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2020-03-02 21:18: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2-2013年第一学期《人机工程学》科目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一、人机工程学工程是一门寻求人际环境和谐的科学

人机工程学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人机硬件界面、软件界面设计、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人的劳动(体力和脑力)规律,以及人机工程学的总体设计。可用于但不局限于以下领域:机电产品的人-机器界面设计、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设计;电子产品造型设计、仪器仪表设计、控制台设计;人的作业绩效管理,安全管理;化工与化学领域实验室、工作场所设施布局设计与运行管理;建筑设计与施工作业管理;以及帮助人们在各种作业与生活中保持健康、安全、舒适和高效的身体姿势。

二、人机工程学对生活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首先是对人体,机器,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单项研究,对这几个大方面了解透彻,再寻求最适合人类生活的设计方式,实现人机环境系统和谐。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环境因素有作业环境,微气候,照明环境等。以下所述的就是几项生活中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实例。

工作工具中的人机工程学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时,离不开座椅,特别是以坐姿进行工作的人,每天都有1/3以上的时间在与座椅打交道,因此座椅设计除了材料运用得当及造型大方美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根据人类工效学原理,座椅的功能、尺度与人体生理特点密切相关。由于座椅的用途不同,对座椅的功能要求也各异。这些功能要求是人们工作和休息的重要条件。不恰当的功能、尺度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好的座椅可以减轻人的劳动,使人感到心情愉快,而好的座椅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机工程学。

我们可以先分析人体静态测量时的尺寸(图1),对其作业时坐姿的调整范围进行估算,再根据实际要求对座椅进行设计。

图1

图2 图3

从人机工程学原理出发考虑,一个性能优良的座椅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如下: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坐姿,符合舒适坐姿的生理特性,减轻人们的肌肉酸痛和疲劳。以上图2中的座椅符合人机工程学,图3中的为普通座椅。图2中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座椅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使人们的脊柱形态接近于正常自然状态,可以减少腰椎的负荷以及腰背部肌肉的负荷,座椅的设计符合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让不宜承受重压的大腿等部微微高于可以承受重压的坐骨结节处,可以防止人们的疲劳发生。图3中的普通座椅坐垫为平面的,长时间的坐着会使人感到疼痛,而靠椅不是人们的脊柱形态的正常状态,会使靠在上面的人感到肌肉酸痛。综上,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座椅比普通更加舒适。

手工工具中的人机工程学

手工工具例如钳子、简单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某些特定的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工具。它们的主要的作用区域是手腕臂以及上肢部分,如果设计不当,给使用者带来的累计损伤疾病是十分严重的。通过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手工工具的使用方式,使用状态以及造成累计损伤疾病原因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疲劳和压力,增加工作的满意度和改善生活的质量。

图4:符合人机工程学 图5:普通剪刀

在上图中左边的剪刀属于改进的人机工程学产品,它抬高了大拇指工作时的位置,使得大拇指的掌骨与腕骨之间的关节弯曲,减少了骨与骨之间的运动的摩擦,对保护手指关节是有利的,同时,它的下半部的施力处为一平面,这样也可以减少施力时手指部位的受力,对食指,中指,无名指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右图所示的剪刀是早期的样式。这种剪刀的手部作用空间比较打,除了大拇指的其余四只手指受力比较均匀,但是大拇指的受力比较明显。大拇指的远节指骨和中节指骨间的关节伸展,长时间地保持这一姿势对关节处的韧带不利。其次,受力部位由手指转移到了手掌内侧的部位,长时间作用或是高强度的作用都会对肌肉组织产生影响。

日常用品中的人机工程学

鞋子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它的功能很多:作为代步工具,保护双脚,使其尽量不受运动损伤;可以搭配服饰,使我们更时尚前卫;对工人们来说,可以保护双脚不与地面摩擦而破损。鞋子的作用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穿在脚上时的舒适度。其次,还应该关注的就是鞋子的耐用程度。

鞋子不合脚会对身体造成如下的伤害:1.鞋子的能量缓冲作用弱;2.鞋子对足部的挤压与摩擦;3.令足部负重不合理。

因此在设计鞋子的时候应注意的要点:

1、理想的鞋跟高度在2-4厘米之间,最好不要超过6厘米。

2、鞋跟与足底凹陷处的弧度必须合脚,踝骨与脚尖不应该碰触到鞋子。前脚要有一定摆动的余地、而后跟不能摆动。

3、鞋的重量每增加1克,对足部造成的负担相当于在人的脊背上增加几十克的重量。因此,鞋子应尽可能轻巧。

4、由于走的路多了,鞋底的防滑花纹被磨损殆尽,变的滑或是进水。鞋底的花纹不仅要有防滑功能也要同时具备放磨损的作用。

5、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

和软硬度,如果过软,鞋底不能支撑脚掌,易使人产生疲劳感。其实,鞋的舒适感除了来自合适的软硬度外,还取决于的鞋底的弯折部位,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这样才与行走时脚的弯折部位相符

6、脚后跟要有一定的支撑能力,由于人的骨骼、关节、韧带的影响,平衡及稳定能力的不同,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

7、鞋面不能太软,如果鞋面(尤其是头部)太软,会难以抵抗硬物对脚趾的冲撞,加上我们可能会有走路有用脚踢东西玩的习惯,过软的鞋面既不结实,又不安全,就容易挫伤脚趾。

8、鞋垫应提高承托,加有后跟承托杯的鞋垫可以减低步行时后跟着地时之摆动,从而减低疲劳及减低创伤的机会。

图6 如图6所示的鞋子就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考虑到双脚出汗,鞋子透气性和鞋子对双脚的保护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同时,鞋底也采用防滑和防磨材料,增强鞋子的耐用性,另外,承托也属于一个适中的范围。

三、人机工程学给予我的感悟

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已经应用到很多工具中了,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工作时的舒适性。人机工程学在各种工具(无论是座椅,手工工具,还是日常用品)的设计中,都有相当的应用,同时也趋于逐渐成熟的方向发展。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来进行各种生活工具的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人性化设计最实在,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工

具完美和谐的结合,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一个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的产品可以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觉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在生产各种新产品的时候都会加大应用与人体工程学相关的设计知识来完善自己的产品。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doc》
人机工程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