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例子

2020-03-01 18:28: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窗》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窗》。这篇文章隶属第四单元,本单元的内容是

“小说之林”。这就是告诉我们,《窗》的体裁是小说。大家了解小说吗?

生:小说里面都有人物。

生:小说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这应该是记叙文的要素。小说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要素和记叙文不同。 生:小说一般都要叙述事件。

师:很好,人物和事件确实是小说成其为小说的必要因素。大家过去学习过小说吗? (师生共同回忆:《社戏》《三颗枸杞豆》《诺曼底号遇难记》《最后一课》等课文。) 师:不过,这些课文我们没有当成小说来学习,比如七年级第一个单元中的《诺曼底

号遇难记》,学习的目的是让我们“亲近文学”。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开始以单

元的形式来学习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大家已经提到其中两

个要素:人物和情节。“情节”和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的“事件”密切相关,是指事

件的变化和经过。大家感到陌生的是环境,环境分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如《诺

曼底号遇难记》里黑暗中的大海,一种是社会环境,如《最后一课》里法国战败

被迫将两个地区割让给普鲁士的历史背景。

师:现在,我们抓住这三个要素来学习《窗》。首先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读后复述故事情节。

(学生朗读文章。教师个别指导。选取学生合作完成复述。)

生:两个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里,一个靠近窗户,一个远离窗户。每天上午和下午,

靠窗的病人就把他看到的窗外的景象描述给另一位病人。

师:打断一下,我有个问题,那位用耳朵听的病人为什么不到窗户跟前看一看呢?生:因为他“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

师: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应该在复述中交代。下面复述的同学要注意。

生:这段时光对两个人来说都很愉快。有一天,远离窗户的病人突然想:“为什么靠

近窗户的不是我呢?”这个念头折磨着他,他常常彻夜难眠。

师:“折磨”这个词用得好,正因为折磨所以彻夜难眠。

生:一天晚上,靠窗户的病人开始剧烈地咳嗽,可是他找不到电铃的按钮。另一个病

人却一动不动,没有帮助他,靠窗户的病人就这样死去了。

生:第二天,医护人员抬走了死去的病人。过了几天,另一个病人提出要求,要到临

窗户的位置。等医护人员走了后,他往外一看,只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这四位同学复述得很完整。他们复述之前,我请两位同学帮我做一件事,什么事

呢?请这两位同学告诉大家。

生:让我们统计他们小组在复述过程中使用“窗”这个词语的次数。

师:那现在请你们公布统计结果。

生:一共用了10次。

师:看来“窗”在故事中很重要。那请大家告诉我,小说用“窗”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生: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窗展开。

生:“窗”是全文的线索。

师:所谓线索,就是发挥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大家看,“窗”给两人带来快乐,又给其

中一个人带来烦恼,最后给另一人带来灾难,正是这扇“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文章,然后说说两个病人各有什么性格。

(学生读文章。学生回答问题。)

生:临窗的病人心灵美好。

生:临窗的病人品德高尚。

生:躺着的病人很自私。

生:听故事的病人太卑鄙了。

师: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结合文章的细节。比如文章倒数第四段,请同学们一起读这

一段。

(师生齐读文章。)

师:我有一个疑问,一个病人死了,医护人员为什么竟然“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生:因为是重病,死在预料之中,所以不奇怪。

师:你是说,重病人随时会死去是个常识。那文章写这个内容有什么作用呢?生:应该是突出临窗病人心灵的美好。

师:怎么突出的?

生:生病了没有难过,还在想美好的生活。

生:生了重病,还在为病友描述窗外美丽的生活,当然心灵美好。

师:一个随时可能被死神带走的病人,为了唤起同伴生活的勇气,面对一堵冰冷的墙,

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这就是,善意的谎言,美好的心灵。我们一起来阅读这

段“谎言”,感受他心灵的美好。

(师生阅读文章。)

师:“泓”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道,片。

师:这是个形声字,左面表示和“水”有关,右面就是“弘扬”的“弘”。

师:“漫游”的“漫”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到处。

师:“漫”常见义项有四。(1)遍布。和大家理解的“到处”有关,比如漫山遍野。(2)

水过满而外流。比如水漫过了堤岸。(3)随意,无拘无束。比如漫笔、漫谈。(4)长。比如长夜漫漫。这里用的是哪个义项?

生齐答:应该是“随意”。

师:“争奇斗妍”的“妍”什么意思?

生:美丽。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前面是“奇”,后面应该是“美丽”。

师:很好,你能通过词语结构推断意思,以后大家都可以试一试。

师:面对光秃秃的墙,靠近窗户的病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生齐答:湖水,公园,水禽,孩子,情侣,鲜花,比赛。

师:临窗病人“描述”得怎么样?

生齐答:非常生动,非常逼真。

师:文章使用的词语是——

生齐答:栩栩如生。

师:请大家从这一段中任选一个句子,进行扩写,效果就是要“栩栩如生”。(学生扩写。学生展示。)

生:我扩写“水禽”。公园里有一泓湖水,微风吹来,湖面上泛起鱼鳞样的水波。一群

群野鸭、天鹅在湖面上自在地游动。一两只野鸭突然窜出水面,在空中飞行了一

段距离后又扎入水中。天鹅就显得非常优雅,高傲地昂着头,缓缓地沿着堤岸游

动。

师:有了细节,使用了修辞,画面感很强。

生:我扩写“鲜花”。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鲜花,主要是玫瑰花,玫瑰正在盛开,娇

艳欲滴。不同颜色的玫瑰分区栽种,形成了不同的色带。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

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蝴蝶在这些花草上翩翩起舞。

师:动静结合,还有自己的设计,地面和天空都很美丽。

师:这是临窗病人含着泪的微笑,这是临窗病人忍着痛的欢歌,这样美好的心灵我们

怎能不景仰?当我们歌颂美好的同时,自然就要批判丑恶的存在。文中的两个人

物确实不同,不过,批判丑恶之前,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他们共同的处境。请快

速读课文,概括他们面临的共同的处境。

(学生读课文。学生回答。)

生: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生:他们的内心都很痛苦。

生:他们居住的病房很窄小。

师:最后一点很重要,如果病房宽敞住了很多人,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了。概括大家

的意见,那就是两个病人都面临着困境。困境尤其能检阅一个人的品质,就像哈

尔威船长就是在众人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承担起英雄的责任一样。这就是小说的

环境,所谓环境,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特定的场合。

师:在这个不好的环境中,两个病人有没有过亲密的合作?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齐答:有,一个栩栩如生地描绘,一个津津有味地倾听。

师:他们的关系也很和谐,美在心中流淌,爱在心间传递。可是,故事至此突然开始

转折。我总是在想,不转折行不行?比如这样结尾:过了几个月,两个病人痊愈

了,他们走到那扇窗前,其中一个愣住了,然后紧紧地拥抱住了那位说了谎话的

朋友。因为,窗外只有一堵冰冷的墙。

生:这样写就显得太平淡了,没有震撼力。

师:你是说为了具有震撼力,就得有比较,就必须让一个人变坏?

(学生笑。)

生:那样就和题目没有太多关系了。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窗”可能不仅仅是作为道具出现,还有别的深意。否则不

如用“两个病人”为题目。那到底还有什么深意呢?

(学生沉默。老师提示。)

师:我们常说,眼睛是——

生齐答:心灵的窗户。

生:透过“窗”,我们也看到了两个病人的心灵。

师:看来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回到前面的假设,还有其他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样写更真实。

师:怎么真实?

生:在那种环境中产生那样的想法,发生那样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师:我明白了,小说不是为了带给大家震撼就随意编织故事,小说是在反映真实的生

活。我们也许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假如你的一位朋友家庭富裕,常常给你物质

上的帮助,你除了感激之外,就一直这样心安理得地接受吗?你有没有点什么别

的想法?

(学生笑。)

生:我会很忌妒他。

生:我会想为什么我不能给他帮助,为什么接受帮助的总是我呢?

师:所以我假设的结尾不好,主要是不符合常人的心理,不够真实。

师:现在,我们再来走近那位丑恶的病人。他不是天生的坏人,仅仅因为一扇窗子的

诱惑,就堕落为一个杀人的凶手。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就像雕塑家手中的艺术品,要到整个故事结束,塑造才能完成。《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开始是不爱学习的,可是在最后一课上他不仅听懂了老师的话,甚至还听懂了鸽子的语言;韩麦尔先生也是不负责任的,他曾经为了钓鱼就给学生放假,可是面对亡国的危机,他那一句“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温暖了老人、孩子的心。

师:假如你就是那位病人,面对“那光秃秃的一堵墙”,你会怎样想?

生:我会后悔,会为自己的行为自责。

生:我也是。

师:大家都这样。那假如你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是不是就不后悔了? 生(迟疑):是。

师:这个问题有些沉重,请大家带着思考来完成作业。作业是:假如又有一位重病人

住进了这个病房,临窗的病人会怎样做?请大家续写结尾。

(学生思考,写作,交流。)

生:那一位病人住进来的时候,正是临窗病人万分悔恨之时。现在,他又进入另一种

折磨,无休止的懊恼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一个早晨,新来的病人萎靡的神态吸引了他,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刹那间,他作出一个决定。于是,他挣扎着坐起来,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又讲给新来的伙伴。

师:爱得到传递,心中的善开始复苏。生活中善恶往往不那么分明,这样的变化真让

我们感慨啊!

生:新病人住进来之后,临窗病人非常警惕。他终日蜷缩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他

忘不掉死去的病人,更忘不了他死去的原因。他对自己说:“就是窗外真的很美,我也不能说。”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个夜里,两个病人都死了。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来了,静悄悄地把他们的尸体抬了出去。

师:巧妙地运用文中语句,很好。我想问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暗淡的结局? 生:好心没有得到好报,不应该警惕吗?这样也很真实。

师:我不会强迫大家接受什么观点,但要告诉大家,文学作品往往就是让大家在困境

中看到希望,远离丑恶,向往美好。我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文章中不是两个人,分明就是一个人,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他正向外张望,乐观的时候,他看到了春天;悲观的时候,他看到了墙壁。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常常面临困境,面临选择:经济贫穷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个厚实的钱包,是据为己有,还是归还失主?力量单薄的时候,面对行凶的歹徒,是保全自身,还是挺身而出?这时候,每个人的心中都将面临善与恶的交锋。恶就像歹徒,有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可以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击个粉碎。相比较而言,善是一颗珍贵的稚嫩的种子,就像世界上一切珍贵的物种一样,需要精心呵护才能长成大树。那么,热爱语文吧,语文可以为这颗种子浇水、施肥、播撒阳光。下课。

例子

总结(例子)

辩论赛例子

创业例子

作文例子

人际关系例子

ps 例子

简讯例子

人机界面例子

感谢信例子

《课堂实录例子.doc》
课堂实录例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