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民办(私立)校长论坛综述

2020-03-01 19:00: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交流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水平,共谋发展大计

――“2008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上海”会议综述

由上海建桥学院、台湾崑山科技大学、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协会主办的“2008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于1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建桥学院召开。出席论坛的台湾地区私立高校共11所,来自上海、江苏两地23所民办高校(独立二级学院)的校长及其代表也参加了论坛。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周星增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词,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赵雅君,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与会代表就两岸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各校办学经验,及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题方略,展开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一、两岸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况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介绍了大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大陆地区1978年建立第一所现代意义的民办高校,最近十年,以高校扩招为契机,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280.5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16%。从总体上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教育资源集聚,满足了人民群众旺盛的、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呈现出市场化、初级阶段化、多样化、区域化等特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改善,以上海为例,民办高校优先参与自主招生改革,市政府资助民办高校专项资金逐年递增,民办高校教师待遇问题也正在谋划解决。大陆民办高等教育在快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费短缺、生源不足、良性竞争机制没有形成都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健康成长。今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应是:强调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优化办学结构,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共管机制。

由于此次参加论坛的台湾私立高校以技职教育类院校为主,台湾崑山科技大学苏炎坤校长主要介绍了台湾技职教育制度现状、政策与改革。台湾技职教育是指技术和职业教育,涵盖高职(初中后,3年)、综合高中、专科、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2006年,台湾技专校院(提供技职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生数67万人,超过提供学术教育的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全部高校在校生数的51.36。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适才适所、务实致用是技职教育的特色。台湾技职教育政策强调通过产学联手,培养适应台湾产业升级所需的各类技术型专业人才,由打通高职与技专院校的升学通路,来适应知识经济对劳动力要求的提升,通过多样化入学途径来保障技职校院招募到优质生源,通过评鉴、奖励、补助引导学校发展优质课程,鼓励学生获得职业证照。在改革方面,台湾提出进一步融通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重视教师自主性,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构建纵向贯通机制,培养特殊专业人才,满足缺工产业人力需求。

二、台湾私立高校办学经验与特色

论坛期间两岸校长都介绍各高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经验,其中不少经验对大陆民办高校具有启发。一,台湾私立高校国际化程度高。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中获得海外博士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大,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多,学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多,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学生参加各类国际比赛。如崑山科技大学与世界各地80余所高校缔结姐妹校关系,義守大学每年提供60-105位学生暑期海外游学奖学金,提供10-20位优秀学生第四学年海外学习的全额奖学金。二,教师队伍学历高。如大葉大学教师中博士学历占75%,義守大学教师中博士比例为81%。三,专业设置有特色。吳鳳技术学院设置了消防学系和保全管理系,开设了电子保全、保全经营管理、犯罪防治等十分有特色的专业。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设置了老年服务事业管理系、休闲保健管理系。四,重视全人教育,设置通识教育中心。在与会的台湾高校中大多独立设置通识教育中心,并明确通识教育以多元化课程扩充学生知识视野,涵养博雅胸襟為目标。五,各校都有非常明晰的学校发展规划。在交流中,台湾各校都呈现了自己的办学使命,发展愿景,并围绕这个愿景开展教学、设施、国际交流、产学合作、校园文化等各层面的建设。六,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齐步发展。学费是私立学校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在台湾岛内出生人口逐步下降的趋势下,各大学都重视招收业余教育的学生。如崑山大学全日制学生与夜间部学生比为61比39,吳鳳技术学院全日制学生与夜间部学生比为56比44。七,重视数字化建设。各高校不仅在教学中强调多媒体与网络的应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也积极推广网络办公。如大葉大学2006年有1116门课程教材上网,105门课程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吳鳳技术学院在从学务、教务、人事到公文的各行政环节都启动电子化系统。八,产学合作紧密。台湾不仅技职校院强调产学合作,教学与研究型大学也十分重视产学合作。产学合作使得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贴近产业发展,培养的人才适应岗位需要,也使得学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研发经费支持。如大葉大学2006年获得产学合作经费2亿台币。

三、两岸民办(私立)高等教育的共同点与差异

交流中,校长们也发现和总结了两岸民办高等教育的共同点与差异。经费紧张,生源不足,竞争激烈是两岸民办高校的共同点。差异表现为,第一,台湾私立高校提供的教育层次较广,可以提供从二专到博士的各类的教育,而目前大陆地区的民办高校只能提供高职和本科教育,这点将妨碍大陆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后劲。第二,台湾地区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力度大。在台湾,凡想获得政府资助的私立高校都可提出申请,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参照政府制订的资助资格标准对学校进行评鉴,这样的评鉴每年一次,凡评鉴合格的学校即可获得政府资助。政府资助的数额较大,如崑山科技大学连续两年获政府“教学卓越计划学校”称号,共获得1亿1千万台币的资助。大陆地区目前政府提供的资助较少,只有部分地区设立了民办教育的专项资助资金。

台湾私立教育起步早于大陆,上海经济发展程度与台湾接近,台湾私立高校走过的道路十分值得上海民办高校借鉴。论坛交流结束后,上海杉达学院和台湾崑山科技大学、文藻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意向书,上海建桥学院也与台湾9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意向书,双方互赠了有纪念意义的礼品。与会代表对此次论坛的效果十分满意,并约定,2008年下半年将在台湾继续召开海峡两岸民办高校校长论坛。

私立民办幼儿园调查报告

民办私立艺术学校调查报告

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

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演讲稿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

《海峡两岸民办(私立)校长论坛综述.doc》
海峡两岸民办(私立)校长论坛综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