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学设计

2020-03-02 17:35: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回声》教学设计

松山四小

于琪琳

教学目标:

1、认识呱,哩,圈,纹,碰,返6个生字,指导书写“倒”“影”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教学难点:回声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电教创景,激情引趣。

1、课前谈话: 谁来说说你的爱好是什么?

我也有一个爱好,就是把生活中有趣的、难忘的事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今天我就带来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人在山谷中大声叫的回声片断) 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练读查读

1、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课件出示):

(1)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达到一要五不的要求。

(2)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圈出生字,并把圈出的生字读一读。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读课文。同桌每人一段互查。

4、再读课文,争取读流利,一会儿老师查一查。

5、检查读:每人读一段。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下面这些句子,你也一定能读好。

(一)读句子

(1)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2)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3)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

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这些难读的句子我们都会了,相信下面的这些词也一定难不倒你们。

(二)识字学词

1、读词语(课件) 单个领读。

变序点读。(出示生词卡片) 再次齐读。

下边的字你认识吗?(课件) (1)带音节读。(开火车读) (2)不带音节读。(开火车读) (3)齐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内容

1. 通读课文,思考:你初步读懂了什么?产生了哪些问题?

四、写字指导

(1)倒

“倒”因为是左中右结构,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 。“倒”中间部分的第二横要向上斜,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再写一提。

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师范写。 (2)影

同学们看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呀?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呀?这个三撇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部首,我们仔细观察写这三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呀?(要注意这三撇起笔在同一条线上。)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还要注意左边要写得比较(生:宽)右边写得比较(生:窄),(师:加上手势)这就叫左宽右窄。 师范写。

教学目标:

1、巩固练习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会写“倒、圆、游、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 教学准备: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识字

1、组织上课,齐读课题:《回声》。

2、复习生词,课件出示生词。开火车来读一读,每人读一词,读对了,大家跟读一遍。 齐读一遍。

二、精读指导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并理解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2) 请学生根据插图说说什么像大月亮?明确多音字“倒”的读音。

(3) 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表达这美丽的景色。

指生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给他评一评。

引导评价:读出景色的美丽。 再找几名同学来读,读出景色的美丽。

二、学习第

二、三自然段。

看,谁来了?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

1、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把写小青蛙听到的声音的有关句子画出来,思考并讨论: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另外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

2、课件。呱呱呱,多好看哪!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你是谁?你在哪儿? 指读、评读,读出疑问、感叹的语气。

3、这时候,小青蛙听到有人在学它,会怎么想呢?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课件)

三、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师: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这时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先看图,说观察到了什么?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 读读第四自然段,指读,评读,齐读。

小结:是呀,石子一扔,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水的波纹{板书:水波}碰{板书:碰}到了?{板书:河岸}又怎么样?(师边做动作演示){板书:荡}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还有什么波纹也跟河水的波纹一样呢?读读第五自然段,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出示填空:水的(

)碰到河岸又( )回来,你在(

)里叫,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

()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感受下小青蛙的回声吧!

(2)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3)课件。师:是呀,声音的波纹{板书:声波}碰{板书:碰}到了?(生:桥洞的石壁){板书:石壁},也要返回来{板书:返}。(手演示)这样我们的耳朵就听到回声了。(一只手指着耳朵)这就是回声。(手指着板书课题)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读、评读,读出小青蛙高兴的心情。

(7)师:是呀,这就是回声,青蛙妈妈就是想把这个道理告诉小青蛙的,我们把青蛙妈妈说的话读一读吧!

四、学写生字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也和小青蛙一样,带着欢快的心情来学写两个生字吧! 学“游”字

看看这个字,游的左边是?(生三点水),中间是?(生方),右边是?(生撇,横,子,)老师有个好方法来记这个字:大人带着孩子到一个方方的池塘里游泳。

(师生一起写,师注意面对学生书空) 注意这三个部件要写得瘦长一些。

四、拓展

1、读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70页《有趣的发明》,

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有话要说?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31、回声

水波 )

) 荡

河岸

) )返回来

)障碍物

声波 )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回声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doc》
《回声》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