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2020-03-01 20:57: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马棚小学 居丽

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一直是老师们谈论的话题。下面我将通过自己对一节阅读课的磨课经历谈谈什么是阅读课,阅读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以及怎样上好阅读课。

我选的是《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alloween的A部分Read and Say。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一节以万圣节为话题的对话阅读课。学生在学完该单元后要初步了解西方节日——万圣节,并了解万圣节需要准备的东西,还要学会购物的英语表达。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出现的新单词有:mask, pumpkin, pumpkin lantern,

vase,

horse,

need, buy等;主要句型有:Do

you

like……?Yes, I do./ No, I don‟t.

What

do you / we need? We need ……

What else do you

/ we need?

We need…… 磨课过程

1.初次教学设计和试教情况 (1) 初次教学设计

笔者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会听、说、读单词mask, pumpkin, pumpkin lantern, vase , horse, need和buy,并能运用句型:Do you like…..?Yes, I do ./ No,

I

don‟t. What

do

you /we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 we need?笔者围绕万圣节这一话题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操作和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 (2) 初次试教片段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围绕万圣节的话题,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 Step 1:播放一首万圣节歌曲的视频来引入新课,不要求学生听懂其中的歌词,只是让学生感受万圣节的恐怖气氛。歌词节选如下: …

This is Halloween, this is Halloween Pumpkins scream in the dead of night This is Halloween, everyboby make a scene Trick or treat till the neighbors gonna die of fright

It‟s our town, everybody scream In this town of Halloween I am the one hiding under your bed Teeth groud sharp and eyes glowing red I am the one hiding under your stairs Fingers like snakes and spiders in my hair This is Halloween, this is Halloween Halloween! Halloween! Halloween! Halloween! …

Step2: 学习新句型。

教师呈现几张有关万圣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 T: What holiday is it? Ss: It‟s Halloween.T: Yes.Look at these pictures.What do we need for Halloween? Here‟s a new word “need”.It means “需要”.What do we need?(板书句型:What do we need? We need…) 课前查找过万圣节信息的学生会给出各种回答,例如: S1:We need some masks.T:Yes. We need a vase 教师通过领读和观察图片的方式教学单词mask。 S2: We need a vase and some flowers.T:

Yes. We

need

a

vase.教师通过领读和观察图片的方式教学单词vase。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教师可以先教学新单词,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例如,教师呈现pumpkin lanterns的图片,如果学生不能读出这个词组,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的方式教学pumpkin lanterns;然后读句子:We also need some pumpkin lanterns.最后,教师总结:We need some

masks, a vase,

some flowers and pumpkin lanterns.学

生跟读句型:What do we need? We need…..接下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阿拉丁》的片段,并要求学生在看动画片时思考两个问题:魔鬼问阿拉丁需要什么?神灯能满足他的哪三个愿望?笔者让一位学生扮演阿拉丁,并问学生:What do you need? “阿拉丁”说:I need a pan / a school bag / a

notebook/…..学生在热闹的气氛中操练了新学句型。

Step3:将万圣节的物品

mask, pumpkin,

vase,

flowers 和sweets 带入课堂,询问学生喜欢哪种物品,从而引出新的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I don‟t.接着以歌谣的形式巩固这一句型。 Masks, masks, do you like masks? Yes, yes,

yes,

I do.Pumpkins,

pumpkins, do you like pumpkins No, no,

no, I don‟t.Pumpkin lanterns,

pumpkin lanterns, do you

like

pumpkin lanterns? Yes, yes,

yes, I do.(3)反思:什么是阅读课?

在初次试教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昂,对万圣节的物品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笔者课后调查发现,学生确实掌握了不少有关万圣节物品的单词,但当笔者提到课文内容时,学生却一脸茫然。可见,这节课名为阅读课实为词汇句型课,整节课到了尾声才让学生阅读,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浅尝辄止。

这次试教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阅读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教学单词,讲解语法,操练句型,而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在上下文中理解相关语言知识,逐步获得阅读内容的相关信息,掌握阅读技巧并获得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也获得提升。

阅读教学中必定会遇到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型,这些语言点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但不是全部。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初步理解这些新的语言点,并在下一课时(B, C,

D板块教学)重点突破。如果过分关注语篇中得零碎语言点,忽视主要的教学目标,那就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对有可能影响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前或阅读过程中学习;对不影响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词汇和句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理解其意思,而无需花大量时间讲解和操练。这样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就可以花在阅读内容的理解上,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第二次教学设计和试教情况

(1)第二次教学设计

总结了第一次试教的教训,笔者对原教学目标作了以下修改:

①在创设的情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会读新单词:mask,

pumpkin,

pumpkin lantern 和vase, 能理解 need, buy things, family, change的意思;能听懂、会说、会运用句型“What do you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I/ We need„„”。 ②能正确把握课文结构,了解基本信息,理解并会读课文。 ③能够初步获得有关万圣节的知识

④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训练,掌握英语阅读策略:略读(整体感知)——寻读(了解细节)——精读(深度理解)

根据新制定的教学目标,笔者对教学设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流程如下: Step1 : 课前热身

①课前学生听一首万圣节歌曲:This is Halloween。 ②教师戴上一个万圣节的面具,渲染万圣节的气氛。 Step2: 导入话题

①揭示话题——Halloween。

T:Boys and girls, I‟m Tang Lei. Just now

you heard a

song. It‟s about„„ Ss: Halloween。

这样就自然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Halloween。

T:Yes. On Halloween people wear

masks.

What do people do on Halloween? Let‟s listen to a story.② 通过小故事介绍万圣节。故事如下:

Halloween is on October 31st

every year. There is a legend(传说)。The legend says

many spirits(鬼怪)come out(出现)on that day.

People put out(扑灭)all the lights and fires(灯火)to scare away(吓走)the

spirits.

However,Halloween is not a mysterious(神秘的)holiday. It‟s

great

fun.. Children

wear

masks, knock

on

doors

and

say“trick

or treat”and

people

will

give

them

some

sweets

and

chocolate. People also

like to

decorate(装饰) their houses with vases

and

flowers. They

carve (雕刻) pumpkins and

light

them up with candles(蜡烛)。They‟re pumpkin lanterns.学生通过阅读上述故事,进一步了解万圣节,同时预习新单词mask,

vase,

pumpkin lanterns。

③学生分组讨论万圣节需要的物品。教师呈现句型:What

do

you /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 we

need? We

need„„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操练这些句型。 Step 3:阅读课文

①读课文的序言部分,了解课文的背景。

②听课文的录音,回答问题:What masks does Ben

like ? ③跟读课文。 ④分角色朗读课文。 ⑤齐读课文。

⑥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以下短文:

It‟s Halloween_________.Ben

and

his

family are in the________. They would like to

buy things

for

a Halloween________. They

need

some _____________,some __________, and a_____________.Ben‟s brother likes __________ and some__________.All the things cost (花费) them ___________ yuan.Step 4: 拓展练习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编一段购物的对话。 ⑵第二次试教片段

①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课文的序言部分。

②学生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What

masks does

Ben

like?学生无需阅读整个语篇,从课文的某一句话里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③学生跟录音读课文。

④分角色读课文时,许多学生读得不流利,语音语调不是很准确。 ⑤齐读课文时,由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学生已经很不耐烦。

⑥根据课文内容补全短文时,许多学生对课文内容印象不深,需要打开课本参看课文。

第二次试教很好地完成了课前热身和引导入话题两个环节。笔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在阅读前花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清除了学生阅读时可能会出现的语言障碍,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单词和句型。但阅读中和阅读后活动仍存在问题。虽然教学重点已经放在了阅读内容上,但并没有就如何阅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每个环节都一带而过。到了拓展环节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内容补全短文时,学生完全照搬课本,提高阅读能力更是空谈。 ⑶ 反思:阅读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阅读课一般遵循的基本模式为“三段式”,即:阅读前(Pre—re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阶段。

①阅读前——激活背景,激发兴趣

热身活动是阅读教学前的准备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对文字符号和情景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做必要的铺垫。不同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热身活动,这取决于阅读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本节课的第二次试教中笔者渗透了文化背景知识,因为许多学生对万圣节不是很熟悉,因此笔者用一首歌曲、一些图片和一个图文并茂的故事来渗透万圣节的知识,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所学内容。另外,在阅读前的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了阅读时可能会遇到的语言障碍,即单词need和句型“What do you /we need?”等语言点。学生通过观察课件的图片和生活经验,猜测万圣节需要的东西,学生预测的信息和阅读材料中得信息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②阅读中——理解文本,培养技能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采用整体呈现、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感知阅读材料,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略读——寻读——精读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略读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获取主要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略读了解课文的背景,即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学生可以很快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对课文产生整体的印象。

让学生寻读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查找特定的内容。寻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语篇,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语篇感知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帮助Ben完成全家的购物单。

精读应关注课文的细节。学生宏观把握阅读内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同时可以提出两个细节问题:What masks do they like? How much

are the things?这样学生对语篇有了完整的理解和记忆,可以为复述课文、模仿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③阅读后——拓展运用,提升能力 阅读后环节应注重反馈和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拓展,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做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反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英语水平的平台,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兴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设计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教师也可以拓展阅读材料,或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作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第三次教学设计和正式上课情况 (1)第三次教学设计

第三次教学设计保留了第二次教学设计中阅读前的部分,根据“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重点对阅读中和阅读后活动作了修改。阅读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听序言部分录音——听录音完成购物单——快速阅读,圈出答案——仔细阅读——教师总结课文内容。阅读后环节的主要流程是: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编写对话——游戏。

(2)正式上课的教学片段

以下重点介绍正式上课时阅读中和阅读后的教学环节。 Step3 :阅读中

①听课文序言部分的录音,了解课文的背景。 ②听课文的录音,初步了解Ben的购物单。 ③快速阅读,在此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阅读,初步学习快速阅读的技巧,并圈出正确答案。

④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回答如下两个细节问题:What masks do they like? How much are the things? ⑤根据图片总结课文内容。

T:Halloween

is coming.

Look

at Ben „s

siting-room.教师用PPT将课文中提到的物品呈现在课文中人物Ben家的客厅里。 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T: What

does Ben like? Ss: He likes lanterns.T:

What does Ben‟s brother like? Ss: He likes masks.T: He likes horses, tigers and

monkeys.

Look, he is wearing

a monkey

mask.

How

lovely!

Now, tell me ,what

else did

they

buy? Ss: A vase, some flowers, and

some

chocolate.T: Are

they happy?

Ben‟s

family has a

happy Halloween.Step 4:阅读后

①小组内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使用正确的语言、语调。 ②通过有节奏的歌谣,帮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Halloween

is

coming.What

do they

need? They

need some chocolate, some

flowers and a vase.Ben likes

lanterns.Brother

likes

masks.What do they buy ?

Some chocolate, some

flowers, some masks, a lantern and a

vase.

③仿照对话的第二部分,创编一段购物的对话并表演。例如: A: Can I help you? B:I need_______________.A: What else do you need? B: I

need_______________.A: Here you

are.B: Thank you. How much are

they? A: _________________yuan.B: Here

you

are.A: Thank you.

Here‟s your change . Happy

Halloween! Bye! B: Bye !

④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万圣节传统游戏Trick or treat。

学生戴着面具到老师处要糖果,在快乐的情境中感受万圣节气氛,并巩固本课的句型:What do you need ? We

need„„ Step 5: Homework 查找资料,进行有关圣诞节的拓展阅读,并编写有关圣诞节购物的对话。 ⑶ 反思:怎样上好阅读课?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使阅读教学成为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式上课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万圣节这个主题:阅读前

环节在介绍万圣节的同时铺垫了部分单词和句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主阅读课文;阅读环节由初读到寻读再到细读,逐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细节理解阅读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后环节让学生复述课文并创编对话,这是基于学生自主、完整阅读之后的巩固、提升和运用,其主要目的是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思维互动,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笔者还注意到了以下两个方面: ①语言文化的渗透及情感态度的提升

语言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能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更好地理解课文。本节课的文化背景是万圣节,文化背景知识渗透于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的热身,教师戴面具和学生打招呼、介绍万圣节的故事、讨论万圣节需要的东西,以及万圣节传统游戏Trick or treat等,无不与万圣节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整节课沉浸在万圣节的氛围中。 ②学习策略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阅读,即渗透阅读策略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快速阅读语篇,并圈出Ben一家购买的东西。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并圈出关键词很快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笔者也对如何快速圈出问题的答案给学生做了示范。 此次磨课过程使笔者真正体会到了阅读课的内涵,对小学英语阅读课应采取怎样的模式,以及怎样具体实施阅读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我所经历的一次磨课活动

我的磨课经历

我的磨课经历

经历磨课,感受成长

我的一次培训经历

我的一次滑雪经历

我的一次成功经历

我的一次成功的经历

我的一次教学经历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doc》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