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坚决打赢蓝天碧水攻坚战

2020-03-01 18:13: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莞坚决打赢蓝天碧水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又一场遭遇战、攻坚战,必须打赢。”4月18日上午,东莞市高规格召开全市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如是说。

?釉被嵘希?东莞正式印发《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以狠抓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为重点,部署七大方面的32项具体行动任务,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

至此,东莞打赢蓝天保卫战与打好碧水攻坚战正式并轨,全面吹响集结号,美丽东莞建设的大幕徐徐展开,百姓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源头治污

狠抓三大结构调整

干净整洁,郁郁葱葱……走进东莞中电新能源天然气热电厂,没有传统燃煤电厂弥漫的煤烟味,没有任何的环境不适感。

“我们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供热、供冷、供电三联供企业。”企业安环部经理何祥介绍,天然气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硫、烟尘、固废等污染物,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噪声也远低于传统火电,以同等的发电量计算,天然气发电厂比起燃煤发电厂能削减大量污染物。企业统计数据显示,自投产以来约减排6000吨二氧化硫,9000吨氮氧化物,烟尘1000吨。

相关大气专家介绍,燃气电厂有清洁、高效、节能、环保四大特点,严控煤炭消费,调整能源结构是东莞未来打赢蓝天保卫战关键,推进煤改气是大势所趋。

“这是治本的措施。”据介绍,本次蓝天保卫战重点突出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三大结构优化调整,“环境污染的问题本质上就是结构调整的问题、转型升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大气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着手,聚焦三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行动方案》提出重点严控煤炭消费,将全市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面调整全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推动全市火电厂及自备电厂煤改气,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逐年压减煤炭消耗总量,到2018年底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压减至 1000 万吨、到2020年压减至 300 万吨。

“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将煤炭消费压减至300万吨,决心之大,绝无仅有。”东莞市将发布《东莞市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减量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全面推进自备电厂煤改气和燃煤锅炉关停替代工作。“除允许沙角电厂在2022年之前,保留300万吨燃煤量外,全市全域所有工业企业2018年底前禁燃煤炭”。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东莞全市20家建有自备燃煤电厂的大型企业,燃煤量占全市的80%~90%。“为保证政策实施的公平公正性,全部实行改燃天然气,包括造纸厂的自备燃煤电厂。”实现这20家企业改燃天然气,将大大削减全市SO

2、烟尘、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针对部分企业生物质锅炉是否也需要改燃天然气的疑问。《行动方案》提出,2018年底前完成燃气已供达或集中供热已建成区域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及气化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

目前全市有生物质锅炉708台,在天然气管道未铺设到的地方,允许燃用生物质作为过渡,天然气管道铺设覆盖的区域,生物质锅炉要按要求改燃天然气。

在交通结构调整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管疏”结合,一方面立足现状“管”,加快高污染排放车辆淘汰整治,重点加强柴油车限行、监管与淘汰整治,另一方面要兼顾新增“疏”,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两年内逐步实现全市100%公交纯电动化,此外,鼓励市民购置新能源车。

壮士断腕

坚决淘汰“两高”企业

5月2日晚,中堂镇环保分局对辖区鹤田村散发异味源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发现纸品、机械制作、箱包生产等三家企业存在喷漆、刷漆工序污染物直排,未经环保审批同意擅自生产的现象。执法人员当即对车间涉污设备进行断电查封处理。

5月3日晚,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大气办”)督导组深入大岭山镇,对前期排查出的涉气污染企业开展突击检查,发现有食品、木业、纸业等3家企业,存在燃烧煤炭、木材废气直排严重污染周边空气的行为,执法人员对其进行了查处。

自蓝天保卫战开展以来,市大气办及各镇街针对“散乱污”企业整治的难点和痛点,充分结合开展专项行动、实施网格化监管、收集举报线索、大数据筛查等四大举措,不留死角清理“散乱污”企业,采取高压态势确保其不会死灰复燃。

整治“散乱污”企业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一环。5月7日,东莞市制定并下发了《东莞市“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为《行动方案》配套的子方案之一,将5000家“散乱污”企业的整治任务分解到全市各镇街。

《实施方案》提出,在全市范围发布清理“散乱污”企业的公告,要求仍在生产经营的“散乱污”企业10天内自行清理,实施停产停业、搬迁或拆除。落实属地责任,5月底前建立全市“散乱污”整治名录,全面开展清理整治行动,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一批“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整治。

为保障整治清理实效,《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园区)要及时开展“回头看”行动防止死灰复燃和产生新的“散乱污”企业,市大气办须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赴镇街(园区)全程加强工作督导。

据统计,4月以来,全市已排查出759家“散乱污”企业,关闭198家。全市建立“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工作考核机制,将整治工作实效纳入镇街年度环保责任考核。

除了“散乱污”,《行动方案》提出2018年底前完成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企业50%淘汰任务,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淘汰任务的目标。

“哪怕暂时减少一点GDP,也要关闭一些企业、压减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对于有些镇街单位存在怕影响GDP考核的畏难情绪,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表示,凡是各个镇街(园区)因淘汰落后产能影响GDP 的,在相关考核评比中进行相应的扣除。

此外,《行动方案》对挥发性污染物(VOCs),机动车移动污染源,工地、道路扬尘污染等治理也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和分工。

“源头改、末端治。” VOCs治理将积极推进“油改水”,用低挥发性的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在厚街、大岭山镇开展VOCs集中治理试点。

没有呛鼻的扬尘味,没有灰头土脸的工人,走进东莞市工地扬尘治理的示范点――万科东江之星建设工地,工地出口处,配备了鞋底和车轮清洗机,从工地出来的人员和车辆都要过水洗关,不把灰尘泥土带出。工地内员工通道走廊、围蔽栏、施工楼层脚手架都安装了淋雾喷头,而且安装的间距不超过4米。除了淋雾喷头,工地配备了8台环保除尘炮雾机,覆盖喷头照顾不到的区域。此外,工地还安装了7个定点的扬尘在线实时监测点实时监测PM2.5、PM10和噪声。

承建公司赵经理介绍,整个扬尘治理的投入超过200万, 完全按照“六个100%”的标准来执行。

根据《行动方案》要求,东莞将组织全市所有的工地建设单位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做法,要求全市各类工地施工严格落实“六个100%”的扬尘管控措施,即百分百采取工地及周边围挡洒水、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抑尘措施。

除臭消黑

兑现对百姓治水承诺

蓝天碧水百姓期待。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水环境质量,从2016年起,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截污管网和河涌黑臭水体整治。

据统计,2017年,东莞全市新增截污次支管网共767.81公里,大幅度超额完成500公里的年度建设任务。

“仅 2017 年一年建成的公里数就达到‘十二五’期间加上 2016年总和的 1.5 倍。”东莞市环保局介绍,2018年,将继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计划建成截污次支管网1300公里,确保如期完成“2018年年底前新建成截污管网不少于1800公里”的目标。

今年5月21日,全市2018年已新建截污管网466.21公里,平均每天进度约3公里。截至5月,全市建成截污管网总公里数已超过3000公里。

河涌里小鱼嬉戏,河岸绿树成荫,高?墩蛉?保路横排涌边这条昔日的“黑龙江”变成了居民的休闲去处。

水质清澈,水面水草绿意盎然,南城区石鼓河支流白马大?胗?2月8日消除了黑臭并通过考核验收,成为全市首个示范项目消除水质黑臭的镇街,目前已达到Ⅴ类水质。

“现在整个河涌周边的环境和空气好多了。”住在河涌附近低涌村的苏大伯喜形于色,生态环境好了很多,周边群众对此都感到非常满意。

为提高市民水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东莞市2017年11月正式实施44条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目前均已基本消除黑臭。

根据第三方检测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2月,40条河涌水质均已基本消除黑臭,完成了春节前的整治任务目标,如期兑现了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

此外,列入全国整治监管平台的 10 条黑臭水体已有 7 条基本消除黑臭,东莞市环保局规划与生态科介绍,今年?将启动10条跨镇街河涌整治项目,完成不少于100条河涌污染整治。

断面水质保障方面,对比去年同期,2018年1月~4月,东莞全市7个考核断面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据介绍,东莞今年将重点确保泗盛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樟村(家乐福)断面水质达到Ⅴ类,争取2018年年底前完成15家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项目、3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47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学以致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治违拆违攻坚战

中考热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实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百日拆违攻坚战

《东莞坚决打赢蓝天碧水攻坚战.doc》
东莞坚决打赢蓝天碧水攻坚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