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2020-03-02 11:01: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适当冷落个别的孩子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性格特殊的孩子。

开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有的特殊孩子还是时不时闹上一曲。巴俊华就是其中之一,早晨入园的时候,有时还哭上一阵,吃饭午睡更是这样,一会尿尿,一会喝水,就是闹着不想睡觉,还吵的别的孩子也睡不好。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始终不明显。

一天, 我自己值班,睡觉的时候,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先哄他,对他的要求装着没听见也不理他,而是先去帮别的孩子脱衣服、盖被子,拍着他们入睡。他见我不理睬他,就自己爬上床,等我照顾好其他幼儿时,发现他竟然自己睡着了。

我想,像这样性格个别的孩子,适当采用“不理睬”的方法对他进行冷处理,也会得到好的效果。

“不一样的小红花”

“小红花”、“五角星”、“聪明豆”是我们鼓励幼儿园孩子最常用的办法。为了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日常表现,我们时常用此类的物品,作为奖励分发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孩子。得到奖励的孩子当然是高兴、兴奋,把得到的奖励展示给同伴和家长,一脸的自豪。得不到奖励的孩子表情却是复杂的。

今天上午第二节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照样分发小红花,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孩子。刚刚还听不进老师劝告的豪杰这会儿安静下来,眼巴巴的看身边的几个同伴得到小红花,目光里满是羡慕,嘴里却说:“我不要,我家里有小红花,我妈妈早就给我买了!”从豪杰这“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话,我听出他对小红花的渴望。我笑着说:“豪杰,妈妈买的小红花和老师的不一样,如果午休时你安静的睡觉,老师会奖给你一朵小红花。”豪杰用力的点点头。

午休时,豪杰破天荒的没有打闹,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豪杰柔柔惺忪的双眼:“老师,我好好睡觉了!”豪杰接过小红花,高兴的贴在胸前:“老师,这小红花和妈妈买的不一样,老师的好!”

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调皮的孩子更是如此。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不妨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以包容,给调皮的孩子改善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急于求成。

不要让孩子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

手工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制作“七彩花”,孩子们拿起剪刀仔细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徐金超拿着剪下来的几个图形走过来:“王老师,我剪好了,可我不会贴。”说着往我前面的桌上一放,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玲玲、浩浩等几个孩子听见了,也急忙走过来:“老师,我也不会。”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我,期待着我的帮忙。看着桌上一堆手工材料,我寻思着:“这次我帮他们都做好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下一次不还是要我帮忙了吗,对,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学会这个本领。”于是,我没有急于帮忙,而是把我的范例拆掉,重新给他们示范了一次,并告诉他们:“今天老师一个也不帮,你们要想得到漂亮的七彩花,就必须自己动手做一做。你们都是能干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做好的,对吗?”听了我的话,他们只得拿好自己的东西回座位上自己做了起来。我一步一步教他们如何做,不一会儿,欣宇拿着做好的七彩花过来给我看,我连忙表扬他:“欣宇真棒,做的七彩花真漂亮!”,同时又给他贴上了一朵小红花,欣宇开心地笑了。同时,我把每个孩子做的七彩花观察了一下,对几个没有对齐线就粘贴的孩子,我要求他们重新对齐了再粘贴,这样,每个人都拥有了一朵漂亮的七彩花。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并和孩子们一起用美丽的七彩花装饰了我们的活动室。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代替包办,而让孩子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养成学习上的懒惰思想。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去进行尝试和思考,从而习得经验,提高技能,树立自信心!

更多的为孩子保守秘密

昊昊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自尊心很强,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这一周我们开展了《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心愿卡,制作好的心愿卡要送给妈妈,并请妈妈写上收到心愿卡后的感受和心语。第二天,昊昊把写好妈妈心语的心愿卡交给我说:“这是我昨天去大润发买的,重新做的。”“啊!这个操作卡大润发也有买吗?”我有些惊讶,反复了好几遍。“是的。我们找了很久,这是最后一张,没有了。”“真的吗?哦!”我还是将信将疑,也许吧,最后我还是相信他了。

“李老师,这张心愿卡是我做的。”萱萱指着挂在心愿墙上刚才昊昊做的心愿卡对我说。“这是你的?”“嗯。”我悄悄找来了昊昊,昊昊倒也诚实,很快就承认了这张心愿卡不是自己的,因为他的坏了,但是他又想给妈妈送一张漂亮的卡片,这张是他捡到的。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没有责怪昊昊,我悄悄叫来了昊昊,说:“李老师为你保守这个秘密,但是以后不能这么做了,好吗?”“好的。”昊昊笑了,“我以后不会这样了。”

直到现在,我们的心愿墙上依然挂着那张心愿卡,那个秘密也成为了我与昊昊之间的秘密。我会为更多的孩子保守秘密,成为他们值得信任和喜欢的老师。

要亲亲才睡的淋淋

我再组织孩子们睡午觉时,别的小朋友都睡着了,淋淋躺了好半天,眼睛还没闭上,我悄悄说:“你怎么还不睡?”淋淋小声说:“老师,你忘了亲我了。”我轻轻地亲了她一下,淋淋很快闭上眼睛,甜甜地睡着了„„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你们觉得喔总这样做对么?为什么?喔应该怎样做更适宜?

艺术活动《树叶变变变》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树叶粘贴画范例。(见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

3.《小树叶》音乐、设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树叶飞舞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

(教师活动前把树叶放到吊扇的翅翼上,随《小树叶》音乐,并打开风扇开关)

“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新颖的导入让孩子们欣喜不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2.说说我的树叶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请幼儿回答,教师给与肯定和鼓励。

二、展示树叶粘贴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出示范画(金鱼戏水)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

(有小朋友说像扇子,像小姑娘的花裙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四小天鹅舞》中的四个小姑娘。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幼儿操作,制作树叶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请幼儿互相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教师对孩子活动中独特的创意和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中利用身边随处可见而孩子们又非常感兴趣的树叶作为材料,进行树叶粘贴画制作,先观察树叶,想象叶子像什么,然后进行拼摆调整,最后粘贴。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自然顺畅的完成了制作。本活动在收集叶子、玩玩做做中让孩子们掌握了叶子的特性,包括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通过拼摆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满足了孩子科学探索的欲望。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同伴间互相合作帮助,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本活动突出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充分发挥想象,活动过渡自然,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投影仪、沙包、枕头、南飞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放映幻灯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讲述)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等,分别解释。

二、幼儿操作。

(放映幻灯片)“这里有几个动物,我们来认识一下(蚂蚁、松鼠、天鹅、燕子、熊、乌龟),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动物分别是怎样过冬的?想好以后把这些小动物贴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选择的理由。”

三、讲评。

1、“请你拿好你的操作卡,来讲一讲你的选择”(投影仪中展示)“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动物是这样过冬的?”(幼儿讲述)

2、总结:(放映幻灯片)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四、拓展知识。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吧!”(播放课件)

五、游戏的方式巩固知识。

介绍玩法:三种东西(枕头、沙包、南标记)分别是三种过冬方式,幼儿随意挑选一张动物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过冬方式,选择正确有奖品。

六、结束活动延伸:

1、在操作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

2、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

活动反思:

冬天到了,人们有哪些变化,小朋友都能观察到,可小动物有哪些变化呢?小朋友们很难表面看到,小朋友字自然角观察小乌龟时发现了问题。于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知识面,我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为了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物过冬的知识,活动前先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片以故事的形式以及启发性提问,通过游戏等情景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地了解和喜欢探索动物过冬的方式。

在本活动中,我还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幼儿的趣味性。当我问道:“黄鼠狼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时,周旭小朋友笑着说:“它是放臭屁把动物臭的不行,然后它就跑了。”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活动中给幼儿自由讨论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在说中学,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从幼儿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看,幼儿确实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在活动中,我出示一些其它的小动物,请孩子们分组,为它们找好朋友,并把图片放到和刚才过冬方式的小动物一起,并请他们讲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幼儿敢想敢说,不受拘束,尽情展示自我,品味成功。

通过上《动物怎样过冬》这一科学活动,让我深深感到科学活动真是一个结合孩子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孩子学得快乐,增长知识培养兴趣的科目。本次活动也存在了很多不足,教师对动物过冬的知识面不够丰富,本活动如果采取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幼儿通过动画来接受知识,获得知识,幼儿会掌握得更扎实、更好。

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布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引导

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

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刚刚入园一个月的小班孩子,情绪才基本稳定,他们还只是刚刚熟悉幼儿园紧张有序地一日生活环节。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毫无基础,如果要他们拿笔独立画出一幅美丽的画来,恐怕不太可能。那么,怎样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怎样让孩子从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呢?用印章印画出的作品,一般色彩鲜艳,装饰性强,容易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感。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的孩子从一个个家庭走入幼儿园,他不再是家庭中大家围着转的中心,而变成了群体中与别人一样的一份子,应该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与人合作。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就给孩子多提供了一些让孩子“友好相处”的机会,所以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小组合作画的形式。

印画是小班手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印章进行印画”。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

1、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各种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小组自主操作,让幼儿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 “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这是印画中的常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对于初次印画的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

1、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

2、运用适当的指导,如: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布展览会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

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几种颜色,但还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或材料,不加选择地进行作画,也不知道换颜色或材料,有的一种材料或颜色一直用到结束。所以,老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小班美术活动——蝴蝶和花 活动目标:

1、能表现花的基本特征,运用多种色彩作画。

2、在拼贴过程中,感受蝴蝶翅膀的对称。

3、初步感知构图,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蝴蝶,欣赏过各种美丽的花。

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在瓷砖墙上画出各种颜色、形状的花,颜料(稍稀释),排笔、棉棒,塑料图形片(用水沾湿),蝴蝶头饰,抹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蝴蝶宝宝和妈妈一起出去飞一飞、玩一玩吧! 放音乐,教师与戴蝴蝶头饰的幼儿共同舞蹈。

二、谈话活动,引发幼儿观察。

师:宝宝们,我们到花园里采花蜜吧!你看到花园里有什么样的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观察,并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花儿有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瓣,有的开放了,有的没开放,是包在一起的。

师:可是这个花园只有这么几朵花,不够我们来采花蜜,怎么办?

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你想种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花瓣的花?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我们把花种在花园的什么地方?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花园里种出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

2、用塑料片片拼一拼,找出更多的蝴蝶朋友和我们一起玩。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提醒幼儿注意拼贴蝴蝶翅膀是对称的,注意画面中的蝴蝶和花的位置。

四、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师幼共同欣赏集体作品。 在音乐声中,师幼共同采花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花儿与蝴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美”字,不容置疑,但美中亦有不足,在这许多“美”的画面之后,却残留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美”的场景:

制作完成后,是孩子们的表演,然后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离开了活动室。室内一下子静下来。桌上有零乱的物品,地上到处是纸屑、残头等,一片狼籍。

看到这个场面,你能说这是美吗?只是一个小小的忽视,却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却轻易放过了一个美的教育的良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应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艺术教育也应与其它各科教学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不时体验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与反思:《花与蝴蝶》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美。 我们都知道,艺术活动须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花儿与蝴蝶》中教师按新《纲要》要求,为让每个孩子都有动脑、动手和表演的机会,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

材料类:白纸、彩纸、亮纸、旧挂历纸、旧报纸、硬纸板、皱纹纸、旧纱巾、丝巾、围巾;各种颜色的线等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每个孩子都很开心地投入活动中。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孩子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孩子在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欢乐。

由此看来,美工活动确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意义重大,对于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手的灵活性以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它必须依靠物质材料,与材料的接触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感觉经验,通过改变材料表达美的情感。有心的教师往往不忽视这一教育契机,不辞辛苦为孩子准备种类众多,数量够多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学到知识,开发智力。让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力,表现的机会。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昭然于众。教师爱孩子,那就关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好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反思: 《花儿与蝴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美”字,不容置疑,但美中亦有不足,在这许多“美”的画面之后,却残留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美”的场景:

制作完成后,是孩子们的表演,然后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离开了活动室。室内一下子静下来。桌上有零乱的物品,地上到处是纸屑、残头等,一片狼籍。

看到这个场面,你能说这是美吗?只是一个小小的忽视,却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却轻易放过了一个美的教育的良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应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艺术教育也应与其它各科教学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不时体验教育的价值。

如《花儿与蝴蝶》,当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孩子收拾整理好用过的物品,清理地上的垃圾,让活动室重归整洁。这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育契机:

1、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爱整洁的习惯。

2、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本身就是美。

3、增强了爱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感受环境的美感。从这里我们看到,幼儿园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依相辅,紧密结合。对孩子美的教育也不能局限在艺术活动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美的人事物无处不存在,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让孩子充分去感受去区别,让他们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意识到并弥补不美的事物,让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伴随着他们和谐健康地成长。

“大拇指”带给我的思索

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种能让孩子们接受,又能让老师舒服的教育方式。中班的孩子潜意识里自尊心已经相当的强,特别是对“大拇指”非常敏感,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心态,大家对“大拇指”就尤为的重视。其实,这只是激励孩子们的一种措施而已,每一次,看着孩子们对“大拇指”渴望的眼神,常常在思索,如何才能既保护了孩子幼小地心灵,又能起到激励教育和提升的作用。

班上几位性格内向地孩子,平时不善于和老师交流,上课也很少发言,不是他(她)们不懂,而是出于害羞,为了激励他(她)们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和逐步改掉害羞心理。于是,到了每周五发“大拇指”的仪式上,我和孩子们讨论后,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想要“大拇指”的幼儿,必须走上来告诉同伴们,你哪里棒了或者哪里进步了,所以可以得到一朵“大拇指”,那怕只有点滴,都及时给以肯定。刚开始,活跃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来讲述自己的光辉史,内向孩子们的那种欲言又止地神态令我不安。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还在沉默着、较量着、坚持着,但我也绝不轻易心软送上“大拇指”,否者就会功亏一篑,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

这天,又到了争取“大拇指”的日子,终于迎来了“拨开云雾的这一天”。看着同伴们额头上闪亮的“大拇指”,乐有点心动了,在同伴的鼓励声中,教师眼神的注视中,乐终于站了起来,虽然腼腆,但步伐却坚定地向我靠拢,手指拨弄着衣角,轻轻地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将热气球画地很好,还展示在美工区”。乐终于贴上了“大拇指”,紧紧咬着嘴唇转身地刹那间,我读懂了她内心的那份灿烂。

“大拇指”行动还在班中继续,这种激励,这种措施,使得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肯定能力得到了一定得提升,自信心、赏识能力也得以发展,学会寻找闪光点。虽然我不敢说这种逼出来的方法,将来对孩子们有多大的影响,但至少现在我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成就感,体验到努力争取的意义,这就够了。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 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doc》
教育随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