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2020-03-02 12:30: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同学的思路往往一下就会想到那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把“保家卫国”、“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真让他们从音乐中体验这种情感时,他们却有一种嗤之以鼻的神态,大多数同学往往会说:“音乐就是音乐,哪有那么大的魅力,好的音乐是让他们受到良好的熏陶。深深地被他们所感染,但我们不愿听那些大道理……”虽然他们说的是不一样的话,但意思我以非常明确。针对这番话,而且是不止一界同学如此,我思索很久。我抓住“好的音乐让人受良好的熏陶,并被音乐所感染”这句话,我知道他们以被优秀的作品所打动,但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例如,我在和他们一起欣赏合唱歌曲《在太行山上》时,运用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声像的结合等手段,将同学带到战火年代,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并更加珍惜时光,热爱自身的国家,对人友善等等教育,感悟了人生。于是,在接下来的欣赏教学中,我努力让我的教学更具吸引力, 不但让他们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让他们多听、多领会音乐的内涵,将多门学科知识真正与音乐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在欣赏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时,我首先和他们一起回顾或翻阅有关拿破仑侵略俄国、俄国人民奋起反击、捍卫祖国并最后获得胜利的那段历史,然后再欣赏音乐作品,边听边讲述,乐曲的开始是一个序奏,第一主题缓慢、庄严,仿佛是叙述了拿破仑军队来犯,国难当头,俄国人们祈求上帝的保佑:

1=bE 3/4 1 1 | 2 3 11 | 2 3 4 4 4 | 4 - - | 3 3 3 3 3 | 3 3 3 |2 .2 2 2 | 3 – 3 |

接着,音乐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坚强,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用三连音做紧张的上行模进,仿佛叙述着战火正在蔓延,俄国人们抗敌卫国的热潮在不时高涨;第二主题是由木管和圆号吹出的骑兵主题,象征着俄国军民同仇人忾、奋起抗敌的英雄形象。

1=bE 4/4 05512 3212 31 1 | 05512 3212 31 1 |

在主部中间,出现了《马赛曲》的旋律片断, 他代表着拿破仑军队步步迫近:

1=bE 4/4 055 55 | 1 1 2 2 | 5 – 5 |

副部第一主题抒情而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描述了俄罗斯军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1=#F 4/4 1 | 5 .5 54 32 | 5 5 0 1 | 5 .5 54 32 | 5 – 0 5 | 6 1 2 34 | 5 – 0 |

序曲的展开部和再现部是运用上面的各种音乐资料来叙述战斗的局面的。最后的结尾是绚烂辉煌的钟声,鼓声、礼炮声响成一片,描写了俄罗斯人民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局面。同学们跟着教材的提示与教师交叉讲解,顺着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引起情感震动,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很容易地理解了音乐作品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欣赏总结时,同学很自然就谈到: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示,音乐真的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人奋发向上。

音乐教学欣赏课中的体会

音乐欣赏课感想

音乐欣赏课心得

音乐欣赏课心得体会

肖邦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感想

音乐欣赏课论文

音乐欣赏课心得体会

综合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doc》
音乐欣赏课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