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2020-03-02 02:53: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

这是一篇介绍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说明文。黄河流域是我们祖国生息繁衍、耕作居住的地方。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文章反映出对黄河的依恋和感恩,以及对黄河生态失衡、水土流失、河水泛滥的忧虑。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学法,因此对于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与是怎样说明的并不困难。另外,这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本课中,我更多的是运用了一种学生自主去合作、探究地生成知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表交流,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2、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表达的作用。

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说明方法作用的体会,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比较点设计】

课文与拓展阅读课文《五岳之首——泰山》比较文章结构、多中说明方法阐述观点的写法上的相同。学生在学习《黄河之水天上来》时所学到的学习方法,直接迁移至《五岳之首——泰山》,使学生一课一得,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 导语:如果把祖国的版图比成昂首挺立的雄鸡,那么黄河就是祖国的动脉,黄河全长约5500千米,流域近75万平方千米,源源不断地为祖国输送着活力与生机。今天我们就跟随这篇课文走近黄河。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黄河对祖国的重要,为理解文章中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奠定基础。

二、汇报学习任务单,感悟文章情感

(一)将学习任务单在组内进行交流,完善 【设计意图】

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注重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以组为单位汇报学习任务单

1、第一部分(文章脉络结构)

汇报要点:

1)说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所分段落。

2)各部分内容尽量说具体。

3)组内补充,组间疑义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汇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了解课文的内容。

2、根据内容体会作者要说明的问题是: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设计意图】

通过内容明确文章中心。

3、第二部分(如何将问题说明清楚)

汇报要点:

1)你是从哪感受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

2)是怎样说明的?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抓重点内容体会文章中心的能力。

4、说明方法作用的体会。

导学步骤:

1)将同说明方法的句子找全,组间补充

2)朗读句子

3)谈这样写的感受

4)齐读总阶段,感悟文章中心情感 【设计意图】

体会多种说明方法辅助说明中心的表达方法。

5、追问:拥有母亲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还是一份责任?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保护黄河和生态环境的愿望。

三、布置作业,处理课后习题

导语:通过学习我们对黄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也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我们可以布置一起板报,让大家共同来阅读了解。 【设计意图】

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对黄河加深了解。

四、拓展阅读,迁移学法

(一)导语:我们的教材中说明文很少,老师想让大家多读一些此类型的文章, 3 所以带来一篇《五岳之首——泰山》。

导学提示:

1、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读准字音。

2、说说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都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

3、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说这样说明的好处。

(二)汇报交流

五、总结

导语:比较《黄河之水天上来》和《五岳之首——泰山》,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用以了解学生本节课的收获,将两篇文章比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黄河

之水天上来

母亲河

发电

灌溉

《我》教学设计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工作总结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木 笛》教学设计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二年级语文《画风》教学设计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学校工作总结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9帽子教案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小学数学反思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一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早发白帝城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doc》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