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2020-03-02 10:06: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经典驿站

《硕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

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

二、新授:

(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

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黍”:黍子,一种粮食; “无”通“毋”:不要,不。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大老鼠大老鼠,别在吃我的黍子。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女”通“汝”:你。

“贯”:侍奉。

B、讲解句式:

“莫我肯顾”:应为“莫肯顾我”(宾语前置)

C、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三年侍奉你,都不愿意对我照顾。

(3)“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适”:舒心;

“逝将”:发誓要。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爰”:才,才能。

B、将第四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舒心的地方,舒心的地方,才能得到我的住所。

3、再读,边读边试着理解整句话。

4、背诵此段内容。

(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二、三段。

用学习上段的方法,学习

二、三段内容。

(八)、汇报,师适时点评。

(九)、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十)、思考:诗中的硕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

(不是,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

(十一)、讨论: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幻想美好的生活。《诗经》中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与民,不修其政,贪而喂人也。”

(十二)、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

(十三)、齐背诵,结束全课。

诗经?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交交:鸟的叫声。

穆公:秦穆公,名任好。卒于周襄公三十一年(公无前621 年),死时以177人殉葬。

子车奄息:人名。子车为姓,奄息为名。

惴惴:恐惧的样子。

鍼虎:人名。 【赏析】:

《黄鸟》描写秦穆公死时,以大量的活人殉葬,其中子车氏的三兄弟都被殉葬。诗描写三兄弟殉葬时的情景,表现了对三壮士的哀悼和惋惜,也表现了对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抗议。诗以黄鸟止于棘树不得其所,暗示了子车氏之子殉葬的不得其所,这样的能勇士临穴也“惴惴其栗”,正在控诉殡葬的残酷。诗的写实性很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教学】《买椟还珠》教案

第一课时(《买椟还珠》)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联系现实,探究寓意。

重点难点: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多角度探究寓意。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好文言文字典。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什么是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你熟悉的有哪些寓言故事呢?

二.请一位学生带读课文《买椟还珠》。

三.学生讨论,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读懂课文。

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有哪些不理解的字是借助字典查到的。然后让学生进行逐句翻译,理解全文。

四.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人物点评,多角度探究寓意。 争辩:支持楚人的做法和反对其做法的理由。 怎么看待郑人“买椟还珠”的举动呢?

五.联系现实,课外拓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买东西的话,作为消费者可以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示?你会在什么前提下买下匣子,退还珠宝呢?假如你是个生产商,你又可以从中领悟些什么?推广开去,这则寓言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六.学生归纳,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撰写《新买椟还珠》。

训练与评价:整节课学生们一直在动,调动了他们的听、说、读、查的能力,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读懂文言文的习惯得到培养,独立理解文言短文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课文联系现实也很好,学生们多角度思考,见解独特。归纳出从买东西一直到看一个人,都要看其本质的道理。可以说思想性落实得相当到位。布置的课后《新买椟还珠》的作业也较有创意,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较大。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好比大海,而老师是岸。总体这节课体现了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曾子杀猪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她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已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已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都要跟着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行为要特别慎重。在这里,说明曾子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特点,家长的以身作则是教育子女成功的保证。我们有些父母认为,跟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这种想法是不懂得家庭教育,是很有害的。

《苏氏家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曾子教育子女很有章法,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很值得我们学习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

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

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而折(shã)其髀

损兵折(shã )将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三.再读(8分钟)——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

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1)展示课件六

请男生对照“失马”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2)展示课件七

请女生对照“得马”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3)展示课件八

请男生对照“折髀”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4)展示课件九

请女生对照“相保”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15分钟)——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 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3.质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六.积读——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后羿射日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使其喜欢神话故事。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射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后羿射日》就是其中一个。

2、指导学生读题。

二、学生质疑,导读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

(1)后羿为什么射日?

(2)后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3、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学生欣赏传说。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3、大家一齐读一读。

四、图文结合,学习生字,了解射日的原因

1、指导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2、导读第2自然段。

3、齐读第2自然段。

4、学生自读,找出生字。

5、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6、教师谈话:孩子们,你什么地方亲眼看过这种景象?

你的心怎样?(难过、同情)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练习朗读。

7、教师小结:现在你们懂了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了吗?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体会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景。

4、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2、指名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二、继续学文了解后羿射日过程

1、学生自由读

4、

5、6自然段,找出生字新词。

2、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3、学生集体反馈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

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说说后裔是怎样射日的?

三、了解结果,体会生活的美好

1、教师导读,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对比读第2自然段,体会后羿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拓展延伸,讲故事

1、教师小结:神话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们收集到什么神话故事了吗?

2、指名上台讲神话传说。

3、教师小结。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3、作业展示,互相评议。

千金求马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他思虑了一会几,仍然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尸骨,非常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为了安葬死马而白费了500金回来有什么用?”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一匹死马您都愿意昂价买了,这消息传开,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而且识货,说话算活。这样,一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后来,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这个故事的寓意: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

赵威后问齐使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明确本文结构,主要是赵威后“问”齐使的三次讲话的内部结构和层次。

2. 情感目标:理解赵威后“民本思想”的含义 二. 学习重点:

1. 通过赵威后的三次谈话的内部层次理解其“民本思想”。

三. 教学器材:

幻灯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难点 活动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反 馈

1. 预习课文,初步自行解决字词问题。2.思考:如果自学这篇文章,学习重点在哪?3. 解题:赵威后的“问”是什么意思?与齐使的“问”有何区别?※难点:赵威后的“问”的含义4. 齐读第一段,试背。5.赵威后有几次“问”?分别问了什么?怎么问的?为什么要这样问?培养自学习惯和能力明确学习重点,有目标学习了解文化常识,引出学习重点的分析—————→课堂背诵深入分析赵威后语言,交给学生自学此类文言文的方法,锻炼自学能力 制作字词练习幻灯片(详见附录1)全文187字,其中130字直接描写赵威后的语言→重点:分析其语言层次及其间关系①赵威后:岁-民-王提问{反问:“苟无„” 关心之问(三人)②齐使: 聘问(礼节)引导:找出赵威后问使者的地方,分析语言特征(疑问句)。带领学生分析第二段的“问”(主要分析钟离子,其他三人请学生分析,教师引导)(详见附录2) 演讲 2′ 1′ 5′1′15′

※难点:①概括提问的主题②怎么问深入分析赵威后的语言,交给学生阅读此类文言文的方法,锻炼自学古文的能力③为什么这样问④找出对齐国内政的批评6.逐层朗读(分角色),试背5. 赵威后语言上有何特点?表现了她什么形象和性格特点?※难点:总结语言特征7.齐读第二段,试背8. 威后的民本思想与以前学过的哪些思想相通?9. 做文言字词练习(幻灯片)10.齐读全文,试背11.作业:背诵全文 —————→—————→—————→—————→课堂背诵欣赏人物形象概括、分析能力—————→课堂背诵同类知识形成体系温故知新分别朗读,提取关键字词分层次:正面关心→反面批评申述“民本思想”的含义:养民、息民、孝情,批评齐国内政,由正到反,加强语气。“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善于言辞,开明君主,内政外交上的好手。示范分析问钟离子一段:五字句,对举说明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另三人(详见附录3)→语言形式丰富多样,富于变化,范围广泛、全面,有说服力,表面尖锐实则苦口婆心。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请同学回答,教师订正,提醒同学作笔记 1′ 7′2′1′5′

附录:

1.(幻灯片)一.请说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

1.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赵威后问齐使》)

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间乞食》) 2. 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赵威后问齐使》)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赵威后问齐使》)

3. 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

常语人曰:“大禹圣人,„„”(《陶侃》)

二.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有何不同。

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1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2.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2

问题 问了什么 怎么问的 为什么这样问

①礼节性问候 岁,民,王 先本后末初见其“民本思想” ②反问使者 岁、民、君三者间的关系 反问 进一步明确思想,引出阐述,突出重点

③关心之问 三正一反 三正一反各有重点,对比说明具体体现“民本思想”更深切地向齐国提出建议,层次清楚

3.

钟离子 五字句,对举句式,物质方面

叶阳子 三字句,动宾短语,排比句式,精神方面

婴儿子 四字句,孝道方面

子仲 五字句,列举句式,个人价值方面

人物长廊 姜尚

临淄□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古

曰: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岳有功,封之於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後也。”按:後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後武王号为师尚父也。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集解徐广曰:“吕在南阳宛县西。”或封於申,○索隐地理志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古

歌,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索隐谯周曰:“吕望尝屠牛於朝歌,卖饮於孟津。”以渔钓奸周西伯。□正义奸音干。括地志云:“兹泉水源出岐州岐山县西南凡谷。吕氏春秋云‘太公钓於兹泉,遇文王’。郦元云‘磻磎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太公钓处,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泽秀阻,人迹罕及。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有磻石可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其投竿跪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磎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说苑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於齐”。望知其异’。”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集解徐广曰:“敕知反。”○索隐徐广音敕知反,馀本亦作“螭”字。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適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主

吕尚也叫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师尚父等。姜是姓,吕是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子是先生的意思。姜的后人封他为太公。周文王姬昌曾说﹕“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所以,也自号太公望,这个太公是指文王的父亲王季。周武王曾娶姜太公的女儿为妻,又聘他为太师,故以父礼、师礼待他,尊称他为师尚父。由这些称号就可以看出,吕尚是周族历史上多么重要的一个角色。史书一般称他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谋略家。民间一般把他视为神仙、异人。换一个角度看,也可说他是一个大阴谋家、大骗子。他上骗帝王,中骗文武百官,下骗满朝百姓及子孙后代,唯一没有被骗的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等少数周族权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是他这个导演手下的演员,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据记载,吕尚是炎帝神农氏的远裔,伯夷、共工、蚩尤的后代。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习礼演阵,精通数术,深察天地之道,通晓人事成败之理,熟知共工、蚩尤及黄帝的战法。学成后周游列国,寻师访友,进一步研究历代兴衰治乱之源,治国安民之道,兵家制胜之略及战阵之法,由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军事理论和治国韬略。可惜他一生怀才不遇,游历七十国而未得到赏识,普通人的谋生方式他又不内行,所以总被人看不起,称他为无用的狂人。一直到七十岁时,他还在商都朝歌城中卖牛肉以维持生计。卖肉之余,他也在市场上摆摊算卦,以《易》会友,传道说教,观察政情,预测朝政,以图有人赏识。因他精通《易》理,见多识广,又善于察言观色,他算的卦常常很“灵验”而名震朝野。他在朝歌一共生活了八年,与姬昌被囚羑里的时间大致同时。

据传说:文王姬昌被囚羑里时,听说了吕尚的名声,就去拜访他。姬昌问他有什么本事?他回答了八个字:“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我最差的本事是杀牛卖肉,最大的本事是推翻国家政权。这是最对姬昌心病的良药,他听后暗喜,就派自己的得力大臣散宜生、南宫括、闳夭三人去拜吕尚为师,向他求教。吕尚教他们的第一招就是行贿救姬昌。姬昌在囚期间是否可能拜见吕尚是个问题,但文王得救以姜尚的计谋有关却在《史记》等正史中有明确记载。《史记?齐太公世家》载:

“吕尚,处士,隐海宾。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姜太公设计救出文王后,提出了一系列灭商兴周的政治、军事策略,并在短短的十四年时间内导演了从灵台请命、吞并小国、观兵孟津、会盟诸侯到大战牧野等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推翻了强大的商族政权。孙子在他的著作《兵法?用间》篇中说﹕“周之兴也,吕牙在商。”认为周武王能够打败帝辛的原因是姜尚在商的时间长,熟悉商王情况并从事了一系列搜集情报、挑拨离间的间谍活动的原因。这是从又一个角度肯定了姜太公对周族的重要性。其实,吕尚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促使周兴商灭,最重要的原因既不是因为吕牙在商,也不是他会盟诸侯和大战牧野时的调兵遣将,而是他成功地包装了文王姬昌。他包装文王的手段就是“阴谋修德”。

每当读到《史记》中的“周西伯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这句话时,总有一种不舒适的感觉,因为阴谋和修德二个词合在一起很不协调。背阳光的、见不得光明的是阴,见不得人而秘密进行的计谋就是阴谋。而德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修德大可光明正大的修,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所以,阴谋修德这句话似乎想向我们透露另一种信息。姬昌与吕尚都做了那些阴谋修德的事己很难一一考证,但阴谋修德是怎么一个修法,我们却可以从他们合演的二场精彩演出中窥见一斑,这二出戏就是文王拜师和灵台请命。

淮南子?道应训》引武王问吕尚的话说﹕

“寡人伐纣天下,是臣弑其主,而下伐其上也。吾恐后世之用兵不休,斗争不已,为之奈何?”

文王、武王在经济上、军事上、人才上都做好了灭商的准备,但在政治上还有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顾虑就是﹕商王是受天命之君,而周文王、周武王只是商王的臣子。以臣弑君是犯上作乱,言不顺,名不正,得了天下后人民不服怎么办?所以,武王提出这个问题来求教于姜太公。姜太公的回答很妙,他说﹕

“甚善,王之问也。夫未得兽者,唯恐其创之小也。已得之,唯恐伤肉之多也。王若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道全为无用之事,烦忧之教。”

意思是说﹕你问的非常好啊。打猎时深怕猎物伤得不够厉害而让野兽跑了。得到了猎物又怕猎物伤得太重,使好肉不多而没有了收获。你想坐稳打下的江山,把人民的口堵住就行了,什么道啊,德啊,都不要当真,都是做给人看的,是多余的说教。姜太公的这句回答非常重要,点破了天机,也正是其阴谋修德所要达到的目的。历史上的许多强权人物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只能装门面,也只是对别人的要求,自己是当不得真的。装门面是为了要大家认同你,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你的事业也就成功了一半。有许多人心地善良,做了一辈子好事,别人反而讨厌他。也有一些人好事做得并不多,甚至做一些违心的事,常常假装糊塗,反而能得到别人的拥护,这就是明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原因。老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明则无徒。”也有这一层道理。姬昌祖孙三代行善积德,但聚集的人气依然不够造反所需,吕尚只稍加点拨就形成灭商之势,里面的学问是很深的。堵嘴的法术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来看姜太公如何帮助文王、武王堵人民的嘴。

西伯姬昌被姜太公设计救出后,深知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欲拜他为国师,将灭商的重任托付给他。但吕尚的才能虽大,地位却只是一个卖肉的屠夫,还是个糟老头子。姬昌如果拜他为国师,不说别国笑话,诸侯不服,就是本国的文武百官就难于接受,将来政令如何行?于是吕尚就想了一个装神弄鬼的办法唬弄人。他跑到商王抓不到,姬昌正好来的渭水南岸“隐居”。每天都装模作样地在河边深潭处钓鱼,他用的鱼钩是直的,也不上鱼饵,而且离水三尺。一个七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不疯不颠,每天乐此不倦地在那里胡闹,不引起轰动效应那才是怪事。在戏的高潮来临前,他又派人到处传谣,说他钓到了一条大鲤鱼,鱼腹中有兵书《玉铃篇》(《列仙传》)。或者说他钓到了一块玉璞,上刻“周受命,吕佐昌,德合于今,昌来提。”(《尚书大传》)丑角的戏演得差不多了,老生开始出场。《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盖常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反对打猎的姬昌为演这出戏也破了例。不仅破例,而且一贯谨慎的姬昌还非要将这次出猎搞得大张旗鼓不可,生怕别人不知道,出猎前又请早就安排好的人算卦,结论是这次出猎什么野兽也打不到,得到的将是一个辅佐霸王的神仙。果然就见到了这个白胡子“神仙公公”姜子牙。文王当众背台词﹕我父亲在的时候就说过了,应该有高人来帮助周国,你才能让周国得以兴旺发达啊!你真的是这个高人吗?我老子望你望得好长时间啊!你就叫太公望吧!

姜太公自编自导,文王主演的这出戏演得怎么样?又是化妆,又是弄鬼,又是卜,又是梦,又是预言,说假话连死了四十年的父亲都搬出来做干证,只差没有拿祖宗来诅咒了。真不知道他父亲怎么不早一点报梦,也好免那几年牢狱之灾,也免得这个神仙公公起早摸黑地多卖那几年肉。

二个七老八十的人把满朝百姓及文武百官哄得团团转,就为了把屠夫包装成神仙。神仙上了坐,好戏才开头。包装吕尚是铺垫,授命姬昌才是正戏。商王不是有天命吗?军民百姓不是因为怕违抗天命而犯天颜,不敢攻击商王吗?神仙公公就是来请天夺商王之命而授予姬昌的。授天命要道具,光他钓一块玉璞起来的小伎俩还不行,吕尚选择了灵台做他的道具。《诗经?大雅?灵台》说﹕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姬昌在姜子牙的导演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灵台。灵台相当于现在的天文台,是古人观天象的地方,修高本为消除周围的遮挡物的影响,以便于观察。古人观天象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活动,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观察日月星辰的常规运行,以确定历法,指导农时;二是观察天象的异常变化,如彗星、流星等,以寻求它们发生的可能意义。

一般说来,为了统一政令,灵台是只有天子才有的,诸侯国不设灵台,设了也没有用,就像我们现在的时间都用北京时一样。如果每个地方都报一个时,岂不乱了套。但因为这种观察时间漫长,需要专门的人才,帝王的授时又十分准确,加之包括帝王自己在内的古人对天象的产生原理并不清楚,就使得灵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像灵台是帝王以天对话的地方,是帝王接受天命的场所,因此,灵台也就成了天命所有者的象征,成了帝王的专用品。帝王也正好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姜子牙精通其中的奥妙,于是以修灵台作道具。有了灵台才可以请天命,有了天命才可以授姬昌,授了天命姬昌才摇身一变,由西伯变成了周文王。有了天命所授予的大王旗,造反才合理合法,才有号召力,才堵住了人民的嘴,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才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各诸侯国“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地统统归顺于周族,也才可能有了后来的观兵孟津(演习)、会盟诸侯(检阅)、大战牧野(实施)、灭商成功(胜利)、分封诸侯(结局)各场戏。这就是吕尚对姬昌的包装,也正是他们使用的“阴谋”和所修的“德”。

这里需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装神弄鬼的姜子牙自己从不迷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骗人,为了包装文王姬昌的需要,为了抬高姬昌的“德”的需要。他所著的《六韬?王翼》说﹕“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

多么精辟的言论,这也是为姜太公自己的所作所为作的最好的注。《史记?齐太公世家》还说﹕ “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论衡?卜筮篇》说:“周武王伐纣,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太公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 《说苑?指武》说:“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道乎?’太公曰:‘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肖,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之。’” 姜太公不信占卜,不信鬼神,他重视的是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心向背。他深信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这就是他阴谋修德,并不顾后果地以装神弄鬼来包装文王的原因。

商周之际的这场剧烈变革是姜子牙一手促成的,而我们从姜子牙的行为思想中可以发现,至少在姜子牙的时期,周族领导集团是不信神鬼的,都不是神迷的巫婆。我们说这些历史背后的道理是想提醒我们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关《周易》性质的问题。《周易》是一部周室王子的教科书,而文王、武王及姜太公这些人如果想教好自己的子女的话,传授的应该是他们自己的真功夫,而不是他们本人都不相信的迷信方术。所以,我们不要将《周易》简单地视为迷信书。事实上,正因为《周易》可能是真功夫,才被作为王室的专用品而不外传。在后面的注释中,我们还会看到,《周易》不仅不外传,而且有高人给它锁上了密码,以至于后人几千年来都没能将其解开。二是有关《连山》和《归藏》失传的原因。文王和姜太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大玩了一把瞒天过海、装神弄鬼授天命的把戏,这种玩法虽然前有古人,如商王武丁的梦传说,但他们玩得太大,并由此开了以天文知识愚弄全国百姓以夺取政权的先例,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后世的大多数起义者,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等或多或少地是对其伎俩的摹仿。正是因为此,当周族的统治者由在野党成为当权者后,深知这种玩法的厉害,所以,从周初起就严禁民间学习天文,违者杀头。后世的每个王朝建立之初,也都要重申这个规定。这正是《连山》和《归藏》不见流传,又时隐时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今后说《连山》时讨论,现在回到主题。经过文王和姜太公阴谋修德、恩威并重的苦心经营,在十年的时间里,周族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为西到密(今甘肃灵台县),东北到黎(今山西黎城县),东到邘(今河南沁阳县),南到长江、汉水、汝水三个地域,已经取得了商王朝三分之二的天下。这时灭商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九十七岁的文王已等不来灭商的那一天,在公元前1051年逝世。王子发继承王位,称周武王。

管仲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句式)。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①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句式),管仲囚焉(句式)。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句式),任政于齐,②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译文: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年青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把这种事说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①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比喻什么?),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②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译文: 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凭借小小的齐国处在临海的位置,流通货物,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普通人同好恶。他主张:“粮仓充实百姓就知道礼仪道德,衣暖食饱百姓就懂得荣辱廉耻,居上位者遵循礼仪法度行事,则六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礼、义、廉、耻如果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应当像流水的源头一样,顺民心、合民意,自然就会畅通。”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百姓有什么愿望,就趁势给予满足;百姓不赞成的,就顺应民心革除掉。

管仲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游、遇、进、死、匡”等,了解文言句式——被动句。

2、了解管仲的民本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珍惜同学情谊,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二、解题和作者介绍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司马迁自述写作《管晏列传》之缘由:“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指出虽然管仲的奢华与晏婴的节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二人同为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勋业彪炳,晏婴协助景公成就治世,政绩显赫,一霸一治,泽被当代,垂范后世,二人虽隔百余年,但他们都是齐人,都是名相,又都为齐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将二人合传写成《管晏列传》。

三、预习检查

(一)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颍( )上 鲍( )叔牙 一匡()天下 仓廪( )

召( )忽 齐桓( )公 少姬() 好( )恶(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常欺鲍叔

3、鲍叔遂进管仲

4、一匡天下

5、尝与鲍叔贾

6、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7、知我不遭时也

8、吾尝三战三走

9、上服度则六亲固 10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11慎权衡

12将顺其美

13下令如流水之原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

1、齐桓公以霸

2、召忽死之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4、仲既任政相齐

5、南袭蔡

6、管仲因而信之

7、然孔子小之

(四)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2、管仲既用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妆成每被秋娘妒

9、分财利多自与

10、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

四、朗读课文

1、初读 读准字音,注意句读。(可由教师范读)

2、默读 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3、观看投影,师生合作串讲。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来往),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此意为占便宜。指下文“分财利多自与”)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已而”二句:齐襄公立,政令无常,数欺大臣,淫于妇人,诛杀屡不当,鲍叔担心齐国将大乱。为避难,管仲、召忽奉襄公弟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奉襄公弟小白出奔莒国)。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公元前686年襄公被杀。前685年鲁国派兵保护公子纠赶回齐国争夺王位,先由管仲领兵扼守莒、齐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齐争位。两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使鲁国延误了公子纠的行程。小白率先入齐,立为桓公。桓公以军拒鲁,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囚)鲍叔遂进(保举,推荐)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称霸),九合(会盟)诸候,一匡(匡正,纠正)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促待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曾经)与鲍叔贾(作买卖),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困厄,窘迫),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泛指多次)见(被)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遇,逢)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逃跑),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公子纠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以„„为羞)小节而耻(以„„为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管仲既任政相(出任国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指百姓)同好恶。故其称曰(他自己称述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国君。一说居上位者)服(行,施行)度(节度。或特指礼度、制度)则六亲(王弼云父、母、兄、弟、妻、子)固(安固,稳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维,纲,即网上的总绳,此引申为纲要、原则)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通“源”,水的源头),令顺民心。”故论卑(指政令平易符合下边的民情)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废除)之。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事物的轻重缓急),慎权衡(比较利弊得失)。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桓公实怒”二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认为他器量狭小)。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顺势助成)其美,匡救其恶(纠正、挽救),故上下(指君臣百姓)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太史公说: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王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

五、品析重点语段

(一)、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

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二)、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主观因素:

“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管仲是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顺民富民是强本之策,他以“与俗同好恶”为指导思想,围绕“顺民因俗”而展开改革。

在管仲的政治实践中,社会治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君主称霸,都系于民。因为人民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和积累者,要使他们承担起富国强兵的责任,必须使他们先富起来;富民的根本要义是“顺民心”;顺民心的根基所在是顺民欲、足民欲。欲望之于民,是根本的,满足民的根本性欲望,是顺从民的本性与意愿;只有顺从了民的本性与意愿,民们才可能脚踏实地地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号令,遵守法律,拥戴君主,服从统治,服务国家。所以,民乃国之本,欲乃民之本:以民为本,即是以欲为本。顺民欲、足民欲,则民富,民富则国富兵强。要顺民心,就得推行“与俗同好恶 ”,必须实施“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客观因素:

1、朋友知己之情。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2、君臣知遇之恩。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齐桓公是一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君王。他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诚心接纳管仲之计谋。后来有人進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仅加以驳斥,而且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智,作出一番事业。在君权至上的时代,积极用世的士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非凡事业,关键更在于君主的知与不知、用与不用。桓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忘却一箭之仇,深知管仲才干而委之以重任,并且虚心纳谏,而管仲也真能洞悉桓公的心性,勇于进谏,多方劝说,以端正桓公的言行。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了显赫的霸业。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也比喻君臣际遇。

(三)、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如何理解?

参考:司马迁为管仲、晏婴立传,详叙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晏婴礼贤越石父、晏婴识拔御者三则轶事,点染桓公与管仲、景公与晏婴的能知能用,以此礼赞友朋相知、君臣遇合的知己之情。

司马迁对于友朋相知、君臣遇合是极为企盼的。

在司马迁的人生际遇中,李陵事件是一重大转折。本于拳拳之忠、款款之愚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但却换来诬上、下狱的悲惨下场。司马迁能为素无深交的李陵出面辩诬,然而当他身陷囹圄并且“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时,得之于朋友的,却是“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最后腐刑受辱。司马迁对于友谊的看重与他人对于友道的轻弃,适成鲜明的对比。司马迁不愿自尽而遭受宫刑,只为完成一生的志业──《史记》的撰作,这分苦心孤诣有谁能懂?众人蔑视轻贱、不能知己的凄凉况味只能独自默默承受。而在《管晏列传》的管、晏轶事中,司马迁的类似遭遇与情感共鸣实在历历可见。司马迁基于爱才之心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投降匈奴辩诬,犹如鲍叔推荐待罪之管仲于齐桓公。司马迁也曾有过管仲般“幽囚受辱”、越石父般“在缧绁中”的遭遇,亦渴望有人能如晏婴般“解左骖赎之”、“感寤而赎我”,如鲍叔般“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令自己“信于知己者”。

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辰、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晏二人立传时,对于管鲍的知交相得、晏婴的拔擢越石父与御者,不觉神往。

六、课后作业:

1、落实字词,整理到笔记上 孙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2、能力目标: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孙子兵法》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这位古代的军事家做到全面的了解。

四、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百战百胜’‘出其不意’这两个成语吗御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吗?”请几位学生发言。

2、讲解与讨论。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孙武的生平:“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的一位将领。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国打败了楚国,并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大的国家。”教师提问学生:“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在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呢?”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请学生根据这些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孙子兵法中的名言。

4、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他们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5.教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

五、布置家庭作业。

请学生搜集一下课题中提到的几位人物的资料。为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将搜集任务落实到小组或个人。

司马迁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三、疏通课文。

(说明文章比较长,旁边已经有了翻译,讲读的时候,点重要的字词,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

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至于

市长

古文

故事

往往

(二)通假字

(三)活用字词

是非

(四)一词多义

所以

四、整体感知。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五、探究谈论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家族赋予的使命——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

颛顼时

司天地

唐虞时

复典

夏商时

世序

周时

将领 典周史

战国秦

司马错将伐蜀

司马靳事白起

秦朝

司马昌主铁管

汉朝

司马无泽市长

司马喜五大夫

司马谈太史公

先祖中有军事家,有从事经济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时代将领,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军事眼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显示了司马迁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战争观,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先祖的影响。四世祖司马昌赫三世祖司马无泽都作过掌管经济的官员,这些经验和知识物欲也会作为家传传给后人。

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著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

(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

(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社会道德的作用。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论载。(史记散绝)

司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与壶遂的对话是为了说明了什么?

(1)孔子为什么著《春秋》?

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

(2)举《诗》《书》《礼》《易》《乐》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强调《春秋》是天下人之“仪表”,是“王道之大者也”,是“礼义之大宗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3)壶遂认为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作《春秋》的?司马迁同意他的看法吗?

“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

司马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孔子作《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

(4)司马迁为什么要提及孔子著《春秋》的事?从与壹壶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否认自己是创作,而认为是“整齐”?

采用汉代初年学者常用的问答体的形式,借评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史记》的目的,说明自己著《史记》就是想效仿孔子,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否,褒善惩恶,为天下仪表。他否认是创作,非本心话,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劫难,怕世俗人犹壹壶那样批他著《史记》是如孔子那样是因为“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或者为发个人私愤。 (补充资料《史记》命运

太史公的担心不无道理。《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著称后,秘而不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汉明帝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 直到司马迁死,“其书稍出,宣帝吮迁外甥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偿焉”。西汉对该书的流传控制很严。后东汉、南北朝以及隋唐,对《史记》多有微词,甚至还有指责《史记》是“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记》才遇知音。明清学者多精读《史记》,开始考证,核差误,论得失,《史记》的研究至此才蔚为大观。)

4.总结写《史记》的目的。

为完成家族的使命,父亲的遗愿,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效仿孔子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成就一家之言。

(二)从《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分组讨论,要求能用原文作论据。

1.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

依据:壹壶的话(第九小节)

司马迁的话(第十小节) 历史条件(第十二小节)

2.家族的影响: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

3.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读古代典籍,青年时期两次游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依据:(第四段)

(1)年十岁诵古文。

(2)游历。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许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视西南地区。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5.总结:略

(三)司马迁的求实精神和不屈的人格。

六、《史记》的有关知识。(自己写提纲,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根据本文的资料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耕牧,十岁开始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因为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创作。

2.结合本文以及所积累的知识介绍《史记》。

《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史记》之名大概起于魏晋间。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史记》的体例是司马迁的创举。用本纪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民族以及外国。五种体例在风格上各具笔法而内容上则构成严密的整体。后来历代的史家都继承了这样的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

七、总结全文: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八、作业: 苏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二)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â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

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

三、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 【参考答案】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2.3.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练习三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名胜游踪

泉城济南

济南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 南去山根接岱宗。

佛教名山――-千佛山

千佛山 [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 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晚秋, 几案与云平。

名泉之冠―――趵突泉

趵突泉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性孤。 泉城明珠―――大明湖

西湖二首 【宋】曾巩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晴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莲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海上名山―――崂山

鳌山

[金]丘处机 群峰峭拔下临渊, 绝顶孤高上倚天。 沧海古今吞日月, 碧山朝夕起云烟

崂山名瀑―――龙潭瀑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五年级上传统文化备课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传统文化备课

传统文化备课

传统文化备课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