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

2020-03-03 18:24: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如何开展好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

综合整治活动的几点看法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它以“依法、高效、廉洁”为主题,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政务公开为手段,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绩效考评为关键,以作风效能监察为保障,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行政作风效能建设,创新体制,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镇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目前机关作风效能存在的问题

1、对作风效能建设认识狭隘。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识职责狭隘”,认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是党委和纪委管的事,“事不关己”,没有必要专门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抓,因而不认真研究落实办法,不想扎实抓,工作平平。一种是“认识作用狭隘”,认为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本身就是增加机关的工作负担,使机关变得不作风效能;也有人认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仅仅是常规性或一般性的落实制度法规等,靠推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解决不了问题,因而不愿主动抓。

2、落实责任模糊。部分镇村干部虽然也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但没有自己的特色,多是照抄、照搬、照转。主要表现是:责任主体不明确,有的单位存在着“人人都抓作风效能,人人都不负责”的现象,有的单位分管领导或副职领导没有负相应的责任,即没有自己的“责任田”,存在“越级真空”现象;责任范围不具体,笼统划分,没有细化和量化。

3、措施乏力。对全面推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如宣传教育、检查督促、考评等方面,有的单位没有制定有力措施,只满足于文件的上传下达,作风效能建设仍流于形式,应付走过场,或仅凭印象或经验,“照葫芦画瓢”,缺乏有效的手段,削弱了作风效能建设的制约力度。

4、考评不够。一是就考评制度内容讲,由于量化细化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责任权利不配套,赏罚力度不够,缺乏内在驱动力;二是从制度的实施方面讲,由于平时缺乏检查督促,制度落实流于形式,使制度未能真正起到规范、激励作用;三是从考评效果讲,有的单位忙闲不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良莠不分,奖罚不明。追究不认真,甚至忽略这个核心环节,有的虽然提出了要求,但没有配套的追究办法,难以操作。

为切实用好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行政的“法宝”---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结合四个多月来的实践经验,对今后如何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提出如下观点和对策。

二、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基本思路

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重在提质,贵在提速,通过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规范机关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角色定位准确化、工作行为规范化、管理效益最大化,从而打造清廉公正、高效优质的发展平台。

1、在思想理念上彻底转变“三个观念”。一是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执政为民。作风效能建设的主体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客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最终的受益者。作风效能建设要强化民本观念,紧紧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来展开,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和赞成,作为检验工作效率、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标准。二是变“管制型”为“服务型”,真正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机关是营造环境的主体,民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机关就是服务,领导就是公仆。要建立以服务经济、服务群众为主要职能的新型行政体制,防止行为错位、缺位和越位。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把调控、管理、监督等职能寓于服务之中,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三是变“允许型”为“禁止型”,做到依法行政。机关要强化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直接管理的做法,更多地用法律手段去引导,做到法无明文允许不得为,法无明文禁止皆可为。

2、在工作实践中把握好“四个结合”。一是重点与整体相结合。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必须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在解决职责不明确、行为不规范、办事不高效、工作不深入、任务不落实、奖罚不分明等突出问题上有所突破。坚持把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条与块、抓本级与抓下级有机结合起来,抓人促事,抓点带面,上下齐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实现作风效能建设的整体推进。二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事半功倍。相对而言,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是标,程序不彰、职能错位、素质不强是本。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深化政务公开,这既是治标的有力措施,也是治本的有效探索。三是勤政与廉政相结合。勤政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办事低效率和不作为;廉政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办事不公、不廉,乱作为和谋私利。在实际工作中,勤政方面的一些问题往往反映和潜伏着廉政问题,而廉政方面的一些问题往往也暴露出勤政方面的问题。所以要辩证地把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统一起来抓,既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下功夫,也要严格依法行政,在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上做文章,让每一个机关干部做到既干事又干净,既优质高效服务又廉洁公正服务。四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律是系统内部的自我教育、管理和监督,是一种内约力。他律是来自系统外部的监督和压力,是一种外约力。内外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要抓好作风效能建设,既要依靠自身力量和内部整顿的办法解决问题,也离不开来自系统外部的监督和约束。

三、当前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是一项综合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其领域广阔,内容丰富。针对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强化教育为抓手,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这是发展快慢、好与不好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要建立完善的学习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机关大力倡导“以勤奋学习为乐,以知识更新为荣”的良好风气,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当前,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抓住思想政治建设根本,大力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公正”、“八荣八耻”等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把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整合起来,努力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要坚持把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工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解决“知识贫乏”和“本领恐慌”问题。要通过理论、业务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不断开阔广大干部的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保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状态,不断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

2、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推进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没有严格的制度就没有管理和行为的规范,作风效能建设也就失去了其核心内容。要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公约性的原则,建立全方位的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一是规范办事程序。建立和完善办事限时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否定报备制、绩效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规范机关管理。要制订和完善机关行政、财务管理、公文处理、车辆使用、印章管理、安全保卫、机要保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保证机关正常运转。三是规范各类议事活动。建立和完善党务、政务会议制度,办公会议规则、机关工作规则,机关党建工作制度,保证依法、依规议事、办事。四是规范政务公开。只要不违反保密要求,属办事依据、程序、时限、承诺、项目、收费标准和办事结果的,原则上都要向社会公开,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干部任用、人事安排、项目审批等问题和环节作为重点。通过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让群众参与监督,使行政权力的运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

3、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评是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作风效能告诫、诫勉教育、责任追究的实施细则。要注重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行风评议、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手段,实施对机关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坚持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绩效考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细化和具体化,把软指标变成硬指标。实行绩效情况月登记和考评积累制,如实记录履行岗位职责情况、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情况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和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或偏差,作为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4、以作风效能监察为手段,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是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机关作风效能投诉、处理机制。设立机关作风效能投诉热线和投诉箱,制定作风效能投诉处理办法,理顺投诉处理程序,规范投诉处理工作。二是加大作风效能建设的督查力度。一方面,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有关人士中聘请作风效能建设监督员,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另一方面,针对群众举报和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对有违规违纪行为,区分情况严肃处理,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评判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坚持对办理作风效能投诉情况定期公布,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必须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成员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作风效能建设形势,分解和落实督查督办任务,努力增强工作合力。实际工作中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自上而下”,统一组织,协调整合,整体推动,又要“自下而上”,充分调动各作风效能主体的主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只有上下积极行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才能取得整体效果,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镇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对各村作风效能建设负总责,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工作主动性;带头清正廉洁,实事求是,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意见,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本系统作风效能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自查自纠报告

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活动汇报材料

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活动个人自查报告

秦州区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武山县审计局开展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教师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自查自纠报告

《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

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整治自查报告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

《如何做好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doc》
如何做好机关作风效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