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侵蚀危险作图

2020-03-03 04:36: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实验目的

模型生成器(ModelBuilder) 为设计和实现空间处理模型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建模环境。模型

是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它通过工具将数据串起来以创建高级的功能和流程。你可以将工具和数据

集拖动到一个模型中,然后按照有序的步骤把它们连接起来以实现复杂的GIS 任务。通过对本次

练习,我们可以认识如何在ModelBuilder 环境下通过绘制数据处理流程图的方式实现空间分析过

程的自动化,加深对地理建模过程的认识,对各种GIS分析工具的用途有深入的理解。

1.认识ModelBuilder操作界面135 2.确定目标,加载数据135 3.创建模型136 4.编辑模型139 5.执行模型,查看结果153

二、实验准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认识ModelBuilder操作界面

2.确定目标,加载数据

目标:获取 [土壤侵蚀危险性分布图] 因子确定:坡度、土壤类型、植被覆盖

数据:矢量数据:研究区界线(Study Area)、植被(Vegetation),栅格数据:土壤类型栅格(Soilsgrid) (1) 在 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

(2) 添加矢量数据:StudyArea、Vegetation、栅格数据Soilsgrid(同时选中:在点击的同时按住Shift)

(3) 打开 Arctoolbox,激活Spatial Analyst 空间分析扩和3D 分析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 [工具]>>[扩展],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空间分析模块”和“3D 分析”)

(4) 根据Vegetaion 中的属性[VegTYPE]设置植被图层的符号为[唯一值渲染],根据SoilsGrid 图层中属性[S_Value]设置土壤类型栅格的符号为[唯一值渲染],设置图层StudyArea的边界和填充,并调整各图层的顺序得到如下下效果:

(5) 保存地图文档为[Ex8.mxd] 3.创建模型

在上一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

(1) 在 ArcMap中,打开Arctoolbox,执行菜单命令: [工具]>>[选项], 在[选项]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空间处理]选项页中[我的工具箱位置],将其指定为某个路径,比如[d:\\arcgis], 因为以下建立的模型将会被保存到后缀为[ .tbx] 的文件中,而这个文件是保存在以上设定的路径下的.

(2) 在 Arctoolbox 中,右键点击根目标[Arctoolbox],在右键菜单中执行[新的工具箱]命令,将会在[d:\\arcgis]创建一个工具箱,将新建工具箱改名,比如[geosptial]

(3) 右键点击新建的工具箱[geosptial], 在右键菜单中,执行命令:[新建]>>[模型],将打开[ModelBuilder] 应用程序窗口:

注意:对已存在的模型,右键点击模型后,选择[编辑]也可以打开[ModelBuilder]窗口,对已存在的模型进行编

4.编辑模型 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 (1) 在[ModelBuilder]窗口中,执行菜单命令:[模型]>>[模型属性]

通过在[环境设置]中,设定[常规设置]的[输出范围]为[SameAs Layer “StudyArea”] (2) 在[ModelBuilder]窗口中,执行菜单命令:[模型]>>[图解属性]

(3) 从 ArcMap 中,将图层[Vegetaion]、[Soilsgrid]拖放到[ModelBuilder]窗口中; 从[Arctoolbox]中将工具[DEM 到栅格] 拖放到[ModelBuilder]窗口中(此工具在[ConversionTools]>>[To Raster]下)

(4) 在[ModelBuilder]窗口中,双击工具图框[DEM到栅格],在出现的工具设置对话框中指定输入USGS DEM文件为:[elevation.dem]-通过输入框右边的[浏览打开]按钮在硬盘

(5) 从[Arctoolbox]中将工具[坡度] 拖放到[ModelBuilder]窗口中(此工具在[3DAnalyst Tools]>>[ Raster Surface]下),在[ModelBuilder] 窗口中,点击[添加连接]按钮(如下图红色箭头所指)将派生数据图框[DEMToRa_elev1]与工具图框[坡度]连接在一起。完成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右键点击图框[输出栅格]将其改名为: [坡度图] (6) 从[Arctoolbox]中将工具[重分类] 拖放到[ModelBuilder]窗口中(此工具在[SpatialAnalyst Tools]>>[ Recla]下),在[ModelBuilder] 窗口中,点击[添加连接]按钮将派生数据图 框[坡度图]与工具图框[重分类]连接在一起。完成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7) 在 [ModelBuilder]窗口中,双击工具图框[重分类],在[重分类]工具属性对话框

在这里我们通过INFO 数据表[sloperecla]实现重分类,在上图中,点击[装载]按钮,找到数据表[sloperecla],将根据此数据表中的设定值将坡度分为10 类。

(7)从[Arctoolbox]中将工具[要素到栅格] 拖放到[ModelBuilder]窗口中(此工具在[Conversion Tools]>>[ TO Raster]下),在[ModelBuilder] 窗口中,点击[添加连接]按钮将数据图框[vegetaion]与工具图框[要素到栅格]连接在一起。完成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将工具图框[要素到栅格]后的[输出栅格]改名为 [植被栅格]。 双击与[Vegetaion]相连的工具图框[要素到栅格],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字段为[VEGTYPE],确定在[ModelBuilder]中右键选中图框[要素到栅格],执行[运行]命令。[注:此步骤比较重要]

(9) 从[Arctoolbox]中将工具[加权叠加] 拖放到[ModelBuilder]窗口中(此工具在[Spatial Analyst Tools]>>[ Overlay]下),右键点击工具图框[加权叠加]后的结果数据图框改名为[土壤侵蚀栅格],完成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10) 在[ModelBuilder]窗口中,双击工具图框[加权叠加],在出现的[加权叠加]工具设置对话框中点击[Add Raster Row]按钮 (下图红色箭头所指)

在 [加入加权叠加层]对话框中,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将因子[SOILSGRID]加入加权叠加分析过程:在[加权叠加]对话框再次点击[Add Raster Row]按钮,将下图所示设置参数,将因子[植被栅格]加入到加权叠加分析过程:

在[加权叠加]对话框再次点击[Add Raster Row]按钮,将下图所示设置参数,将因子[重分类坡度图]加入到加权叠加分析过程: 三个因子添加完成后,回到[加权叠加]工具设置对话框,分别将因子[Soilsgrid]、[植被栅格]、[重分类坡度图]的权重设置为:[25%]、[25%]、[50%]

(11) 设置因子[Soilsgrid]: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侵蚀危险性的影响力,不同的土壤类型给定不同的的数值,数值1 表示改天土壤侵蚀危险度较低,9 表示较高

(12) 设置因子[植被栅格]: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侵蚀危险性的影响力,不同的植被类型给定不同的的数值,数值1 表示改天土壤侵蚀危险度较低,9 表示较高

(13) 设置因子[重分类坡度图]:根据不同坡度低的区域发生土壤侵蚀的危险系统较小,坡度较大的区域发生土壤侵蚀的危险系数较大,不同坡度对应不同数值,数值1表示改天土壤侵蚀危险度较低,9 表示较高

最终完成的模型图如下:

5.执行模型,查看结果

(1) 在[ModelBuilder]窗口中执行菜单命令:[模型]>>[运行整个模型]。请耐心等待计算结果:需要(3-5s)

(2) 在[ModelBuilder]窗口中,右键点击图框[土壤侵蚀栅格]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选中[添加到显示窗口]。于是土壤侵蚀危险性分级栅格数据[Hazrad] 被加入到ArcMap中,从[0..9]表示研究区内土壤侵蚀的危险级别,1 表示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较小,9 表示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极大

四、实习心得

通过学习这个ARCGIS软件

本次实习长达半学期,在学习GIS理论的同时开展,这样既有助于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又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针对地图矢量化的实际问题请教老师,使我们的学习更有主动性,也为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在实习的全过程中,同学们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相邻图幅的接边,更体现了合作的精神。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作图,老师为我们请来了测绘局的经验丰富的作图员作上机指导,带领我们参观江苏测绘院,这种学习形式不仅活泼生动,而且这些对我们的GIS实习,专业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实现了实习目的,对ArcGIS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图的完成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成就感,还使我们提高了学习GIS的兴趣。总之,学习理论推动了实习作业,实习作业又使我们加深了理论的学习。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同时,我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学习。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学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反思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教案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优秀教案

《土地侵蚀危险作图.doc》
土地侵蚀危险作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