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考核经验做法

2020-03-03 01:44: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执法考核的经验做法(PPT)

为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减少和避免税收执法过错,***深挖税收执法过错发生原因,通过树意识、建机制、抓落实,完善了税收执法考核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树立税收执法考核意识

通过深挖执法过错原因,我们发现,真正违反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的过错行为很少,绝大多数是因工作未按时办结、资料填写不齐全等责任意识缺失而导致的过错。因此,我局认为,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前提。

一是树立责任意识。从加强干部的自律意识入手,通过强调执法风险,培养干部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增强执法责任意识。同时全面梳理、查找执法风险点,加强规范执法教育,降低各类执法过程中的常识性错误和习惯性行为。

二是树立规范意识。规范各岗位、各环节具体执法事项的管理,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步骤不省略、执法时限不超过、执法方式不改变,建立规范性执法,降低执法风险。

三是增强效率意识。通过推行“模板指导工作法”,加强对各岗位、各环节具体执法事项的管理,严格执法程序,严密管理环节,规范执法行为。基本做到了认真核对、及时补录、文书催办、层层把关、严格审核,确保了执法步骤不省略、执法顺序不颠倒、执法时限不超过、执法方式不改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增强争先意识。在全局大力倡导“创先争优”的风气,教育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争先进位意识,在年度开展评选“优秀税收管理员”、“优秀办税服务能手”时,把有无执法过错行为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并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自觉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执法过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狠抓“三个强化”,实现执法监控手段的提升

一是强化领导抓落实。区局领导十分重视税收执法考核工作,要求局属各单位认真学习《市局关于2010年4-6月税收执法考核情况的通报》,抓好整改落实,举一反三,实现税收执法自动考核“零过错”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税收执法考核工作第一责任人,本着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层层抓好落实,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培训抓落实。在培训计划上,始终将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税收执法考核系统操作规程纳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全年以执法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就有4次,培训干部400余人次。在培训内容上,强调案例讲评,对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违法违章、文书批复、催报催缴等问题进行细致系统的归纳、梳理和总结,借助PPT等形式进行讲解点评,重点讲评法律法规适用不当、处罚依据错误等问题以及综合征管软件容易出错的关键步骤和环节,帮助执法人员正确处理和使用执法考核系统,提高操作技能,防范“误操作”等低级错误发生。在培训对象上,坚持“全面覆盖、有所侧重”原则,一般性培训讲评要求一线操作人员全部参加,特殊性问题讲评则针对相关人员,起到学习与警示双重作用。同时,注意突出抓好轮岗人员和新进人员相关业务系统的操作、使用培训,帮助他们迅速适应角色转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是强化监控抓落实。区局倡导建立“执法人员—单位执法监督员—区局考核管理员”三级预警监控机制,严密监控系统预警信息,及时处理,“一日一清”。同时特别注意申报期、节假日、月底等几个关键查询期,坚决做到“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查询系统、第一时间通知过错人、第一时间纠正过错。对发现的已发生过错,要求执法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改正。每月月末三日法规科对当月预警监控模块显示的过错数据按考核指标分类统计,并在区局网页上进行预警公告,做好日常税收执法工作的跟踪管理和监控。

三、创新三项机制,力求执法考核取得实效

(一)建立事前防范机制。一方面,加强管理,把好事前预防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区局先后修订和完善了《***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税收执法考核系统申辩调整管理办法》、《***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规范保障执法行为。同时在税务所选派一名责任心强、勤奋敬业、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同志担任税收执法监督员,负责税收执法考核系统的应用和日常税收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从制度和人员两方面确保了执法考核系统的高质量运行。另一方面,友情提示,把好考核预警关。要求各单位各岗位执法人员在处理完本环节执法文书向下一环节提交时,提醒对方及时处理,尽量避免税收执法事项在传递和衔接过程中形成“漏管”;执法人员按日查询,按系统预警提醒及时纠错;区局税收执法考核人员每天监控,发现疑点,及时提醒责任人员。

(二)完善事中整改机制。一是明确职责,及时发现问题。区局明确规定,执法考核管理岗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每天登陆执法信息系统相关模块,查询发现执法过错信息,及时督导、随时整改。要求各单位建立《监控税收执法过错行为记录簿》,对登陆发现的问题、过错信息以及处理结果进行详细登记,确保监控、督导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做到“当时错当日清”。二是分析原因,搞好“病因诊断”。区局每季召开执法考核情况分析通报会,从不同角度深刻剖析过错成因,对问题定性,进一步分清责任。针对系统考核出现的屡错屡犯的过错指标,加强原因分析,督促及时改正,力求将出现错误的考核指标的过错率降到最低,避免错误数据重复发生。三是及时整改,不留“疑难杂症”。针对预警系统中提示的过错,认真抓好“两查三核”,及时进行“检测修正”。“两查”是指对系统提醒的业务每日查看、对操作完成的事项每日查看,确保执法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核”是指核对采集的信息资料、录入的相关内容、操作的程序及法律条文的运用等。对属于操作失误的事项立即予以纠正,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对不属于人为过错的信息进行跟踪,到调整期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调整。截止2010年12月底,区局累计责令责任人修改执法过错350多条,做到了早发现,早改正。

(三)落实事后追究机制。一是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在局域网上,区局按月对税收执法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按责任单位、过错指标、过错行为等项目,逐条分析过错成因、整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按申辩调整前后考核结果分单位进行综合排名,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和年终评先晋优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是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区局加大了对错误类型的处罚力度,每扣1分,将处罚40元,比市局规定的30元提高了10元。对较严重的错误,还强调单位负责人承担领导和连带责任,同样受处罚。同时,将相应税收执法过错处理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引起当事人警觉,自觉减少执法错误行为。2010年全局有43人次受到责任追究,行政处理43人,实施经济惩戒金额6800元。

做法经验

工商系统效能考核的经验做法

工商推行反垄断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经验做法

工商推行反垄断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经验做法

农村改革经验做法

经验与做法

民主生活会经验做法

好经验好做法

做法和经验

典型经验做法

《执法考核经验做法.doc》
执法考核经验做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