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g

2020-03-02 22:20: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爆破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中煤四处谢桥项目部

二00八年八月二十日

1 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一、放炮员职责

1.认真执行《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

2.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作业时应布置警戒后方可进行爆破,发现哑炮按照规程规定排除,严禁违章操作。

3.放炮员必须经公安机关培训后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从事爆破作业。

4.放炮员严格执行领用、清退制度,爆破作业后,及时将剩余的爆炸器材清退入库,严禁乱存乱放。

5.领用爆炸器材时,炸药、雷管分箱携带,并加锁,不准乱扔乱放,严防丢失被盗和意外事故发生。

6.不准用爆炸器材交易,转借、赠送他人或私自留用。

二、值班检查制度

1.值班人员要尊纪守法,责任心强,认真负责,严禁细致。 2.值班期间坚守岗位,不准脱岗、空岗、睡岗,严禁携带烟火上岗。

3.值班期间要不间断地对库区(外)进行安全检查,做到腿勤、眼勤不留死角,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大的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理措施。 4.严禁值班期间饮酒、打牌或进行其它娱乐活动。

5.值班守勤人员不准在库区内会友,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6.值班守卫人员当班不少与2~3人,严禁50岁以上人员从事值班守卫岁以上人员从事值班守卫任务。

7.认真做好交接班登记工作。

8.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

三 做炮加工房管理制度

1.做炮操作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口罩,防止与药粉直接接触;严禁烟火和携带发火物品。 2.做炮时,只准用木、竹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 3.加工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施。严禁场地上方使用照明电灯,如果使用时,要把电灯位置设在隔间门口处,防止有静电及雷管而发生爆炸。

4.炸药的烘干和粉碎等再加工时,必须在专设的加工房或露天的加工棚内进行。加工房、棚内做炮场地,要铺设胶皮或者胶合板等绝缘物质,预防静电感应和撞击产生火花发生爆炸。

5.做炮要根据一个圆班的生产需要,不要做的过多。如果施工用不完,可将剩余的雷管和炸药暂时放在专用木箱内并加锁,而且要设专人看护,预防丢失和被盗。

四 爆破器材装卸运输管理制度

1.装卸爆破材料时,装卸区周围必须有警卫在场监视、保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 2.装卸区必须有明显的信号标识,白天悬挂红旗和警标,夜间应有足够亮度的照明,并悬挂红灯。

3.装卸爆破材料的装卸区严禁烟火和明火。遇到雷雨和暴风雪时,禁止装卸作业。 4.严禁脚踏、抛掷、摩擦、撞击爆破材料箱。

5.火工品押送工在井口接到火工品后,要立即组织运送火工品下井,严禁在井上长时间存放。电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开运送;严禁将起爆药卷与炸药装在同一容器内运往工作面。

6.在装有爆炸材料的罐笼或吊桶内,除爆破工或护送人员外,不得有其他人员。 7.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运送爆炸材料。

8.向井下背送雷管,乘坐入车前应先与入车信号工、电车(绞车)司机联系好。运送时

3 严禁其他人员乘车,押送工与信号工严禁乘坐同一节车厢。

9.在井筒运输火工品前必须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和井上、下把钩工。吊桶升降速度,不论运送何种爆炸材料,都不得超过1m/s;立井罐笼升降速度不得超过2m/s;司机在启动和停绞车时,应保证罐笼或吊桶不震动。

10.井下平巷用电机车运送炸药罐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A: 炸药罐与机车之间至少用三节空罐隔开。 B: 机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

C:不得同时运送其他物品,混装其他物品。 D: 必须有押送工护送。

11.放炮员领取火工品后,必须分别装入专用的炸药、雷管箱,并加锁锁住,中途不得打开。

12.井下雷管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运送,炸药由放炮员或在放炮员的监督下由熟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人员运送。

13.放炮员领到火工品后,要直接运送到使用地点,严禁中途停留。

14.严禁将火工品装在衣服内或手提袋内运送;严禁用皮带、刮板运输机等运送;严禁在人员上、下班时间运送火工品。

15.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其它有关运送火工品的管理规定。

五 放炮员操作规程

放炮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一、爆破材料的领退及运送

1、放炮员必须严格执行爆炸材料库的爆炸材料领退制度,未用完的爆破材料必须退库。并按规定做好放炮日志填写工作。

2、放炮员必须领取爆破说明书上规定的炸药、雷管,不得使用过期或严重变质的爆炸材料,不能使用的爆炸材料必须交回爆炸材料库。并在放炮日志上做好记录(本工程使用二级岩石水胶炸药、8号毫秒电雷管)。

3、地面运送时,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别运送。在地面装配好的引药和炸药分别装入雷管箱和炸药箱,运往井下工作面时炸药箱和雷管箱应分开运送。

4、放炮员必须亲自运送雷管,炸药由放炮员或熟悉炸药有关规定的固定人员协助放炮员运送。

5、井筒内运送硝化甘油炸药和电雷管时,吊桶内只准放一层爆破材料箱,并不得滑动。

6、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必须事先通知绞车司机,保证吊桶升降速度不超过1m/s。启动和停绞车时不震动。

7、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吊桶内除放炮员和护送人员外不得有其它人员。

8、交接班、人员上下井时,严禁运送爆破材料。

9、禁止将爆破材料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车场或其它巷道内。

二、起爆药卷的装配事项

1、起爆药卷的装配必须在地面专用的房间内进行。

2、装配起爆药卷必须轻拿轻放、小心谨慎,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3、装配引药时,先用竹签或木棍在药卷捏折端扎眼,然后将整个雷管轻轻插入药卷。严禁将雷管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4、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三、装药、连线注意事项

1、装药前,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煤粉或岩粉,再用木质或竹质木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2、装药后,立即装填炮眼封泥,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可塑性松软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严禁用可燃性材料做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

3、装药时炮眼深度和炮眼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

B:炮眼深度为0.6m-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5 C:炮眼深度超过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D: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0m;

E: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4、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 A:打眼没有结束,伞钻等设备没有升井的;

B: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安全规程规定的,或者伞檐超过规定的。 C: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

D: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层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E:工作面风量不足;

5、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放炮员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由放炮员一人操作。

6、使用电磁雷管高频发爆器,在一次起爆雷管数量小于20发时,放炮母线前端应串联10欧姆电阻(可用电炉丝代替),否则会因过流损坏发爆器;

7、下井爆破母线如需盘圈,直径不得小于5m或按“8”字型放置;

8、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导电体相接触。并将爆破母线扭结成短路。

四、起爆及拒爆处理注意事项:

1、爆破前应先做电爆网络电阻检查。严禁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检测电爆网络是否导通。

2、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爆破,发爆器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必须定期校验发爆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3、发爆器的把手、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电时,不到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爆破后,必须将把手或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4、完成装药和连线工作后,将所有井盖门打开,井筒、井口房内的所有人员撤出,设备、工具提升到安全高度后,班组长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放炮员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s,方可起爆。

5、装药的炮眼应当班爆破完毕。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尚未爆破的装药的炮眼时,当班放炮员必须向下一班放炮员交代清楚。

6、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放炮员必须陪同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围岩、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协助处 6 理。

7、拒爆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 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B: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C: 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炮眼。 D: 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放炮员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炸的电雷管。 E: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F: 当班未处理完的拒爆炮眼,必须向下一班放炮员交代清楚。

五、其它未尽事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爆破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

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

火工品管理制度

火工品管理制度_

火工品管理制度

火工品管理制度

火工品管理制度_

火工品管理制度

火工品管理制度

火工品管理制度

《爆破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g.doc》
爆破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g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