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名词解释

2020-03-02 00:30: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千人计划:指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321”计划:2011年7月,中共南京市委出台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并发布了配套的8个文件。其中,在引进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明确提出了“321”计划,即:2011年起,用5年时间,大力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重点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加快集聚中央“千人计划”创业创新人才各100名。

紫金人才特区:为抢抓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实现第三次转型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制定了《南京市创建“紫金人才特区”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11年起,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规划建设总面积50平方公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科技产业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完备、创业环境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紫金人才特区”。

全社会研发投入:指一个地区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所投入的总和。国际上通常采用研发投入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二一”产业格局:又称“三二一”产业结构,指三次

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

四解四促:指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力解机制束缚,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机关执行力提升。2011年5月,省委发文部署“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提出了“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要求。南京市在贯彻落实省委文件精神的同时,结合市情实际,将其进一步深化拓展为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四解四促”要求。

“三定”方案:是指对一个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三大内容进行的确定。按照规定的统一体例和审核、审批程序,由党委、政府印发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五有五无”社区:2010年8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五有五无”社区(村)活动的意见,提出以“五有五无”为创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其中,“五有”指有综治组织机构,有矛盾维稳力量,有人防技防物防,有多元服务管理,有规范机制保障;“五无”指无连续性侵财案件,无进京非访赴省集访等有影响的信访事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违法犯罪活动聚集场所,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把城市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网格化管理嫁接到社会管理中的探索实践。即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把街道辖区划分为

一、

二、三级网格,形成“街道—社区—网格—驻街单位—各类志愿者”的管理服务机制,实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从而对社会事务实现全覆盖、扁平化、精细化的责任管理。

“扁平化”社区管理:指以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管理模式为目标,将社区管理按照“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归并整合各部委办局和街道下移到社区的机构和职能,从而实现在统一的平台上跨部门跨区域工作整合、资源共享,切实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增大管理幅度。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为加强和改进全市社区建设,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市委于2011年6月发文部署推进“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建设工作。其中,“一委”指社区党组织,“一居(村)”指居(村)委会,“一站”指管理服务站、“一办”指综合治理办公室。

紫线:根据建设部119号令颁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国Ⅳ标准:指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中国针对轻型汽车所颁布实行的相当于欧Ⅳ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于2005年4月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并公布。目前,国内仅有北京实施国Ⅳ标准,上海不久前才刚刚确认实施国Ⅳ标准。

静脉产业园: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称“静脉经济”和第四产业。静脉产业园指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三高两低”企业:指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企业。2011年7月,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改善南京的环境质量,以更加优美的城市形象迎接青奥会,南京市决定对全市“三高两低”企业集中进

行停产整改并公布了首批173家停产整改企业名单。

两环两横十四射:指《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全市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其中,“两环”为绕城公路和绕越公路,“两横”为常马高速公路和芜太高速公路;“十四射”包括宁镇、沪宁、宁常(沪宁二通道)、宁杭、宁宣、宁马、宁巢、宁合、宁洛、宁连、宁通、宁盐、宁丹高速公路(第二机场高速公路)和S243(禄口机场至镇江)。

两带一轴:指《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两带”指拥江发展的江南城镇发展带和江北城镇发展带,“一轴”指沿宁连、宁高综合交通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农业“1115”产业布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010年3月,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农业“1115”工程的意见,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着力打造10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经济林果、100万亩高效养殖和50万亩标准化菜地。

一谷两园:为加快全市软件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2011年8月,我市提出加快建设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其中,中国(南京)软件谷位于雨花台区,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南京软件园位于浦口区,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江苏软件园位于江宁区,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万亿元,全面建成“一谷两园”,初步建成世界软件名城。

未来网络: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定义,未来网络是指能够提供革命性创新服务与能力的网络。未来网络能够克服当前IP网络存在的不足并满足未来用户对服务的需求,可作为创新产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网络产业涉及的技术和应用相当广泛,可形成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目前,未来网络技术已得到国家层面的广泛关注,国内

97

3、CENI等一系列涉及未来网络的重大科研项目正在启动。

孵化基地: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载体,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培育服务。孵化基地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推动合作和交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基地在台湾地区叫育成中心,在欧洲一般叫创新中心。

主题主线: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南京市情实际进一步提出,以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线,争创城市发展新优势,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到“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迈进。

八项工程:指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现代化工程、文化建设工程、民生幸福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党建工作创新工程。2011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六个注重”明确要求、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

六个注重:指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

科学发展新局面,并对江苏工作明确提出了“六个注重”的要求。

第三次机遇:指南京当前面临的以创新为决定因素和主题特征的历史性机遇。2011年7月,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指出,从江苏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看,先后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两次重大机遇,当前正迎来第三次历史性机遇,这次机遇与以往不同,决定因素和主题特征是创新。

“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为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全市非紧急报警类政务服务热线电话,建立南京市“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同年12月,“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正式开通。

“双学”活动:指“农村干部学武继军、农村发展学桠溪”活动。2011年5月,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开创农村科学发展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学武继军、农村发展学桠溪”活动。

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2011年3月3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南京汇聚一堂,就国际货币体系召开了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该会议是同年2月巴黎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的延续,也是二十国集团相关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五个一工程:是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精品佳作评选活动。该活动创办于1992年,自创办之日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制作、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这五个方面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篇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

“绿评”制度:2011年3月,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树木移植、保护咨询评估规定》(暂行),要求加强重点工程绿化保护,并引入公众参与评估机制。该规定被简称为“绿评”制度。“绿评”工作由市住建委牵头,城管、旅游园林、规划、公安交管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绿评”小组则由园林、建筑、结构、交通等方面的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组成。

一带三港:“一带”指沿长江发展带,“三港”指禄口航空港、高铁枢纽港和龙潭江海联运港。2008年底,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继续深化并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在“一城三区”总体框架内,加快建设“一带三港”,围绕“三港”打造新增长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五个中心:指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色中心。2005年8月,省委常委会到南京集体调研时,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对南京提出了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定位。

一城三区:“一城”指河西新城区,“三区”指东山新市区、仙林新市区和江北新市区。2001年,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一城三区”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新蓝图。

亚洲青年运动会:亚洲青年运动会即Asian Youth Games,简称“亚青会”。亚青会是亚奥理事会为发展青少年运动和支持新兴运动会所设立的一个综合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届。2009年,新加坡主办了第一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并将其作为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试运转。2010年,第29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将2013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

会的主办权授予南京。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即The Youth Olympic Games,简称“青年奥运会”或“青奥会”。它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揉和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起到催化剂作用,青奥会每四年一届。200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首次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2007年,国际奥委会在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奥会。首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10年在新加坡举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

两个率先: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3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10年,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生活,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东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第十三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党代会第十三次心得体会

佛山第十三次党代会

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

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讲话

彭水县第十三次党代会

《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名词解释.doc》
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名词解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