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

2020-03-03 11:16: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控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

(1) 按病种分室接诊,分区收治,条件允许时每一病种占用一个病区。

(2) 病人住院入病区时,除带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一律不得带入 (3) 病人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病人活动最好是局限于污染区内。

(4) 严格对陪伴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控制不让家属陪伴或探视。特殊病情危重的患者,经医务人员允许可以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隔离规定。出院时必须经适当的卫生消毒。

(5) 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工作服,隔离裤,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彻底冲洗时预防医源性感染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接触污染物品,以及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

(6) 医务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一定要流水洗手。

(7) 病人所接触的一切用物应相对固定,必要时专用如体温计,可用含有效氯0.5%-1%的消毒剂浸泡。如不经处理,不可给他人应用。

(8) 防止和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等标本有直接接触的机会。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与破损,在存放,取出送检时,容器外边不得有被污染的可能。 (9) 应特别注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在病房的溅落。因这种现象可污染环境,溅落物是潜在的感染源,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机会。这样需要对患者进行指导防止其溅落。同时对已出现的溅落物妥善处理,用含有效氯0.5%-1%的消毒剂擦拭或浸泡。

(10) 化验单要始终保持清洁,不与标本及其容器直接接触,更不许把化验单包缠在容器外面送检。隔离室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接受隔离预防搞好院内监护,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应按照疾病性质采取针对性预防手段。

(11) 将隔离分为8类: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 肠道隔离 接触隔离 结核病隔离 引流/分泌物隔离 预防隔离 血液/体液预防隔离。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专题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推荐]

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卫生院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控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doc》
控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