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前景

2020-03-03 17:37: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能源、信息、材料、环保、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冶金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本专业每年计划招生本科240名、硕士约300名,博士约60名。

一、化学工程方向

本方向隶属于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首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较高知识素养的高等化工专业人才。毕业生所具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使之拥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在掌握了现代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的生产过程、设备设计和产品研制开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现代化研究方法和手段后,能胜任化工制药类过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工作。毕业后,既可到化工、能源、信息、材料、环保、轻工、制药、食品、冶金和军工等企业进行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也可以在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继续深造并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化学工程是以化学工业及相关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用设备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以及最终实现过程优化所应遵循的共性规律。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数学、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等课程,为拓宽专业面,增加适应性,还开设生化基础、石油炼制工程、环境化工、化工机械基础、ChemCAD等课程。

本专业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学、科研人员近100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余国琮院士,中国工程院王静康院士,18位博士生导师、21位教授、40余位副教授。

本专业方向设有多个研究基地,如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即精馏分离实验室、国家精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结晶技术推广中心、国家医监局天津大学医药结晶工程中心、绿色化工精制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

自1988年以来,本专业方向已有80余项成果通过鉴定,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50余项,国内首创的20余项,获国家级奖12项,省市部委级奖20余项。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年效益超过亿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被广泛采用的高教统编教材38种。

二、化学工艺方向

本专业方向由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张建侯教授等知名学者于1958年创建。本专业方向1981

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本专业方向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学术队伍实力雄厚,梯队合理,在编人员共计45人,有教授18人, 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跨世纪人才1人,新世纪人才4人,副教授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35名)。本学科设有硕士点2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年招收硕士生约100名,博士生约30名。

化学工艺是以产品为目标的产品工程学,它利用已有化学、化学工程等科学成就为化学工业提供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法、原理、设备与流程。因此它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直接面向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举足轻重的二级学科。化学工艺包括能源化工、材料化工、有机化工、环境化工、高分子化工、无机化工等众多领域,覆盖面广,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基础领域,同时与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环境等学科渗透融合,不断地培植出新的生长点。它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曾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科,又是一个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学科。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一碳化工与能源化工;2)功能化学品及新材料的绿色合成;3)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的化学加工。这些研究方向的特点是:1)遵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推动传统的化学工艺学科成为绿色的工艺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积极研究开发替代能源,走与环境协调友好的发展道路;2)面向21世纪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为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提供丰富的功能与专用化学品,为高技术服务。3)根据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特点,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积极开展与材料、能源、环境等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培植本学科新的增长点,以丰富和发展化学工艺学科。

本专业方向近五十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包括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部委技术领导等;其研究生培养始于五十年代末,培养的博士生数量和质量位于国内同类博士点前茅。

本专业方向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另配有专门从事化学工艺研究开发的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本学科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导思想,研究方向辐射面广、集成性强。在新型合成工艺、一碳化工、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并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五年内,完成和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总经费达6000多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项,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化学工艺学科的发展。

三、催化科学与工程方向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催化化学、材料物理及化学工程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本专业方向是全国第一个工业催化专业。1971年开始招生,1978年批准为硕士点,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

催化科学与工程是当今国际上最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据统计与催化有关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催化剂是目前更新换代最快、经济产出比最大的技术产品之一。近年来,材料物理、表面科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绿色化学、生物化学和纳米技术的进步给催化科学

与工程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解决资源、环境、生命和材料等领域中科技问题的支柱科学技术。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催化科学技术基础和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理论,具备扎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现代化学物理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科技现状与发展前景,能胜任化工、能源、材料、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中相关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工业化的复合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完全适应在化工(包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环境保护、材料、医药、食品等研究和生产部门工作。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新材料科学(结构化学、结晶化学、近现代材料科学的进展等)、化学工艺学、化工数学、表面化学、催化作用原理、催化剂制备工程、催化反应工程、催化研究方法、工业催化剂设计原理、催化进展等。

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本专业方向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获得教育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鉴定成果和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

本专业方向科学研究经费充足,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催化科学与工程研究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和装置。

四、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化学工程与高分子材料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过程与结构控制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随着高分子材料向着大型化、精细化、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的飞速发展,高分子新材料层出不穷,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在当今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环保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工程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工艺和工程的基本理论以及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设计、材料加工和应用等方向的工作。

本专业方向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之上,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过程与设备、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生物医学材料、特种聚合物、功能高分子等。

本专业方向的前身--高分子化工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工科院校最早成立的高分子专业之一。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生物医学材料、可降解环境友好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水溶性聚合物、智能高分子材料等多种聚合物材料,以及非均相聚合技术、精细高分子合成等。在“八五”及“九五”期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九五”攻关项目,有4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优秀成果奖、进步奖

10余项,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做出了贡献,为社会创造近亿元经济效益。

五、精细化工方向

本专业方向建于1952年,原名中间体及染料专业,是我国第一批设置的进行精细化工教学和科研的专业,自195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为精细化工专业,1999年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毕业生适应性强,择业面广。本专业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分析、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化学、有机功能材料、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双语)、现代仪器分析、精细化工反应器、化工工艺设计等。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国家经济的多个领域,研究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成品附加值大,包括:有机和医药中间体,功能性材料,有机染(颜)料,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合成材料和石油产品添加剂等,近年来共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天津市科委项目20余项,曾获教育部、天津市及省市科技进步奖若干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受到广泛好评。同时,与国内外企业、研究单位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多项研究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精细化学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增加,本专业方向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六、应用化学方向

本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与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电子科学及光电子科学等众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应用领域极广。本专业为国内最先设置,并于1956年和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电化学领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在国内外同行中极具影响,学术上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全方位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由于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本专业方向培养出的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因而毕业后择业范围宽,在众多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中有着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本专业方向师资力量雄厚。“七五”以来,承担国家86

3、97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委级的科研项目数十项,科研硕果累累,获得国家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多项,并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电化学、应用电化学、电化学测量技术、新型化学电源、电子器件及应用、电化学工程技术、纳米及非晶材料电化学、材料保护、有机电合成、生物电化学等。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能化学电源(燃料电池、铝电池、镍氢电池等)及电化学工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电催化及电合成、纳米材料及制备技术、生物电化学、导电

聚合物及其制备技术等。

化工就业前景光明

现代化工的前景与发展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市场调查报告

用SWOT法分析化工专业就业前景

化工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化工专业大学排名一览

化工销售

化工设备管理

化工感想

化工实习

能源化工

《化工前景.doc》
化工前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