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钟志农教授讲座后有感

2020-03-03 05:22: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听钟志农教授讲座后有感

兴庆区五小:陈静

2015年3月22日——23日两天,我在银川唐徕回中西校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培训,这是今年的第一次培训,由钟志农教授为我们作培训。去年暑假在实验小学已经听到过一次钟教授的讲座,当时对他的“六六工程“特别感兴趣,很期待再次听到他生动的心理讲座,这回总算如愿,而且看到钟教授的培训计划,知道这一年都由他来为我们讲座,心里特别激动!这样的培训才是真正的系统培训,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学习钟教授的心育方法,也可以更好地感受他的思想。

钟教授培训的题目是《教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第一天的讲座以0——12岁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主,第二天以青少年时期,也就是初中,高中的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主进行讲解。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孩子也刚刚五岁,所以第一天的培训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在开始时,钟教授引用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发展是分阶段的,发展又是连续的。在阐述这一观点时,他说:每个孩子今天呈现出的问题都是以前的问题的遗留。不能隔断发展路程,孤立地看一个阶段所呈现出的问题。每个孩子前一时期发展的顺利,将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有助于后期的发展;而前一时期发展受阻者,将给后期的发展设置障碍。我今年带的是一年级,对于这一点我是十分认同的。我更加意识到一年级是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年我对孩子有哪一方面的忽略,在后面的几年小学生活中,我的学生在这方面肯定是有欠缺的,而我再试图弥补,也是效果甚微的。所以,不管多辛苦,我都要把握住这 个最佳的教育和引导时期,让学生们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六七岁的孩子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在家里已经有了不好的习惯,现在也已有所暴露,那现在我找出了问题的跟源所在,通过和家长多交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我想也是会有转变的。。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钟教授说在心理学上,应该是两周岁看大,六周岁看老。他说一个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一岁以内的安全感是否能得到满足

在孩子小的时候,母亲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尤其是孩子六个月到一岁时,这正是母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母亲要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母爱是不能替代的,母亲要善于听懂孩子的哭声,做出正确的反映,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安全感,建立信任他人的心理状态。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发展才会顺利。

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大多数父母刚开始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教育孩子没有回头路,这一点对即将为人父母,刚刚为人父母的人太重要了。回顾自己的育儿经历,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带孩子,任何时候尽可能多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大家都说女儿很爱笑,对照钟教授的讲座,我更加体验到了这样做的重要性,也会把这样的观点传递给身边的人。

2、一岁到三岁是孩子自主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正是孩子探究世界的时候,父母过度地干预,过度地保护,都会让孩子形成遇事胆小,退缩的性格。长期这样,在上小学后,孩子很可能会出现写作业磨蹭,家长或老师对孩子发出指令时孩子不能立即执行等等现象。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孩子大胆地探索世界。

3、三到六岁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这个阶段作为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不能太过任性,也不能没有自信。钟教授在这里举了一个软糖实验来说明,还告诉大家,有时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可以适时“延时满足“,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也更好地照顾孩子的情绪,呵护他的自信心。

我想如果更多地父母知道这些,那咱们的教育应该会轻松许多。 钟教授认为,小学六年的核心是——进取心。他分析了一下,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刚进校时比较积极,活跃。时间一长,知道了规则,则变得呆滞,眼神无光,而到了五六年级,有的孩子不仅目无眼神,不与人交流,甚至目露凶光。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是教育出现了问题,而真正的根源还在家庭教育,家长们都望子成龙,但却没有好的方法,看到别人怎么做,就一股脑跟风,别人学这个,他也学,盲目跟风,而不从孩子自身情况出发,去找最适合孩子的。本来孩子不适合学钢琴,偏要让孩子成为朗朗,让孩子提前遭受挫败感,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良好地成长?

在小学六年的培养阶段,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低段:要让孩子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一年级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也是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培养的最后敏感期。

一年级孩子如果有各种异常的行为,老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于个别提前入学的孩子,他的智力不会存在问题,但在人的社会化发展层面上无法逾 越,会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交流上的,坐不住等等。而这个时期恰是孩子对老师极为崇拜的时间,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也是矫正的最佳时期。

这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谈到孩子遇到作业困扰时,老师可以在每天布置作业时,估测一下时间,按中等水平需要多长时间来要求所有孩子完成。每天布置作业,设定一定的时间,每天记录孩子完成的时间,画出曲线图,孩子提前写完,进行奖励,每周换一个物品,坚持两个月,孩子写作业磨蹭的习惯会好很多,考试时也不会出现写不完的情况。 当你要批评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时,必须要靠近当事人的身旁,目光注视,并有身体的接触,远处斥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当孩子让你生气,你在批评他时,一定要坚定语气,降低声调,高声尖叫只会反映出你的不自信。

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感统欠佳的孩子,如写字时上下,左右颠倒,写反,数学计算不过关,我们可以让家长配合多让孩子做一些体育锻炼,做一些小游戏:踢毽子,打弹弓,玩平衡木,跳舞,以此训练孩子的感统综合能力,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一些障碍。

中段:小学中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思维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发展。

高段:小学高年级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是中小衔接的关键期,在教学方面更应关注孩子理解记忆,归类记忆,重组信息的能力培养。

其实在听的过程中,我也和以前遇到过的一些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有些问题以前只是遇到,并在努力解决,但苦于没有理论依据。这次听了钟志农教授的讲座,可以说让我的知识又更加丰富了,在遇到一些问题孩子时,我也更能心平气和了。对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阶段的重点,我也更加清晰了。另外,通过聆听钟教授的讲座,我也更好地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如何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为期两天的讲座,需要慢慢品味,咀嚼,消化,运用。我买了一本钟教授推荐的书,希望在读他写的书中再一次与他对话,找到适合我的班主任心育工作方法。感谢银川市教育局为名班主任工作室搭建了这样好的学习的平台,我会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力求有所突破,更快更好地成长!

听钟志农教授讲座有感

听钟志农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感

钟志农老师讲座有感

听彭教授讲座有感

听宗教授讲座有感

听钟静老师讲座有感

钟志农观后感

钟志农观后感

听马子坤教授讲座有感

听吴刚平教授讲座有感

《听钟志农教授讲座后有感.doc》
听钟志农教授讲座后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