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

2020-03-03 10:21: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

1月7日,省水利厅在哈尔滨市和平邨宾馆召开了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会期一天。省政府副省长吕维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各地市县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副市长、副专员、副县长,水务局局长;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省政府政研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开发办、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垦总局、省农委、省扶贫办、省环保局、省林业厅等单位的领导和有关新闻单位记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系统总结“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与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表彰在全省水利事业加快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析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交流经验,鼓舞干劲;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

吕维峰副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剖析了水利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确保水利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厅党

1

组书记、厅长陆兵代表厅党组作了题为《乘势而上,再铸辉煌,努力实现水利事业新跨越》的工作报告;副厅长王铁作了总结讲话。

水利厅陆兵厅长讲话主要精神:

陆兵厅长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水利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功显效宏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为目标,大打大兴现代水利攻坚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十一五”时期我省水利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发展成就,主要是:

——水利投资大幅增长。全省累计投资357亿元,是规划投资的2倍多,是“十五”时期的2.75倍。2010年,再创新高,达到140亿元,一年投资比“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总和还多10亿元。

——水利建设突飞猛进。建设重点工程415项,其中,超亿元大项目87项。专项规划内17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部完成。增打抗旱水源井16.1万眼。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启动了4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西部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省新增实灌面

2

积2435万亩,达到607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22万亩,达到58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3万亩;特别是2010年,我们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水利化工程,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一千亿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深入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通知》及《黑龙江省用水定额》的连续出台,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政策保障。我省初步实现“饮水安全、用水计量、节水高效、中水回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依法治水管水取得实质性进展。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农田水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农田水利条例》,农田水利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征收范围,提高了征收标准,强化了征管手段;深入开展水利综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

——科技兴水迈出新步伐。建设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水利科研成果推广转化,18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家专利8项。水利信息化步伐加快,省防汛指挥系统实现与水利部、松辽委及13个地市的互联;16个水情、水质分中心全部更新改造,新建、改建水文监测站点261处,617处报汛站实现自动测报。

3

——水利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胆引进国内外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社会融资效果显著。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拓展服务领域,强化管理职能,多数市县初步形成了机构、职能、权责和管理“四到位”的现代水务管理新模式。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加大对权力运行和容易滋生腐败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构建了具有水利行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保了“干部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

陆兵厅长指出,五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肩负起了重大使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得到了全面历练,取得了辉煌成就,获得了深刻启示:第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加快水利发展的坚强保证;第二,强水惠水的政策措施,是加快水利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三,丰富完善的治水思路,是加快水利发展的明确方向;第四,科学超前的规划和前期工作,是加快水利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五,严格规范的立法执法,是加快水利发展的法治保障;第六,合力兴水的社会氛围,是加快水利发展的不竭源泉;第七,锤炼过硬的行业精神,是加快水利发展的精神动力。

陆兵厅长强调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阶段。水利作为现代农

4

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必须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掌握主动权,开创新局面。

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里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从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拓展和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要准确把握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书记吉炳轩强调:“黑龙江实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水利建设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中,水利是第一位的,是根本性的”。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水利发展作出明确部署。因此,对水利的资金投入必将大幅增加,政策支持必将更加强劲,强化措施必将更加有效。

陆兵厅长提出,“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践行现代水利的治水思路,服务“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大局,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以实现“以水富民、以水

5

兴业”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战略举措,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以建管并重、加强运行安全监督、提高行业能力为有效手段,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水利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今后五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

——构建完善的城乡水利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到国家防洪标准,重要城市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以上,县级堤防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江河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抗旱和除涝能力。

——构建科学的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100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00万人。

——构建和谐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建设体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通过实施水田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年节水能力达到20亿立方米。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亩,有效控制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建设,滨水城市水利景观工程建设有效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活,建设山绿、水清、

6

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构建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强水利综合执法和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和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行业管理能力。深化水利改革,在水利投融资、水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全面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加快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快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抢前抓早,周密安排,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完善各类预案,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加大清障力度,提高依法防汛抗旱能力。以薄弱环节为重点,加快水毁工程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治,认真做好防凌汛工作,统筹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确保防洪安全。

第二、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大江大河5条主要支流和3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150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18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千亿斤粮食生

7

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4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营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环境。

第三,多方筹措,千方百计落实建设资金。准确把握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精神,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同时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效结合起来,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第四,科学编制规划,搞好项目储备。深刻领会国家和我省的新政策、新要求,准确把握投资的热点和节奏,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开拓视野,创新谋划,抓紧重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

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目标、任务、规模、重点和布局,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程序,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力量,细化技术要求,严格审查复核,交叉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保证前期工作深度和质量,推进前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依法管水治水,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严格执行《水法》、《防洪法》、新的《水土保持法》、《黑龙江省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符合省情水情的水法规体

8

系,修订《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规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第六,建管并重,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必须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深入落实“三项制度”,严格基本建设程序,探索总承包制、代建制等建设管理模式。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严格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制定水库调度规程和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类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七,深化水利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巩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真正使“两费”足额到位。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乡镇水利站、抗旱服务队、试验示范站等水利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第八,实施科技兴水和人才强水战略。把水利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为立项攻关的重点,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建设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九,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牢记水利人肩负的历史责任,紧紧围

9

绕水利中心工作,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到加快现代水利发展中来;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体现到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来,为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陆兵厅长指出,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的地位、作用、功能全新定位、并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的第一年,做好“十二五”时期和今年的水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争创一流,再铸辉煌,坚决打赢大兴现代水利攻坚战,开创我省“十二五”期间水利工作新局面,早日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的宏伟目标!

10

水利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水利工作会议讲话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山东省水利工作会议

水利工作会议讲话

水利站学习提纲

全市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市水利工作会议讲话

全县水利工作会议讲话

水利工作会议主持词1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doc》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