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案

2020-03-01 20:17: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信息窗5。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第44页信息窗5挂图)

1、师: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小青蛙,小鱼的注意,我们也去看一下好吗?

生:好。

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青蛙在跳水。 生:我看到了小鱼。 生:„„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生: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生: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生: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 生: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生: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

2、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一共有9个同学。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生:一共有9个同学。2个加3个是5个,5个再加上4个是9个。 (2)师: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那么这道题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3个同学是7个同学。再加上跑来的2个同学,就是9个同学。

师: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生:2+3+4(学生列的算式不同,说法也可以不同) 师:这道题等于几?怎样算? 生:2+3=5 5+4=9 师总结:先算2+3=5,再算5+4=9

板书:2+3+4=9 读作:二加三加四等于九。

(3)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的都是把两个数加起来,今天学的是把三个数加起来。 师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并板书课题:连加。 (4)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在这幅图里,还有哪几道题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学生自己试做,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5、解决连减问题。

(1)师:“树上还剩几只小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师:原来树上有几只猴子?生:原来树上有5只猴子。 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生:有3只跳下水了。

师:它们是一起跳的吗?生:不是,先跳下去了1只,又跳下去了2只。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明白事情发生的过程。) 师:那怎样列算式呢?自己试着列一下。

(2)学生独立列式5-1-2,并思考计算方法,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要让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各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6、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适当时机总结: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他什么?生:连减。师板书:连减

7、做自主练习第1题.练习时,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操作,把连加连减的过程摆出来,并让学生边摆边说。

三、走进生活,巩固应用。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连加、连减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

决。

学生说不出时,老师引导学生演示生活情境(乘车)。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连加、连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连加连减 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教案: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教案.doc》
连加连减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