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新产品研发2项,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开放经济成效显现。引进了安源影视大酒店、凯天科技(动漫基地)、江西红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15个项目,其中有7个项目竣工投产,8个在建,2009年完成内资1.5亿元,完成引进外资507万美元,出口创汇504.3万美元。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融入新城区、改造老镇区、建设新农村、实现一体化”的思路,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萍安大道花冲坳段的沥青改造项目,配合完成了319国道景观大道、新区韶山西路贯通工程建设。开发建设了“雅典世纪花园”“东方巴黎”、“香溪美林”等环境优美、品味高雅的高档小区。2009年,镇区新增绿化面积9.52万平方米,公共绿化项目11个,绿化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45.1%。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泥公路户户通,改水、改厕均达100%,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78元,同比增长8%。

二、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但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小城镇建设投资大,镇一级的财力很有限,一些配套基础设施因资金短缺难以得到及时跟进完善。二是规划制约。虽然我们是乡镇,但地处城郊,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部份,在给群众生活来断带来改善的同时,我们在产业发展上遇到的土地规划制约也越来越明显。三是管理维护未纳入城市范围,镇本级压力大。全镇现有城镇广场6个,各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维护成本相当大。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一是对小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在用地指标方面除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外,是否可根据小城镇建设的规模,予以相应的用地政策支持。二是对小城镇建设予以更多的资金支持。能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小城镇建设以资金支持。三是对小镇建设予以必要的智力支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十分需要各方的智慧,能否经常组织一些专家学者

对我们进行建设指导,让我们的建设水平更高,城镇建得更美。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模式和路径

在城镇建设中,我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特色的适应自己发展的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促进和谐为目标,全力打造经济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旅游新镇。

(一)坚持以壮大产业、打造平台为重点,实现经济强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努力巩固传统煤炭加工贸易业,通过巩固现有的、培育后续的、壮大支柱的、协调各方的,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平台建设,着力强化产业承载力,为更多的企业落户我镇提供优良的条件。同时加强服务项目,着力做优创业环境。坚持镇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协调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协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方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精做强。

(二)坚持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重点,实现生态美镇。着力建设优美的城乡环境,为打造又响又亮的安源品牌, 实现安源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源河治理、小游园建设和停车场,完善城镇功能。二是提高镇区环境品位。加强广场公共场所、安源古城等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周边环境管理和提升,更换和改造广场景观灯,认真抓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三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抓住我省加强以中心城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大力创新城镇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城镇执法管理,落实好“门前四包”,进一步加强车辆停放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四是倡导并发展低碳经济。扎实开展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开工建设,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关停高污染企业,努力实现我镇环境的彻底改观。

(三)发挥特色突显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打造文化名镇。安源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实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名扬天下,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保存着全国具有巨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组织及其活动遗址,有4处国家级和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类型多样、内容独特、内涵丰富、历史意义重大等特征,在去年申办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上,着手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史镇,进一步发挥安源的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安源广场、世纪广场等场所,组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成为群众休篇5:示范镇汇报

峄城区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汇 报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10日)

自省、市开展 “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有关会议精神,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把示范镇建设作为我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要素集约配置、提升小城镇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强了新型示范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高度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相关镇街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住建、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还抽调了6名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实行集中办公,做到了“人员、经费、机构”三到位。各镇街也按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细化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督 导、调度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全区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规划先行,优化布局

(一)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科学修订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城镇近期建设地区详规全覆盖。完成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榴园镇委托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小城镇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已完成总规设计初稿,《示范镇建设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古邵镇委托省城乡建设设计院按照新标准,完成了《古邵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初稿,明确“以工贸物流为主导的临运生态宜居城镇”的发展目标;委托省工程咨询院启动了《城镇污水管网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2012--2015年示范镇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正编制中。

(二)规划建设小城镇。榴园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覆盖北棠阴、南棠阴、西棠阴3个行政村,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空间布局上划分为行政办公区、商贸区、集中居住区、旅游餐饮娱乐区、教育医疗服务区等不同的功能区,镇区功能结构定位为“双心双轴,一廊、多片”,双心双轴即行政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景区入口景观轴和依托省道的城镇发展轴为双轴。一廊、多片即沿跃进河的生态景观廊道和五大功能片区。古邵

镇大力发展小城镇社区,加大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吸引群众向小城镇聚集。同时,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打造临运集物流、运输、加工、包装、商贸于一体的临港工贸区。积极申报省级峄城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园和内河新港区建设,加快完成可研报告、环评、洪评、地质测量等基础工作,积极运作报请国家和省发改委立项,争取寻找合作开发和扶持资金,开挖内港引渠,建设内河新港,打造鲁南苏北临港物流园区,加快沿运十里港城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宜工宜业宜商宜居,互相促进提高。

三、加大扶持,政策优惠 (一)实施扩权强镇。 (二)保障发展用地。 (三)适度扩大财权。 (四)加大金融支持。 (五)加强资金扶持。 (六)培养引进人才。

(七)优化机构设置。

四、创新模式,全面启动

(一)榴园镇六项举措,启动示范镇建设。一是加快实施镇驻地搬迁。打造城镇建设载体,加快小城镇发展,按照峄城区委、区政府要求,计划将镇办公地点搬迁至原棠阴乡驻地,带动小城镇建设,目前,榴园镇镇政府办公楼已经完成建设。二是配合景区建设,全力扩张石榴种植面积。以“冠世榴园”为中心,重点加大石榴园旅游路、旅游路复线、跃进河以北等区域的石榴扩种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扩种面积1.5万亩。利用三秋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跃进河以北土地栽植石榴,把景区旅游路复线以北和以南100米范围内土地设为石榴栽植预留地。目前与村签订了责任书,限期完成土地预留任务。三是全面完成三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明官庄、娘娘村、南棠阴三大社区建设全部完成,顺利实施居民搬迁,共涉及人口3852人,1178户,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四是大力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完成了投资650万元涉及1万多人口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今年下半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将扩大到20个村。五是全力推进“冠世榴园南大门”工程建设。冠世榴园南大门位于榴园镇小城镇规划区西棠阴村,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0350平方米,计划3年完工,建成后,对整个景区核心枢纽形成,提升景区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建设用地协调 完成,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六是高标准完成“冠世榴园绿道”建设。冠世榴园绿道沿跃进河而建,东起榴园镇魏楼村,西至北棠阴村,全长3.8公里,投资100余万元,该项目的建设为冠世榴园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群众提供了新的娱乐休闲场所,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

(二)古邵镇健全机构设置,做好示范镇前期工作。一是成立机构。自8月15日全市小城镇建设座谈会后,古邵镇成立了示范镇建设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设立城镇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案、资金预算等6个专业组,抽调有关部门技术专业骨干专门靠上,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二是广泛宣传。古邵镇党委、政府做好示范镇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动员全镇上下抓住这次重大机遇,积极参与、支持示范镇建设。同时,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全方位宣传镇街特色,提供工农业经济数据,争取示范镇建设资金。三是修编规划。督促省城乡建设设计院按照新标准,完成了《古邵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初稿,并组织省院专家和镇党政成员以及城建、国土、水利、电力、通讯等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古邵实际,发挥运河优势,明确了“以工贸物流为主导的临运生态宜居城镇”的发展目标,以镇驻地及南部临港物流工业区为主的“组团式”发展方式。同时,委托省工程咨询院完成了《城镇污水管网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四是编制方案和年度计划。

推荐第7篇: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值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县第十三次精神,奋力推进示范镇建设,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厅领导对我镇示范镇建设进行检查指导,这必将对我镇示范镇建设乃至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帮助油墩街镇建设发展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我镇XX年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城、争先进位,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口强县快速跨越”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推动项目建设为纲领、以完善规划设计为前提,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点,脚踏实地、精心谋划、合理布局,将示范镇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规划为前提,全面完成各类规划修编工作

我镇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油墩街镇XX—2030总体规划》、《油墩街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修编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获得评审通过。

通过对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镇区用地布局与交通道路状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按照“立足实际、亮点突出、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的规划理念,以“有序完善老城区、快速推进示范区、稳步发展工业区、积极开发旅游区”为发展思路,未来规划形成“一核一轴半环、三片三心”格局。“一核”即油墩街镇区;“一轴”即沿景湖公路形成的镇域经济发展轴;“半环”即县乡公

路经由两中心村和彭丰村等形成的镇域北部经济发展环;“三片三心”即以镇区为中心的油墩片和潼莲片及以桥头为中心的桥头片。按照规划将集中精力发展三个经济区即:镇区经济区、桥头经济区、潼莲经济区;着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果业种植基地、泡桐种植基地、商品粮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基地、药材种植基地。

二、以项目为核心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新建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今年以来我镇陆续进行了灾区集中建房安臵点、庙前路开发、油墩大道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建设,其中墩大道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我镇集镇中心地带,为我镇向北扩展的黄金地段,项目占地面积约亩,建设内容包括房产、地产、城镇主干道及市政基础设施等。该项目对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盘活城镇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开发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申报了一批城镇建设项目

在充分加强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申报了一批确有必要实行,又困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启动的项目,包括:

完善了一批原有建设项目

上一届党委、政府匆忙上马了一批城建项目,致使一些项目建设手续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影响了一些项目的有序开展。今年二月,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油墩街镇当前所处的困境,抽调组织部、国税、地税、审计、公安局等十几个县直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入驻我

镇,从十四个方面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全方位集中清理,为今后我镇项目建设的全面有序开展作好了铺垫。

落实了一套有效工作机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首先必须坚持规范操作、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项目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成立了城镇建设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纠纷调处、审批规划、资金结算和工程推进等五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作为该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要求做到:

一是坚持日常值班管理制度。指挥部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二是坚持请销假制度。指挥部人员请假,一日内由副指挥长批准,一日以上由指挥长批准;三是坚持例会制度。指挥部每星期不少于一次集中办公例会,用于通报情况、梳理问题、统一思想、布臵工作,每次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指挥部下设各组,每周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四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民主集中制、听证制、备案制及结果公开制。利于完善决策机制,最大限度防止决策失误。

三、以招商为“源头” 全民招商引“活水” 依托县工业园区平台,通过广泛联系、主动出击,新引进三个项目落户鄱阳工业园区,其中两个投资过亿元,总签约资金达亿元,按照“企业有事不撒手,企业无事不插手”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认真当好企业的“服务员”,镇里落实一名班子成员长期驻点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办证审批、施工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品博实业公司已在县城园区租赁厂房生产,芦田园区总面积XX0多平方米的一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正在加紧建设,预计第三季度将正式投产;百达新材料公司一栋10000平方米钢结构厂房已

建成,另一栋厂房和综合楼即将动工建设,六月份将批量试产;桐源林业科技公司两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已基本建成,设备即将安装到位,有不少订单正在等待生产;绍强鞋业厂房和员工宿舍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积极准备投产。

四、以管理为抓手

构建城镇管理新格局

今年在原有城管中队的基础上增设环卫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组织力量。同时将修建垃圾池,购臵垃圾箱等环卫设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良好风尚,对镇区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将开展一次综合大整治,大力扭转城镇“脏、乱、差”的形象,逐步美化镇区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础设施方面实行扶持

在进行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往往占地面积较大,而每年的用地指标相当有限,导致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从而无法有效的完善镇区的功能结构。希望能够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城镇建设和返乡创业项目立项审批予以优先批复,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予以优先安排,每年不少于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帮助油墩街镇拉大城镇框架,做大城镇商贸。

税收分成方面实行让利

在油墩街镇辖区内项目建设、条管企业等产生的税收收入全额下划油墩街镇;由油墩街镇引进落户所有工业园区的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全额下划油墩街镇。

部门职能方面实行延伸

县各有关单位在油墩街镇调整完善或合理设臵派出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尽快恢复国税、地税在油墩街镇分设机构。凡在油墩街镇设臵的派出机构,对其领导班子调整时,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征求油墩街镇党委、政府意见。

信贷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个瓶颈,在乡镇缺乏良好的融资平台,融资手段比较单一。建议金融机构在油墩街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建立政银企协作机制,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户大额信贷试点业务。

推荐第8篇:金华镇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经验材料(推荐)

金华镇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经验材料

金华镇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经验材料今年以来,金华镇紧紧抓住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首批启动的建设全面小康示范镇的大好机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镇情,精心制定示范镇建设工作规划,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层层落实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

不紊地向前推进,示范镇建设开局良好。其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动员,营造示范氛围。为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示范县建设动员会后,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全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全县示范县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进行了深入动员、全面部署。镇上还利用广播、电台、专栏、讲座和学习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示范县建设的动态情况和小康示范镇的建设情况,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关于示范县建设的系列文件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出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支持和参与小康示范镇建设的热情,目前,全镇上下已形成了人心思干、共创示范的良好局面。

二、立足全镇实际,科学制定规划。镇党委政府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依托已形成的人文风景和良好的区域条件,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力争在未来5年内,充分依托金华现有的资源优势,按照“农业富民、旅游立镇、工业强镇”的思路,抓好“农业产业基地化,乡镇工业规模化,旅游发展市场化,城镇功能现代化”四篇文章,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5—20,乡镇工业每年递增20,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5,实现

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2010年前将金华建成全县工业重镇、农业产业化基地镇、盆中旅游文化名镇和全省经济强镇,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以“六通”为重点,以“一园、一村”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二是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清见桔橙商品、水产养殖、绿色蔬菜和优质畜牧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建设劳务输出和农民技能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四是拓展规模企业,壮大工业经济,把乡镇工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的支柱产业来抓。五是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将人(陈子昂)、山(金华山)、湖(金湖)以及金华独特的寺庙文化等人文自然资源加以整合,加快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六是加强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规划,加强集镇管理,力争在2010年把金华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区域特色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小城镇。

三、强化工作措施,力争开局主动。镇党委、政府坚持面向未来,着眼当前,按照“全面规划,综合试点,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思路,全面推动示范镇建设,努力实现示范工作实现开门红。争取通过省级川中项目立项,对西山坪生态农业园区及附近的7000亩农田进行综合开发;发展优质柑橘3000亩;迁建精华服装学校,建设农民工培训基地;建成沼气池2000口,新增电话2000门,建成油路10公里、村级水泥路8公里,完善新村建设4处,启动平坝院落型、山区分散型新村5处;支持港发饼业、华星硅业抓好技改;实施千户小康示范工程和2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实施集镇建设工程,改造南片区300户居民住房和扩建金华中学,新建子昂文化广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920元。其具体措施是:

(一)着力抓好示范村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办法,迅速启动了小康示范点建设。全镇确定了中坪村、陡磨子村2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000户小康示范户,由镇村干部联系,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力争4-5年内使两个村在全镇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利用中坪村地处绵渝路金华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具有交通、信息、名优果示范等优势,突出抓好农户甘桔增收项目、新村建设项目,拓展劳务输出业务,把中坪村打造成观光农业型小康示范村,2004年完成1.8公里水泥路建设,新建沼气池150口,新增电话100部,扩建水果基地150亩,劳务输出300人,实现劳务创收人均增加200元。利用陡磨子村交通、信息、规模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突出抓好庭院经济、乡镇企业、劳务输出,把陡磨子村打造成综合经济型小康示范村,2004年完成金复路至村办公室的水泥路面工程和12米长钢混桥的建设,李家沟3个社1300米的社道水泥路建设,牯牛坝各社5公里机耕道维修整治,新建沼气池200口,安装电话200部,整治山坪塘2口,兴建蓄水池30口,发展无公害蔬菜200亩、水果200亩,户平养猪3头。目前,两个小康建设示范村建设推进较快。

(二)倾力打造庄园经济。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农业大

户,依托农业大户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一批集农业开发、生态观光、餐饮娱乐、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农业庄园。重点抓好西山坪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大力发展优质柑桔。力争在5年内将现有2500余亩优质日本清见桔橙扩展到1.5万亩,达到农民人均拥有优质果园0.3亩,建成绵渝路优质水果经济带。目前,在镇村干部和柑桔技术协会的发动下,采取“公司 农户”

的模式,发动4000余户农户与金华清见桔橙公司签订了发展优质柑桔的协议3000余亩。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校、镇中、精华服装等技能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拓宽培训范围,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吸引民间奖金开展农民工培训,变劳动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大幅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形成一大经济支柱。投资80余万元,迁建了农民工培训基地,添置专业设备200余台套,将原丰隆小学改建为农民工培训基地,扩大了办学规模,第一期已培训结业学员50余人,全年可培训学员800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

(四)加快“六通”工程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村民自治,典型示范”的办法,切实推进“六通”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在电通的基础上,加强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使用,确保农村安全用电。坚持沼气池建设与农户“五改三建”相结合,采取农民自筹一点、村社补助一点、政策扶持一点的办法,激励广大农民发展沼气经济,目前沼气池建设推进较快,已完成220口沼气池的全面建设,改造农户圈舍150余户。加强农村信息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电话和光纤电视,目前已安装农村电话300户,年内可新增农村电话3000门,全镇电话入户率达到30。大力实施路通工程,切实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坚持政府引导、村社自治、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群众自筹一点、村社投入一点、社会募捐一点的办法集资,2004年完成两个小康示范村的通社道路硬化工程,目前,陡磨子村已建成李家沟通社水泥路1.5公里,中坪村已建成标美化通社道路5公里,全镇计划启动通村油路10公里。

(五)切实抓好新村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民自建”的方式推进新村建,大力推广平坝院落型、山地分散型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居民新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吸引本地、外地农民参与新村建设,目前已启动了两个新村建设点的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对已建成的4个新村示范点水、电、气、路、绿化、美化的全面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将新村点全部建成小康示范点。

(六)积极发展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作为镇域经济的主攻方向,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舆论环境。通过内引外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型工业和抓好水电资源开发,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纺织、丝绸等产业,做大做强现有6户规模以上的工业。目前,港发饼业已完成一期方便面生产线建设,5月中旬正式投产。新增了纯净水厂、编织袋厂等3户民营企业。

四、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执行力。为了强抓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把示范镇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建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下设了农业示范园建设、农民工培训、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等12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小组设立了月报制、检查制、奖惩制,每月一次情况通报,一个季度一次进度质量检查,将镇干部的奖金与之挂钩,做到分工清楚、责任明确,配套措施到位。各村组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组,并落实了包组包户责任人和工作目标,形成了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抓的良好局面,有效确保小康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推荐第9篇:鲇鱼须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言材料

鲇鱼须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言材料

鲇鱼须镇位于华容县境西部,藕池河东支北岸,距县城15公里。面积67.6平方公里,人口3.5万,是我县最早的四大建制镇之一。过去曾因区位优势和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其商贸往来十分繁荣,工厂企业较多,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但随着鲇鱼须区位优势的逐渐弱化、水路运输的淡化,其经济社会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

近些年来,鲇鱼须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审时度势,开始实施较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建设局、规划局、财政局、环卫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抢抓上级帮扶机遇,坚持政策引领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工作推进措施,使镇区面积从当初的平方公里扩展到平方公里,新型城镇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下面,我就鲇鱼须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个汇报。

一、因势利导,坚持政策引领发展

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相继出台了多个一号文件,对“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激励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倾斜,功能定位的提升,发展环境的变化,为鲇鱼须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适应发展要求,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做到了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镇域经济为中心,紧密围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抓住关键,明确发展目标

在城镇化建设中,鲇鱼须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不务虚作秀,不搞形象工程,坚持“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实用为上”的原则,立足我镇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产业发展,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区位优势弱化,交通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制约鲇鱼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切实突破瓶颈,加快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集镇建设。我镇的“边境镇建设项目”已向市政府申报。从2010年开始,全面规划我镇的集镇建设工作,新建鲇鱼须大桥,扩大鲇鱼须集镇镇域,新增集镇面积1.8平方公里,新建街道23000平方米,新增城镇人口6000人,维修改造移民街,加强镇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管线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集镇路灯全都采用节能景观灯,新建垃圾处理厂1座,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大力加强绿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并搞好程家村、准里村、普贤村、谭子口村等中心村规划工作,做好中心村下水道改造、电网改造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镇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改扩建。在现有的农贸市场的基础上,改扩建棚屋及水泥摊位1000㎡;

3、完善环保工程。继续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和“安全饮水工程”。“十二五”期间,抓住以改善村容镇貌为重点,继续组织群众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工程,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改水、改厨、改厕(浴)、改栏、改坪,美化和整洁农村家园环境,要解决全镇人民的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开展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乡镇”项目已报省环保局审批,主要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农药包装纸、农药瓶、人畜粪便等综合治理。

4、加强交通建设。完成连接黄洋、禾丰、时兴、和平的乡道建设,完成200公里的组级公路建设。到2015年力争全面完成镇到村、村到组的道路硬化,形成镇、村、组道路相连的交通网。

5、完善居民文化设施建设。一是维修改造鲇鱼须镇旧影剧院。二是建立鲇鱼须镇文化活动中心,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6、发展生态休闲项目。积极抢抓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机遇,大力支持发展东岗生态度假休闲区。我镇东岗村位于塔西湖畔,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离县城仅5公里,离岳常高速出口仅1公里。在今后五年,我镇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东岗生态休闲度假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鲇鱼须镇历来是一个单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粮食生产、销售的简单模式,经济效益低下。近几年来,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把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市场建设与城镇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以工兴镇,以贸活镇,使城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致力农业稳镇。

1、发展订单农业。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大宗农产品调优品质,优势产品调大规模,传统产品调出特色。目前,我镇水稻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湘北、时兴两村实施的黄花粘农业订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五年,我镇将以湘北、时兴、西岗、普贤为生产基地,实行国土整理,改善生产条件,实现万亩黄花粘订单计划。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坚持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积极利用民资和工商资本,大力发展龙头加工企业,转化农产品,提升附加值。力争五年内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

3、发展科技农业。一方面要发展生态农业。引进推广一批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名特优新品种。围绕优质稻米、生态养殖等,依托鹏程生态园,在禾丰、天鹅等基础较好的地区重点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另一方面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操作, 五年内,全镇力争新增收割机20台、耕种机10台、插秧机50台,全镇机械化农田作业达90%以上,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

4、发展规模农业。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扶持建立一批规模经营种养基地,组建一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企业,才能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今后五年,我镇将依托卢青年米业、程家黄鳝养殖协会等已有的优势,继续发展规模农业。一是,完成准里500亩低洼田改造,用于发展规模农业。二是,继续扩大特种养殖规模,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效益。

二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强镇。

1、培育骨干企业。力争五年内全镇企业超过20家,卢青年米业培育成过亿元销售企业,鹏程生态园、惠美珠秀厂培育成过1000万元销售企业,培育500万元企业5家。

2、组建行业旗舰。根据本镇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和市场发展的形势需要,组建粮食深加工集团、物种养殖集团,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3、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努力实现科技创新。

4、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推进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开展创建信用企业活动。做大做强鲇鱼须特色产业,重树老镇雄风。

三、工作措施

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一、把握政策,科学论证。认真学习、理解中央、省、市、县有关精神,体现科学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思想,集中解决新型城镇建设中的一些共性、关键问题,项目选择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突出重点,科学论证,严格按规划实施,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多元融资,加大投入。加大增资争项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资,把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做大做好做实;要将城建项目与土地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做好鲇鱼须大桥等周边土地的招商引资。积极利用金融组织贷款,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力争突破资金“瓶颈”。

第三,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鲇鱼须大桥和边境镇建设为契机,加快新鲇鱼须的规划与建设,打造新鲇鱼须集镇,使集镇面积进一步扩大。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进度,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的前期工作。

推荐第10篇:某镇全力推进环境优美示范工程

XX镇党政办第XX期20XX年X月X日

XX镇全力推进环境优美示范工程

为推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以XX场镇和XX场镇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片。

为确保示范片圆满达成预期目标,镇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目前各相关部门正按照具体工作要求扎实高效地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各相关部门加强了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职责分工,各自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创新工作思路,提出解决措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二是进一步抓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突出新闻媒体宣传、深化“五个一活动”制度和“院落龙门阵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家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群众积

极支持,主动参与,使之成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建设者和

受益者。三是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加大了督导和督查力度,强化了责任落实。四是各相关部门积极调整资金结构,将实施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经费纳入预算,加大了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投入。同时,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企业投资经营、个人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参与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建设。“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意义重大,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整合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全力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

第11篇: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

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李明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镇,2011年,该镇以实现“二线二区二园一中心五个先行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2011年“123456”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突破口,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2008年,该镇的新农合工作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高度评价。2009年,该镇在参与处置震惊全国的“12.5”特大爆炸事故中,反应迅速、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得到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的高度评价。当年,他们被孝感市综治委授予“最佳平安乡镇”称号。2010年,该镇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216万元跃升到2160万元。

凝聚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的共识

跨越发展就是要加快发展、实现持续突破发展,就是要实现突破自我的超越,就是力争队其他先进乡镇场街的赶超,是对三汊长远发展的不懈追求, 是今后一个时期该镇上下最紧要、最迫切的任务。

跨越发展迫在眉睫。在湖北“两会”期间,省领导在参加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多次强调,湖北要想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唯有跨越发展。跨越发展是三汊弥补差距,赶超先进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全市、全区争先进位竞争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三汊国地税收入从2006年216万增长到2010年2160万,但是质量不高,基础不牢,要想长期可持续地增长,三汊只有自加压力,承受压力,传递压力,拿出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干劲,以超常规的思维和超常规的作法超常规的速度实现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蓄势待发。首先,三汊发展思路明确。制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二线二区一中心五个先行村”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倍增计划,大力培植“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三个增长点,紧扣“干部管理、项目建设、改善民生”三个重心,强化“便民服务、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三个工作机制的思路。其次,三汊产业规划合理。在张湾建工业园,在李巷建物流园,在丁砦建三产业园,在三汊河、国光、王母等地建休闲渔业、旅游渔业,在埠镇片发展(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优质稻产业园,在伍陈岗地建观光林业园,这些规划,符合三汊今天的发展实际,切实可行,同时,从实践的情况看,各类产业园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也充分说明三汊的规划是十分合理。再次,三汊区位交通明显。三汊东邻即将建设的临空经济区,西连正在东扩的孝感主城区,南接规划中的两湖(王母湖、野猪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连接孝感武汉的桥头堡。京珠高速、汉十高速在三汊交汇,并设有出入口,京广铁路、孝汉大道、110省道穿境而过,是孝感通向全国的大通道。

跨越发展时不我待。一是新农村建设倾斜政策有时限,孝南区政府支持三汊镇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确定了土地出让金等配套资金返还政策,但是此项倾斜政策时限只有三年,2011年是第二年,一定要用足用活这项政策,力争今年返还资金达到1500万元。二是国地税收入持续良好增长有压力,2010年该镇实现国地税收入2160万元,是2006年国地税216万元的十倍,但是基础不稳,质量不高,地税主要来自房地产收入,国税主要来自总部经济,三汊要想实现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只有加大力度培植二三产业税源和新型税源。三是天时地利人和正当时。上级政府对三汊的支持力度、各类客商来三汊投资的热情、全镇上下广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的干劲是前所未有的,要利用这种上下一心谋发展,合力同心求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机遇,实现三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重任在肩。一是上级领导的期望热切。去年,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省经管局局长杨孔萍及市委书记黄关春多次到三汊调研农业农村工作,今年,农业部领导也来到三汊实地调研,市长梁伟年春节一过就来到我镇看望干部群众,给我镇干部群众鼓劲。区委仇平贵书记在2月一个月内多次来到三汊与党政领导班子座谈,希望三汊不要满足已有荣誉,力争2011年在全市、全区综合排名中再进一步,挤进全市二十强。这充分反映各级领导对三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殷殷期盼之情。二是三汊干部群众的愿望强烈。这几年,三汊每年至少投入500多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三汊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三汊的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民生事业不断改善,镇村面貌不断变化,干部群众福利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三汊人的自豪感不断加强。三汊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已有成果,才能实现镇村面貌更大变化,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才能实施民生更快投入。三是各地争先进位的竞争激烈,今年形成的123456的奋斗目标明确,但各地都在抢抓机遇,都在加强招商引进,全力推进经济发展,让我们三汊感到压力巨大,我们只有“跳起来摘桃子”才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能实现三汊更好更快的发展。

把握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的重点

实现跨越发展,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因此,广大干部在破除思想障碍的同时,还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实施关键,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不断扩充经济总量。建设好张湾工业园,走在全市工业园区发展前列;建好三汊河渔业合作社、埠镇万亩香稻基地、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金喙兴王鸽养殖合作社、伍陈苗木基地,形成产业化发展,走在现代农业发展前列;建设好李巷物流园,丁砦三产业园,集镇高档商住小区,走在新型服务业发展前列。同时,依托省水科所良种基地,加快新型农家乐建设步伐,将休闲渔业、旅游渔业、观光渔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

二是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加大镇域规划控制力度,特别是三汊镇新农村建设规划控制力度,做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控制先行,坚决打击违规违法乱建行为,将三汊镇区建成临空经济区和孝感东城区连接线的璀璨明珠。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主要是四个园区(工业、物流、三产业、现代农业)建设力度,增强新型经济增长率,让三汊人和集镇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还综合解决留守子女和老人关爱问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主要是加强通村通湾公路建设和清洁乡村工程,加强教育产业布局调整和投入,加快卫生事业建设步伐, 完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增强我们的发展后劲。

三是不断注重协调发展。做到镇村(部门)协调发展,上下政令协调畅通一致,各部门、各单位、各村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提高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度,增强公信度。加强每项决策部署督办力度,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抓落实。强调既要自觉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本部门工作,又要相互理解、支持、配合,遇到问题要主动沟通,加强协调,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还要做到镇村、群众干部利益协调一致,今后,特别是村一级可保留征用土地面积的10%,用来兴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壮大村级集体实力,确保我们的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形成新农村跨越发展的合力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各单位、部门、村要把提高工作执行力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执行和落实上比精神,在执行和落实上比速度,在执行和落实上见高低。以勤勉之心谋发展,以勤奋之力抓推进,以勤快之举干实事,为三汊跨越发展加温、提速、鼓劲、给力。

一是要在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上下功夫。一是抓量化分解,将全年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分解到季、到旬、到天,要将任务落实到专班、量化到人。二是抓项目督办,要实行“四定”,定专班、定责任、定进度、定时限;做到“五有”,有布置、有检查、有督办、有通报、有总结。三是抓奖惩落实,将目标考核结果同全体镇干部、中心工作人员、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同年终评先表优挂钩,同提拔使用挂钩,同带薪休假挂钩,同村干部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挂钩,同物质重奖挂钩。以此来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比工作、比进度、比实绩、比奉献的热情。

二是要在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软硬环境优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悦商“恒温招商”的投资环境。二是要注重服务质量,强化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意识,树立“企业家(老板)是老大”意识,急企业和客商之所急,想企业和客商之所想,为企业和客商服好务,让企业和客商敢来投资,愿来投资,想来投资,争来投资。三是要切实转变作风,结合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全镇广大干部职工要大兴实干之风、大兴“一线”工作法,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进,将人员下沉到项目上,到工地上,到群众中,让目标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和谐稳定环境得到营造。

作者系 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党委书记

第12篇:赣榆县新农村示范镇的建设

赣榆县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农村示范调查报告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镇的1

建设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赣榆县新农村示范镇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

一、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实践时间: 2012/10/01—2012/10/06 实践地点: 赣榆县乡镇

实践内容: 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实践的有效模式,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实施路径。

二、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

赣榆县新农村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因地制宜,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做到规划符合县情,富有特色,更具可行性。今年初,我县邀请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围绕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明风气形成,以及平安创建、农民素质的提高等内容编制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在此规划纲要引领下,我县还编制规划镇村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等“两图一书”。为了让规划深入人心,沙河镇投资20多万元,建起“沙河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全覆盖知识课堂”,实现镇区规划全覆盖、镇村空间布局全覆盖、控制性规划全覆盖、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规划管理全覆盖,我县建设局坚持送规划下乡,还采取连环画的形式将规划内容编成故事,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正如颜庄村的一位村民所说:“以前张书记挖河李书记填,不知哪天能干完,现在有了规划,他们再也不能蛮干了,俺们也知道村里发展和建设下一步该咋走了。”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赣榆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组织体系,各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主体,采取局村共建、村企共建、警民共建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

实行“抓两头带中间”是该县建设新农村的方法之一。即重点加大50个典型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对57个经济薄弱村则借助省市扶贫工作队力量,并选派60名县级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农口部门主要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联络员,对示范村考核视同招商引资考核,年终对楼房比重、村级集体经济、债务化解等20多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对成绩突出的,政府财政拿出资金,以奖代补,用于贴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壮大村级经济,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新农村,经济先发展。赣榆县许多干部都把发展镇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在不少示范村中,大多数村支书是发展经济能手,都是富裕户,因此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很有号召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城头镇后黄墩村电工的周平就带头在村里办起第一家企业———榨油厂,不久又承包经营镇砖瓦三厂,投资150余万元上马自动灌装流水线一条,装修6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与四川客商联营扩建了酒厂,最近又自己投资100万元成立了宏兴研磨材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限公司。后黄墩村干部平时为村里服务,闲时在他的厂里上班,工资待遇也有了保障。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办起了黄墩酒厂、玩具厂、猪毛加工厂、运输队、食品厂等10多家企业,该村也成了周围闻名的经济强村,在最近两个月的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拿出几十万元资金,新修两横六纵8条水泥路,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建设绿化带4500米,修建了下水道3000米,安装路灯50盏,新建垃圾池40个、沼气池30座,初步改变了村容村貌。

目前,该县一批“蔬菜能人”、“养殖能人”、“运输能人”成为壮大村级经济的带头人。柘汪镇西棘荡村的塑料颗粒加工,门河镇苘湖村的再生塑料制品,墩尚镇银河村的泥鳅养殖„„这些产业兴村的星星之火给许多村民致富奔小康带来了希望。

新村庄不一定是新农村,但新农村肯定有新村庄。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农民仍过着烟熏火燎、人畜混居、环境不洁的日子,赣榆在新农村建设中,便把整治环境作为难点和重点来抓。首先把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出行、饮水安全、环境卫生、文体设施、休闲娱乐问题等解决好。不少村买来涂料,粉刷墙壁,改造院墙,美化家园,花钱不多,环境焕然一新,村民们称之为“涂脂抹粉、穿靴戴帽”。在整治过程中该县还提出不砍树、不推墙、不填塘,逐步实现“雨天鞋上不沾泥,夏天头上有绿荫,秋天院内有果梨”。为了解决人畜混居的问题,该县在沙河镇颜庄村试点“猪—沼—菜”生态模式,将猪圈由农家庭院移到蔬菜大棚里,在蔬菜大棚里建设沼气池,沼气可以点灯、做饭、增温,沼渣具有增肥、杀菌功效,既节约了农本,又提高了蔬菜品质、改善了居住环境,很多人将此比喻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目前,这个村已建设规划统

一、外型美观的“猪—沼—菜”设施大棚400个。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赣榆县还立足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已有61个试点村的新农村服务中心完成,并顺利投入启用。许多村依托省苏果、苏农两个集团,开办连锁经营超市,为村民提供安全放心和方便实惠的生活消费品,提供货真价实的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和生活用品。在许多村服务中心,藏书千余册的图书室成为新农民的培训学校,深入开展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让农户有了更多的健康保障。我们在古城村参观了村民姚开洁开办的便民小药店,药品很多,价格便宜,很受村民欢迎,仅此一项年收入近10万元。

村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更和谐

“今年俺家2亩半黑莓,卖了两万七千多块,扣除成本,净赚两万五哩!”黑林镇富林村农民宋老汉高兴地对我们说。黑莓每公斤卖到了7.2元,果子一摘下来就在地头上被开着冷藏车的加工公司收走,亩均收入万元左右,今年全县2万多亩黑莓让农民增收2亿元,祖辈处于贫困状态的山区农民腰包鼓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新农村建设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农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初步改善。赣榆县后黄墩村农民王维明告诉笔者,现在他也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厕所,既干净又卫生,村里一户补贴300元建起了沼气,生火做饭既清洁又省钱,每天的垃圾直接送到村里的垃圾池里,有人定期收集。

以前,在赣榆沿海一些经济较好的村,由于男劳力经常出海捕鱼,常有偷盗案件发生,妇女夜间不敢出门。新农村建设推进以来,柘汪镇西林子村投资10万元,建起了24小时电子监控设备,将全村主要道口尽收眼底,盗贼再也不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光顾;全县还推广了柘枉镇“民兵报更队”、金山镇“乡村110巡逻队”等经验做法,群防群治,构筑平安和谐环境。班庄镇古城村不仅成立老年禁赌会、红白事理事会、民事纠纷调解小组,还建立了村与小组、村与农户三个层次的综合整治网络。所有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实践的有效模式

赣榆县东中西部分分别是沿海、平原、山区三种地形地貌。在“规划先行、题词推进、典型示范、全面展开”的原则指导下,我县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在充分的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城郊工贸型、海滨风光型、农业田园型、山水生态型、工业支撑型和开发富裕型等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城郊工贸型:以狮子口,宋口村为示范,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借助靠近县城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行城市化管理,加快工业化水平。

滨海风光型:以位于我县东部沿海的小口村、下口村为示范。发挥当地海洋资源优势,把村庄建设和海滨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大枣及生态观光,滨海垂钓,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海滨旅游品牌。

农业田园型:以位与我县中部平原地带的沙敦村,后黄墩村,颜庄村为示范,发展以植物组培观光、花卉苗木观赏、时令瓜果采摘为主的田园观光农业。

山水生态型:以厉庄镇新坝村、洛阳镇、凌灶村为示范村,依托碧水青山水资源,建设生态家园,凸显山水魅力、生态风光,打造宝山富水,银山银水,显山露水多元化产业新农村。

工业支撑型:以班庄镇古城村为示范,大力实施工业强村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订单工业、配套工业和庭院工业。

开发富裕型:以西部山区黑林镇的福林村、大树村为示范,积极开发山地、丘陵和河流,改善发展生产条件,努力促进农民生活温饱型向生活宽裕型转变。

我县要继续努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长抓不懈,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要继续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百倍的信心,全力以赴,科学研究我县新农村建设特点,积极深入研究,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 连云港日报

- 赣榆县县委宣传栏文件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日志

通过四天的走访和查阅资料,对于我县新农村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

10月1号:先做前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走访调查

10月2-4号:先后对县城,下口,宋口村等第一批示范地进行实地的调查和走访。

10月5号:对这四天的走访经历和先前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

第13篇:镇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镇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石阡县城南面,距县城8公里,国土面积75.33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有5856户,2万余人,主要聚居侗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虽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基础差、底子薄。原集镇由中魁村和玉虹居委会组成,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仅为3750人,城镇发展缺乏特色、人气不足、规模不大、功能不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进入全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建设之列,镇党委、政府倍加珍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传达全省、全市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会精神,同时立即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付诸实施。如今,集镇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发展形势更加明朗。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划编制情况

作为全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的同时,也纳入了县城城区规划范围,根据《石阡县小城镇建设实施意见》和县城第四轮总规修编相关规定,的定位是以发展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型、商贸集散型小城镇。在此基础上,围绕城区发展,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对集镇的目标定位、规划布局、实施措施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目前正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通过大力争取,整合各类资金,相继完成了集镇垃圾收集箱、电力、通讯网络线路和自来水改造;完成了集镇路灯安装和美化、绿化;完成了集镇后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计生服务楼改扩建项目;完成了河东村寨道路三横三纵、四周环绕、户户通车的路网建设和180户农户民居改造,配套建设了风雨亭、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活动家园;启动实施了河西蒙古民族村寨打造;同时,投入资金大力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充实了环保队伍,对镇区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取缔了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使镇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善。

(三)项目编制及启动情况

以来,通过与上级各部门对接,我镇编制和申报了多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其中:支撑项目石阡县龙地坝-城市道路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现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国际温泉城项目,得到了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的意向性支持。自纳入县城城区规划以来,由于前期没有控制性规划,导致一些项目建设受限,随着3月2日控制性规划原则通过市城规委的审查,多个项目得到顺利启动,前期征地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目前在建项目有:①投资4000元的石阡县第三人民医院项目;②180套公租房建设项目;③投入588万元的集镇防洪堤项目;④投入200万元的中学教学楼扩建项目;⑤融资5730万元收储土地1500亩;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配送中心建设项目。今年拟建项目有:①投资1250万元的镇污水处理厂项目;②木爪溪水库提级改造项目;③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石阡段项目。④预计总投资6.14亿元的石阡县龙地坝-城市道路。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因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和品位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供水、供电、卫生、绿化、排污、泄洪和路网等基础设施跟不上。二是建设力度不够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中心城镇职能发挥不够,拉动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三是失地农民就业难。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增大,大量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失地农民生存和就业问题势必成为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难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宣传动员,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布局逐步实施,有序推进。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编制项目库,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依靠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路子。

4、加大上跑力度,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最大限度争取资金扶持,千方百计利用政策笼子解决资金困难。

5、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扩大城镇容量,促进城镇繁荣。

第14篇: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是安源区的中心城镇,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有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团支部、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产党支部等“十八个第一”,在安源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景点20多处,全镇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6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万。

近年来,我镇和全省各地一样,获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这得益于我们始终按照省、市、区的安排和部署,立足安源镇情实际,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理念,把推进新型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走“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工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荣获了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试点镇、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园林镇、全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乡镇和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短短几年,我镇的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从2001年的不足1000万元,到2009年完成1.4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45%。现将我镇开展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财税保持高位增长。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过培育税源、优化服务、强化征管,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9年共实现财政收入14136.4万元,同比增长41.74%,完成工商税收11937.4万元,同比增长47.31%,其中,国税完成6136.3万元,同比增长56.28%,地税完成5801.1万元,同比增长38.89%。

(二)、工业经济强势提升。2009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势力进一步增强,新增规模企业4个,使我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了21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工业利税总额 2.4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新产品研发2项,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开放经济成效显现。引进了安源影视大酒店、凯天科技(动漫基地)、江西红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15个项目,其中有7个项目竣工投产,8个在建,2009年完成内资1.5亿元,完成引进外资507万美元,出口创汇504.3万美元。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融入新城区、改造老镇区、建设新农村、实现一体化”的思路,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萍安大道花冲坳段的沥青改造项目,配合完成了319国道景观大道、新区韶山西路贯通工程建设。开发建设了“雅典世纪花园”“东方巴黎”、“香溪美林”等环境优美、品味高雅的高档小区。2009年,镇区新增绿化面积9.52万平方米,公共绿化项目11个,绿化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45.1%。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泥公路户户通,改水、改厕均达100%,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78元,同比增长8%。

二、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但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小城镇建设投资大,镇一级的财力很有限,一些配套基础设施因资金短缺难以得到及时跟进完善。二是规划制约。虽然我们是乡镇,但地处城郊,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部份,在给群众生活来断带来改善的同时,我们在产业发展上遇到的土地规划制约也越来越明显。三是管理维护未纳入城市范围,镇本级压力大。全镇现有城镇广场6个,各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维护成本相当大。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一是对小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在用地指标方面除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外,是否可根据小城镇建设的规模,予以相应的用地政策支持。二是对小城镇建设予以更多的资金支持。能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小城镇建设以资金支持。三是对小镇建设予以必要的智力支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十分需要各方的智慧,能否经常组织一些专家学者

对我们进行建设指导,让我们的建设水平更高,城镇建得更美。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模式和路径

在城镇建设中,我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特色的适应自己发展的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促进和谐为目标,全力打造经济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旅游新镇。

(一)坚持以壮大产业、打造平台为重点,实现经济强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努力巩固传统煤炭加工贸易业,通过巩固现有的、培育后续的、壮大支柱的、协调各方的,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平台建设,着力强化产业承载力,为更多的企业落户我镇提供优良的条件。同时加强服务项目,着力做优创业环境。坚持镇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协调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协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方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精做强。

(二)坚持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重点,实现生态美镇。着力建设优美的城乡环境,为打造又响又亮的安源品牌,

实现安源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源河治理、小游园建设和停车场,完善城镇功能。二是提高镇区环境品位。加强广场公共场所、安源古城等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周边环境管理和提升,更换和改造广场景观灯,认真抓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三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抓住我省加强以中心城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大力创新城镇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城镇执法管理,落实好“门前四包”,进一步加强车辆停放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四是倡导并发展低碳经济。扎实开展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开工建设,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关停高污染企业,努力实现我镇环境的彻底改观。

(三)发挥特色突显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打造文化名镇。安源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实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名扬天下,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保存着全国具有巨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组织及其活动遗址,有4处国家级和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类型多样、内容独特、内涵丰富、历史意义重大等特征,在去年申办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上,着手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史镇,进一步发挥安源的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安源广场、世纪广场等场所,组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成为群众休

闲娱乐的中心会所。同时,依托全国首批动漫百强企业凯天动漫,着力引进新余瀚皇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新的动漫文化创意企业和下游配套项目,并以动漫产业为支撑,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我镇的文化产业。

(四)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速旅游经济提档升级,打造旅游新镇。安源具有丰厚的红色旅游文化底蕴,我们将珍惜并对其进行整合开发,使之成为造福一方的不朽遗产。一是整合资源,突出主题。我们必须结合安源旅游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旅游吸引力,突出“中国近代江南煤炭工业重镇”和“中国工人运动与工农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两大主题。二是打造精品,彰显特色。深度发掘安源的红色革命史和工业发展史,加快“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地”品牌建设进程。努力推动安源矿山公园、红领巾主题公园及后山公园建设,打造安源古城、安源纪念馆等一批景区项目。并以建设和发展旅游项目为切入点,带动酒店等旅游经济发展。三是协调发展,抓好保护。在积极利用和发掘安源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加强对老镇区的保护,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安源老镇区现有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

第15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工作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创建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镇位于栖霞市东北部,现有60个行政村,5.8万人口,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77公顷。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9万元,人均收入8200元。

今年以来,镇政府按照各级《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创建活动》的要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镇容镇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新农村建设保障有力

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城建、财政、经管、民政、城管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具体负责城镇建设的立项、预算、开工、督查、验收等工作。对涉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透明规范

立足本地实际,邀请城建规划部门,制定了《2011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有力的指导了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创建活动。所有的建设项目,均邀请权威部门设计规划,由实力雄厚、技术过硬的施工单位施工,聘请资质优良的监理单位监理,城建办靠上去抓管理推进,有效的保证了工期和质量。

三、真抓实干,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完成了度君河综合治理。度君河是长江河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河道长度7.98公里,为了有效保护和提高水源地上游的水环境质量,积极配合搞好水源地保护工程,改善水系生态环境,2010年、2011年分别投资190万元、290万元进行了度君河

一、二期综合治理,今年10月基本竣工。该工程共分三部分,一是围绕涵养水源,提升水质,建设了拦河闸5处,新建桥梁2座,对沿河两岸进行了绿化美化;二是围绕防洪减灾,清淤疏浚河道1.8公里,河道路清淤土方3.2万平方米,浆砌河堤、挡土墙1.47公里,河堤护坡5620平方米,对河堤进行了防渗透处理,铺设复合土工膜16300平方米;三是围绕富民便民,优化环境,修建度君河路1.2公里,穿堤涵洞4座,沿河道路安装路灯43盏,铺设小件5200平方米。通过对度君河的综合治理,保证了水质优良,打造了良好的水系生态环境。

二是在去年兴建了利民广场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兴建了一处度君广场和一处兴隆山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雕

塑景观,绿化亮化,规划建设一处老干部活动中心、门球场,配套了管理房、公厕,为群众从事文化活动打造平台,进一步提升改善民生质量。广场投入使用以来,先后举办了“天翼3G手机百场戏曲乡村行”晚会、“群众消夏汇演”、“邻居节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活跃了群众文化,提升了城镇品位。

三是投资66万元,对镇驻地进行了全面整治。围绕打造“生态城镇”,对省道、茂隆山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栽种国槐、法桐、芙蓉等绿化树木9000余株,建挡土墙2780米,铺设小件5600平方米,安装一座地名标志牌。

四是投资46万元安装了电子警察和交通信号灯。为营造畅通的交通秩序,在汽车站十字路口安装电子警察和信号灯,在月牙河桥东路口安装警示灯,使镇区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地下管网设施建设。投资30万元,对高速路口至车站路口两侧及茂隆山路和汇福路等地下排水管道进行管道安装和维修,铺设地下排水管道1320米,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功能。

六是加大了对上争取力度,完成了长达50公里的农村公路整修、卫生院扩建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不断提升民生质量。

七是投资160万元的无量河周村交通桥已开工建设。该桥跨度117米,桥宽7米,预计将在2012年4月份竣工使用,届时将有效解决无量河两岸20多个村群众通行难的问题。

四、强化管理,城镇环境优美整洁

今年以来,镇政府对城镇管理高度重视,立足“建设好、管理好”的思路,不断加大城镇管理力度。投资48万元购置了一台洒水车、一台叉车、一台垃圾车,配套了环卫设备,建立健全了环卫工作长效机制,加强了对环卫工人的培训考核,确保环卫工人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成立6人城管执法大队,配备一辆执法车,定期进行巡查,查处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损坏城镇管理的行为,今年来,共清理路边摊点12个。

以上是我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创建活动情况,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城镇建设,推动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

*******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28日

第16篇:赣榆县新农村示范镇的建设

赣榆县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农村示范

调查报告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镇的1 建设

赣榆县新农村示范镇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

一、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实践时间:2012/10/01—2012/10/06

实践地点:赣榆县乡镇

实践内容: 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实践的有效模式,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实施路径。

二、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

赣榆县新农村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因地制宜,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做到规划符合县情,富有特色,更具可行性。今年初,我县邀请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围绕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明风气形成,以及平安创建、农民素质的提高等内容编制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在此规划纲要引领下,我县还编制规划镇村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等“两图一书”。为了让规划深入人心,沙河镇投资20多万元,建起“沙河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全覆盖知识课堂”,实现镇区规划全覆盖、镇村空间布局全覆盖、控制性规划全覆盖、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规划管理全覆盖,我县建设局坚持送规划下乡,还采取连环画的形式将规划内容编成故事,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正如颜庄村的一位村民所说:“以前张书记挖河李书记填,不知哪天能干完,现在有了规划,他们再也不能蛮干了,俺们也知道村里发展和建设下一步该咋走了。”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赣榆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组织体系,各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主体,采取局村共建、村企共建、警民共建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

实行“抓两头带中间”是该县建设新农村的方法之一。即重点加大50个典型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对57个经济薄弱村则借助省市扶贫工作队力量,并选派60名县级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农口部门主要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联络员,对示范村考核视同招商引资考核,年终对楼房比重、村级集体经济、债务化解等20多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对成绩突出的,政府财政拿出资金,以奖代补,用于贴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壮大村级经济,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新农村,经济先发展。赣榆县许多干部都把发展镇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在不少示范村中,大多数村支书是发展经济能手,都是富裕户,因此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很有号召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城头镇后黄墩村电工的周平就带头在村里办起第一家企业———榨油厂,不久又承包经营镇砖瓦三厂,投资150余万元上马自动灌装流水线一条,装修6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与四川客商联营扩建了酒厂,最近又自己投资100万元成立了宏兴研磨材有

限公司。后黄墩村干部平时为村里服务,闲时在他的厂里上班,工资待遇也有了保障。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办起了黄墩酒厂、玩具厂、猪毛加工厂、运输队、食品厂等10多家企业,该村也成了周围闻名的经济强村,在最近两个月的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拿出几十万元资金,新修两横六纵8条水泥路,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建设绿化带4500米,修建了下水道3000米,安装路灯50盏,新建垃圾池40个、沼气池30座,初步改变了村容村貌。

目前,该县一批“蔬菜能人”、“养殖能人”、“运输能人”成为壮大村级经济的带头人。柘汪镇西棘荡村的塑料颗粒加工,门河镇苘湖村的再生塑料制品,墩尚镇银河村的泥鳅养殖„„这些产业兴村的星星之火给许多村民致富奔小康带来了希望。

新村庄不一定是新农村,但新农村肯定有新村庄。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农民仍过着烟熏火燎、人畜混居、环境不洁的日子,赣榆在新农村建设中,便把整治环境作为难点和重点来抓。首先把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出行、饮水安全、环境卫生、文体设施、休闲娱乐问题等解决好。不少村买来涂料,粉刷墙壁,改造院墙,美化家园,花钱不多,环境焕然一新,村民们称之为“涂脂抹粉、穿靴戴帽”。在整治过程中该县还提出不砍树、不推墙、不填塘,逐步实现“雨天鞋上不沾泥,夏天头上有绿荫,秋天院内有果梨”。为了解决人畜混居的问题,该县在沙河镇颜庄村试点“猪—沼—菜”生态模式,将猪圈由农家庭院移到蔬菜大棚里,在蔬菜大棚里建设沼气池,沼气可以点灯、做饭、增温,沼渣具有增肥、杀菌功效,既节约了农本,又提高了蔬菜品质、改善了居住环境,很多人将此比喻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目前,这个村已建设规划统

一、外型美观的“猪—沼—菜”设施大棚400个。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赣榆县还立足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已有61个试点村的新农村服务中心完成,并顺利投入启用。许多村依托省苏果、苏农两个集团,开办连锁经营超市,为村民提供安全放心和方便实惠的生活消费品,提供货真价实的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和生活用品。在许多村服务中心,藏书千余册的图书室成为新农民的培训学校,深入开展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让农户有了更多的健康保障。我们在古城村参观了村民姚开洁开办的便民小药店,药品很多,价格便宜,很受村民欢迎,仅此一项年收入近10万元。

村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更和谐

“今年俺家2亩半黑莓,卖了两万七千多块,扣除成本,净赚两万五哩!”黑林镇富林村农民宋老汉高兴地对我们说。黑莓每公斤卖到了7.2元,果子一摘下来就在地头上被开着冷藏车的加工公司收走,亩均收入万元左右,今年全县2万多亩黑莓让农民增收2亿元,祖辈处于贫困状态的山区农民腰包鼓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新农村建设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农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初步改善。赣榆县后黄墩村农民王维明告诉笔者,现在他也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厕所,既干净又卫生,村里一户补贴300元建起了沼气,生火做饭既清洁又省钱,每天的垃圾直接送到村里的垃圾池里,有人定期收集。

以前,在赣榆沿海一些经济较好的村,由于男劳力经常出海捕鱼,常有偷盗案件发生,妇女夜间不敢出门。新农村建设推进以来,柘汪镇西林子村投资10万元,建起了24小时电子监控设备,将全村主要道口尽收眼底,盗贼再也不敢

光顾;全县还推广了柘枉镇“民兵报更队”、金山镇“乡村110巡逻队”等经验做法,群防群治,构筑平安和谐环境。班庄镇古城村不仅成立老年禁赌会、红白事理事会、民事纠纷调解小组,还建立了村与小组、村与农户三个层次的综合整治网络。所有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实践的有效模式

赣榆县东中西部分分别是沿海、平原、山区三种地形地貌。在“规划先行、题词推进、典型示范、全面展开”的原则指导下,我县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在充分的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城郊工贸型、海滨风光型、农业田园型、山水生态型、工业支撑型和开发富裕型等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城郊工贸型:以狮子口,宋口村为示范,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借助靠近县城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行城市化管理,加快工业化水平。

滨海风光型:以位于我县东部沿海的小口村、下口村为示范。发挥当地海洋资源优势,把村庄建设和海滨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大枣及生态观光,滨海垂钓,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海滨旅游品牌。

农业田园型:以位与我县中部平原地带的沙敦村,后黄墩村,颜庄村为示范,发展以植物组培观光、花卉苗木观赏、时令瓜果采摘为主的田园观光农业。

山水生态型:以厉庄镇新坝村、洛阳镇、凌灶村为示范村,依托碧水青山水资源,建设生态家园,凸显山水魅力、生态风光,打造宝山富水,银山银水,显山露水多元化产业新农村。

工业支撑型:以班庄镇古城村为示范,大力实施工业强村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订单工业、配套工业和庭院工业。

开发富裕型:以西部山区黑林镇的福林村、大树村为示范,积极开发山地、丘陵和河流,改善发展生产条件,努力促进农民生活温饱型向生活宽裕型转变。

我县要继续努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长抓不懈,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要继续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百倍的信心,全力以赴,科学研究我县新农村建设特点,积极深入研究,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 连云港日报

- 赣榆县县委宣传栏文件

调查日志

通过四天的走访和查阅资料,对于我县新农村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

10月1号:先做前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走访调

10月2-4号:先后对县城,下口,宋口村等第一批示范地进行实地

的调查和走访。

10月5号:对这四天的走访经历和先前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

第17篇:示范镇建设自查评估报告

桔园镇中心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镇建设自查评估报告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精神,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11年版)》、《汉中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镇建设指导方案》(汉卫发„2013‟14号)《城固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卫发【2013】51号)等要求,结合桔园镇实际情况,我院紧紧围绕示范镇建设相关要求,精心策划,周 0密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确保本次示范镇创建顺利开展,我院迅速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公卫骨干为成员的桔园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镇创建领导小组。完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及符合具体情况的岗位工作目标,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公卫人员的工作热情,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院领导班子及公卫骨干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薄弱环节重新梳理,全院职工参与分片包干对工作相对较差的村现场指导补缺补弱。通过镇村两级公卫人员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发展。2013年8月2号--2013年8月5号桔园镇中心卫生院组织人员通过对公卫科、临床科室及31所村卫生室进行自查评估,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答问卷、走访服务对象等多种形式掌握了辖区31所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自查评估情况如下:

一、基本概况

桔园镇地处城固县北山与平川结合部,全镇总面积186.5平方公

1

里,总人口40193人,辖区有28个行政村,乡镇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1所,其中镇村医务人员138名。为辖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等。桔园镇中心卫生院位于桔园镇许家庙村(桔园街)中段,在岗职工76人,共设立15个科室。其中公卫科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工作,专职人员10名(临床医生4人)。公卫科共设臵11间办公室,总面积180平方米。

二、组织管理

公卫项目工作在院长的领导下,接受上级各项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力求实效,督导村级责任医生各项服务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制定责任医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全科团队服务方式,逐步向片区推广团队服务模式。

2、各科室分布示意图上墙公示,咨询服务措施有分诊台,就医流程、健康处方等,服务时间、服务项目、价格、各项惠民措施等一一上墙公示,方便群众就医。

3、制定责任医生工作目标,公共卫生考核分配方案,公共卫生各项经费按费随事走的原则,严格参照县财政局、县卫生局的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意见落实,13年村级公卫资金下拨16万元并推行了明白卡制度。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

桔园镇累计建立纸质居民健康档案41818人,电子录入41818人。

2

其中死亡316人花名及档案均有备注。今年对10年至12年底新生儿童1207人建立了纸质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居民健康信息1523人次。并由专人管理,做到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制作居民健康档案制度牌及每年体检及档案更新统计牌等。对身份证及内容不完整的1071份档案,由镇卫生院公卫科及村卫生室负责核对并完善内容。经自查,建档率98%,建档合格率91%

(二)健康教育

我院自筹资金6万元用于制作镇村两级健康教育专栏、制度牌、卫生院宣传栏等。共举办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知识讲座6次,咨询活动6次,卫生宣传日主题活动6次,发放上级下发、本院自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共计31种约32468余份,设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132板,累计更换内容217版,累计播放健康教育影音材料106余次共计约128小时。各项活动均有文字、音像资料可记。经卫生院对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群众公民素养66条知识知晓率达75%

(三)预防接种

全镇设有31个村级规范化接种门诊,负责各村儿童的各种疫苗的接种,接种日为每月的10号——11号。有效地减少了疫苗的损耗和更好管理疫苗 。1—8月份全镇冷链运转7次,本年度全镇卡介苗应种278人,建证建卡278人。脊灰疫苗应种862人,实种862人。百白破疫苗应种852人,实种852人。麻风疫苗应种298人,实种298人。麻腮疫苗应种278人,实种278人。乙脑应种598人,实种598人。乙肝疫苗应种767人,实种767人,其中第一针及时接种率为100%。白破疫苗应种

3

109人,实种109人。A群流脑疫苗应种206人,实种206人。A+C群流脑疫苗应种611人,实种611人.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

我院设有独立的孕产妇体检科,孕产妇体检候诊室。专业孕产妇保健技术服务人员1名,职称为主治医师。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规定,免费为我镇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孕早期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期五次产前检查和产后三次访视服务,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等。 加强孕产妇保健信息管理。 不断完善和利用全镇出生信息登记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孕产妇保健相关信息,减少漏报,不断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截止目前全镇服务孕产妇总数为623人 ,其中孕妇服务人数383人,早孕建册服务人数357人,早孕建卡率93%.高危孕产妇服务人数94人,高危管理服务人数94人.高危管理率100%。产妇数332人。产后访视332人 访视率100% 。

(五)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

我院设有独立儿童体检室及体检候诊室,专业儿童保健服务人员一名。为辖区内0-6岁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工作。通过实施向全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建服务,提高婴幼儿健康保障水平,使体弱儿及时得到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访视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并按时开展婴幼儿的12次随访服务,每次服务后填写相应的检查记

4

录,对发现的高危新生儿和体弱儿实施专案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时转诊,定期随访。截至目前全镇0-6岁儿童3425人,系统管理人数3254人 ,系统管理率95%.3岁以下儿童人数1834人,系统管理人数1744人,系管率95%.出生缺陷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6人。均进行管理登记和随访工作。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卫生院安排村卫生室对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摸底工作,在共摸底应服务对象2895人,按照服务规范要求印制管理对象自理能力评评估表及完整居民健康档案3000份。按照项目牵头单位要求与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本年度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因地理原因(桔农每年农闲季节在8月-9月底),我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体检工作安排在8月10号至9月10日前完成,10月底前该项目工作全面完成。

(七)高血压病人管理

我院各临床科室坚持首诊测量血压制度,筛查到位,临床医生负责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负责预防干预,效果明显。现我镇成年人口34094人,确诊高血压人数3866人,管理3866人,建档3866人,经卫生院自查管理率100%;血压达标人数2865人,控制率70.5%;实际随访率100%。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积极开展对糖尿病高危患者健康教育和血糖筛查,登记管理健全,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负责随访干预,健康管理档案规范、完整、可信。我镇共确诊2型糖尿病人538人,管理538人,建立健康档案538人,规范管理人数538人,经卫生院下村自查管理率100%,血糖达标人数343人,血糖控制率63.7%,实际随访率100。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5

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对辖区158例精神病开展病情、社会功能及危险性评估,资料建档立卡158份,对危险性评估级别在3级及3级以上的重症病人建立监控网络,对已纳入网络管理的重症患者及新发病例进行病情及危险性评估、应急处臵、治疗、复查、康复指导和三级随访;经卫生院自查规范管理率98%,检出率3.8‰。

(十)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处理

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注重网络直报和日常的监测检查,配备有专职的网络直报人员,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快速、准确,按规定要求对各村医疗单位开展麻疹.AFP、新生儿破伤风.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全镇报告乙类传染病9例、丙类传染病2例,重点监测传染病1例,报告发病率为11.2/10万,基本杜绝了迟报、漏报、错报现象的发生,为控制传染病疫情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科学依据。由院领导带队对辖区12所幼托机构及12所中小学进行传染病防控督导2次,下发自印传染病宣传单3000份,对辖区出现的重症手足口病例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经卫生院自查信息报告率100%,病人管理率100%,学校覆盖率100%。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

对辖区18家集中式供水单位规范开展安全巡查37次,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对33所医疗机构,22所学校,开展巡查128次,并对存在的问题下发监督意见书。每学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巡查2次,并指导学校开展卫生宣传及健康教育。每月镇村两级对辖区的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进行巡查,镇村两级实行零报制。经自查信息报告率100%,巡查覆盖率100%。

四、工作经验及体会

(一)、积极征询意见,扩大宣传力度,有序开展各类活动,是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首要前提。

年初,我们在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及工作计划时,就分阶段安排了

6

各个时期的活动。

2013年3月,我们深入到各村委会及部分村民家中,请他们为我们卫生院的发展献计策、提建议。 3月4日,以“开门纳谏、共谋发展”为主题的桔园镇卫生工作座谈会在卫生院召开。会上,院长向参会的乡政府领导、村支部书记汇报了2012年的工作情况及2013年的工作思路,与会代表踊跃为桔园卫生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4月25日我们开展了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在每月接种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以及各类疫苗的接种方法、接种间隔时间及接种禁忌等,使全乡各接种点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月20日,我们组织院、村两级医务人员,参加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并组织了相关的业务知识考试。5月24日至6月1日期间,我6月18日我院举行了首届桔园镇孕妇学校开班仪式,来自全乡各村的46名准妈妈学习了孕妇孕期保健知识。采取讲座、宣教、示范、观看VCD片等学习方式,就孕期的健康指导、饮食、用药的注意事项,到孕期的常见症状及处理、孕前准备、产前检查、孕期保健、分娩准备、母乳喂养、产后护理、母婴保健等医疗保健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同时,由保健人员讲解叶酸服用方法,并且为每一位孕妇免费进行孕期健康检查。7月29日,我院院、村两级医务人员欢聚一堂,召开桔园镇卫生院“院村协作、业务互通”技术交流大会,在新医改实施之际,为积极探索适应医改的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相互探讨、交流工作经验,整合医疗资源。

(二)、广大居民的理解、积极支持,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的基础。

7

在年初时我们的各项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很多居民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征求意见、采集信息资料时遇到很多困难,许多居民不提供相关信息,但通过我们的介绍、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居民开始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全院职工积极配合,院领导精心安排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的重要保证。

我们制定年初工作方案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局考核方案的各项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大型质控,每周不定时开展一次小质控。根据每次质控找出的漏洞,进行重点分析整改。特别是传染病的漏报、瞒报方面,更是下重手处理,严格按照考核方案的规定,月月兑现。针对我镇慢性病项目村医对管理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服务不到位、慢性病干预水平缺乏专业性,不能规范的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健康指导,个别村医存在笔下随访等现象。我院迅速成立桔园镇慢性病医疗服务小组,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医院业务繁忙、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抽调内科主治医师2人、临床业务骨干4人、公卫人员6人与3月10至4月18日深入各村,为每位高血压、2型糖尿病已纳入管理的患者进行年度健康体检、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同时向他们讲解平时的饮食习惯、各类疾病的防治等专业知识。他们一般都是下乡一整天,晚上加班整理资料,第二天再接着上班尽管这样辛苦,但他们都毫无怨言,不计报酬,不辞辛劳,随叫随到,紧密配合我们完成各类工作任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6月16日,由疾控中心慢病科、健教科组成的检查小

8

组,深入桔园镇辖区开展考核检查工作。他们随机抽取两个行政村,以走访服务对象、查看资料、电话调查等检查方法,结合各类报表资料,通过细致的统计分析,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7.9%、血压控制率70.5%,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8.3%、血糖控制率63.7%。通过全院职工配合、镇村两级协作。横向比较我镇慢性病管理水平达到了全县领先水平。

五、存在问题

1、我镇居民的健康意识相对城市居民较薄弱,加上我镇地理情况特殊,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分布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不平衡,群众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

2、卫生服务人才不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整体服务水平不强。由于我镇卫生人员严重缺乏,多数村卫生室将多项公共卫生项目由一人负责,工作量巨大, 导致有些项目无法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六、巩固成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视程度,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真部署落实各项相关工作,切实加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及医院领导办公会。加强调查研究工作,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巩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的各项工作。

进一步落实完善健康档案的信息采集、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健康教育、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工作按计划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完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9

(三)深入开展宣传培训。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对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的培训,让基层医务人员了解、熟悉和掌握基本公共卫生内容,能够积极主动向群众开展宣传工作,引导群众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认识。

(四)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

认真分析基本公共卫生运行的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加大督促力度,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2011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七、示范镇创建迎检准备工作

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示范镇创建工作,召开院领导班子会议3次,召开全体职工及村卫生室全体成员专题会议3次,院领导亲自带队下村检查31所村卫生室36次,走访群众340人次,下发调查问卷140份,参观学习兄弟医院4所,通过上诉不懈努力目前卫生院及村卫生室院容所貌规范整洁,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各项目资料整理规范。

桔园镇中心卫生院 2013年8月6日

第18篇:镇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镇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砣矶镇位于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庙岛群岛中部的砣矶岛上,南距蓬莱36公里,北距大连75公里,全镇岛陆总面积7.11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8000人。

近年来,砣矶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基础、求突破、促转型、谋发展,镇域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平稳的发展态势。全镇所属海域辽阔,水中藻类等微生物十分丰富,水温适中,适宜海参、鲍鱼、海胆、扇贝及各种鱼类繁衍生息;201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1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2055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1%、23%、8.7%。经过近年建设投入,城镇交通便利,医疗、教育、金融、通信等公用设施日渐完备。 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生活更是空前活跃。几年来全镇先后组织开展了星级示范村、文明企业、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妻子、好邻居等评比评选活动,井口村、北村、西村先后被XX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涌现出了山东省“十佳兵妈妈”朱桂芝、XX市百名孝子葛桂兰、XX市十佳文明家庭王成山一家、勇于救人的张仁群、王亲杰、爱亲孝老先进人物张淑芝、高淑枝等多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带动了全镇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依托镇综合文化站、渔家文化大院、文化健身广场等场所广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鼓励各村组建了专门的文艺演出队伍,并在传统节假日,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贴近民生实际的文艺节目,既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凝聚了人心民智,极大地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感情。特别是近年来组织举办的“砣矶镇民俗文化周”和“砣矶镇民俗风情摄影展”,既活跃了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广场文化的蓬勃兴起, 砣矶镇海岛文化别具特色,底蕴丰厚。有后口古遗址(位于后口湾北部)和大口古遗址(位于井口湾西北侧)两处。同时,具备天然神赐、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感天泣地、唯美动听美丽传说的“千年古寺”;有古朴典雅、风格特异的石砌“百年老宅”;有海鸥竞飞、遮天蔽日、鸣声震耳、鬼斧神工的高山岛、姊妹峰;还有令人流连忘返、图案各异惟妙惟肖的天然石林--海石画廊,都是一处处保护良好的文化生态处女地。砣矶岛气候宜人,海水清澈,岛上奇石遍布,岸礁争险斗奇,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进入近代以来,砣矶岛发达的渔业和造船业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的发源地,也曾是明清时期胶东地区最大的帆船制造基地,更是驰名中外、曾是清代皇帝乾隆御用砚台材料的原产地。砣矶渔号雄壮浑厚,震撼有力,曾被烟台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2008年6月,以《砣矶渔号》为蓝本的《长岛渔号》,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镇朱大相为省级传承人;我镇刘延安的《长岛木帆船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船形逼真,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还有独一无二的砣矶砚石,其石质属浪蚀条带绢云母千枚岩,内含云母、石英、绿泥石和多种矿物成份,石色有赤黑白蓝,由于风剥雨蚀,海拍浪噬,一块块石壁被勾勒出多姿多彩的图案,有的似彩云追月,有的似江河奔流,有的似龙飞凤舞,叹为观止。清代乾隆皇帝所用的砚台,现存于北京古宫博物馆。我镇王守双的《长岛砣矶砚雕刻技艺》已被列入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雕刻的砚台形态各异,技艺高超,多次获奖,远销中外,具有极高的使用和收藏价值。

优美宽广的大海与团结向上的民风完美结合,使我镇一直沿袭着敢于拼博不怕困难的抗争精神。岛上民风纯朴,古有“救命的砣矶”之美誉,今有闻名中外的2003年“2·22海难”舍身战风浪、勇救81名落水者的感人事迹。“砣矶岛渔民”曾作为一个英雄群体入围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20位候选人之一。几年来,砣矶镇人传承着“忠诚博爱勇敢奋进”的砣矶人精神,成功实施救助多条遇险船只,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风大浪高等恶劣海况,挽救了20余人的生命和大量物资,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近年来,在全镇广大干群共同努力下,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2.22海上抢险救助有功单位”,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共XX市委统战部、XX市人事局授予“全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共XX市委授予“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乡镇”,被XX市授予“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授予“建设长岛先进乡镇”。

第19篇:医院推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实施方案

武县人民医院推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实施方案

咸阳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按照惠州市纠风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咸阳市卫生系统推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市纠[2008]10号)精神和县卫生局有关工作要求,我院决定开展推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病人根本利益为目的,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密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人民群众信赖的医务工作者”为主线,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为主要内容,以遏制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为重点,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扎实推进我院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活动,切实纠正损害病人利益的行为,确保医德医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全面树立我院的良好形象。

二、重点内容

结合实际,深入扎实推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内容,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一)医德医风高尚廉洁

1、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使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

2、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

3、认真落实药品、医疗器械采购招投标规定,杜绝收“红包”、拿“回扣”、开“大处方”行为,群众对医德医风满意度>85%。

4、立足医院实际,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医疗服务温馨规范

1、视病人如亲人,服务态度和蔼,给患者以春天般的温暖。

2、医务人员按规定着装,佩带胸卡,衣帽整洁,准时到岗到位。

3、医务人员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革除“衙门御医”习气,体现人文关怀。

4、严格规范医院和医师的诊疗行为。严格执行临床技术、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订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内部管理措施和具体方案,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促使医务人员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防止滥检查、大处方、药物滥用。

5、严格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三)医疗收费合理透明

1、严格执行价格规定,合理准确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医疗服务价格,禁止自行设立新的收费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2、健全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和约束机制,改革内部财务管理,由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各科室收费和核算,严禁科室乱收费。

3、收费项目公开,提高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完善价格公示制、查询制、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制度,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主动接受社会和患者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减少医疗收费投诉。

(四)便民措施细致周到

1、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就医环境。

2、落实无障碍通道、休息候诊、茶水供应等便民措施,努力创造良好的候诊条件。

3、积极开展院内健康教育,努力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4、提高服务效率,挂号、收费、发药等窗口排队等候不超过15分钟。导医标识清晰,服务周到。

(五)医患关系和谐良好

1、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意见,主动改善服务,杜绝生、

2 冷、硬、顶、推、拖等不良现象。

3、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妥善处理患者的投诉,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六)医院条件全面改善

1、改善医院环境,优化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便捷、温馨的就医环境。

2、医院管理正规有序,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乱停放车辆、损坏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医疗行业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处置率达100%。

3、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积极开展创建无吸烟医院活动。

4、不断改善技术条件,具备种类、功能较齐全的技术设备,在医院管理和诊疗服务中普及运用和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有关规定要求。坚持业务、技能考核制度,医护人员业务技能精湛,专业水平优良。

三、实施步骤

1、广泛动员和重点示范。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深入动员部署全院“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活动。同时,选定1个住院科室(儿科)、2个窗口科(组)(收费组、药剂科)共3个科室(组)为我院“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的重点示范科(组)。 8月22日前,各科,特别是重点示范科(组)要对照医院总体方案,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自身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广泛深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推进医德医风良好示范氛围。重点示范科、组要为医院其他科室作出带头示范作用。

2、扎实建设。各科室、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认真进行责任分解,层层抓好落实,年底要取得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3、总结推广。通过加强建设和总结推广建设经验,特别是重点示范科室要作出经验推广交流,促进我院全面实现医德医风建设达标,促进我院全面建设水平走上新台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各科室、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推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建设的领导,特别是重点示范科室,要紧紧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实际,对工作作出安排,精心组织,

3 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将二者一同考核、一同检查、一同验收,做到改善医德医风与加强医院管理两促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医德医风。医院组成龙门县人民医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各科室、部门也要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院办)。

(二)强化教育,重视引导。立足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建立健全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各科室、部门要重视利用医院简报等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好创建氛围,争取在社会各界赢得良好反响。各科室、部门要深入开展向省中医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等全国、全省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认真借鉴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创建活动不断取得扎实成效。

(三)完善制度,注重规范。重视发挥科学、严密、合理的制度的保证性功能,根据卫生行业的实际情况,加强调查研究,探索治本之策,建立健全医院管理、诊疗行为、医疗收费、信息公开、行业纪律以及纠风工作责任制等各种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纠风,建立纠正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监督,保证效果。医院加强各科室、部门的监督检查,科室、部门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规范约束。我院作为县卫生系统的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医院,将正式悬挂“龙门县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牌匾,公开接受患者、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同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进行评议,认真整改存在问题,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创建活动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

龙门县人民医院

二OO八年八月三日

第20篇: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推进示范镇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示范镇现代服务业,抓紧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是落实优惠政策,认真梳理各项现行政策规定,对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确保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支持、价格扶持、规范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改革开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突出发展重点。引导示范镇加快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引导传统服务业行业引进新型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发展水平;引导示范镇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发展的保障水平。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抓好示范镇服务业重点领域规划的编制和重大项目的提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向示范镇服务业项目倾斜,支持示范镇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型行业的发展。建立示范镇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并对入库项目进行滚动管理。筛选一批示范镇服务业项目列入市重点调度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如何推进示范镇建设专题发言.doc》
如何推进示范镇建设专题发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