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研讨会迎难而上讲话稿

2020-03-02 23:35: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同心协力再创辉煌

——2011届毕业班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 一年一度的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复习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在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这次毕业班复习研讨会,希望能达到取长补短,群策群力,达成共识的目的,毕业班复习工作是决定中考成绩好坏的关键,是初中学习生活冲刺阶段的核心。对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坚持“抓实效,提质量,重整体”的复习指导思想,落实培养目标生、确保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的中考攻坚工程,提高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结合我校近几年的中考复习备考的经验和做法,我就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做几点参考性说明。

一、用心安排三轮复习,节节有措施,环环抓实效,精心组织三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复习,就是摸清学科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就是针对热点,抓住弱点,破解难点,进行知识的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实战和回归教材,就是模拟练习,实战演练,考前热身;强化记忆,反思回味,扫清盲点,调整心态,做好最后冲刺准备。也就是说,我们中考复习的路子采用三轮复习法。我校要结合校情、教情、学情,按逆时倒推的顺序认真研究,周密安排三轮复习。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阶段不是孤立的一部分,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各备课组要从复习备考“大战略”的范畴着眼,几阶段相互融合,不断调整策略,使整个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呈现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状态,直至取得最佳结果。

※第一轮复习的策略——本阶段为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目标是狠抓双基,打好基础。这个阶段是复习过程的基础环节,是复习的基础累积阶段,是量变的过程。

(一)第一轮复习的特点:

l.一轮复习的特殊性。从变化规律上来看,一轮复习是个量变过程,是学生之间、校际之间在不知不觉的慢慢拉开距离的过程。

2.一轮复习的定局性。从道理上来讲,一轮复习不应该定局,但事实上,每年中考成绩却经常与一轮复习结束时的成绩相吻合。我想,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一轮复习时人们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在时间安排上、措施实施上有了差距,所以带来了成绩上的差距。二是第

二、三轮复习人们都高度重视,努力程度基本是一样的,大家都在拼搏,所以原来的格局很难改变,这样保持到了中考,便成了定局。

3.一轮复习要做到“适度练习量”。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轮复习看功夫,功到自然成,功夫决定成绩。没有一轮复习的“适度练习量”,就决不会有好的成绩。当然,“适度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标扣本,以章节、课或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排查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络,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解决疑点,澄清易混点。强化训练,及时反馈,查漏补缺。要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及其证明过程。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

1.基本要求知识复习系统化、网络化: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延伸到所能想到的所有与这个知识点有联系的其它知识点,尽自己(教师或学生)最大能力去写,想的越多越好;特别是在复习时用,效果更好。但平时也要练习,要向着知识网越密越好的目标前进;练习基础化、梯度化,检测目标化。

2.课前准备要充分一般包括四部分:基础知识提纲,典型例题,对应训练题,检测把关题。

3.课堂精讲强练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适当安排提问前一节复习内容、检查作业。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让学生多说多做、真正理解。(对于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要熟练掌握;对于记忆知识,要让学生记熟;对直接应用定义、公式的练习题,要保证80%以上的学生全 - 1 -

会。)。对于典型例题,要引导学生分析出基本解法,找出基本规律,总结上升为学科方法,使其成为后段学习的工具。一个例题结束,应立即进行对应性巩固练习,趁热打铁搞好落实。搞好当堂小检测,及时反馈矫正,查缺补漏。

4.课后作业题的多少、难易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教师一定要收,一定要批,要评,要纠错和强化。

(三)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1.扎实搞好单元检测过关。过关题应绝大部分出自与平日练过的相近的题。

2.合理安排全学科整体综合检测。总之,一轮复习的面广,凡是课标里要求的内容,必须全面复习到;一轮复习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再掌握,凡是要求记住的知识,必须在一轮复习时记熟;一轮复习是功夫的象征,功夫用上了成绩必定好。※ 第二轮复习的策略——重在提升

(一)第二轮复习的特点是:

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第二轮复习练习量明显减少,大量的时间应投入到思维训练上,主要解决在一轮复习中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上,也就是如何对题目进行合理分析;第二轮复习的结果是思维能力的象征,不会对题目进行分析的学生,没法解决考试题中的中档以上的题目,也就没法取得好成绩。

(二)第二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通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总体的基础知识,接着转入第二轮的专题复习。

2.专题的划分。专题的划分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知识体系为主线,主要是对知识体系作各个专题的分类归纳,让学生从分类专题中找共性,寻规律、确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它是哪一章的都归于这个专题;二是以题型和解题方法为主线,把某种题型的几种情况组成一个专题,寻找各种情况下的解题策略。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课堂教学采取四个步骤:教师启发下学生分析;学生规范解决;总结规律;学生独立解题。

5.以题代知识,由于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二轮复习的任务。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是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 (“糊涂阵”现象指的是部分学生开始糊涂:基础知识忘了、原来会做的题不会了、简单的题也出错、课堂上无精打采、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等等,这就说明学生已经进入了糊涂阵。糊涂阵现象是个很危险的现象,它有时是失败的前兆,所以说,预防这样的现象出现,是班主任、是备课组长、是年级主任以及各位教师的重要工作。)的主要原因。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复习课工作中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惟恐学生什么都不明白,大包大揽,一节课讲完还要在辅导自习上讲,学生听的多动手少;二是题海战术。这两种做法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复习中,必须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讲”应该是提纲挈领式的点拨,重在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练”也应该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各科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要反复练,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练习,进一步强化。

※第三轮复习的策略——第三轮复习的内容是模拟实战和回归教材,其中模拟中考的实战演习阶段就是从考试的实战出发,针对各种题型作解题训练,争取使学生对各种题型都比较熟悉并掌握其解题规律和技巧,适应中考试题在“难度”和“速度”两方面的要求。一般以6至8份题为宜。在这一环节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好或出好模拟题:

l.研究历年的中考题。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中考也是如此。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哪是必考内容,哪是不考内容,中考的趋势是什么,作为毕业班的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这些内容的关键,就是研究中考试题。

2.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3.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以八份题为例,第一份题和第八份题要比中考题略易,出题的面较广。第二份题、第三份题、第六份题、第七份题要与中考题持平,第四题、第五份题要难于中考题。也就是说,由易到难,再由难到易。有鼓舞士气的题,也有抑制傲气的题。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二)严格批阅模拟题:

1.批阅要及时。做到考后的第一节课就是讲评课,做到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2.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3.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4.详细统计边缘生(指那些成绩不是很差又不拔尖的学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5.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三)重视讲评模拟题:

1.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讲评的时间,应根据学生做题反映的的实际情况酌情而定。

2.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3.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4.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回归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归基础知识,侧重对知识的记忆,主要解决学生的遗忘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再巩固问题。因为此时学生的学科水平基本已经定局,把学过的内容掌握好就是胜利。在训练题型的选择上回归教材阶段应是以简单的题为主、以做过的题为主、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而构成的复习。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适当地“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试,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2.每节课都要编写复习提纲。提纲里要让选择题和填空题占百分之九十左右,尽量少安排解答题,尽量少安排或者不安排生题。切忌放羊式复习。

3.安排足够量的读课本的时间。这是回归教材复习的中心内容,经过了前期的复习以后,

学生对课本一定会有一个特殊的认识,一定会有特殊的收获。

4.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5.调整心态和信心。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会变为了最大。

二、中考备考工作措施立足实情,全面动员。

(一)摸清底细,明确目标做起。

1.在复习之前,要认真调查毕业班师生现状;认真分析各教学班的管理秩序、学习氛围。

2.研究各学科教学情况以及可能发展的潜力和趋势。对薄弱学科,要找准主要差距、选定位置

3.要以生为本,加强指导。在复习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要注重给学生思考、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重视解题方法的点拨以及解题规律的概括,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管理,开好各层次备考会议。

充分发挥教务处、德育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作用,认真开好几个会:全体学生会、分层次的学生会、家长会、教师会,抓好质控,力争实现期望目标。

1.召开复习研讨会,探讨复习阶段的班级管理、学科协调以及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制订班级复习工作计划,形成浓厚的复习阶段的学风。

2.分别召开各学科复习研讨会,研究学科复习策略,研究学生学习现状,制订出各学科复习计划,使复习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3.定期召开学生迎考会议和目标生会议。针对每一阶段复习特点,及时指导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思想动向,注重培优,提高整体。

(三)做好中考动员宣传工作。

要从思想和意识上,加强对学生的动员鼓动宣传,家长积极配合的宣传,教师全力以赴的奉献动员宣传等等。“紧”字当头,自始至终,创设紧张而又有序的备考氛围“紧抓”——教务处、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都要从各自的角度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复习、研讨、教师管理、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来,落实到位,监督有力。“紧管”——教学要管、思想要管、纪律要管、风气要管、课堂要管、管理部门要管、班主任要管、科任教师要管。形成全员共管、全方位管的局面。“紧干”——各个环节要真抓实干,各位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来,各个部门要把智慧用到备考上来,各个行政人员也要把智慧和力量倾力投到备考上来。

三、抓好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考、共同研究、资源共享的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在坚持自主与集体相结合的学习与研究形式的基础上,狠抓集体教研,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一)各学科组教研工作要加强三个研究:即加强新课标的学习与研究;加强中考热点与新课改命题的研究;加强复习策略与模式的研究。真正体现“功在课前,效在课堂”,提高复习效益。

(二)各学科组教研要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测试、统一分析、统一结课、统一资料。在“统一”的基础上一定要兼顾个性、鼓励创新、注重实效。

(三)学科间的和谐发展。各个学科间一定要通过学校的强有力的管理,规定时间、规定动作、协调发展,不要出现各科间争时间、争学生,给学生增加负担的现象。

1.加强课程计划的调控,合理地安排学科课时,做到不挤不占,不抢不争,立足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避免学科间的课时不均衡,推进错位,影响其他学科的合理发展空间,同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各班应细致分析毕业班各门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学生整体利益出发,从整体教学的需要出发,立足于确保重点学科,兼顾薄弱学科,进行课时的优化与分配,实行动态调整,保证各门功课协调发展。

2.突出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中考的总分。所以,各班要认真分析班情、学情,统一要求,

特别是要使各学科“协调发展”,使班级各科之间要团结协作,从时间分配、重视程度上都体现整体性,最终实现本班成绩的整体提升。

(四)各学科要积极开展复习课观摩和听评课活动,共同研究,打整体仗,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

四、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中考备考工作的指导、检查。

(一)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职责:中考备考领导小组负责全程指挥和指导中考备考工作,各成员要深入管理第一线,做到以备考为轴心;创造良好的备考环境,协调复习进度,收集、传达中考信息,指导和协调使用中考复习资料,统一组织月考和模拟考试。

教务处要当好参谋,德育处要“保驾护航”,总务处要搞好后勤服务和保障;其工作内容是:1.制定中考备考计划,研究、指导、决定学校中考备考的总体工作和思路、措施。

2.召开中考备考教师及学生会议,研究、布置、检查、总结备考工作情况。

3.协调班级各方面工作,为中考备考创造良好的环境。下设中考备考学科研究组、中考备考学生工作组。

(二)中考备考学科研究组。其工作内容是:

1.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有关学科备考活动,进行学科备考研究。

2.中考模拟考试及评券、质量分析等工作。

3.组织、指导本学科教师完成个人备考计划及相关的其它备考工作。

4.选定中考复习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各学科中考信息。

(三)中考备考学生工作组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年级组教师、全班教师要团结一心。全体教师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分你班我班,不分这科那科,积集体之力,举集体之智,共谋实现目标之良策。各班级要时常召开教师碰头会,各任课教师一起合力抓好“边缘生”的成绩。“边缘生”是否抓到位对中考的成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任课教师要定对象、定内容、定检查方式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工作,包括对“边缘生”的思想、自信心及学业的辅导,以保障“边缘生”弱势学科的过关及提高。教务处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常务工作来抓,做好“边缘生”思想状态和成绩的跟踪分析指导工作。

五、夯实备考教学工作。

1.加强考试趋向研究,把握新课标精神,有效指导教学活动。教务处为教师补充必要的新课程考试资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有目的抓好培优扶缺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目标生,更要把着眼点落在大面积的学生上,应将一些学习成绩低,平时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进行结对帮教,有计划地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督促和辅导。

3.认真做好各层次考试分析,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备考教学进度或思路。

4.合理把握教学进度,注意协调各阶段复习时间和内容的关系,分散难度,稳扎稳打;有针对性的做好专题复习规划,各个突破。

5.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课堂活力,鼓舞学生信心,训练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尽量减轻学生畏难心理。

6.积极让备考教师参加市、区举行的有针对性的各种中考研究会议,继续邀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指导中考备考工作。

7.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学习外面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六、努力做好备考工作的学生管理。

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思想变化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应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重视学生考试心理教育,正确对待考试中的得与失,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考习惯。

3.关注后进生发展,稳定班级学风,注意及时做好问题学生的稳定、转化工作,防止出现大的事件发生。

4.加强沟通,积极进行家校联系,联同学生家长,多方面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动力。

5.有意在班级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挑动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奖励学习优秀与进步的学生,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

6.坚持创建良好班风、学风,营造浓厚的备考氛围。

7.注意学生的体育锻炼,每天要保证至少有一定的锻炼时间以及比较充裕的休息时间,不提倡过渡的加班加点。没有健康的体魄,是难以承受紧张的学习的。

总之,通过这次研讨会,希望各位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立足实际,找出差距,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改进教学,把毕业班复习迎考工作抓早、抓紧、抓严、抓细、抓实,只要各位教师振奋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协力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信息互通,积极交流;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学生,找出成绩差距的症结所在,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材施教,科学备考,创造奇迹,实现中考新飞跃,将大有希望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同心协力,力争2011年中考有新的突破,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和谐稳步发展再创辉煌。

毕业班质量研讨会讲话稿

毕业班研讨会

毕业班研讨会发言稿

毕业班研讨会发言稿

毕业班研讨会报道

毕业班研讨会主持词

毕业班研讨会材料

毕业班研讨会发言稿

毕业班讲话稿

毕业班讲话稿

《毕业班研讨会迎难而上讲话稿.doc》
毕业班研讨会迎难而上讲话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