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教案

2020-03-02 07:04: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

进 学 解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阅读、串讲、讨论、品味。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后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曾和柳宗元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其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代表作有《师说》、《原毁》、《争臣记》等。

二、题解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

三、阅读感知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在课文中,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四、串讲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重点字词:行、随、张、占、率、录、庸、扬、有司

2、重点句子:行成于思毁于随;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归纳

(1)提出进学标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

(2)称颂政治清明:“治具毕张”;选才公正,;教化得法。指出人尽其才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勉励诸生 “进学“。

(3)隐含有司不明:“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1、重点字词:有年、披、记事者、要、玄、捐、兀兀、苴、罅、绍

2、重点句子:焚膏油以继晷;补苴罅漏

3、分析归纳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1层(“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

2 第2层(“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指出先生遭遇可悲。

第三部分(第3段):写先生自责。

1、重点词语:工、公、辙、伦、其中、从徒、分之宜、陈编

2、重点句子:登明选公;杂进巧拙

3、分析归纳

(1)以匠人之工、医师之良引出宰相用人之方; (2)以二儒未“有幸” 对照自己有闲职;

(3)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

五、总结全文

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本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作者“投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不过是反话正说。《古文观止》评日:“以怨怼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愧——巧于避忌,最为得体。”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峻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托感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传任人唯贤的主张,写得十分巧妙。反语的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形神毕肖,冷峻犀利。

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是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从“沉浸浓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整,虽属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间,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语句,如“纂言者必钩其玄”、“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年丰而妻啼饥”等到后代压缩为成语,“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等直接引用为成语。“惟陈言之务去”,吸取古语,熔铸新词,于本篇尤显。

六、课文讨论与检测:

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段“先生训示”和第三段“先生答问”,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二段“生徒驳诘”,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抑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的愤懑。

2、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方面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从治学之勤恳、对于儒学的功绩、文章的境界、为人的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先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作者大材小用的处境,含蓄而又有力地斥责有司之不明。

3、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虽不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但对我们读书治学却非常有启发意义;作者强调了“思”的重要,更是极为可贵。

七、思考与练习: 3

1、本文语言形象、新颖,富于独创性,试举例说明。

2、作者的辛酸、无奈、愤懑、嘲讽种种情绪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3、细读第二段谈古文写作一节,谈谈韩愈的古文理论和文学好尚是什么?

进学解教案

《进学解》教案

进学解

进学解读后感

进学解试题

《进学解》文言文

读《进学解》有感

《进学解》文言文翻译

《进学解》原文及翻译

进学小学

《进学解教案.doc》
进学解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