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堰乡畜牧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0-03-03 21:37: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大堰乡畜牧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大堰乡农业办公室谢道松

生态畜牧业是大堰乡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几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创建生猪养殖大乡,立足本地传统优势,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力度,狠抓畜禽安全生产管理,大力推进规模养殖,生猪养殖逐步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家庭副业型向支柱产业型、由传统经营型向产业化经营的历史性转变。我乡在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对乡畜牧产业发展情况及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如何解决这些制约因素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一、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自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乡党委、政府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2011年,全年牲猪饲养量18.16万头,年末存栏5.8715万头,其中形成规模的生猪养殖户有13家,年出栏生猪8400头,存栏6386头,能繁母猪346头;羊饲养量5.68万只,年末存栏1.94万只;牛饲养量0.4万头,年末存栏0.36万头;家禽饲养量20.65万羽,上市家禽9.3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893吨,其中猪肉10158吨,牛肉58.05吨,羊肉545.7吨;禽蛋545吨;实现牧业总产值2498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05%。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畜牧产业规模发展。

六年前,大堰乡户户养猪,各行其是,信息不灵,效益不高,是

传统的“小而散”的生猪养殖模式。为了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大堰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导生猪养殖专业户组建生猪专业合作社,扶持乡内不同区域相继成立了恒兴、白鹤林、新星、兴隆、居溪、福远、自强、富民、勤农、白龙香、平落户太湖种猪场等11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生猪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把分散饲养户联合起来,统一按标准化模式分户建设养殖小区,采用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的管理模式,解决了分散饲养户技术含量低、养殖效益低等问题。例如恒兴生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发展时间,2011年合作社社员达到300多户,全社年出栏3.4万头,创造了较高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全乡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二)坚持“三关”管控,促进畜牧产业安全发展。

在规模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坚持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严把“三关”加强管控,在安全发展畜牧产业上实现了新突破。一是把好饲料标准关。以合作社、养殖大户为主体,精心选购各项指标合格达标的饲料,不购没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产品,不购超过保质期、霉坏变质、掺杂使假的饲料或者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实行绿色生态养殖。二是把好疫病防治关。在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规模养殖户都认真做好猪场、鸡场和羊圈的消毒工作,坚持实施统一的、合理的畜禽免疫程序,发现生病个体及时治疗,疫病发生时指导规范隔离、治疗或淘汰,避免疫病传播和暴发。三是把好畜禽品种关,特别是猪苗。严格实行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进猪苗。全乡现有能繁母猪4935头,公猪48头,每年为乡内提供猪苗14万头,确保了猪苗品质优良,市场俏销。

(三)坚持“畜-沼-田”模式,促进畜牧产业和谐发展。

规模养殖所带来的环保影响一直是“瓶颈”,而养殖专业合作社这种规模经营是众多农户之间的联合,地域分散,有效解决了排污难题,有利于生态保护。近几年,我乡着力抓实农村“一建三改”工程实施机遇,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养殖,按照“畜—沼—田”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把畜禽粪转化成沼气渣肥田,走上了一条“以畜养粪、以粪造气、以气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之路。例如,新星专业合作社田刚建成了两个150立方米的沼气池,恒兴专业合作社钟华桥建有120立方米的沼气池,福远生猪生态养殖公司王宗福建有60立方米的沼气池,既解决了排污,又解决了生活用能源。养殖户谭承保建成了110立方米沼气池,准备为周边近10户农户提供做饭燃气,并为自己的养殖场配套取暖设备,现已申请乡能源办实施。

(四)坚持“四到户”服务,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发展

为了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乡党委、政府积极为生猪产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落实“四个到户”配套服务机制,加快推动“长阳人均生猪养殖第一乡”建设,收到了很好效果。

一是能繁母猪补贴、母猪保险政策兑现到户。2011年为能繁母猪补贴 39.81万元,对全乡能繁母猪进行调查统计,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猪农得实惠,提高养猪积极性。二是防疫措施落实到户。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对防疫知识的宣传,做到防疫知识家喻户晓;坚持春秋两季定期防疫与日常防疫相结合,确保“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三是生猪小额贴息贷款支持到户。2011年为全乡生猪养殖户提供贷款1200万元,兑现财政贴息20.5万元,破解了养猪大户资金周转“瓶颈”。四是基础设施通达

到户。全乡规划生猪养殖小区11个,共硬化小区公路80公里,建设入户公路500公里,为养殖户提供了交通便利;原建移动、联通通信基站17座,当年新建基站12座,为养殖户提供了通信保障;通过增设供电台区,实施10KV线路改造和中低压线路改造为养殖小区特别是重点养殖户提供了电力保障;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为小区养殖户提供了用水保障。一系列激励措施成了全乡生猪产业发展的“提速器”,近几年大堰乡生猪出栏量以年增2万头的速度递增。

二、影响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通过对我乡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调研,我们认为影响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不高,饲养管理水平低下。良种还得良法饲养,前些年我乡曾先后从省、市、良种养殖场引进不少良种公母猪投放到农户饲养,由于养殖户不注重科学的饲养管理,养殖效益不明显,良种猪陆续被养殖户淘汰,至今所剩无几。良种推广不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基层兽医队伍建设保障有待加强,由于一些村无固定工作场所,人心较散,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村级兽医防疫人员承担着全乡的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监测、畜牧科学养殖技术推广等业务工作,他们是推进我乡畜牧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三是畜牧养殖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生猪养殖一直是我乡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我乡应在重点发展生猪的基础上,加快优质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示范点建设,大力发展以禽蛋为重点的禽类养殖;四是我乡畜牧业发展缺少养殖项目支撑带动;五是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不足;六是畜牧业发展保障机制不畅,其它

还有如畜牧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科技兴牧、部门法律、法规宣传不力等。

三、采取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我乡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乡将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畜牧,保障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抓紧制定我乡未来五年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逐一加以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破解影响我乡畜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难题。

(一)加强村级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一是完善村级兽医卫生室建设,选好配强村兽医室负责人,加强对村畜牧兽医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兽防员服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二是兽医人员要切实转变作风,通过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二)做好动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一是通过建立完备的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疫病检测体系。二是重点抓好每年春秋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防疫任务,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三是加强监督和预警工作,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臵机制。

(三)加大生态畜牧业支技力度,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一是乡财政可以根据财政状况每年预算适当经费用于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畜牧业发展。三是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增强畜牧

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近几年,国家为促进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乡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扶持。四是抓好畜牧养殖结构调整,在继续抓好规模生猪养殖的同时,整合资金,适度发展生态草食型畜牧业。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畜牧业发展需要,建立全乡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向畜牧业。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对规模养殖户每季度至少组织进行一次畜禽科学饲养管理,常见病防治等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水平。

十二五期间,大堰乡将进一步立足实际,瞄准市场,围绕建设畜牧大乡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积极发展规模型、科技型、效益型畜禽生产,确保十二五期间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争创长阳畜牧养殖第一乡。

大蛇头乡马铃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茶园乡煤炭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畜牧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老县村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大堰乡畜牧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大堰乡畜牧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