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效显著(材料)

2020-03-03 12:50: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攻坚难点村难点变亮点

——龙阳镇难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效显著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龙阳镇高度重视难点村治理工作,一方面将村“两委”换届选举当作治理难点村的有利时机,彻底清理历史遗留问题,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又将难点村选举作为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点,切实抓好难点村班子建设,为下一步难点村彻底转化奠定基础。目前,难点村全部成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实现了“难点不难”,成为该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最大亮点。

一、望闻问切,找准“病根”

找准难点村的“病灶”并挖掘其“病根”是搞好换届选举的前提。为全面摸清实情,镇党委专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组,进入难点村、重点户,采取个别走访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从党员队伍建设、村干部能力、党群干群关系、村“两委”干部意向性人选推荐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

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镇党委对难点村进行梳理分类,为研究制定难点村整治方案提供准确参考,为有重点的指导选举奠定基础,掌握选举主动权。一是干部队伍老化,班子软弱涣散,党员轮流坐庄,但都乏善可陈,但又后继乏人、无人堪当重任。村级工作疲于应付、十分被动,人民群众意 1

见很大,也影响了镇整体工作,其病在“软”。二是现任干部能力不够或根本没有班子,导致历史遗留问题多、解决难度大,新问题、新情况又不断出现,两者互相交织,工作不好开展;有能力的党员又常年外出经营,只求独善其身,不愿“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回家来收拾烂摊子”,其病在“怯”。三是家族派性严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选举时得票都不能达到当选要求,造成选举不成功;或一方当选,对方必定拆台,造成严重内耗,甚至形成上访告状,其病在“散”。四是非法势力操纵或破坏选举,他们平时把持村务,我行我素,群众敢怒不敢言;选举时,依仗人多势众,操纵选举,其他人难以介入;一旦选举失败,又煽动他人、制造矛盾,影响、破坏选举,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其病在“乱”。

二、辩证施治,慎开“处方”

在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镇党委明确工作要点: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做好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的同时,对难点村党员干部着重进行党性教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领导干部上党课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取统一思想,完成换届选举目标。对教育效果好、时机成熟的,随即进行支部选举。二是严格程序。无论是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还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切实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全部难点村选举过程都要进行全程录像、重点环节拍照,不怕麻烦、不图省事、不走过场。三是做好信访接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需

要政策解释的,工作人员及时做出详细解释;需要调查处理的,全部承诺调查、期限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群众不带负面情绪参加选举。四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公安、司法、执法等部门提前介入,对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让别有用心的人不能浑水摸鱼、蠢蠢欲动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出现起哄、扰乱选举工作的,及时有效地控制、处理和解决,为选举大会正常进行保驾护航。

根据难点村存在的问题和选举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性

情况,镇党委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分别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具体说来,一是以“补”治“软”。选择一批能力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补充进难点村“两委”班子,优化干部结构、增强队伍活力;在补充新人的同时,补充发展动力,给与大学生村官们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新当选庄头村党支部书记的的大学生村官邵静和村官黄孝璇联合成立了静璇电子公司,解决1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难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二是以“导”治“怯”。继续实施“凤还巢”工程,深入做好那些能力强、威信高的致富能人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致富不忘本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他们回村任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冯庄村长年在外经商的党员关祥水当选支部书记后,也将生意一并在落户在村里。三是以“调”治“散”。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在物色人选上下功夫,动员退休老干部、

教师、乡医等回村任职,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和局外人的超脱身份,调和不同家族、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稳定混乱村情。镇建安公司退休干部徐开雨回大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得到党员群众的支持,解决了该村“逢选必乱”的问题。四是以“法”治“乱”。对作风不民主、村务不公开的村,畅通信访渠道,及时疏泄群众不瞒情绪。对借助非法势力、采取非法手段干扰选举的严厉打击、除恶务尽。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恶意干扰、破坏选举的行为。

三、固本培元,确保“疗效”

为巩固整治效果,确保不反弹、有进展,各工作组重点帮助新当选的村“两委”规范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公开承诺制。新当选村“两委”针对本村当前实际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向群众公开提出届期承诺事项,征求群众意见。对那些群众无异议、公示通过的承诺,镇党委还要以责任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抓好督导检查,做为村级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质询制。定期召开由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民主质询会”,参会人员就财务管理、村务决策、实事办理、干部自身建设等问题向村干部提出质询,被质询人必须现场给予合法、合理的答复,以此调动和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党务、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管。三是完善后备干部培养制度。针对难点村普遍存在的班子建设薄弱、后备干部匮乏的问题,重点抓好“三荐公选、三制

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制度的落实。每个“难点村”均制定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年度计划,力争发展部分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培养一批年纪轻、能力强的后备干部。

撰稿人:孙延峰(龙阳镇镇长助理)

审核人:张济法(龙阳镇党委委员、组织科长)

李传富(龙阳镇组织科副科长)2057806159651185952011.06.11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汇报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汇报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验交流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工作汇报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培训

整治村“两委”换届选举“重点村”、“难点村”疑难问题情况汇报

整治村“两委”换届选举“重点村”、“难点村”疑难问题情况汇报

村“两委”换届选举会议记录

村“两委”换届选举明白纸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难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效显著(材料).doc》
难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效显著(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