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2020-03-03 06:43: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关于炎黄传媒风险投资

的失败分析

关于炎黄传媒风险投资的失败分析

——谈风险投资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姓名:陈凯望金融1101111210028

★ 前言

投资是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人毫无准备地下海“试水”,结果因投资失误而步履维艰,甚至惨遭淘汰。因此,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小创业者来说,如何正确投资,回避投资误区,就成为“试水”成功与否的关键,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必修课。

风险投资仿佛是伴随着高科技而生,高科技公司所具备的高成长性,往往让风险资本为了暴利而不顾一切。因而,即使是圈内的投资大腕,由于对风险估计不足而失败的投资案例也很多。前车之鉴的教训,往往是更值得珍惜的教材。

★ 正文

最初听到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我就了解到了以下两点:

一、就是这个行业能够获得巨额回报,是拥有较宽裕资金的个人或企业让资金增值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就是在伴随巨额回报的同时,他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意味着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也将承担惨重损失。

通过八个星期的学习,我对风险投资的认识有所增进,但这两个方面的的认识不减反增。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许多世界上有名的风险投资家的故事,在为他们的成功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想到了那些未能成功的风险投资人,就想找到一些这样的事例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失败,而另一些认为什么成功,进而从中得到一些经验教训,为后世的风险投资家做个参考。果然,我找到了一个——炎黄健康传媒。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分析。

说到传媒就不得不提到2005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这是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最典型成功案例一方面是公司从创立到上市只有短短的2年半,经历几轮投资之后,让数十家赚得盆满钵满;其次,分众传媒掀起了国内户外传媒的创业、投资、并购的热潮,引领了航煤传媒、华视传媒等公司海外上市的同时,也让众多投资人、创业者深陷其中——炎黄健康传媒无疑是后者。2004年,炎黄传媒创立;2008年1月,分众传媒获得炎黄传媒20%的股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投资者开始要求被投资公司节流过冬,2008年10月,炎黄传媒

的内忧外患,导致收入也急剧下滑,炎黄传媒名存实亡。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下其失败原因。

★启动阶段——较为成功

2004年,炎黄传媒创立;2006年9月,炎黄健康传媒获得软银赛富500万美元的第一轮风险投资;2007年10月,炎黄传媒获得第二轮3500万美元投资,投资机构包括兰馨亚洲(Orchid Asia)、崇德基金(CRCI)、银瑞达创业投资(Investor AB)、汇丰直接投资(HSBC);2008年1月,分众传媒宣布将向炎黄健康传媒投资500万美元现金,同时还将旗下覆盖中国国内31座城市所有医院和药品连锁店的医疗保健联播网的所有权转让给炎黄传媒,分众传媒获得炎黄传媒20%的股份。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风险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风险企业的初创阶段,即把科学上的新发现变成一个小企业;第二阶段使风险企业的成长阶段,即把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正规的公司;第三阶段使风险企业的扩展阶段,即从一个中型企业成为大型的国家级或世界级的公司。无论处于那个阶段,风险企业都经常会处于缺少资金的艰难境地。即便在创业精神最充沛,政府管制最少,风险资本供应最充分的美国也如此。因此,启动资金和后续资金的充沛与否已成为风险企业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炎黄传媒在晨起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拉到了大量的启动资金。

★ 成长阶段——资金使用失误

然而在成功获得第二轮融资后,炎黄传媒开始全国扩张和抢跑,收购了很多地方性的户外媒体公司,甚至不惜以超过竞争对手以几倍的价格抢夺资源。至2007年底,炎黄传媒在全国36个城市共有液晶32800块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投资者开始要求被投资公司节流过冬,但炎黄传媒的4000万美元融资款已经在快速扩张的圈地中消耗一空。

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风险企业,在他的启动阶段一定要有一个完备的商业计划,商业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摘要;

(2)产品(服务)介绍;

(3)人员及组织结构;

(4)市场预测;

(5)营销策略;

(6)生产制造计划;

(7)财务规划

其中财务计划很重要,因为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在初创或扩张时,对流动资金需要有预先周详的计划和进行过程中的严格控制;损益表反映的是企业的赢利情况,它是企业在一段时间运作后的经营结果;资产负债表则反映在某一时刻的企业状况,投资者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得到的比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可能的投资回报率。而炎黄传媒正是没能做到这一点,用俗话说就是花钱的事谁都会,关键是挣钱;他们不仅没有关于财务的一个详尽规划,甚至不惜以超过竞争对手以几倍的价格抢夺资源,过分浪费资源,既不开源也不节流,最终导致公司财务的破产,在金融危机中变得奄奄一息。

有过这种错误的不仅这一家,无独有偶,亿唐(etang.com)公司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导致其投资失败:亿唐网在突然崛起之后,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掠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如其来,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从2001年到2003年,亿唐不断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推出了手包、背包、安全套、内衣等生活用品,并在线

上线下同时发售,同时还悄然尝试手机无线业务。此后两年,依靠SP业务苟延残喘的亿唐,惟一能给用户留下印象的就是成为CET(

四、六级)考试的官方消息发布网站。至此,亿唐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这就给了投资者一个警示:钱再多,也得省着花,不然冬天不好过。

★ 管理层面的失职

炎黄传媒的另一个失误存在于管理层,在于管理者间的不稳定和投资人管理人间的不信任。2008年3月,公司CFO李晓东辞职,继任者张伟未满一月也离职,副总裁李艺也离职;5月左右,副总裁沈叶、人力资源总监夏海涛等离职;6月,公司COO曹黎明、影视总监李欣离职。除了管理层离职外,公司销售骨干也先后离职或被辞退。这些直接导致公司更为严重的赢利危机。分众传媒在发现炎黄传媒的赢利能力有问题、并且管理团队不稳定之后,停止了与炎黄传媒的投资合作。

由于炎黄传媒创始人赵松青与投资人之间有对赌协议,业绩不佳导致对赌失败后,她要降低在公司中的股份,但她拒不执行协议。2008年10月,炎黄传媒投资方与赵松青开始了一出相互弹劾的闹剧。这个时候,正式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影响最大的时候,而炎黄传媒的内忧外患,导致收入也急剧下滑,人员从高峰期的上千人变成缩减成几十人。前几年户外媒体这个行业过度投资,导致出现太多泡沫,即便是行业龙头老大和参照目标——分众传媒,市值已严重缩水。对于炎黄健康传媒,你可以说她还活着,你也可以认为她已经死了。

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他的一个难兄难弟——尚阳科技。尚阳科技成立于2003年初2006就退出市场尚阳科技沦落到这个地步,据知情人士透露,是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是公司重研发、轻市场,市场抓不住,而研发方面,首期融资用完了,也还没有几件像样的产品;二是公司内部帮派严重,事业部之间各自为政。同时,从高层到员工“成分”极为复杂,有“海龟”也有“土鳖”,有出身国企的也有来自外企的,有来自创业公司的,也有来自全球500强公司的,甚至从华为管理团队带来的旧部,一直留在了深圳,处于失控状态。这个教训告诉我们:

被市场打败不可怕,被自己内部瓦解才可怕

★ 几点建议

投资狂潮席卷全球时,很多知名的投资者都被卷入其中。这些人和普通投资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投资金额更大,损失也更惊人。这些投资者当中,不管是约翰·马龙、高盛公司还是杠杆收购业的知名人物泰德·福斯特曼等,无一不是响当当的投资名家,然而,他们也会赔掉以数十亿美元计算的赌注。所以,投资者间有很多是哦情可以互相借鉴。下面几个建议也许对创业者或投资者有所帮助:

一不能自己为自己下套;

二高价买入蕴藏风险;

三折扣价未必便宜;

四联营不是救命稻草;

五投资新领域要慎重;

六新概念不是万能钥匙。

投资是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人毫无准备地下海“试水”,结果因投资失误而步履维艰,甚至惨遭淘汰。因此,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小创业者来说,如何正确投资,回避投资误区,就成为“试水”成功与否的关键,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必修课。通过这个事例,希望能对投资者和企业家有所借鉴。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2

风险投资分析

风险投资分析

经典风险投资失败案例

中国风险投资经典案例

风险投资 案例 智联招聘

风险投资

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分析论文

国内网站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doc》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