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牛为支点撬起牛产业大发展

2020-03-03 04:18: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养牛为支点撬起牛产业大发展

在李草根看来,只卖不养虽然也赚钱,但是总觉得“牛鼻子”并不牵在自己的手里,并没有真正掌握牛市的主动权,经过深思,决定把目光投向养牛,发展养牛基地,以此谋划牛业的大发展。

想好了就干,凭着一股牛劲,一路一发不可收拾:

——基地化支撑。2002年,承包“竹山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建立“草根肉牛开发中心”,投入巨资建起了牛舍8栋、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一次性圈养肉牛能力达400头的养牛基地,通过架子牛养殖,自产小牛养殖和肉牛养殖,基地年养牛纯收入一下子猛增至上百万元。 ——公司化经营。2004年,斥资300万元成立“新余市草根牛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成一家集肉牛养殖、购销、加工、产品销售和牛肉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成为新余市政府“一村一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

——品牌化运作。成立“草根牛肉”品牌商标,走品牌营销之路,对所有产品实行“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检疫、统一销售、统一品牌”,以品牌的信誉和形象做优做强市场。

——集约化联动。2007年,成立“新余市邦甫肉牛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集肉牛养殖、购销、加工、牛产品销售和牛肉类特色餐饮为一体。目前,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参社社员62人,固定资产300万元,下辖一个肉牛开发中心和一个车队、六个肉牛运销中队和十二个牛肉销售点。

——规模化发展。2009年,投资130万元建造屠宰车间,购进先进的自动屠宰设备,购制保鲜冷库,扩宽并高标准建设销售网点。这一年,李草根的牛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势头,屠宰肉牛6万余头,销售无注水、无病死牛肉1500万斤,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纯收入480万元。

——网络化销售。一是在省内外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二是在城区的步步高超市、洪客隆超市、城北菜市场、城南菜市场、新钢菜市场、铁路菜市场、水西集贸市场等地设立了12个“草根牛肉”专卖网络,销售无注水、无病死牛肉,使市民吃上了“放心牛肉”,并纳入市政府菜篮子工程项目。

——协作化提高。公司多年来和新余市农业局、渝水区农业局、分宜县农业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15个肉牛人工冷配站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肉牛繁殖、饲养、疾病预防、肉牛屠宰加工的技术与质量保证。

几年来,公司共销售肉牛12万余头,销售牛肉3000万斤,销售总额超1.2亿元,直接带动农户2万余户,每户平均增收1.8万余元。目前,公司拥有千头肉牛养殖基地、草根牛肉开发中心、专业屠宰车间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纳税贡献达到A级,信用等级达到AA级。 李草根独特的牛业发展道路和发展贡献为他赢得了一系列荣誉:

——公司荣誉:2004年至2008年一直被评为新余市优秀龙头企业,2005年公司被吸收为江西省农产品流通协会理事单位,2008年、201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009年草根牛肉被评为“江西省农产品运销大户”、“十大潜力品牌”、“无公害产品”、“十佳”农产品养殖单位、“省级示范社”等。

——个人荣誉:获市、区多类先进个人、新余市劳模、渝水区政协委员、优秀市政协委员、江西省农产品运销标兵、十佳农村致富能手、畜牧养殖业生产标兵、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标兵等称号。

在荣誉面前,李草根将荣誉看作是更大的发展动力,已经提出要把“让全国人民吃上绿色环保、无注水的草根牛肉”作为新的奋斗目标,要为新余市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为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构架新支点

作文:以“支点”为话题

作文:以“支点”为话题

公务员考试给我一个“支点”撬起地球

丹阳办事处三个支点撬起远程教育工作

养牛产业发展方案

以案例为支点 撬动专业学习

一根毛竹撬起一个亿元产业

给学生一个支点也许能撬起整个地球

立鸿鹄之志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点

《以养牛为支点撬起牛产业大发展.doc》
以养牛为支点撬起牛产业大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