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部分汇总

2020-03-04 09:23: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3 江西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解析】选C。“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并非“炊烟袅袅”。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解析】选D。这首诗具有清丽典雅,恬淡闲适的风格,并无“激越”的风格。 (2013 泰安中考)

答案:

(2013·盐城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犹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8.“峡口花飞犹尽春”交代了送别的 和 。“花飞犹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作用的分析。“峡口”交代了地点,“花飞犹尽春”交代了季节。花儿飘落,好像春天要结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答案:地点 季节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中表达的作者情感。“天涯去住泪沾巾”写的是走的人和留的人都泪湿衣巾,表达了伤感离别之情;而王勃的诗句是劝人们不要在分别时流泪,表达的是乐观之情。 答案:惜别 司空曙惆怅伤感 王勃乐观旷达

(2013·舟山中考)

忆钱塘江

宋·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②③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3.这首诗描绘了▲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答案:黄昏(傍晚) 醉

14.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

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2013 德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24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解析】选B。都是五言律诗。

1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及作用的分析。“浮云”和“流水”显然是比喻;而“一别”和“十年”则是对比。

答案: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 1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中蕴含的感情。不愿离去是因“秋山”这一景色的美好,表现了对秋山的喜爱之情。 答案: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2013 泸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从眼波的含情和美人眉峰的美丽来感悟浙东山水的美好。 答案: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把握。抓住“送春归”、“ 送君归去”及“和春住”几个关键性词语来揣摩。

答案: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2013 滨州中考)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或者关键词语中任何一个角度来赏析花朵的特点。 答案:

(2013 湖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3.任选

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解析】此题考查想象能力及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抓住诗句中的典型事物加以想象即可。

答案: 14.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前两句所描绘画面的特点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结合后两句所提到的颜回和五柳先生可以看出作者向往安于清贫的宁静生活。 答案:

(2013·温州中考)古诗文阅读(28分)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3.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特点。 答案:幽静或幽深。

14.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

(2013·扬州中考)

答案:

(2013·成都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答: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从“自语”一词看,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再从拟人修辞方法的作用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答: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根据词中“平生”“苍颜”“眼前”等词语思考作答。

答案: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2013·黄冈中考)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7~18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①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揣摩理解能力。应紧扣诗歌中的关键字眼揣摩。第一首中由“事不期”“ 包羞忍耻”“ 未可知”这些词语课推知情感态度为遗憾、惋惜;第二首由“人杰”“ 鬼雄”“ 思”等词语可推知情感态度为赞扬、肯定。 答案:遗憾,惋惜;赞扬,肯定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 牧: 李清照: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能力。可在上一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2013 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对诗歌语言的赏析。概括诗歌内容,要抓住时间—新春,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概括。赏析“清”字的妙用,首先要注意“清”的本义,然后联系具体诗句,从景色的清新、环境的清幽等方面回答。

答案: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喜爱);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2013 临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要找到是的主人公:书生,再总结事件: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然后归纳。

答案: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要紧扣题干要求“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抓住“雪暗”“凋旗”“杂鼓声”几个重点词,从感官方面思考。

答案: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2013•雅安中考)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A.从此诗的题 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句字数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五言诗。 B.诗的

一、二句叙写送别后的情景,

三、四句是对朋友的询问和期待。

C.此诗拾取生活中的平凡素材,详细叙述了一次送别过程,表达了深厚真挚的感情。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诗语言不作任何雕琢,显得朴素自然,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解析】选C。此诗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五年级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赏析

课外古诗词赏析

初中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优秀)

《 课外古诗词部分汇总.doc》
 课外古诗词部分汇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