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个人总结

2020-03-03 07:36: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贵州师范大学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个人总结 □听枫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为深入贯彻学习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精神,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在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修文县六屯乡服务队以“到基层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到六屯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2010年7月19日至2010年7月26日,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让我经历了这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三下乡”之旅。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齐心协力,充分准备

为确保活动顺利、高效开展,我院在精心部署的情况下,组织三下乡队员收集有关生产科普知识、气象知识、上海世博会、地质灾害、烤烟常见病预防、夏季常见病及预防等方面的资料,并制作海报,还进行落水洞调研得相关培训,制作落水洞警示牌等。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在所有队员共同完成的,在准备阶段,我们团结、互助、关爱,不断建立感情,为后期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然,为了这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我院领导召集大家动员大会,一再强调安全问题,这充分表明老师对我们的关心。

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下乡”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不管在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我的能力都有了很到提升,都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1、文化宣传、服务于民

7月21日8:00至13:00,我们利用六屯乡赶集的机会,在六屯乡人民政府前悬挂了涉及农业、气象、沼气、环保等相关知识的海报,并设立了咨询台。分发土地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牙周病预防、妇幼健康知识等宣传手册以及兽药使用条例和农村务工培训手册等,共计4000余份资料发放到了老乡手中。同时,我们也对当地百姓进行了详实有效的讲解及宣传。

此次宣传工作以分发宣传资料、提供咨询、详细讲解等形式开展,得到了乡亲们的积极响应。在与老乡们的交谈中,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校园里不曾接触的知识,起到了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六屯乡播撒一点点微薄的知识,收获那一份份会心的微笑,这是收获的喜悦,这是活动的意义,我们也明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习,多贡献!

2、落水洞调研,体会多多

六屯乡地处修文县东北部,总面积88平方公里。本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在980—1350之间,年平均气温13.6—16.2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集中在6至8月,本乡地质以石灰岩为主。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该村的水热资源丰富,加上石灰岩的易侵蚀,该村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善,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而我们调研的内容——落水洞,在该村的分布也很典型,其中又以星中村的落水洞居多,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选择在星中村进行落水洞调研。 7月22日,我做后勤,所以没和队员一起进行调研,11名队员从六屯乡乡政府所在地出发,经约一小时的路程,来到目的地——星中村,开始了落水洞的调研。在星中村,队员发现了7个大小不一的落水洞,并认真测量每一个落水洞的口径,记录好每一落水洞的周围环境,并将我们制作好的警示牌插好,以免村民不小心掉进洞内,同时也起到保护落水洞的效果。 在村民的介绍下,队员们准备去看所谓的天坑的,可是因为部分女同学身体不适,不能继续前行了,去的时候也忘带干粮,而且当时回来的路还要走两三个小时,在孤立无助的情况下,队友们只得到大路上找车,最终,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司机,无偿把他们载回学校。能遇到这样一位好心人,真的无比感动。我们一直说要学会感恩,这难道不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吗?这次落水洞调研,在感动于感恩之余,我们也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把平时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3、走访调查,感受新农村建设

7月23日,我们到高峰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高峰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高峰村的新农村建设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农村建设喜见成果,每户

都有一个后院,建有厨房、浴室、卫生间、沼气池,设计基本合理、美观。让我们不禁感叹改革开放三十年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建设发展突飞猛进,现在的农民正耕耘在奔小康的大道。然而,这是我们看到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果,经过我们深入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农村建设不够彻底等,这也是我国农村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1)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新村

留守儿童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热点词汇。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将孩子托于亲戚朋友,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做着最苦最累的事,但是他们的子女因为远离父母的关爱在成长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没有人监管,加之家务活任务重,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性格内向,不自信,有时表现为自闭;

三、缺少集体荣誉感,习惯性违反校纪校规。

家庭教育通常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品格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们容易产生怨恨、冷漠的情绪,对性格的形成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有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长远的努力,我们期望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引起充分重视,给我们的孩子更多希望的火种,在稚嫩的心田燃起温暖的火把,照亮前方艰难的道路。 (2)关心空巢老人共建幸福农村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现。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高峰村,我们了解到有很多家庭外出打工,留下很多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在家,他们虽然汇钱回家给老人,可是老人们的生活充满孤独与寂寞,没有家人的关爱。所以政府定时组织人员对空巢老人送去关爱也是很必要的。 (3)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完善和改进工作

高峰村的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已喜见成效,可是在后期的完善与改进上海有待加强。如沼气池建设好后,在使用培训和使用管理方面做得不好,好多家庭已停用或不懂使用而未用;在医保问题上也是一样,村民都办了医保,可是因为医保报销点远或医院会抬高药价而没有真正使用上医保。这些都是在新农村建设后期应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三、后勤工作,同样快乐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8天时间中,我有3次做饭的经历。虽然我以前在家也经常做饭,可是那只是两三个人的,这次面对做18个人的饭,还是用传统的蒸饭方法,的确有点儿难,不过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后面的两次就得心应手了。我还教会了其他不会蒸饭的同学,真的很开心。

其实做饭也像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一样,也是需要计划、安排和程序的,首先要想好应该买什么菜才会有营养,还要想好怎样搭配,由于资金和菜的品种限制,我们还要学会经济、实惠,这些都是在买菜钱要考虑好的;在做饭中,我们还要学会时间的合理利用,在烧水煮饭的时候,我们就要把菜洗好、切好,这样,在饭烧好后就可以炒菜了;同学们吃完饭后,我们要刷碗,消毒,打扫卫生,这些看似小事,可是在做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当然,在后勤工作中,我也学会了红烧茄子、糖醋土豆丝等菜,原来在厨房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四、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每一天晚上,我们18位队员都会聚在一起,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在25日晚上,我们还对7天以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在总结会上,我们总会发现很多问题,如在宣传工作当天,我们发现我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针对性等,这对我们第二天或是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的。在不断总结中,我们也分享各自的成果、喜悦,爆料一天中最搞笑的人或事。在不断总结中,队员的感情也得到升华,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家人,是同甘共苦的一家人。 “开心”、“洋芋耙”、“土豆丝”、“学习”、“三鹿奶粉”、“感动”、“思考”、“珍惜”等关键词,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们总结会的精华,那是我们快乐的回忆。还有六屯乡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树芳草,那整齐的豆棚瓜架,炊烟袅袅的村庄,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不可磨灭的景象,那农民朋友的淳朴、热情,那一份不言而喻的感动,都一一映衬在我美好的记忆里,这个一家人的“三下乡”之旅,终生难忘,记忆犹新。我想说,我爱你,我的“三下乡”之家!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doc》
“三下乡”个人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