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作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

2020-03-01 21:03: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提高自己作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

2013年全国两会,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并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人的梦。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学是一种服务性职业,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

下面我从课堂教学的师德、师生关系的师德、家校关系的师德三方面来阐述我自己对“如何提高自己作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的见解:

一、课堂教学的师德

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必须掌握授课教师的基本特点及应具有的师德。在新时期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育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以及调整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新时期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了“以人为本”。新时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改革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准确定位教师角色这三方面。

我觉得要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师德,应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来着手实施。

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应贯彻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思想。采用了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我是教化学科目,我发现转变关系后,通过实验、探究、讨论,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思考讨论现象的由来,从而得出结论。这样把知识实体化、具体化,学生容易掌握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化学是一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探求自然奥秘的一门学科。 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化学模型,并能够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最佳结合与落实。

3、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

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更成为决定学校和学生生存、发展与未来的标尺。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此时我们作为老师,应正确引导开发学生,培养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将知识与生活、现实链接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回答生活、现实的自然现象,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单单用来应付考试,同时也可以拓展视野,丰富阅历。

二、师生关系的师德

在新时期,对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师德素养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为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爱护、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个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保证教育公正、公平地对每一个学生;明确认识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体谅、宽容学生的缺点;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慎重使用惩戒,对于体罚一定要杜绝使用。因此要求教师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对待学生的缺点、慎用惩戒拒绝体罚。

1、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也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如果对待所有学生不公平,本质上就是造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平等,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依法执教的今天,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已成为教师的职业责任。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需要教师能真正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有一颗真诚而宽容的心。唯有如此,教育的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

2、宽容对待学生的缺点

学生犯了错误或具有某种缺点,教师帮助他改正的前提就是宽容。只有宽容了才会让教师去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错误并相信自己能够改正,并积极配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对学生的爱和负责、尊重学生,宽容其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缺点,保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慎用惩戒拒绝体罚

现在很多老师都有这个疑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呢?我想问题出在现在的教育只有批评而没有惩罚。批评只是一般的斥责,而惩罚则是行为强制。完整的教育显然不能只是批评,而还应该有惩罚。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往往只注重教育,而忽略甚至反对惩罚。但是,不管怎样的教育惩罚,都不能是体罚。

我们现在需要重申教育应有的惩罚功能,并研究面对学生非惩罚不可的错误如何适当地施予非体罚的惩罚。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拒绝体罚,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惩戒性处罚,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家校关系的师德

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教师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教师和家长交往的程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重视家校沟通,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探寻多种形式、深层次、有效的沟通,并且对于那些特殊家庭的儿童要特别的关怀,关心爱护他们,扭转特殊家庭对他们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家校关系中的师德》课中要求教师做到尊重家长、学会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

1、尊重家长 尊重家长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良好合作的前提,班主任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又使得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教师要想得到家长的尊重、支持,就得以一种诚心诚意的态度主动去尊重所有学生的家长,这是教师与家长能够密切结合的基础。因此,教师与家长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真诚相待,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

2、学会家校沟通

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复杂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教育迫切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家校沟通就成为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身为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基本功。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平时与家长有良好的沟通,建立了协调、融洽、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人际关系,那么无论遇上什么事情,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顺利解决。家长信任教师,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形象在家长心中越来越高大了,学校的声誉在社会上也就越来越好了。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教师集体的形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与家长沟通的问题,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效益。

3、指导家庭教育

目前特殊家庭儿童增多,对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特殊家庭类型,认真研究特殊家庭儿童的特点,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我们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创造机会让它得以展示,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最后获得成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将来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做为人名教师之后用红色精神和情怀站好教师这一光荣岗位!

如何提高自己作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

提高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教师

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提高计划

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提高修养 强化师德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提高师德修养 树立新时期教师新形象

《如何提高自己作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doc》
如何提高自己作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