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文化

2020-03-02 23:5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名称:玉雕与玉器

班号: 10071311 学号:1007130426 姓名:陆高昇

成绩:

汉代玉器文化

序言

玉器最早是史前人类为了生存或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制作的石制工具。从最初被发现到玉文化的最终形成,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旧石器时代,人们逐渐学会制造较为精致的石器,随着技术发展的进步,金属器具逐渐取代了石器,于是当玉器被赋予山川精华的神秘内涵的时候,它就不再只是普通的石头,而作为独立的品种逐渐发展起来。红山时期玉器已由远古时期的“神玉\"逐渐开始向“礼玉”演变,“礼玉”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走向文明;良渚文化中玉器以玉琮、玉璧等最为著名。到了夏朝,玉器已经成演变成了象征权力、等级的祥瑞之器,是王权尊贵的象征;周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和规范,确定了”礼制玉“,奠定了后世以《周礼》为古玉研究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玉器制作更为精致完美,隐起做工普遍兴起,逐步取代一面坡阴线,这一时期玉器作为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封建盛世,强大的国力促使其手工业生产亦相当繁盛,玉器也在当时攀上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高水平。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玉器种类繁多,涉及国家制度、丧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汉代王室更以和田白玉制为玉玺,作为继承国家大统的凭证。玉器的地位也随之变得愈加显赫;佛教在东汉是自印度传入中国,在此之前玉也得到儒、道这两教的厚爱,佛教用玉融合了中国人爱玉崇玉的传统,更助长了民间对玉器的崇爱之风,琢治玉佛之风便迅速的流传开来;而张骞通西域后大量和田玉、蓝田玉进入中原地区,更加促进了玉器在汉代的发展。

本文便将从礼器、配饰玉器、葬玉、实用玉器这四个种类来介绍汉代玉器。

礼器

礼器玉器,有玉璧、玉圭、玉璜等。西汉时,《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北方,以玄璜礼北方。”而六器(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中现仅存三器。圭的数量已有所减少;璜则呈全面衰落之势,实际上逐渐琥一同转变为装饰品;至于璋、琮已经很少见到。

玉璧逐渐发展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天子用于祭祀的玉璧,这类玉璧的装饰比较简单,以线刻纹为主,较多见的有蒲纹、谷纹和涡纹,也有的还饰以龙凤纹。

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在历史上也有做信物和装饰之用。殷周时便有此礼。双方交战时假如战败者愿意臣服,遂交出象征自己权力和身份地位的玉璧,得胜者均宽宏以待。《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与刘邦宴于鸿门,刘邦离席后,托张良献“白璧”一双给项羽,以示诚意。

汉代儒家教义和攕纬巫术交织并行,以原始之祭礼,祈求与神祗相晤。于是汉壁就主要用于祭祀。朝贺、征聘、进献、婚娶、丧葬和佩饰上。龙凤纹玉璧置放于尸骨头部,有“引魂升天”之意。

任课教师:

日期:2015年 5月13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名称:玉雕与玉器

班号: 10071311 学号:1007130426 姓名:陆高昇

成绩:

玉琮是寓宗教、装饰、礼仪、权力于一体的特殊玉礼器。主要形状是外方内圆、从中贯通,表面饰以纹饰,古人认为它包含了天与地的形状,用它作为沟通天地的神器,用来祭地,始见于良诸文化。

佩饰玉器

在佩饰玉器方面汉代在继承先秦风习的基础上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汉代佩玉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透雕装饰的玉璧、玉璜、玉珠、玉人、玉环、玉管、玉筛等。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中有一类是由礼器玉璧演变出来的,这种玉璧的功用已发生转变,主要用于佩挂,这类玉璧的制作很讲究装饰的华美且多用透雕手法,在玉璧的好(玉璧中间的孔洞谓“好”)中往往还饰以透雕装饰,有的还将雕饰附加到璧缘外,从而使玉璧的形态变的丰富多样。汉代玉璧整体造型古朴规整。素面玉璧表面不琢纹饰,以严谨的造型、玉质及玉色体现玉壁的精神内涵。镶嵌在玉棺上的玉璧一般单面琢纹,朝向玉棺的一面则琢刻痕迹清晰,整治简单。除此之外的玉璧两面纹饰雕刻相同,体现了中国古代器物造型的对称风格。

玉璧的纹饰,除了传统的蒲纹、毂纹或涡纹外,还流行分为内外两区的纹饰,一般为内区为蒲纹或涡纹,外区为龙纹或凤鸟纹,形制不一而足。汉代玉器的纹饰有几何纹与动物纹,佩戴不同纹饰的玉璧代表着不同寓意:几何纹以涡纹(或卷云纹)、谷纹及蒲纹最为常见,谷纹(包括乳钉纹)——表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蒲纹——表示草木茂盛,六畜兴旺,谷纹与蒲纹多出现在玉璧上,是直接承袭古代的纹饰。云纹、勾连云纹——表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佩戴不同纹饰的玉璧,其寓意虽有所区别,基本上都体现了纳福呈祥和平安如意这些古代风俗。

鞣形佩,或称块,俗称鸡心佩,用作佩饰由来已久。《诗经·卫风》:“芄兰之叶,童子佩鞣;虽则佩鞣,能不我甲。\"1意谓鞣即佩戴的扳指或射决,射箭时戴大拇指上用作勾弦。

汉代鸡心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实用功能消失,已经成为随身佩带、美化生活的装饰性用具。器形多为扁平体,一面微凸,一面稍凹,由主体和两侧镂雕、透雕的附属装饰组成。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从鸿门宴这个脍炙人口的典故就可以看出在汉代君子必佩玉,以玉璧作王者大礼,以玉块喻示决断。

玉舞人是汉代玉器的独特题材,通常做佩玉使用,是汉玉佩饰中非常流行且极具特色的器形。以玉舞人作为佩玉的习俗,可能源于战国时期,但数量极少;发展到汉代,玉舞人的制作却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汉代玉舞人的形式通常以平面透雕为丰,或以圆雕、片雕的手法制作成佩饰,每个玉舞人都有一至两个小孔,用于穿系佩挂,作为组玉佩的一部分。

葬玉

汉代的葬玉主要有玉棺、玉衣、玉覆面、玉蛩、玉握及九窍塞等。这里所说的丧葬玉器是专指殓尸用玉器,其他所有随葬玉器不在其中。

人们把玉看成是神奇的有生命的宝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能呼风唤雨、驱神使鬼、惩恶扬善、去邪扶正、能解除人们的忧愁祸患。它附于人体,即为正人君子的化身。古人迷信玉能使人“永生”,使尸体不朽,素来有食玉可登天界成仙之说,还认为口含玉能千年不朽,于是,渴望能使死任课教师:

日期:2015年 5月13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名称:玉雕与玉器

班号: 10071311 学号:1007130426 姓名:陆高昇

成绩:

者灵魂早登仙界。于是从商周时期就用玉殓葬,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演化为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在汉代葬玉除了玉晗、玉琪、玉狮、玉握之外,甚至做成了金缕玉衣,皇帝下葬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属丝连接。“玉匣”即为人们所说的“金缕玉衣”。大约到了西汉文景时期,金缕玉衣已经成了最高规格的丧葬殓服,东汉时,使用玉衣分为三个等级:金缕、银缕、铜缕。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停止了玉衣的使用。

汉时原有周秦祀神习俗之基础,更受到楚文化鬼巫迷信之渲染,丧葬用玉几乎达到无所不用其极。丧葬玉器的造极登峰,这也是汉代玉器的重要特点之一。

汉代盛行以玉蝉为琀,主要用流行的“汉八刀”雕刻技法雕琢而成,片形,头部方形,嘴巴和眼睛外突,双翅并拢,后端呈尖状分叉,尾部及翅膀用粗阴线雕刻而成;或用三棱柱形,简洁雕刻蝉的外形,局部细节不做描绘。玉蝉是古代使用最久的一种葬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一直兴盛不衰;人们认为蝉幼虫自土中钻出-蜕变成虫-而飞向天空-放在死者口中-作为转世再生的象征-表达生者祝愿死者的灵魂如蝉蜕而升天;汉代玉蝉型制简单-在和田白玉、青玉上琢磨出双眼、头部、双翅及简洁纹饰,用刀极其简练准确,具有汉八刀的风韵;玉蝉在古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纯洁、清高及通灵的象征,含于口中则祈求死者身体不受侵扰,可净化身体、以达仙界;两汉时,人们基于朴素的想法,不忍心让死者空口而去,于是在死者口腔中放入各种寓意吉祥的王含,这,-既能慰籍死者的亡灵、又能安抚生者的身心,这是玉琀产生的原因。

实用玉器

与秦代以及之前玉器相比,汉代玉器更趋向世俗化、生活化,出现了不少实用品玉器,如笔洗、砚滴和盖盒等。玉耳杯、高足杯、玉卮、玉樽等在秦汉时期墓葬均有不少发现。这当中有饮食类的玉容器,说明汉代玉器开始踏上生活化、世俗儿的道路,如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夔龙纹玉角杯、承盘高足杯、铜框玉盖杯、玉卮、玉盒等明;有寝具类的玉枕;有印信类的玉印。湖北蠡县汉墓中还出土有玉案,虽不足8cm大小,仍属陈设用品。玉器艺术品类和实用品类的增多,说明汉代玉器开始成为生活化、世俗化之先驱,开拓了我国玉雕艺术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汉代玉器审美研究

[2]汉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 [3]汉代玉器造型与纹饰研究 [4]浅析汉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5]中国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特色 [6]中国古玉和玉文化

任课教师:

日期:2015年 5月13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名称:玉雕与玉器

班号: 10071311 学号:1007130426 姓名:陆高昇

成绩:

[7]战国汉代玉雕小佩饰专集. [8]百度文库:汉代玉器等资料

任课教师:

日期:2015年 5月13日

汉代玉器鉴定方法

良渚文化玉器特征

玉器

中国玉器文化发展及研究

汉代诗歌

汉代诗歌

汉代文学

玉器鉴定证书

中国古代玉器

玉器之旅

《汉代玉器文化.doc》
汉代玉器文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