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20-03-01 17:05: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昌吉州实验幼儿园

阎国荣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在如今知识、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家庭教育如何实施,更需要我们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个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肌体”也就和谐了。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家庭抓起。现将学习体会浅述如下:

一、努力营造愉快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环境对人的影响又往往是自发产生的。对于孩子所在的家庭教育环境来说,它更容易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的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要营造愉快的家庭氛围,要尽量避免家庭矛盾,更不要使矛盾激化,要求大同,存小异,保持和睦,父母双方不要吵架,不要因为单位里的不顺心而把坏情绪带回家。尤其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

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相反,一个压抑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往是带着忡忡忧心与精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或情感上的隔阂。整天被吵吵嚷嚷或鄙俗的谩骂声所包围,小小的年纪就要学会看父母的脸色做事,稍有不备就可能换来一顿莫名的拳脚。惊恐和无助在孩子的脑中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病毒”在侵蚀着孩子幼小的身心,就像给幼苗喷洒不该用的农药一样,那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经过观察和了解,缺乏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学校里要么惹是生非,要么情绪低落、孤僻忧郁,很少有朋友,缺乏友谊。有资料显示,不够和谐的家庭极易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和孩子的畸形发展,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就有24。1%来自这样的家庭。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范围内、在家长和子女之间进行的。家庭成员之间一般都具有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是最亲密的社会团体,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尤为亲密。北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有一段描述,意思是这样的:同样的指令,人们一般首先听从在自己心目中有威信的人所发出的。纠正、禁止儿童的不良行为,学校老师的规劝,还不如家庭教师和仆人说的话更起作用。人们争吵、斗殴,旁人用尧舜先王之天理劝解,还不如自己的家人劝解更有效。这是因为家庭成员在保持情感亲密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感化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很有逻辑力量和说服力量的语言都无法相比的。

二、反思道德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家庭生活的最好方式,是大力倡导和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并使之具有崇高的伦理道德内涵。爱情、亲情与其相应义务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础。一个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修养不好的人,在社会交往和商务活动中也很难成为佼佼者。现代家庭伦理的重建,一方面需要明确治理家族内部事务的方向,其主导原则应是“恩”即亲亲。另一方面需要应对各种外在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其主导原则应是“义”即社会公义。俗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使这两种具有本体性意义的伦理原则得以并行不悖。以之正确引导并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现代家庭伦理道德观念。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自己的地位和影响。民族精神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雷锋精神是民族悠久道德传统中一朵亮丽的奇葩。雷锋那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优秀品质,是“业精于勤”传统美德的体现和升华;雷锋那种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钉子”精神,是“学而不厌,锲而不舍”传统美德的体现和升华;雷锋那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传统美德的体现和升华。可以说,雷锋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并赋予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又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丰富和升华了民族精神。她如同血液,在我们民族的躯体内不息地流动;如同乳汁,哺育了千千万万后来者的灵魂。

三、尊重孩子,与其多交流沟通 首先,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体会在他们这种年龄状况下的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不要认为孩子尚小,就剥夺他的各种权利,家庭各成员之间要做到人人平等,创造出一种比较民主的家庭氛围,少一些专制和独裁。父母言行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虚心接受孩子的意见和批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诱导,切勿急躁,动辄就对孩子大发脾气,拳打脚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您对孩子应该多一丝微笑、多一分尊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三、习惯养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一个普遍规律。199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回原处,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

\"各位朋友,你们是否觉得这位老人回答得太简单了?细细分析,却不那么简单。\"东西放整齐\"--给一生带来高效率,一切用品放置井然有序,想找一本书,想找一个用品随手拿来,不浪费一秒钟,效率自然是高的,每年如此每天如此,人生这部汽车肯定跑在众人之前,从而达到诺贝尔的目标。\"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朋友\"--这是多么宽阔的胸怀呀,自己的研究成果,自己的发现,能让同事分享,他的人际关系肯定好。\"做错了事表示歉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并向受害者表示歉意,真诚实在,这样处事的态度谁还会因为你的一点过失而不依不饶呢?这种知过就改的习惯和品格,必然带来谦逊、和善的情怀,虚心学习他人之长,不专横不固执,永远虚怀若谷,一生不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同时也是善解人意,宽以待人的人。许多人人际关系不好,就是唯我独尊、死不认错造成的,有的孩子的心理障碍也是因为师长不肯认错滥施权威造成的。所以这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说是得益于幼儿园的这些好习惯,我深信无疑,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嘛,这是基础性的作用。

四、家庭共同关注 控制好情绪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达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主要不是取决于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对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有帮助,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的变化与外界刺激及个体心理认知有关,情绪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经过情绪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认为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只要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调适,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1、自我监控提高情绪知觉。当一些情绪由外界环境引起或伴随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信念而产生,自我监控就能够加强这些情绪知觉。对每天情绪的变化做记录,并分析是什么信念和活动导致情绪出现变化。

2、自我调节管理悲伤情绪。对于悲伤,要避免悲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使你感到悲伤的方面,果断地挑战悲伤;对于焦虑,挑战威胁定向的想法且通过进入危险的情境锻炼勇气,利用应对策略降低焦虑;对于气愤,回避引起气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那么困扰的方面,果断的要求激怒你的人减少煽动性,自我克制且锻炼共情。

3、沟通。沟通技巧是与别人产生共鸣的基础,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建立基础。在听的时候,只聆听不判断,保留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总结你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内容,检查你的总结是否正确;在说话的时候,决定你的要点,有逻辑地组织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确定对方已经理解你了,不带攻击、责备或生气的情绪陈述你的观点,必要时重复一遍。

4、问题解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仅需要用沟通技巧来实现相互的理解和移情,而且更需要用问题解决的技能来发展和实现有效的合作行动。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要把一些大的、模糊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的、具体的问题;根据可解决的条件定义这些问题;对事不对人;设想有可能解决的办法;当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想到以后,检查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终的解决方法,执行这种方法;回顾计划完成的效果。

5、培养自己的情绪感受性。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学习更多产生在特定情境、经验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体验,以便提高识别和管理自己与别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我们的情绪不管有多少类型,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都要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肢体表情表达出来,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生理及生活本身。提高情绪识别和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情绪知觉,让情绪成为我们自我实现和身心健康的积极力量。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五、家庭配合学校教育

教育是社会现象,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无论学校教育多么重要和不可缺少,也决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德育,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仅有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它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家庭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地位。

对青少年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人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都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它是最富感染力的教育。由于血缘亲情,家长能够在“以情动人”中向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家庭教育又是最具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与子女接触最多,了解最细,更能做到从子女的实际山发,有的放久,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也是最富灵活性的教育,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能够做到“遇物而诲”,随机教育,方式方法也比较灵活,容易被子女所接受。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里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菜单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doc》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